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战时期最高军事学府)

更新时间:2025-01-11 22:02:03 阅读: 评论:0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战时期最高军事学府)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抗战时期最高军事学府) 次浏览 | 2022.11.08 09:58:2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战时期最高军事学府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从1936年6月创建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9年间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10多万军事和政治干部,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文名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别名

抗大、抗日军政大学

创建时间

1936年

所属地区

中国,延安

前身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

简介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陈列馆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最早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简称抗大)。抗日战争时期,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最高军事学府。

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11月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创办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由原闽粤赣边的彭杨红军学校第三分校、红一方面军教导总队合编而成)。1932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简称红校)。1933年10月,中革下令分编红军学校,以高级班、上级干部队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简称红大)。1934年秋,中革决定将红大、特科学校和两个步兵学校合并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长征开始时,该校被命名为干部团。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干部团一部与陕甘红军军政学校会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6年6月1日,中革决定以西北红军大学为基础,在瓦窑堡组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2月2日,决定红二、四方面军的红军大学与抗日红军大学合并,仍称“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19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1月21日,抗大成立教育委员会,毛泽东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委员有林彪、刘伯承、傅钟、罗瑞卿、刘亚楼、杨立三、莫文骅。[2]

成立过程毛泽东在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军事学校,也是延安时期我们党创办的最有影响的学校。毛泽东称赞抗大:“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抗大的前身是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的中国红军学校,1933年扩建为红军大学,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改称“干部团”。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红大恢复创建于陕北瓦窑堡,并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6年5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决定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为基础,创办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出席并发表讲话。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党中央和毛泽东对抗大的建立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毛泽东亲自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中央为学校选调了一批经历过战争考验、具有丰富军事或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到抗大工作,如刘伯承、林彪、罗瑞卿、徐向前、张际春、滕代远、何长工、李井泉、彭绍辉、许光达、莫文骅、李志民、胡耀邦等。同时,又从大后方请了艾思奇、何思敬、任白戈等学者到抗大任教。毛泽东说,这是共产党的大事,不是小事,一定要抓紧抓好。毛泽东还亲自为抗大制订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后来,毛泽东把其中“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改为“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抗大学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部分是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长征考验的红军老干部、老战士,他们是人民军队的基础,抗大的栋梁;一部分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或战士,他们经过抗大的培养后,回到各地区、各部队,成为开辟和建设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的骨干力量;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和来自海外的爱国华侨青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陈云、董必武、秦邦宪等一些领导,经常为抗大讲课、作报告,参加开学典礼或结业式等活动。毛泽东后来回忆:“那时我可讲得多,三天一小讲,五天一大讲。”毛泽东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就是为抗大学员所作的讲演,他的一些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都被列为抗大的必读教材。他讲课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军事、哲学、历史等,其中主要是谈战略问题。他要求学员们在政治上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在军事上要努力学习军事理论。

全国抗战爆发后,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抗大先后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设立了14所分校,华北、陕甘宁、华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到处都飘扬着抗大的旗帜,回荡着抗大校歌。抗大抗大,越抗越大!延安的抗大总校也曾辗转于陕北、山西、河北等地坚持办学,1943年1月返回陕甘宁边区。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抗大也完成了伟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同年10月,原抗大总校一部分教职学员奉中央命令向东北进军,1946年2月底到达吉林通化,筹办“东北军政大学”。新中国建立后迁入北京,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防大学。九年中,抗大为党和人民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抗大总校培训学员近3万人,连同各分校共培养了十余万名军政干部。其中许多人成为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他们为我党我军的发展壮大,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为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在我们党和军队的历史上,抗大写下了具有特殊意义的光辉篇章,它的伟大业绩将永远留存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加强抗日民主宣传,支持进步文化运动的发展,也是南方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在重庆继续公开出版,积极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宣传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日斗争的战绩和建设成就,反映大后方广大群众要求抗日和民主的呼声,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周恩来、董必武等为《新华日报》、《群众》写了大量评论文章,并对如何做好报刊工作给予了指导。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包围袭击我坚持抗战的新四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于1月18日在《新华日报》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揭露和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暴行,向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猛烈反击。南方局十分重视团结文艺界人士开展进步文艺活动。1941年,周恩来指导南方局文委在重庆发动了一个戏剧演出活动,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产生轰动。以后的几年中,都举行大规模的戏剧演出,上演剧目达200多个。演出推广到桂林、昆明、贵阳等地,在国统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方局还十分注意开展以工人、农民、青年、妇女为主要对象的群众工作,对群众广泛地进行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节的教育。同时,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开展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民主权利的具体斗争,并在工、农、青、妇中培养大批积极分子,为后来许多党的外围组织的建立和党组织的发展,做了组织上的准备。南方局作为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党的领导机关,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加强党的地方组织建设,发展壮大党的队伍,不断提高党的战斗力。根据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的实际情况,面对皖南事变后的险恶环境,南方局坚决贯彻隐蔽精干的方针。1941年5月,中共中央连续发出《关于大后方党组织工作的指示》和《关于隐蔽和撤退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的指示》,强调“国民党统治地方的党部坚决采取长期埋伏、蓄积力量,等待时机的工作方针”。南方局按照中央指示,组织领导所属各地党组织实现从形式到工作方法的完全转变;把所有已暴露的干部撤退到偏僻的、特务不注意的地方找职业掩护,或是撤退到抗日根据地;各级领导机关切实把握短小精悍的原则;把党和群众工作的中心,尽可能地放在利用社会习惯、政府法令与合法组织方面,以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各地方党组织与公开机关脱离联系,真正走向地下;以及缩小各级领导机构、建立平行支部、实行单线联系、尽量深入社会、严格秘密工作制度等措施。1941年底,周恩来在重庆主持南方局会议,总结两年来的工作,提出必须把西南的党建设成为更加坚强、更能战斗的党,并提出了“要使党员成为隐蔽的、坚强得力的、与群众有联系的、善于影响和推动群众的干部”等七个条件。会后,南方局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统区的党员要实行“三勤”(勤业、勤学、勤交友)和“三化”(职业化、社会化、合法化),要求党员努力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广泛联系群众,取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尊重,使党的工作在群众中扎下根。与此同时,南方局十分重视加强党组织的政治思想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强调越是环境恶劣越要严守党的纪律,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不动摇。经过南方局的艰苦工作,西南地区的党员不仅绝大多数隐蔽下来,而且党组织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更加坚强。

