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古称工布。林芝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林芝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位于北纬26°52′~30°40′,东经92°09′~98°47′之间;其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山南两地市相连,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昌都市、那曲地区相连,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006.5公里。林芝平均海拔3100米,总面积116175Km²,总人口14万人。林芝被称为西藏的江南,以世界上最深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着称于世。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林芝地区和林芝县,设立地级林芝市;林芝市设立巴宜区,以原林芝县的行政区域为巴宜区的行政区域。
中文名林芝地区
行政区类型地区
面积116175平方公里
所属地区中国西藏自治区
电话区号0894
人口19.51万(2010年)
气候类型高原气候
邮政区码860000
外文名称Nyingchi Prefecture
地理位置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车牌代码藏G
下辖地区巴宜区、米林县、朗县、工布江达县、波密县、察隅县、墨脱县
政府驻地巴宜区八一镇
方言藏语
著名景点本日神山,古秀寺,雅鲁藏布大峡谷
机场林芝米林机场
主要信仰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
传统节日藏族拜鹰节
悠久文化古象雄文明
行政代码542600
概述林芝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横空出世,由西向东平行伸展,在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群山环绕之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就静卧在这三大山脉的怀抱之中。有人称它是西藏的瑞士,也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观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玛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树蕨”以及百馀种杜鹃等等应有尽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馆”、“自然的绿色基因库”之称。其中布裙湖一带还是传说中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林芝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着称于世,并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异常丰富的植被及野生动物资源,山高水长,人力难及,原始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仅存的绝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净土之一。
地名由来林芝听上去就有趣,或许是它位于西藏东部的缘故吧,藏族人为它起了个富有想像力的名字。林芝藏语是说“太阳的宝座”,就西藏其他大多数地区来讲,这的确是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
2013年,林芝参与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推出的2013中国城市榜评选活动,将角逐“最中国生态名城”名号。
历史沿革林芝,藏语意为“娘氏家庭的宝座或太阳的宝座”。
林芝古称工布,历史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西藏的史前时期。
