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古称获泽,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地理坐标在东经112°一112°37',北纬35°12'——35°40'之间。县境南北长约54公里,东西宽约53公里。阳城县东与晋城市郊区为界,北与沁水县为邻,西南与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省济源市相连。
阳城县总面积1930.7平方公里,辖10镇,7乡,1街道,总人口388742人(2012年)。2012年,阳城县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00516万元,比2011年增长14.5%。清康熙、雍正年间,阳城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同为文化发达之乡,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文风最高,赢得了“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阳城县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宅”、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有保存较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郭峪古城等。
地理位置沁河中下游、晋城市以西
中文名称阳城
外文名称Yangcheng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
下辖地区10镇、7乡、1个办事处
政府驻地凤城镇
电话区号0356
邮政区码048100
面积1930.7平方公里
人口388742人(2012年)
方言晋语濩济小片(阳城话分为4种)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蟒河、皇城相府、析城山、沁河古城堡群等
车牌代码晋E
县委书记王晋峰
县长窦三马
行政代码140522
简要介绍综述阳城县阳城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与泽州县相连,南与河南省济源为邻,西与垣曲、沁水县接壤,北与沁水县搭界。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辖10镇,7乡,1个办事处,473个行政村和2689个自然村。总人口41万人。阳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西汉置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称获泽。有凤凰城之美誉。
这里有名扬华夏的灿烂文化。南宋的萧照,是与李唐齐名的大画家。清代的张敦仁,是著名的数学家、汉学家。自隋朝科举以来,先后出过120余名进士,出过王国光、张慎言等4位尚书和田从典、陈廷敬两位宰相。铸就了“康雍盛时,名列三城”、“嘉道之际,风高五属”的历史辉煌。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留下了战斗的足迹。
阳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北依太岳,南俯中原。全县国土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总耕地54.6万亩,隶属晋城市,下辖10镇、7乡、1个办事处,46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0万。侯月铁路穿境而过,与天津、日照、连云港等港口以及附近的长治、太原、洛阳、郑州、运城、西安等机场都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十分便利。
阳城历史悠久,文风长盛。古称濩泽,为尧舜夏冀州之域,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战国时叠属韩、魏。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置县,属河东郡。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濩泽为阳城县。在置县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文风长盛,名人辈出。自隋朝科举以来,先后出过120余名进士。明清两代,先后出过4名尚书、2名宰相。
清顺治三年,10人同中举人,10人同中进士;顺治八年,又有10人同中举人,留下了“十凤齐鸣、十凤重鸣”的佳话。清康熙、雍正年间,阳城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同为文化发达之乡,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文风最高,赢得了“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先后考入各类大专院校近3万人。
阳城资源丰富,能源充裕。拥有煤炭、煤层气、铝矾土、硫铁矿、陶瓷粘土、白云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煤炭探明储量56.18亿吨,占山西省总储量的1/10还多,是全国优质化工原料无烟煤生产基地;煤层气探明储量78亿立方米,开发潜力巨大;水资源可利用储量15.8亿方,在山西属于相对的富水县。
有动植物1100多种,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动植物有40多种,其中野生猕猴、林麝、鹿、金钱豹、大鲵和褐马鸡等极为珍稀;有野生中药材300余种,红豆衫北方罕见,山茱萸全国最佳。拥有大型坑口火力发电厂——阳城电厂,总装机330万KW,年发电量200亿度,县域内电网完善齐备。中国天然气“西气东输”管道和山西至河南煤层气输送管道穿越县境,并预留配气口。
阳城气候宜人,风光独特。阳城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生态良好,森林复盖率达到51.1%,林木绿化率达到56.7%。境内旅游景点众多,人文景观以“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宅”、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为代表,有保存较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郭峪古城、颇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明代民居城堡砥洎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会寺等。自然风光以国家4A级景区蟒河为代表,有喀斯特地貌奇观析城山、传说中仙女下凡游玩之所九女湖等。
