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牯牛(脉翅目脉翅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5-01-11 09:37:47 阅读: 评论:0

牯牛(脉翅目脉翅科动物)

地牯牛 (脉翅目脉翅科动物) 次浏览 | 2022.08.11 12:48:22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地牯牛脉翅目脉翅科动物

地牯牛,又名甘露儿、宝塔菜、地蚕、螺狮菜,12~1月盛产。常做观赏植物,因形似蚕宝宝,颇为奇特,1996~2000年间,坊间伪称是新鲜的「冬虫夏草」而声名大噪,价钱高昂,许多人受骗仍不知情,但经推广之后,目前已成为新兴蔬菜。株高15~25公分,茎方形,全株密生细毛,叶对生,长卵形,先端钝,锯齿缘,春至夏季开花,花冠淡紫色,地下块茎具短节状,白色,形似蚕体,质脆。

拉丁学名

Rhizoma Stachydis Siebolidd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

脉翅目

脉翅目

蚁蛉属

黄足蚁蛉

分布区域

原产于东亚、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浙江、四川等地。

中文学名

地牯牛

别称

甘露儿、宝塔菜、地蚕、螺狮菜

性味归经

咸,凉。有毒。

基本内容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牯牛

【拼音名】DìGǔNiú

【来源】脉翅目蛟蜻蛉科昆虫中华东蚁蛉Euroleonsinicus(Navas)幼虫蚁狮的活体或干燥全体。春秋二季从砂土中刨出,新瓦焙干或鲜用。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解热镇痉,拔毒消肿。用于高血压病,中风,小儿高热,惊厥,疟疾,泌尿道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骨折;外用治中耳炎,痈疮,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1~2分。外用适量,焙干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辞典:地牯牛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拼音名】DìGǔNiú

【别名】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本草拾遗》),沙谷牛(《生草药性备要》),沙牛(《本草求原》),蚁狮(《动物学大辞典》),砂牛虫(《陆川本草》),金沙牛(《生草药手册》),地拱(《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的幼虫。全年均可捕得。捕捉后杀死晾干备用。

【原形态】蛟蜻蛉,又名:蚁蛉。

体细长,略似蜻蛉。长约4厘米,黑褐色。头部有大的复眼1对,无单眼;触角1对,呈棍棒状,黑色;口器适于咀嚼。前胸能活动,胸背部有翅2对,膜质,翅脉网状;前翅透明,翅脉黑褐色;四翅均有卵形的白色缘纹。胸足3对。腹部细长。幼虫形似蜘蛛,体长约18毫米,体上有黑褐色花纹;头、胸较小,口器咀嚼式,有钳状的颚;无翅,胸足5对,腹部较大。全身有较多的毛。[1]

成虫生活于草丛中,多于黄昏时飞行,有趋旋旋旋旋光性。幼虫常居于岩穴下、屋榆下之干燥的砂地上,营盆状的穴,潜伏于穴底,待小昆虫堕入穴中,即行捕食。堕入之昆虫,以蚁为多,故有蚁狮之称。

【性味】辛咸,温,有毒。

①《本草拾遗》:"有毒。"

②《陆川本草》:"平,淡。"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咸,有毒。"

【功能主治】治砂淋,疟疾,疔疮,瘰疬。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窃,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

②《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

④《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

⑤《四川中药志》:"治瘴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捣烂敷。

【附方】①治疟疾:地枯牛十一个。兑酒吞服,在发疟疾前半小时服一次。慢性疟疾,得服一星期。

②治小儿疟疾:地枯牛七个。炒香为末,开水吞下。

③治疔毒:地枯牛七个。以六个捣绒敷疔顶,另一个不捣放疔头上,用布包好。(①方以下出《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④治瘰疬破烂:沙谷牛合硼砂、冰片少许,捶烂敷疮,用膏药盖之。(《生草药性备要》)

⑤治竹木刺及铁沙入肉不出:地枯牛配南瓜瓤敷患处。(《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中华本草:地牯牛

【出处】1.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2.《本草拾遗》:砂挼子,有毒,杀飞禽走兽,合射罔用之。生砂石中,作旋孔,有虫子如大豆,背有刺。能倒行,一名倒行狗子。性好睡,亦呼为睡虫。

【拼音名】DìGǔNiú

【英文名】antlion

【别名】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沙谷牛、沙牛、蚁狮、金沙牛、地拱、沙猫

【来源】药材基源:为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genomyiamicans(Maclchlan)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捕捉,鲜用,或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黄足蚁蛉,体长32mm,翅展73mm。身体瘦长,似晴蜓。头宽于前胸,两复眼褐色,头黑色,口器黄色,触角棒状黑色,柄节黄色。前胸黄色,背面有两条宽的褐色纵带,前胸有黄色长毛。中后胸黑色,明显大于前胸。足黄色,并有黄色长毛翅透明,有淡彩色的反光,翅膜质柔弱。前后翅形状大小和翅脉相似,翅脉黄色。腹部暗褐色。幼虫形似蜘蛛,体长6-18mm,土黄色至污白色,有黑褐色花纹,身上有散生和丛生的黑褐色硬毛,头部有1对钳状的颚,无翅,胸足3对,腹部较大。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虫生活于草丛中多于黄昏时飞行,幼虫居于干燥砂地土中营漏斗状穴,潜伏穴底,待小昆虫堕入,即捕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台湾、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虫体呈圭黄色及污褐色,多为半透明的躯壳,内脏部分极少,体上有黑褐色的花纹。

