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撒(中国明朝服饰)

更新时间:2025-01-12 03:11:59 阅读: 评论:0

曳撒(中国明朝服饰)

曳撒 (中国明朝服饰) 次浏览 | 2022.10.11 14:36:0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曳撒中国明朝服饰

曳撒(yìsǎn),读法源自蒙古语,为“一色(shǎi)”变音,来自蒙语“质孙(jisum)”,明代服饰之一,也称一撒。在明早期仍多称呼断腰袍为质孙,并且依其主要特点作为内廷侍卫服饰,后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款式也不断变化。永乐以后曳撒的称呼逐步增多,窄袖也逐渐变为琵琶袖。曳撒之名最早出处是元代郝经的怀来醉歌:胡姬蟠头脸如玉,一撒青金腰线绿。

中文名

曳撒

别名

只孙、济逊、一色衣、一色服、一撒

年代

明代

发音

yì sǎn

起源年代

元朝

记载

质孙服文人笔记

质孙服在各种史料中多简化作质孙,有时也称为只孙衣、质孙袄、质孙控鹤袄。明代曳撒服至为质孙服别称,通常搭配贴里和比甲。贴里(terlig)正是(下摆有褶的)断腰袍的蒙语称呼,在康熙五十六年成书的《二十一卷本辞典》中解释为绸缎做的带褶的长袍。现代蒙语中贴里仍是袍的意思。

关于贴里,《朴通事谚解》云:“贴里,元时好看此衣,前后具胸背,又连肩而通袖之脊至袖口,当膝周围亦为纹如栏干,然织成段匹为衣者有之,或皮或帛,用彩线周遭回曲,为缘如花样,刺为草树、禽兽、山川、宫殿之纹于其内,备极奇巧。

明史·服妖:正徳元年,妇女多用珠结葢头,谓之璎珞。十三年正月,车驾还京,令朝臣用曳撒大帽鸾带,给事中朱鸣阳言,曳撒大帽行役所用,非见君服,皆近服妖也。

胡服:据《彭文宪公笔记》载:天顺三年(1459)五月五日,赐文武官走骠骑于后苑。其制:一人骑马执旗于前,二人驰马(继)出,呈艺于马上,或上或下,或右或左,腾踯矫捷,人马相得。如此者数百骑,后乃为胡服臂鹰走犬围猎状终场,俗名曰走獬,而不知所自始,岂金元之遗俗欤?今岁一举之,盖以训武也。观毕,赐宴而回。其中“胡服”就应指曳撒。

明史《舆服》校尉冠服:洪武六年,令校尉衣只孙,束带,幞头,靴鞋。只孙,一作质孙,本元制,盖一色衣也。刻期冠服:《衣胸背鹰鹞花腰线袄子》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四:今圣旨中,时有制造只孙件数,亦起于元。时贵臣,凡奉内召宴饮,必服此入禁中,以表隆重。今但充卫士带服。亦不知其沿胜于胡俗也。

明末清初孙承泽在他的《春明梦余录》中记述:校尉皆衣济逊,其名乃元旧也(卷63)。

方以智在《通雅》中也写道:质孙者,为五色团花,乃元服,今校尉服。

监察御使虞守随对其服制极其不满:“盖中国之所以为中国者,以有礼仪之风,衣冠文物之美也。况我祖宗革胡元腥膻、左衽之陋,冠服、礼仪具有定式。圣子神孙、文臣武士万世所当遵守,奚可以一时之便,而更恒久之制乎?(卷170)”可见虞守随对曳撒这一源于蒙元的服饰相当鄙视,而以中国者自居,认为中原传统的礼仪之风、衣冠之美,应是帝王、文臣、武士所遵守的信条。

沈德符也在《万历野获编》中以嘲讽的口吻写到:“若细缝袴褶,自是虏人上马之衣,何故士绅用之以为庄服也?”团花曰只逊,因元之质孙也。政和七年正月,礼制局请墨车驾士衣皂,夏缦皂质绣五色团花。锦衣校尉,自抬辇以至持扇、锽、幡、幢、鸣鞭者,衣皆红青玄、纺绢地,织成团花五彩,名曰只逊,其帽曰脑包。按元大宴服质孙,冬则纳石宝里,夏则钹笠都纳。“质孙”汉言“一色””曳撒“服也,无定制,上下皆服,精粗不同,同称‘只逊”。今单以衣校尉,而书作”只逊”耳。其脑包即五代时之鬅头也。”

《明宫史》:(衤曳衤散)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两傍有耳。自司礼监写字以至提督正,并各衙门总理管事方敢服之。红者缀本等补,青者否。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寇天叙)每日戴小帽穿一撒坐堂,自供应朝廷之外,一毫不妄用。”

明代曳撒又称“一三”,为“一色(shǎi)”变音,来自蒙语“质孙(jisum)”,明代服饰。

《元史》云‘国师法王至,假法驾半仗,以为前导。诏省、府、台、院官以及百司庶府兼服银鼠济苏[质孙],”此元人礼服,后乃为下役之服。”