20世纪70年代,尼洋河边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骨和墓葬群,考古表明早在四五千年之前,林芝地区已有人类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出土文物中的网坠、箭头,还说明这里的人们不仅在古代的尼洋河、雅鲁藏布江而且在已被这些河流袭夺的古湖泊水滨从事农业,也兼从事渔业。
专家研究认为他们应属于一个大的部落以至部落联盟或族体,并将他们称为林芝人。在藏东南地方,林芝人和林芝文化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
关于林芝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工布第穆摩崖石刻上。该石刻位于林芝县门日区广久雍仲增村附近,面向西南,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字迹仍然清楚。上面记载了这样一段历史。
雅隆部落的第一代首领聂赤赞普,从波密来到工布的强妥神山,从这里开始他的雅隆部落首领生涯,前后共经历七世,全驻跸于藏南青瓦达孜宫。公元1世纪前后,因雅隆部落君臣之间发生权力争斗,第七代首领止贡赞普被杀,他的两位王子聂赤和夏赤逃回工布地区。
后来弟弟夏赤从工布返回雅隆,成为雅隆部落的第八代首领布德功杰,而哥哥聂赤则留在工布地区成为工布人的首领,开始了工布土王的沿袭。石刻中说:“工布王族系肇一于王兄”,“永不令外姓为工布王,只命工布王之子孙世袭。”这块摩崖石刻是8世纪藏王赤德松赞(?-815)颁赐给工布王的盟誓文书,并勒石为纪。此后许多年工布地区都由工布王统治。
到了萨迦时期和帕竹时期(13-16世纪),林芝地区成了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势力范围。17世纪甘丹颇章政权成立,林芝地区被分封为阿沛、江中、甲拉等几家地方首领的领地,不久又划分成立了则拉、觉木、雪卡、江达等宗。而波密地方,长期为土酋噶朗德巴统治,处于割据状况。
1931年,西藏地方政府将林芝波密地方划为波堆、波密两宗,墨脱地区改为墨脱宗。
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1960年1月成立塔工专署,同年2月改设林芝专区,专署驻林芝县。将拉绥溪、古如朗木杰溪、加查宗、朗宗、金东溪划归山南专区。原属昌都地区的嘉黎宗、倾多宗、易贡宗、曲宗划入林芝专区。以德木宗西部与觉木宗东部、则拉岗宗东北部合并设林芝县(驻尼池村);以白玛桂(包括金珠、珞堆卡)设墨脱县;以则拉岗的西南部设米林县;以江达宗设工布达县(驻江达村,即太昭);以雪喀宗和觉木宗西部设雪巴县(驻雪巴村);以嘉黎宗设嘉黎县;将倾多宗、易贡宗、曲宗合并设波密县(驻扎木)。林芝专区辖林芝、墨脱、工布江达、雪巴、波密、米林、嘉黎等7县。
1961年米林县迁驻东多村。1962年工布江达县迁驻介德。
1963年10月撤销林芝专区,将林芝、墨脱、工布江达(驻介德)、米林(驻东多村)4县划归拉萨市领导;嘉黎县划归那曲专区;波密县划归昌都专区。撤销雪巴县,大部分划归工布江达县,一部分划归林芝、嘉黎2县。
1986年2月1日,林芝地区行署正式恢复,下辖林芝、米林、工布江达、墨脱、波密、察隅、朗县7个县,共有55个乡镇,614个行政村。
1997年,面积117000平方千米(实际控制面积76000平方千米),人口14万。地区行政公署驻林芝县八一镇。辖林芝、工布江达、米林、察隅、墨脱、波密、朗县7个县。(数据根据《政区大典》)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林芝地区总人口158647人。其中:林芝县38960、工布江达县24971、米林县18047、墨脱县9699、波密县26748、察隅县25939、朗县14283。
2005年10月9日,民政部批准(民函268号)林芝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林芝镇迁至八一镇。
2015年4月3日,林芝撤地设市,成西藏第四个地级市。
行政区划林芝林芝地区行政公署驻林芝县。截至2007年底,林芝地区辖7个县:
林芝县:面积10237平方千米,人口3万。邮政编码860100。县人民政府驻八一镇。
工布江达县:面积11650平方千米,人口2万。邮政编码860200。县人民政府驻工布江达镇。
米林县:面积9471平方千米,人口2万。邮政编码860500。县人民政府驻米林镇。
墨脱县:面积34000平方千米,人口1万。邮政编码860700。县人民政府驻墨脱镇。
波密县:面积14972平方千米,人口3万。邮政编码860300。县人民政府驻扎木镇。
察隅县:面积31659平方千米,人口2万。邮政编码860600。县人民政府驻竹瓦根镇。
朗县:面积4186平方千米,人口1万。邮政编码860400。县人民政府驻朗镇。