历史贺龙在抗日军政大学二大队讲话

1943年6月,周恩来回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和七大的筹备工作,董必武任代理书记,主持南方局工作。南方局长期战斗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的重庆,是党在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红色堡垒。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南方局的出色工作,不仅保存和发展了党在国统区的组织和力量,在党的周围团结了更多的进步力量,而且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36年6月1日,抗日军政大学前身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保安建立。主要干部由毛泽东从红一方面军抽调,包括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训练部长刘亚楼,校务部长杨至成。副校长刘伯承不久调任援西军司令员,并没有负责抗大工作。第一期学员称为红大一期,后来也直接转为抗大一期。一期一科学员是红军军级干部和部分师级干部,由校长林彪抽调。保安校舍是学员自己动手挖的窑洞。1937年,抗日军政大学迁入延安。抗大一期和抗大二期的学制都只有半年左右,这些毕业生很快就成为新组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骨干。1937年,抗大总校、陕北公学等5000人在副校长罗瑞卿带领下迁往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太行根据地)。在陕北留下抗大三分校。抗日战争时期,各个大的根据地都组建了抗大分校,一般由根据地负责人兼任校长。这种做法隐含了和国民党的黄埔军校大搞分校建设进行对垒的意味,国共双方都在积极扩充军校,准备军事干部。1945年10月,抗大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带领下迁往东北,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政大学”。 各个分校则组建了华北、华东、西南等军政大学。

陈列馆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馆

新落成的抗大陈列馆兴建在该村的南山坡上,她北依滔滔大河,南眺巍巍太行。居高临下,气势恢宏,整个建筑由青石砌成,显得格外质朴、庄重。该馆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资建造,总投资约250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工程于1997年奠基,于1999年4月30日竣工,是一座规模较大的抗大专题陈列馆。陈列馆门楣镶嵌着杨成武上将题写的匾额。馆内由序厅、主题厅和西展厅三部分组成。序厅的中央黑色的花岗岩卧碑上镌刻着金色的前言。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尤其引人注目。迎面墙壁上悬挂着抗大校旗和抗大校门照片。东、西墙壁上分别为八路军军歌和抗大校歌,整个展厅肃穆、凝重。主题展厅分四部分:

一、抗大在陕北的创建与前期发展;

二、抗大在敌后太行的峥嵘岁月;

三、抗大越抗越大(抗大分校及附属陆军中学等);

四、抗大精神光照千秋。

展厅以大量的文物、照片、图表等再现了抗大当年的学习与战斗生活。西展厅,由邢台县投资30万元,陈列了"邢台县山区建设辉煌成就展览"。歌颂了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英雄的太行儿女,继承和发扬抗大的光荣传统,治山治水,改天换地,使革命老区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陈列馆还配有接待室、影视室、文物藏品库、资料室等设施。陈列馆的北面,为原有建筑抗大纪念碑。通高258米,全部由汉白玉砌成,端庄、稳健,造型高直。时任党的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碑名,原抗大校长徐向前,副校长、教育长何长工等为纪念碑撰写碑文。纪念碑前的广场,栽植松柏树,稚碧俏绿,四季常青。沿山间小路拾级而上,在西部山顶上,即是树荫掩映之中的抗大校首长旧居等遗址。其脚下楼房林立的村民新居,显示了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 宏伟壮丽的抗大陈列馆与花果飘香的前南峪生态经济沟试验区交相辉映,使这块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更美、更迷人。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20:42: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12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战时期最高军事学府).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抗战时期最高军事学府).pdf

标签:抗战时期   军事   学府   政治   大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