当今争论焦点曳撒算不算汉族服饰

正方且大明一朝,曳撒已被汉人王朝所接纳,应该纳入汉服体系。

反方:蒙元控制下的汉人是下等人,汉文化也处于劣势,曳撒在这种情况下才走入汉人的生活,不应纳入汉服体系。

然而,如果明代曳撒被算作蒙古服饰,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深受中国服饰影响的日本、韩国也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了。有趣的是,曳撒胡服论者有十足的精力去撰写文章攻击所谓的“胡服”,却不声讨“胡元素”。前面提到过的虞守随,其身为明政府官员,自己难道不缀补子,不穿皂靴,不着贴里么?面对这些问题,古今的曳撒黑们普遍选择性失明。

质孙与诈马

质孙(只孙、济孙、济迅)是蒙元时期非常重要的宫廷礼仪服饰,它对后来的蒙古族袍服的发展影响至深,但对于质孙的形制及产生、发展等问题,至今没有学者进行系统的探究。

”质孙“在《元史》中定义:”质孙,汉言一色服也“,“预宴之服,衣服同制,谓之质孙”。质孙是伴随着质孙宴而产生的。作为蒙古宫廷最为隆重的盛宴,质孙宴必须是在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条件下才可实现的。质孙服最早明确记载的是太宗窝阔台1229年继承汗位时“全体穿上一色衣服”元代时,质孙宴达到鼎盛,并将其以典章形式载入史册。

1368年蒙古贵族退居漠北草原以后,质孙宴随之消亡,真正意义上的质孙服也不复存在。但“质孙”之一的断腰袍却被明代统治者直接利用,并且赋予了新的名称。在明帝王的推崇下,地位逐步提高,成为内使太监、校尉、百官、贵胄甚至帝王骑乘、宴饮、游乐、礼乐等场合穿着的服装,并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蒙古族服饰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种。[2]

“质孙服”服用面很广,官臣在内宫大宴中均可服用,乐工和卫士也同样服用。这种服式有上、下级的区别和质地粗细的不同。

天子的质孙冬服有十五个等级(以质分级层次〉。每级所用的原料和选色完全统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体效果十分完好。比如衣服若是金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

天子的质孙夏服共有十五等级,与冬装类同。百官的冬服有九个等级,夏季有十四个等级,同样也是以质地和色泽区分。《元史》卷二《太宗纪》、卷九、卷一二《世祖纪》、卷三七《宁宗纪》:“太宗二年夏五月,帝在达兰达葩之地,大会诸王、百僚,谕条令曰:凡当会不赴而私宴者,斩。诸妇人制质孙燕服不如法者,及妬者乘以骣牛徇部中,论罪,即聚财为更娶”。

“至元十三年十二月,赐伯颜、阿术等青鼠、银鼠、黄鼬、只孙衣,余功臣赐豹裘、獐裘及皮衣帽各有差”。“至元十九年十月,禁中出纳分三库:御用宝玉、远方珍异隶内藏,金银、只孙衣段隶右藏,常课衣段、绮罗、缣布隶左藏。设官吏掌钥者三十二人,仍以宦者二十二人董其事”。“至顺三年十月,敕:百官及宿卫士有只孙衣者,凡与宴飨,皆服以侍。其或质诸人者,罪之”。

元柯九思《宫词十五首》之一注:”凡诸侯王及外番来朝,必赐宴以见之,国语谓之质孙宴。质孙,汉言一色,言其衣服皆一色也。”(元代定为内廷大宴之礼服,上自天子,下及百官,内庭礼宴皆得着之。)

制作工艺面料

蒙元时期,纺织面料丰富多彩。西亚的优质毛料和纳石失,中原的丝织品、北方的上等裘皮等,汇集于宫廷和贵族中,而这些服饰材料就成为著名质孙服的制作材料。《元史》对质孙服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天子质孙和百官质孙共有49款面料、色彩、装饰。质孙服的面料按材质可分成丝织品、毛织品和裘皮制品三大类,它们代表了元代服饰材料的精华和纺织技术的最高水平。[3]

形制

质孙服袖的形制为传统窄袖。当然,蒙古族传统搭护(半袖)也是质孙中常见的式样。

质孙服的领型为交领。由于受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从蒙古后期开始流行的“右衽”直到元代成为制度加以确立,就成为蒙古袍服衣襟叠压关系改变的关键,因此质孙服的领型是右衽交领形式。

按照参加质孙宴的人的地位不同,质孙服的结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帝王、大臣、贵族等上层社会的人士所穿的没有"细摺"的腰线袍以及直身放摆结构的直身袍;另一类是在质孙宴上服务于这些上层人物的乐工、卫士等所穿的辫线袍。[4]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1:3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16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曳撒(中国明朝服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曳撒(中国明朝服饰).pdf

标签:明朝   中国   服饰   曳撒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