地理位置林芝地形起伏大,海拔高差大。全地区平均海拔3100米,东西长646.7公里,南北宽353.2公里,总面积11.7万平方公里。喜玛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横空出世,由西向东平行伸展,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三大山脉雄居于林芝地区的西、北、东、三方,地形呈北高南低的走势,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太平洋形成一个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款款流淌的河水在这里留下巨大的拐弯,越过崇山峻岭的喜马拉雅山支脉。从此变成了宽阔平缓的布拉马普特拉何,这条西藏人心中的母亲河在很长的一段是流向西方,缠绕于雄壮的喜马拉雅山脉,可谓绵长,可惜再也寻不到归途。
这里海拔平均3000米左右,而最低处却只有900米,就高度来讲要低于西藏其他地区。是世界陆地垂直地貌落差最大的地带,充满绿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世界。众多稀有植物和被完好保存的原始森林,使这里成了“天然的自然博物馆”。
绿色的林芝离不开大山的怀抱,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由西向东地平行伸展,“南迦巴瓦”则正是龙脊上的白色雪峰,它海拔7782米,是南段喜马拉雅的最高雪峰,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了群山环绕的独特地形。
三座绵延雪山汇聚一处,护佑着这里的人民。笼罩着原始又神秘的门巴和珞巴。
演义出众多古老的神话、传说、图腾以及崇拜。那些久远的原始图腾、原始苯教和盛行于今的藏传佛教隐隐呼应,恰似一朵“隐秘的莲花”。
雅鲁藏布江这条世界最高的河流,在奔腾1000多公里后,从朗县进入林芝地区,在米林县迎面遇上喜马拉雅山阻挡,被迫折流北上,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回转,在墨脱县境内向南奔泻而下,经印度注入印度洋。这种北高南低的走势,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开了一个大缺口,顺江而上的印度洋暖流与北方寒流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一带会合驻留,造成了林芝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气候并存的多种气候带,形成了这里奇特的雪山和森林的世界。
这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在其西行之中切开喜马拉雅山脉,从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之间穿过,江水泻来,轰响如雷。大峡谷的平均深度为5000米,最深处达到5382米,这段峡谷长度为490多公里,最险峻处位于派镇大渡卡到墨脱县邦博地方,有240多公里,峡谷上部开阔,下部陡峭。
江河流速高达16米/秒,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奔腾的河水在峡谷底部着滚滚巨石,急吼奔流,声震山崖。山谷里既有固态的万年冰雪,又有沸腾的温泉,既有涓涓细流,又有帘帘飞瀑。从谷底到山顶的垂直自然带,都是一片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边蕴藏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东部和北部分别与昌都地区、那曲地区相连,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山南两地市相连,南部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喜玛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横空出世,由西向东平行伸展,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
自然气候林芝林芝地处南北纬度相差3°7′24″,东西经度相差6°35′25″,境内山峦重叠,河流纵横,海拔高度在150~7782米之间,地形总的趋势是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高差悬殊大,相对高差达7627米,全境具有典型的高山峡谷和山地河谷地貌。
