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4年11月28日通过,于201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北京控烟条例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室外排队等场合禁止吸烟,违者将被罚最高200元。全市设立统一举报电话12320。这是国内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最为接轨的一部地方性法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郎永淳,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悦悦及“我是大医生”主持团现场为北京市控烟形象大使。
中文名北京控烟条例
实施时间名称北京控烟条例
主要内容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语言中文
性质地方法规条例
通过时间2014年11月28日
实施地区北京
会议简介北京控烟条例计划2014年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力争于2014年年底通过审议。为加大控烟力度,卫生部门将加强控烟宣传,同时,加快《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制定进程,该条例力争在2014年年底通过审议。
会议背景北京控烟条例将大幅提高对违法吸烟的处罚力度,相比现行条例处罚10元的规定,建议稿的最高罚款是现行标准的20倍,提出“公民在禁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的,由市和区县爱卫会或相关管理部门责令立即改正,并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条例范围北京控烟条例还扩大了现行的控烟范围。其中,提出“有顶儿”的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将全面禁烟。同时,学校、医院、体育场等场所的禁烟范围扩至室外区域。
提出扩大室外禁烟区等多条建议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林苗苗、倪元锦)《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草案)》25日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公开审议。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条例(草案)》审议意见的报告中,对围绕控制吸烟公共治理制度设计、特殊场所禁烟范围设定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委员孙世超说,《条例(草案)》明确了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管理与自律相结合的控制吸烟工作原则,建立了政府领导、爱卫会统筹协调、卫生计生部门执法、相关部门管理、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管理体系。
对于审议关注点“禁止吸烟场所范围”,“意见报告”认为,《条例(草案)》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规定在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实行全面禁止吸烟,但规定过于笼统,约束边界不够清晰、具体,提出“研究在不给他人造成烟草烟雾侵害的前提下,对室内工作场所,进行分类管理”的建议。
“意见报告”中其他建议还包括:建议将“体育”和“教育”这两类场所以及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妇幼保健机构”和“儿童医院”纳入室外全面禁止吸烟的范围;增加在室外排队等候队伍中禁止吸烟的规定;建议“采取烟雾报警、浓度监测、视频图像采集等技术手段加强监督管理”;明确禁止吸烟场所经营者和管理者控制吸烟责任,特别是明确其单位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建议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将控制吸烟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内容。
据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条例》起草者之一刘泽军介绍,北京市正在经历“第三次控烟高潮”,前两次分别是1996年5月施行的《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2008年5月奥运前夕制定的《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
“烟酒仍然是重要的社交手段,庞大的吸烟人群,戒烟服务无政策保障,专项经费缺乏等,是北京市控烟工作面临的挑战。”刘泽军说。[1]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3 19:5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09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北京控烟条例(北京市地方法律条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北京控烟条例(北京市地方法律条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