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登堡界面,又名古腾堡界面。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而划分,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地震波传播时,除了在地球内部深度约33千米处波速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此处称为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之外,在深度约为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状态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此处便被称为古登堡界面。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中文名古登堡界面
英文名Gutenberg discontinuity
别称古腾堡界面
深处约2900公里
定义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约33公里处有一个显著的不连续面(称为莫霍界面)之外,在软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内部约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处,属于地幔圈。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也称为古登堡界面,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
特征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深度的B层,410~1000公里深度的C层,也称过渡带层)、下地幔的D′层(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层(2700~2900公里深度)组成。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层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不均匀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层相比拟,它不仅是地核热量传送到地幔的热边界层,而且极可能是与地幔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化学分层。
重物落入地幔,轻者从地幔涌出而构成地壳,逐渐交换构成地球气圈、水圈和陆圈是地球表面特有重力和温度造成的。地球薄壳裂成若干板块,飘浮滑动在地幔岩浆上。
在地壳和地幔交界处构成一个面,称为莫霍面,这个面可能是不定形微涡旋粒子转变为定形微涡旋元素原子的界面,也是固态地壳与流态岩浆及其小质块的地幔的交界面。而深入到其下700公里的深度为下地幔,传播速度较快,表明下地幔比上地幔的岩浆星质的质量密度高,更比地壳质量密度高。
地核密度更高而结成地瘤质块,处在地壳下2900公里地幔和地核有个界面称为古登堡界面。它是地幔与地核交界面。
通过此界面向下,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探索1914年,德国物理地球学家古登堡(1936年加入美国籍)发现地下约2900千米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下降(纵波速度下降,横波直接消失),后证实这里是地核与地幔的分界层。
人们将这个界面称为“ 古登堡界面”。1950年代晚期到1960年代早期之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执行委员会曾采纳一项提案,计划在海洋的海床上钻孔以到达此处。这个计划称为Project、Gutenberg。然而,该计划从来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该提案也在1967年时被美国国会取消。
2007年9月,日本最大的全球探测海洋船“地球号”开始在南海相对较薄海槽的海层勘探,将是目标勘探至此界面。预计整项计划到2019年完成。
辐射波通过此界面向下,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2 03:33: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99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登堡界面(地球内部圈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登堡界面(地球内部圈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