林芝地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日照偏少、日照偏少、长冬无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1]
资源土地
林芝地区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放眼林芝这块雪山环绕之地,到处是绿色的世界,素有“西藏江南”之美称。全地区宜农面积45万亩,现有耕地面积28万亩;草场面积436.48万亩,其中可利用的草场面积78.8万亩。
森林
林芝地区林地面积264万公顷、森林复盖率46.09%。为中国第三大林区,西藏森林的80%都集中在这里。广茂的原始森林蕴藏了丰富的林业资源和林下产品及珍奇动植物资源。整个林芝地区由南向北,几乎集中了从海南岛到北极地区的各种植被,现已发现和证实的就有3500多种。墨脱国家级动植物保护区、察隅慈巴沟珍稀动植物保护区,波密岗乡针叶林保护区,林芝巴结古巨柏保护点等,就集中反映了林芝地区林业资源的基本特征。
生物
茫茫林海栖息着各种珍禽异兽:是虎、豹、熊、羚羊、獐、猴、鹿等野生动物的乐园;还盛产虫草,贝母、天麻、红景天、党参、三七、雪莲花、藏麻黄、灵芝、大黄等名贵药材;林下资源十分丰富,可食用的菌类达120馀种,松茸年产300馀吨;江河交错,山高水长,有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水能蕴藏量在8200万千瓦以上,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达3300万千瓦。
水利
西藏是全国水力资源较丰富的省区之一,而林芝地区的水力资源又占全西藏的70%以上,被联合国列为21世纪十大超级工程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电站,装机容量可达6000多万千瓦,是三峡电站的三倍。林芝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的中下游,且受印度洋暖湿气温的影响,降水充沛,河网密布,其河网密度是全区最大的地区之一,全地区水域面积1148.7万亩,水利资源蕴藏量约为8225万千瓦。
除此之外,据西藏水利部门勘测,林芝地区可建30万千瓦以上电站的地方有十多处,建30万千瓦以下电站的地方有上百处,加之雪山众多,河流落差大,枯水期短,具有兴建水库的理想条件。充分利用这些特有条件积极发展乡村水电,在改造现有电站的同时,搞好巴河2万千瓦电站的建设,为林芝的经济建设提供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旅游景区林芝布久喇嘛林寺属红教,是林芝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的藏传佛教场所。垓寺依山傍水,佛殿庭院掩映绿荫之中,院内藏犬成群。整个寺院形状内呈正四角,外底层屋檐共有二十角,第二到第三层屋檐为八角,佛殿高20馀米,内径10馀米,上复金顶,呈塔形,四面墙体分以白蓝红绿四色涂之,非常漂亮。喇嘛林寺有著名的莲花生大师践石遗迹,寺内精美的壁画也堪称藏东一绝。
帕嘎寺位于工布江达县娘浦乡,海拔5000米。早先属甘丹寺管辖。传说寺内有两灵塔,其一放置甘丹寺第一任赤巴宗喀巴大师的衣帽鞋等,帕嘎寺约建于五世达赖时期,属黄教。寺中共供大小佛像1000多尊,有僧人近百。该寺后的帕嘎神山在工布地区非常有名,山形似多吉帕姆女神,特别是山腰处的多吉帕姆女神肚洞处更是灵验,有神洞之称。
该洞洞口有两处玛堆,洞比较深,大洞和小洞相套,向上延伸,洞顶端有天窗,洞内四壁刻有图案和不知名的文字,内有铁链供客攀行。肚脐洞上面的则被认为是多吉帕姆的嘴巴。肚脐洞以下有一个水洞和间歇喷泉,其中一个被当地人俗称为多吉帕姆撒尿洞。间歇喷泉四季不枯不竭,每四小时喷一次水,一日六次非常准时。
此泉又叫"帕嘎神泉",据说喷水时总有一只雄鹰从洞上飞出,泉歇即回。此泉洞庭以下有三个依靠水力转动的经轮。帕嘎寺下面的山坡上有一天葬台,颇有名气。另传说帕嘎寺旁边有三个呈现蓝、青、白色的姐妹湖。
仁钦崩寺该寺是墨脱最的寺院,位于墨脱村南则玛拉山上。据传是由甘布寺中的活佛甘布建筑的,最初是一座有12面墙和东西南北四门的石木结构三层建筑,内有镀金铜佛像多座。1950年毁于地震,后重修为东西两门建筑。
列山古墓群位于朗县金东乡林邛公路旁,气势宏伟,构筑奇特,整个墓群延绵几公里。这在西藏境内殊难再见。
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藏语意为"直刺蓝天的战矛",主峰高7782米,有冰山之父的美誉。南迦巴瓦峰山脚处温泉众多,植物异常繁密,是理想的探险登山及疗养胜地。
