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炼钢”是指1957年11月至1958年12月期间,为了达到由毛泽东提出的“赶英超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全民炼钢运动。经突击蛮干,1958年12月19日党中央宣布,提前12天完成钢产量翻番任务,钢产量为1108万吨,生铁产量为1369万吨。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严重违背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规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中文名大炼钢
时间1957年11月至1958年12月
国家中国
领域工业生产
背景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新高潮》,批评经济工作中的“右倾保守”现象,提出“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大跃进运动开始。同月,毛泽东在莫斯科提出要在十五年内钢产量赶超英国。
11月18日毛泽东发言中说:我国1957年有52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1000万吨至1500万吨钢,再过5年,可以有3500万吨至4000万吨钢。就能赶上和超过英国。12月,刘少奇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八次全国会议代表大会上向全国公布了十五年在钢铁和其他重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超英国的口号。后来热情不断高涨,对完成这个目标的时间不断缩短。作为内部要求7年赶上英国,8年或10年赶上美国;外面分开提法就是争取15年或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品产量方面,超过英国。
基本内容“大炼钢”是指1957年11月至1958年12月期间,为了达到由毛泽东提出的“赶英超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全民炼钢运动。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新高潮》,批评经济工作中的“右倾保守”现象,提出“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大跃进运动开始。同月,毛泽东在莫斯科提出要在十五年内钢产量赶超英国。
后来热情不断高涨,对完成这个目标的时间不断缩短。作为内部要求7年赶上英国,8年或10年赶上美国;外面分开提法就是争取15年或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品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这就是赶英超美,严重违背经济规律与实际国情。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全国出现的“大跃进”形势,认为中国正经历着“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
会议还调整了“二五”计划的指标,钢产量由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粮食从5000亿斤上升到7000亿斤。会后,“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农业提出“以粮为纲”,要求5年、3年甚至1-2年达到12年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工业提出“以钢为纲”,将赶超英国的目标缩短为7年、5年以至3年。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这些指标又进一步夸大了2倍。指出1959国民经济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钢产量达到2700万吨,争取3000万吨。认为实现此计划,我国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除电力等少数几种外,都将超过英国。随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浮夸风”,以及一些荒诞不经的口号。但截至58年8月底,全国钢产量仅450万吨,只剩四个月要完成650万吨。9月1日发表公报,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奋斗。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钢铁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是整个工业的纲,是整个工业的元帅。”要其他部门“停车让路,让钢铁元帅升帐。”提出“全力保证实现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于是开展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10月经如高潮,成千上万群众不分行业,男女老幼一齐上前线,劳动力由7月底的几十万增至6000万。土高炉由3万座增至数百万座。土法炼钢,练出来的大多数是废钢,而且来源多为从各家各户搜集锅等铁器。
这是无法想象的历史壮观: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在1百多天里不分白天黑夜地全部投入到炼钢运动之中。
主要做法是:1、各部门、各地方都要把钢铁生产和建设放在首位,为“钢元帅升帐”让路;
2、各级党委第一书记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大搞土法炼钢;
3、对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追加投资,致使基本建设规模迅速膨胀,战线越拉越长;
4、商业银行全力支持工业大跃进,以致拆东墙补西墙,打乱了正常的资金流通。经突击蛮干,1958年12月19日党中央宣布,提前12天完成钢产量翻番任务,钢产量为1108万吨,生铁产量为1369万吨。实际上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所炼300多万吨土钢、416万吨土铁根本不能用。估计炼钢铁在全国约损失200亿元。
195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跃进”之年,大炼钢铁是这年“大跃进”运动的显著的特征。1958年的全民大炼钢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成为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的直接诱因。[1]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2 03:4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900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炼钢(1958年的全民运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炼钢(1958年的全民运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