两块平板直角相接,为防止受拉力时脱开,榫头做成梯台形,故名“燕尾榫”。鲁班也将这一木作结构方式命名为“燕尾结构”。渐渐地这个充满想象力的燕尾结构流传开来,被天下的木匠广泛使用。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只要托泥不散架,腿子永远不会与托泥分离。这样的修复增强了接榫的力度,并可巧妙地应用部件完好的部位,减少外露部分,可以保持老包浆。
中文名燕尾榫
外文名dovetail joint
释义防止受拉力时脱开,做成梯台形
放乍为了使榫卯有拉结力
释义两块平板直角相接,为防止受拉力时脱开,榫头做成梯台形。故名“燕尾榫”。
班爷就萌发了用燕尾相错的方式连结两个鱼头部的想法,这样在竖的方向上连接牢固有力,鲁班爷将这一木作结构方式命名为“燕尾结构”。渐渐地这个充满想象力的燕尾结构流传开来,被天下的木匠广泛使用。无论是大木作的房屋木架上的升斗结构,还是小木作家具中的挂销串销,还有抽屉箱柜的明扣暗扣,都使用燕尾结构的原理。
燕尾榫根部窄,端部宽,呈大头状,这种做法在古建筑中称为“乍”;燕尾榫上面大,下面小,称为“溜”。
放乍,是为了使榫卯有拉结力;收溜,是为了在下落式安装时,愈落愈紧,以增加节点的稳定性。
力学原理到了明清,燕尾这个异形结构之母,在家具中更是不可缺少的榫卯连接法。带托泥的家具,现如今大多是凿眼或栽木销使腿与托泥相连。而在宫廷造办处和明式家具的精品上,它的结构却是由托泥的两条边各出一半燕尾,腿子的下端出梯形榫,这样腿子与托泥组装在一起形成合拍燕尾榫卯。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只要托泥不散架,腿子永远不会与托泥分离。
燕尾榫是一种平板木材的直角连接节点,梯台形的榫可以使工件的角部高强度接合,避免在受力时脱开。因为其良好的力学性能,燕尾榫在木制家具中十分常见。[1]接榫要生根,即在不同的方位采用不同方向的燕尾方法。这样的修复增强了接榫的力度,并可巧妙地应用部件完好的部位,减少外露部分,可以保持老包浆。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1:39: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16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燕尾榫(木作结构方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燕尾榫(木作结构方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