桃花沟在林芝县城东南方向约5公里处,有一片天然野生桃林,人们称它为桃花沟。桃花沟三面环山,高处有水源,四周林木葱茏,终年碧绿苍翠,涧有流水,清澈见底;沟内野桃鳞次栉比,林间鸟雀欢噪,既静僻又幽雅,不失为一处难得的大自然乐园和桃果基地。野生桃林是林芝林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本身的经济价值并不亚于其它树种,它不仅是四季绿化的观赏材料,而果实、核仁可食用与药用。
错高湖错高在藏语中意为绿色的水,也称为"巴松错"。它距工布江达县50多公里,是红教的著名神湖。湖形状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长约12公里,湖宽几百至数千米不等,最深处60多米,总面积6千多亩。湖水清澈见底,四周雪山倒映其中,黄鸭沙鸥白鹤等飞禽浮游湖面,湖中则是游鱼如织,分外宁静。
湖心扎西岛上有错宗工巴寺,建于唐代末年。岛上的礁石均雕刻成了别致的动物形象以及佛像。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供强巴佛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错宗工巴寺寺僧与信从们都乘独木舟往来。每值春季,湖四周群花烂漫,雪峰陈列并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极。湖西北还有一5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作为红教著名的神糊。每年来此转经观湖的群从非常多。
加兴沟水帘瀑布距帕嘎寺20多公理还有以水帘洞瀑布闻名的加兴沟。水帘瀑布高25米,分三帘自洞顶垂落,洞外古藤缠绕,洞内幽深曲折,落日之际,该洞云蒸雾霭,蔚为壮观。布加沟温泉群,属娘蒲乡附近加沟分布一温群,上泉名"尼姑泉",海拔4200米,中泉为"喇嘛泉",皆是上佳的淋浴与水疗之处。
苯日神山苯日神山位于林芝县驻地普拢的东南方,雅鲁藏布江的北侧。神山高耸入云,森林密布,四季鲜花不绝,景色各异。春临大地之际,处处芳菲,春意盎然;夏季凉风习习,烟雨蒙蒙,满山杜鹃烂漫生姿;金秋万山红遍,野果飘香,令人流连忘返;冬季则雪峰皑皑,玲珑剔透如水晶与光影的世界。
苯日神山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有一个故事。相传莲花大师进藏并挑战苯教时,曾与工布地区苯教首领阿穷杰博比试法力。传说莲花生大师到达雅江与尼洋河交汇处时,调集狂风试图将沿江的村庄和树木一扫而光,阿穷杰博情急之中以巨石压着这些树才不至于此,如今这一带的树梢都是歪的,即此次斗法所致。
而今苯日神山上遗有大石崇拜、神鸟崇拜、天梯(一棵位于苯日神山山腰处的巨木,该树常被雾气缭绕,仿佛高耸入云,是传说中通天之树、宇宙树,上挂各色经幡和祭品。当地百姓习惯将早夭的孩童装入箱内树葬于该树极多的分杈之间,他们相信这样可使灵魂升天)以及神水等传说中的遗迹。
苯日山摩崖造像及雕刻是西藏非常有名的古迹。位于林芝县广久乡达域龙增村西南约300米处,临雅鲁藏布江。据考证已有1200年的历史,是用以记载赤德松赞与工布地方首领会盟为好的。
汉妃梳妆台达域龙增村有一巨大的青石台,名为"嘉萨",意为"汉妃"。汉妃即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此村关于她们的传说两人都曾遭小人诬陷在此地驻留三年后才和赞普成亲的。那块大青石就是公主梳妆的地方。
易贡茶场易贡藏语为"美丽"。易贡河谷及易贡湖四周有不少狭长的台地,海拔最低1900米,最高2300米,年均温为11.4度,年降水量960-11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湿度大,日照也不强烈,土壤腐殖物含量高,最适宜茶树生长。易贡茶又系天然冰雪融水浇灌,基本上不需化肥农药等,品质和环保指标是世上少有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易贡茶场建于1987年,现有茶园面积2108亩,年产细茶两万佘公斤,产品远销海内外。
林芝巨柏林朗县、米林到尼洋河中下游一带的河谷中,常有零星的柏树分布,塔形的树冠以及挺拔的树干十分惹眼,这即是西藏特有古树-巨柏(亦称为雅鲁藏布江柏木)。
林芝县巴结乡境内的巨柏自然保护区,树木分布集中,生长较好,是一片比较完整的巨柏纯林。在保护区内,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678.34立方米,最高者每公顷蓄积量可达1000立方米。平均单株体积33.9立方米,平均高44米,平均胸径158厘米。林缘处最好大的一株胸径446厘米,树高46米,树冠投影地面积一亩有佘。
