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带喙库蚊(蚊科库蚊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5-02-24 07:45:52 阅读: 评论:0

三带喙库蚊(蚊科库蚊属动物

三带喙库蚊 (蚊科库蚊属动物) 次浏览 | 2022.09.19 10:09:10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三带喙库蚊蚊科库蚊属动物

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 Giles,1901)是蚊科库蚊属的一种昆虫。

中文名

三带喙库蚊

拉丁学名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Giles

别名

库蚊

昆虫纲

双翅目

蚊科

库蚊属

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头顶竖鳞暗而平齐;盾鳞暗棕呈花椒色;雄蚊触须第3节腹面有一行垂毛;雌蚊食窦甲齿纤维状;后股末端黑环很窄。幼虫7-Ⅰ分2芒枝。栉齿末端圆而有繸。

雌蚊中小型蚊,翅长2.4-3.1mm。头:头顶密盖淡棕色至淡灰色平覆鳞,后头竖鳞暗而平齐。喙色暗,中部前位有淡色环,基段腹面常有白鳞斑。触须短,色暗,末节有少量淡鳞。食窦甲:食窦弓深凹,背齿基部宽,然后骤变细呈纤维状,约26-28个。胸:前胸前背片与后背片有棕色鳞;前胸侧板有一淡鳞簇。中胸盾鳞深棕,除小盾前区和翅上位有少量稍淡鳞外,一致花椒色;小盾鳞色淡。胸侧板淡棕;中胸腹侧板上部与下后缘及中胸后侧片前上部的白鳞群小,中胸后侧片上部毛丛中有或无几片淡鳞。 足:前、中、后股节除下部外和各胫节均暗棕,后股暗区和淡区划界不清,末端黑环很窄,约为全长的1/15。各足跗节1-4有窄的基部和端部淡色环。翅:翅鳞暗褐,前缘脉基部淡鳞斑不明显。腹:腹节背板色暗。有窄的淡色基带,但有变异。腹节Ⅶ通常有宽的暗色端带,某些标本显示有端部淡鳞饰。腹板通常全淡黄,有时有端侧位暗斑。

雄蚊似雌蚊,但触须长于喙,长出部分约为末节的1-1.5倍;第3节末半腹面有一行黑色垂毛而无垂鳞;第2节有或无端背位淡带;第3节有或无中背位淡带;第4、5节各有1基背位窄淡带;第5节端全暗,有时有少数淡鳞;第3节末半与末2节有长毛丛。尾器:抱肢基节亚端叶三棒中的前棒稍短,中、后棒末端钩状;后部毛组有3根刺鬃,其中1根末端略膨大而端圆;1根可有亚端倒刺,另1根末端尖锐。此外,还有1个大叶片和1根基位刚毛,以上各毛可有变异。阳茎侧板腹内叶密生小刺。背中叶颈部较细与腹内叶分离,有3-4个指状突形成掌状叶,前方1个外展,其余向后外与向后伸。肛侧片有弯曲而长的基侧臂,其内侧有乳突状的楔状突。

幼虫头:触角有深色基环;1-A位于中部前方。头毛1-C粗黑,刺状,长度超过基距的1/2; 4-C简单,细小,不分枝;5-C分3-4芒枝;6-C分2-3芒枝。颏每侧有7个齿。胸:体壁光滑。前胸毛1-3P单芒枝,约略等长;4-P分2芒枝;5, 6-P单芒枝;7-P分3芒枝;8-P分2芒枝;14-P简单,不分枝。腹:腹毛6-Ⅰ。

生物学

生态习性 幼虫孳生于城乡清净或稍污染、静止或半流动的水体中,习见于向阳泥底、水位较低、水质清洁、漂浮植物丛生的水域,如水田、池塘、沼泽、水坑、洼地、山溪、积水、灌溉沟渠等。偶见于海滨咸水、石穴,盆罐、树洞或污水坑等。[1]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3 19:54: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09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三带喙库蚊(蚊科库蚊属动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三带喙库蚊(蚊科库蚊属动物).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