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是构成市场和影响市场规模大小的重要因素,而购买力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制约的,是经济环境的反映。影响购买力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实际收入、币值、消费者的储蓄和信用、消费者的支出模式等。购买力为一经济学上之术语,顾名思义即是取得收入之后购买货品和服务的能力。它反映该时期全社会市场容量的大小。
中文名购买力
外文名purchasing power
释义指对商品的购买能力
另解货币购买力
性质经济学术语
简介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由于购买力是指对商品的购买能力,因此,一切不通过货币结算的实物收支和不是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如归还借款、交纳税金、党费、工会会费等,均不属于社会商品购买力范围。
形成购买力是通过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社会购买力来源于各种经济成分的职工工资收入、其他职业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居民从财政方面得到的收入(如补贴、救济、奖励等)、银行和信用单位的农业贷款、预购定金净增加额、居民其他收入、社会集团购买消费品的货币。
中国社会购买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居民购买消费品的货币支出、社会集团购买力、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货币支出。另一种含义指单位货币能买到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即货币购买力。它决定于货币本身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或劳务费用的高低。购买力的大小,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分配。社会购买力随着社会生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而国民收入中积累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变化也对购买力产生直接的影响。
情形购买力在下列情况下通常是很有效的:
1、购买者非常少。
2、购买者对于立即可买到的竞争性产品都掌握有充足的资讯。
3、产品转换的成本非常低。
4、公司可以采用向后整合(backward integration)将产品改为自行生产。
5、产品对购买者的成本来说占了相当的比重。
6、卖方是靠成本在作竞争。
7、卖方的获利不佳。
市场分析社会商品购买力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在零售市场上用以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表明了社会商品的需求量。社会商品购买力主要用四个基本指标来表现。
1、本期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指居民本期在零售市场上购买商品所支付的货币额。
2、结余商品购买力。指居民未实现的购买力,一般表现为居民手中的现金和储蓄存款。具体分为期初结余商品购买力和期末结余商品购买力两种。
3、本期形成的商品购买力。指居民本期货币收入中,可以用来购买商品的那部分货币。一般用本期居民收入扣去非商品支出而求得。
4、本期全部商品购买力。表明居民本期最大可能的购买商品的能力。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1:0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14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购买力(经济学术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购买力(经济学术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