经测算,该树已达2000-2500年之久,被当地人以"神树"之尊加以保护。古柏林在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是圣地,传说苯教开山祖师辛饶米保的生命树即是古柏,所以林中那些最大最古老的树身上总是缠挂着风马,树林中还到处是玛尼堆,常有信徒远道前来朝拜。通麦、易贡一带的半常绿乔木树种-通麦栎也是西藏特有的树种之一。
千年以上树龄的栎木和桑树多有分布。林芝帮纳村的帮纳桑是传说中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结婚时所手植的,树龄已达千年,高7米,干围3.3米,可谓举世无双。
墨脱的瀑布墨脱的山多、水多,瀑布也多。有的瀑布细弱如几缕轻纱,缓缓地从石壁上飘落下来,水珠被岩石碰撞得四分五裂,化作缕缕雾气,飘浮在山腰;有的瀑布水流宏大,吼声震耳,四季不涸,十分壮观。在这些瀑布中,除素有"藏布奇观"之称的大拐弯瀑布外,有高达四百公尺的汗密瀑布,有从悬崖绝壁倒挂的"老虎嘴"瀑布,的云崖飞泻的地东瀑布,有云雾缭绕的背瀑布,有银彩带飞舞的拉格瀑布……
背崩瀑布-冬天水小时,妩媚秀丽,轻轻下泻,深沉悠扬;夏天水量增大,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恰似巨龙出山,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公尺,漫天浮游,竟使周围一带经常处于霏霏细雨之中,成为别致的"匹练挂遥峰"。
老虎嘴"瀑布-凌空而泻的瀑流,象银河倒悬,坠至半空,忽被峭石拦腰斩断,霎时雪浪飞溅,宛如千万串断线的珍珠,纷纷扬扬,沿悬立千纫的绝壁陡然下坠,落进不见底的深渊,发出惊天动地的狂啸。而河水却象凶猛的野兽在咆哮,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仿佛整个峡谷在颤动。每到日落西山,"老虎嘴"彩虹缭绕,雪峰顶上绯红一片,迷离变幻,奇胜不可名状。
汗密瀑布-一层叠一层,落差高达400佘公尺,它穿云越雾,由山巅奔腾飞泻,是从高入云霄的雪峰中直泻而下,激起满谷的蒙蒙水气,"隆隆"水声在整个山谷的轰鸣。第二层瀑布水势急,瀑面宽大,从高处的绿丛中缓缓流出,然后急泻而下。最下层斜冲到一巨石上,曲折而泻,直至多雄拉河,形成一个个深潭。多层瀑布由于落差大,阳光一照,瀑边映出一条条五彩缤纷的彩虹,将河谷两岸的风光打扮得格外绚丽。
墨脱的藤桥与溜索墨脱较为有名的藤桥有背崩藤网桥、炯兴藤网桥,都长约400米,其中墨脱德兴藤网桥横跨雅鲁藏布江,有300多年的历史。藤网桥整个呈管状悬空,多位于峡谷险要的河段,行走其上时,桥随人的重力与河风吹送,左右晃悠幅度极大,但整个桥近似密封,颇为安全。墨脱景观还有"溜索",那有点一苇渡江的姿式,但是以背对江面的样子高速滑向对岸,需要较高的胆量和平衡技巧才能顺利过江。
鲁朗林海鲁朗海拔3700米,位于距林芝地区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是一片典型高原山地草甸狭长地带,长约15公里,平均宽约1公里。
两侧青山由低往高分别由灌木丛和崐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是整齐划一的草甸,崐犹如人工整治一般;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报春崐花、紫苑花、草梅花、马先蒿花等成千上万种野花怒放盛开,颇崐具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落棋布、崐错落有秩,勾画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
旅游指南林芝交通林芝地区是世界上仅存的绝少为人类所涉及的净土之一,一直是科考、探险的圣地,这也造成了旅游交通方面的不便。
目前到林芝旅游,可从成都或者重庆坐飞机到林芝,也可先乘飞机到拉萨,再乘坐班车到林芝,另外林芝——拉萨也有航班。班车的首发时间为上午8:00,拉萨到林芝八一镇的公路里程为633公里,票价155元,途经墨竹工卡、工布江达;另外,与林芝相连的公路路段有:林芝—然乌,里程345公里,途经通麦、波密;泽当—林芝,里程475公里,途经加查、米林。
在林芝境内的旅游线路可设计为:乘班车由波密到八一,再由八一到排龙,徒步由排龙到札曲游览雅鲁藏布江大转弯和世界上最深的峡谷,再由札曲到排龙,途中可以访问门巴族村落,欣赏原始森林,最后可以乘车由排龙到米林,由米林到山南地区的加查,途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风光。
景点交通:从林芝前往巴松错等主要景点,可在八一镇邮电局租借吉普车,可乘坐6人,两天700元。
