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章,男,毕业于2016,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任职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太阳能/风能发电技术、分布式发电与微网控制、航空助航调光电源等。
中文名孙章
国籍中国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
学位/学历博士
职业教师
职务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
性别男
人物经历2006-2010,本科,湖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2010-2013,硕士,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电气工程专业。
主要成就科研成就参与的科研项目
多种新能源发电及应用科普互动展示平台研制,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经费30万(排名第1,已结题,2019.05)。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微电网科普互动体验系统,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经费20万(排名第1,已结题,2020.07)。
分布式储能发电原理及应用科普互动体验平台研制,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经费12万(排名第1,在研,立项时间,2020.11。
分布式光伏与梯级小水电互补联合发电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梯级水光蓄互补电站联合运行控制与智能调度系统,国家科技部,经费22.19万(排名第2,在研)。
复杂环境下高性能光电伺服跟踪转台研制与应用,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经费20万(排名第2,在研,立项时间2020.09)。
面向防山火监测的伺服跟踪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经费20万(排名第2,在研,立项时间2021.04)。
考虑杂散电流防护的智能化钢轨电位抑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经费20万(排名第2,在研,立项时间2020.09)。
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智能化监测与防护系统研制及其产业化,四川省经信厅,经费72万(排名第2,在研)。
新一代高端变频正弦波恒流助航调光电源系统研制及其产业化,四川省经信厅,经费52.5万(排名第2,在研)。
大脑启发的膜计算模型及学习机理构建,国家自然基金委,经费58万,(排名第4,在研,立项时间2021.01)。
分布式光伏与梯级小水电互补联合发电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梯级水光蓄互补电站联合运行控制与智能调度系统,国网四川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项目,经费34.34万(排名第2,在研,立项时间2018.07)。
高压线路与森林火灾的交互影响机理及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国网四川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项目,经费40万(排名第3,2021年在研)。
输配电线路山火故障机理及触发条件研究,国网四川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项目,经费79万(排名第2,2021年在研)。
新能源并网电能质量检测与评估系统研发,国网四川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项目,经费36.60万(排名第2,已结题)。
基于复杂工况对电能计量影响的仿真软件,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经费34.80万(排名第2,已结题)。
新能源与储能应用仿真研究软件,烟台东方威思顿电气有限公司,经费15.00万(排名第2,已结题)。
光伏电站逆变器特性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国网四川省电力科学研究院项目,经费3.65万(排名第2,已结题)。
智能电动阀门040WBYIT4571BWAGR-E,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经费15万(排名第3,已结题)。
中温热电材料Half Heusler合金及器件量产关键技术研究,四川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经费40万(排名第2,已结题)。
高效高功率密度光伏微型逆变器研制与示范,成都市科技局项目,经费20万(排名第2,已结题)。
家庭能量路由器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四川省科技厅项目,经费20万(排名第2,已结题2020.10)。
成都中工电气-西华大学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成都市科技局项目,经费15万(2021年,共建有研究生实践基地,提供研究生实习机会)。
成都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市科技局项目,经费20万(2016年,共建有研究生实践基地,提供研究生实习机会)。
一种光伏发电科普演示系统,实用新型ZL201710861361.9(授权时间2018.03,第一作者)。
一种直流微电网模型,实用新型ZL202020855196.3(授权时间2020.11,第一作者)。
一种能量路由器应用的科普演示模型,实用新型ZL202020871356.3(授权时间2020.10,第一作者)。
一种用于科普演示的太阳能温差发电的装置,实用新型ZL201721221289.5(授权时间2018.06,第一作者)。
一种交流微电网科普演示系统,实用新型202021009111.6(授权时间2021.04,第一作者)。
一种光伏功率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发明专利ZL201910116845.X(授权时间2019.12,排名其他)。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脉冲神经膜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ZL201610854139.1(授权时间2019.09,排名其他)。
基于正序故障分量电流的微电网判定方法,发明专利ZL201810212791.2(授权时间2019.07,排名其他)。
锯齿波产生电路及反激、SEPIC和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发明专利ZL201710801262.1(授权时间2019.12,排名其他)。
信号调理电路及反激、SEPIC和Buck-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发明专利ZL201710800789.2(授权时间2019.05,排名其他)。
导通时间调整方法、电路及SEPIC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发明专利ZL201710800478.6(授权时间2019.10,排名其他)。
A Novel Control Method to Improve Current Regulation and Harmonics in Navigation Dimming Power Supply [J].IEEE ACCESS,2020.12(SCI 2区收录:000510024300046,第一作者)。
Fault loc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s using electrical synaptic transmission bad spiking neural P system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rallel, Emergent and Distributed Systems,2019.10(SCI收录:000492237000001,第一作者)。
面向家庭直流微电网的多端口变换器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20.03(CSCD核心库收录期刊:6694771,第一作者)。
基于RBF神经网络PI算法的T型三电平调光电源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06(CSCD核心库收录期刊:6742495,第一作者)。
人才培养开设课程
承担了校本部、彭州校区和宜宾校区的本、专科学生的实验教学、理论课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工作,累计完成4315个工作当量,其中2016年698个,2017年952个,2018年972个,2019年977个,2020年716个。
任现职以来,本人主要承担了实验课程教学、实验大纲编写、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工作成效显著,取得了2次考评优秀、3次合格的良好成绩。
承担了《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学》、《电机学》、《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MATLAB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等多门实验教学任务。
积极承担了《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多门本、专科学生的理论教学工作,
指导本科毕业设计35人次,其中1人为优秀,课程设计60余人次。
现已参与发表实验教改论文3篇,第一作者1篇,参与教改项目3项目,主持1项,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
主持完成学校自制设备项目2项,已结题。
荣誉表彰2015年,度考核获评西华大学优秀个人称号。
2019年,度考核获评西华大学优秀个人称号。
社会任职现任职成都市新能源与微电网科普基地,日常运行管理负责人。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注册会员。[1]
成都市自动化学会,注册会员。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2 00:46: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89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孙章(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孙章(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