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简称:国家国防科工局),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国家局。国防科工局前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涵盖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电子六大行业,肩负着强军和富国的双重使命。
中文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外文名State Administr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for National Defen
成立时间性质副部级单位
简称国家国防科工局
办公驻地北京
机构简介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2008年03月11日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国务院拟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机构职责研究拟订国防科技工业和军转民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国防科技工业及行业管理规章;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的结构、布局、能力的优化调整工作;组织军工企事业单位实施战略性重组;研究制定国防科技工业的研发、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及外资利用的年度计划。
组织协调国防科技工业的研发、生产与建设,以确保军备供应的需求;拟订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工业的生产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实施行业管理;负责组织管理国防科技工业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的名义组织协调政府和国际组织间原子能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的名义组织协调政府和国际组织间航天活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机构设置根据主要职能,国防科技工业局内设17个职能机构(司、局):
(一)办公厅:
组织协调机关的政务工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出版工作的行政管理;组织起草重要综合性文件。
(二)政策法规司:
研究拟定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军转民的方针、政策;制定行政规章;指导军工行业的法制建设。[1]
(三)体制改革司:
组织研究和实施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的结构、布局、能力调整工作。
(四)综合计划司:
组织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安排相关投资项目。
(五)经济协调司(民口配套办公室):
组织科研生产资格审查和许可;指导军转民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工作。
(六)财务与审计司:
编制各项费用的年度预算、决算;负责国有资产管理、财务监督。
(七)科技与质量司:
组织科研成果、专利的保护和推广;制定质量、计量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并监督检查;组织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八)系统工程一司(国家航天局):
组织实施航天工业军转民发展规划和重大民品项目;指导军工电子的行业管理。
(九)系统工程二司(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核电办公室):
组织核电建设;组织实施核、兵器工业军转民发展规划和重大民品项目;承办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十)系统工程三司(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
组织实施航空、船舶工业军转民发展规划和重大民品项目。
(十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民爆器材监督管理局)
承担重点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生产、流通的行业管理;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负责民爆器材行政许可项目的审批。
(十二)安全保密局
组织管理国防科技工业保密工作,指导协调国防科技工业的国家安全、保卫工作。
(十三)国际合作司
组织管理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
(十四)人事教育司
组织人才教育、培训和交流;归口管理社会团体。
(十五)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十六)离退休干部局
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的管理工作;对直属单位和军工集团公司离退休干部工作进行指导。
(十七)机关服务中心(机关服务局)
负责国防科技工业局相关办公条件保障和后勤服务工作。
局属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信息中心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老干部活动中心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技术支持中心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西南核设施安全中心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军工项目审核中心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军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中心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协作配套中心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
地方工办北京工办、天津工办、工办、山西工办、内蒙古工办、上海工办、江苏工办、浙江工办、安徽工办、福建工办、江西工办、山东工办、河南工办、湖北工办、湖南工办、广东工办、广西工办、海南工办、重庆工办、四川工办、贵州工办、云南工办、西藏工办、陕西工办、甘肃工办、青海工办、宁夏工办、新疆工办。
社会团体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军工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共建高校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湘潭大学
南华大学
燕山大学
中北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联合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2 01:18: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91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国家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的国家局).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