美食新年有独特的习俗。饮食每到年三十傍晚,家家户户都要把过年的食品“措”(用糌粑做成的祭品)、油炸果子、牛羊肉、酥油、奶渣、人参果、红糖、干桃、苹果……摆在木盘里,放在院子中央,呼唤狗来吃。工布人认为狗吃什么和不吃什么都会预示来年的年景,吃了措或饼子,就是粮食丰收;吃了奶渣和酥油,兆示牧业兴旺;吃了干桃,全家幸福安康……。狗赴宴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吃一种叫作“结达”食品,这是一种用酥油、奶渣和面调成的一种面疙瘩,串在木棍上烤着吃,大家要尽可能多吃,吃得饱饱的。
住宿由于旅游交通方面的滞后,林芝地区的住宿也相对落后。旅馆、招待所一般集中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城镇(如八一镇),此地的宾馆有林芝地区招待所、农牧学院招待所、林芝宾馆等。若在大峡谷地区旅游,可选择住在当地居民家中,但要紧记入乡随俗、入境问禁,尊重当地的传统和生活习惯,也可以自带帐篷扎营。
人口2000年底林芝地区总人口为15.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1.12万人,城镇非农业人口4.8万人。
林芝区聚居着藏、汉、回、怒、门巴、珞巴、独龙、纳西等10多个民族及登人。除墨脱县外,其他6县的居民均以藏族为主。藏族人口有11万多,占全地区总人口的90%以上。目前,全地区的少数民族干部达3714人,占干部总数的64.33%,其中人口较少民族干部(包括门巴、珞巴、僜人)为196人,占干部总数的3.4%。
林芝各民族一览
门巴人
门巴族,约五万人,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的门隅地区。
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缅语族门语支,无文字,通用藏文,多通晓藏语。
门巴族主要从事农业,其次间营林业、牧业、狩猎。
门巴族的风俗里,很多地方与藏族相似,但有其独特的地方。无论男女均嗜好喝酒、吸鼻烟。主食以在薄石板上烤的荞麦饼为主,也吃酥油、糌粑、奶渣等食物。
婚姻以一夫一妻为主要形式,同时,也存在着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制,其中又多数以兄弟共妻和姐妹共夫的形式出现。人死了后,有水葬、天葬、土葬和岩葬几种葬法,以水葬为最普遍。
珞巴族
人口约3000,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珞瑜地区。
珞巴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文字,长期靠刻木结绳记事。
珞巴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纺织、狩猎、竹器、采集。其中,狩猎是其主要副业之一。
珞巴族有其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无论男女,均喜佩戴装饰品,好烟酒,食物主要有玉米、鸡爪谷作的干饭和稀粥,喜吃辣椒,吃饭时,以手代筷。婚姻多为一夫一妻制,有少量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的家庭,并有转房制度,即丈夫死后,遗妻归丈夫的兄弟所有,无论长幼,人死后,一般用土葬,葬礼期间,全村参与。
僜人族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察隅一带,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多使用结绳和刻木记事的方法。平时没有记年、月、日的习惯,因而也就没有记年龄和生日的习惯。
僜族的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农业,其农作方式传统、落后。
僜族的婚姻习惯,主要是父权制下的一夫一妻,有相当数量的一夫一妻,但无一妻多夫现象。
丧葬方面,有火葬和土葬两种方式,忌讳水葬。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3 19:4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09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林芝地区(西藏地级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林芝地区(西藏地级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