【性味】味辛;咸;性平;有毒

【归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主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倒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5-5g(或3-10只)。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疬,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

2.《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

4.《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

5.《四川中药志》:治症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摘录】《中华本草》

植物类

别称:甘露儿、宝塔菜、地蚕、螺狮菜

学名:Stachys sieboldii

分布:原产于东亚、中国大陆,台湾由中国大陆引进栽培已有15年以上的时间。

分类:唇形科

型态:株高15~25公分,茎方形,全株密生细毛,叶对生,长卵形,先端钝,锯齿缘,春至夏季开花,花冠淡紫色,地下块茎具短节状,白色,形似蚕体,质脆。

用途:常做观赏植物,因形似蚕宝宝,颇为奇特,1996~2000年间,坊间伪称是新鲜的「冬虫夏草」而声名大噪,价钱高昂,许多人受骗仍不知情,但经推广之后,目前已成为新兴蔬菜。

花期:12~1月盛产

管理:性喜温暖,忌高温潮湿,生育适温15~25度

施肥:栽培土质以肥沃之砂质土壤为佳,排水需良好,滞水不退易腐烂

繁殖:可用扦插法或块茎繁殖

[《中草药》

【药名】草石蚕

【别名】甘露子、滴露、地蚕、甘露儿、土蚰、宝塔菜、蜗儿菜、土虫草、土人参、土蕊子、毛菜、风子草、地牯牛草、地纽、螺丝菜

【汉语拼音】caoshican

【英文名】RhizomeofBear's-footFer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achyssiebolidiiMiq.

【归经】归肺;肝;脾经

【功效】解表清肺;利湿解毒;补虚健脾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科属分类】骨碎补科

【拉丁文名】RhizomaStachydisSiebolidd

【主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黄疸;淋证;疮毒肿痛;毒蛇咬伤

【生态环境】生于水边或湿地。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挖取块茎,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浙江、四川等地。

【动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其上密集须根及在顶端有患球状肥大块茎的横走小根状茎;茎高30-120m,在棱及节上有硬毛。叶对生;叶柄长1-3cm;叶片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3-12cm,宽1.5-6cm,先端微锐尖或渐尖,基部平截至浅心形,边缘有规则的圆齿状锯齿,两面被贴生短硬毛;轮伞花序通常6花,多数远离排列成长5-15cm,顶生假穗状花序;小荀片条形,具微柔毛;花萼狭钟状,连齿长约9mm,外被具腺柔毛,10脉,齿5,三角形,具刺尖头;花冠粉红色至紫红色,长约1.2cm,筒内具毛环,上唇直立,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小坚果卵球形,黑褐色,具小瘤;花期7-8月,果期9月。

【功效分类】祛风药;清热解毒药

【性味】味甘;性平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块茎及全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全草15-30g,根30-60g;或浸酒;或焙干研末。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

动物形态地牯牛在沙中地牯牛

黄足蚁蛉,体长32mm,翅展73mm。身体瘦长,似蜻蜓。头宽于前胸,两复眼褐色,头黑色,口器黄色,触角棒状黑色,柄节黄色。前胸黄色,背面有两条宽的褐色纵带,前胸有黄色长毛。中后胸黑色,明显大于前胸。足黄色,并有黄色长毛翅透明,有淡彩色的反光,翅膜质柔弱。前后翅形状大小和翅脉相似,翅脉黄色。腹部暗褐色。幼虫形似蜘蛛,体长6-18mm,土黄色至污白色,有黑褐色花纹,身上有散生和丛生的黑褐色硬毛,头部有1对钳状的颚,无翅,胸足3对,腹部较大。

地牯牛四川话叫法,学名蚁狮,小麦粒大小在干燥的墙角沙土中,常常见到一个个小小的圆锥形的窝,这就是它布的阵,一旦有蚂蚁或小虫落入窝中,圆锥形的沙窝很难一下子爬出,地牯牛变用它的大颚把沙往上弹,把蚂蚁打下来,然后拖入沙中吃掉,把吸管插入蚂蚁体内,吸成空壳,然后抛出。它是倒退着走的,要从它的窝中刨它出来很难,在看了报纸上的介绍后,知道了,捉只蚂蚁扔进去,发现它的方位,就很容易捉了。在手心里倒退着走,痒痒的,很有趣。

生长习性:生长于岩脚、屋檐、墙根下不受雨淋的干燥沙土上。

性昧:咸,凉,有小毒。

功用:平肝息风,解热镇惊,止遗尿,拔毒消肿。

主治:小儿高热惊风,中风,癫痫,长期尿床,口眼歪斜,痈疽久溃,多骨疽(町退多骨’)。

用法与用量:内服:晒干备用,作散剂,每服1~3g。外用:用管吹入。

食疗价值

唇形科草本植物草石蚕的块茎。又称地蚕、甘露子、甘露儿、土蛹、宝塔菜、土虫草。分布于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四川、浙江等地,野生或栽培。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养阴润肺。

[参考]含水苏碱、水苏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葫芦巴碱等成分。

[用途]用于肺阴不足,干咳痰少,或虚劳咳嗽。

[用法]煎汤,蒸食或煮食等。

[附方]

地蚕猪肺汤:猪肺1具,洗净切块,草石蚕120g,加水一同炖熟,略加猪脂、食盐调味服食。

本方用猪肺直补肺脏,增强了草石蚕的功效。用于肺虚咳嗽,咽喉干燥。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1:01: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13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地牯牛(脉翅目脉翅科动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地牯牛(脉翅目脉翅科动物).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