济繁荣,社会和谐。近年来,我们立足煤炭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电力、煤化工、旅游、建材、特色农业等产业,形成了“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2012年,全县GDP达到160.1亿元,财政总收入30.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48元。先后被授予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政务公开、科技进步、粮食生产、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阳城前景辉煌,未来无限。进入“十二五”时期,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转型跨越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精心实施“三大战略”,即“1+4”新型工业、“1+5”大县城、“3+1”大旅游,全力推进“四化”进程,即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县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的指导思想,围绕建设富裕、宜居、文明、和谐新阳城和GDP突破3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的“351”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枪抓机遇、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现在的阳城,正以全新的姿态在转型跨越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未来的阳城,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展现出雄健勃发的姿态。
2009年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一行,在省领导张宝顺、王君、薛延忠等陪同下,来到阳城考察调研。称赞阳城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喜人,处处涌动着竞相发展、争先跨越的热潮,感受到干部群众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阳城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正以丰富的自然资源,秀美的旅游风光,优惠的投资政策,宽松的社会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质的对外服务,让利天下商,诚招八方客。淳朴善良的41万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朋友前来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共同建设富裕、文明、繁荣的新阳城。
交通区位铁路:侯月铁路(双线电气化),为我国西煤东运重要通道之一,在阳城县东城办事处(八甲口镇)设阳城火车站,目前有客运通往嘉峰和洛阳。
高速公路:晋阳高速公路、阳翼高速公路、阳济(源)高速公路(规划)、阳运(城)高速公路(规划)。
公路:端(氏)润(城)一级公路、阳济(源)二级公路、八(甲口)芹(池)二级公路、省道陵沁线
民航: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约200公里,距长治机场120公里。
历史沿革阳城古称濩泽,为尧舜夏冀州之域,商为畿内地。战国时迭属韩、魏。汉置县,治所在今县城西15公里的泽城村,属河东郡。东汉建武元年(25),封邓鲤于泽,为侯国。三国魏黄初之年(220)废侯国复县。北兴安二年(453),县治由泽城迁往今县城。孝昌元年(525),分濩泽为濩泽和西濩泽。唐武德元年(618)濩泽为泽州治所,八年,徙治端氏。
天宝元年(742),改濩泽为阳城县。天祐二年(905),复称濩泽。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复易名阳城。金升阳城为州,元中统元年(1260),州复为阳城县。明、清时属泽州和泽州府。民国3年(1914),属冀宁道。民国13年,直属山西省。民国32年7月,分为阳南,阳北两县;民国34年4月,合为阳城县。1958年10月,曾合沁水县为阳城县,1959年10月两县分置。
自然资源阳城年平均气温11.7℃,7月份平均24.6℃,1月份平均-3℃,年降水量平均627毫米,无霜期为170~195天,日照年平均2571.3小时。耕地55.82万亩。天然水资源总量4.67亿立方米。主要矿产有煤、硫铁、铁、铝土、石英石、石灰岩、白云岩、铅、锌、铜、重晶石、水晶石等。其中,煤炭地质总储量59.22亿吨,硫铁矿7431.1万吨,铁矿995.9万吨。境内有历云、蟒河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保护的稀有植物9种和珍贵动物16种。其中,红豆杉、领春木、山白树、牛鼻酸、青檀等起源很早,为中国特有的树种,有中草药300多种。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阳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地理坐标在东经112°一112°37',北纬35°12'——35°40'之间。县境南北长约54公里,东西宽约53公里。阳城县东与晋城市郊区为界,北与沁水县为邻,西南与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省济源市相连。
地貌阳城县境内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中、东部较为平坦,是阳城县主要农作区。境内南部山区,山岭陡峭。南部山区的云梦山,海拔1951米,为阳城县最高峰,西北部为丘陵区。
气候阳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阳城年平均气温11.7℃,7月份平均24.6℃,1月份平均-3℃,年降水量平均627毫米,无霜期为170~195天,日照年平均2571.3小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水文阳城县河流均属黄河水系。西起索泉岭,东至三盘山为南北分水岭。分水岭以北主要有沁河、芦苇河、获泽河。沁河位于县境东部,县内全长72公里,流域面积为175平方公里;芦苇河位于县境北部,县境内全长50公里,流域面积366平方公里;获泽河位于县境中部,县境内全长57公里,流域面积845平方公里。分水岭以南有次滩、盘亭、南门、秋川、蟒河、石圈、江河、龙门等八条小河,合计流域面积380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矿产阳城县境内地下矿产资源拥有20多种,主要有:煤炭、铝矾土、石灰石、白云岩、镁等,尤以煤炭、铝矾土、陶瓷粘土储量丰富,是国家优质化工原料无烟煤生产基地。其中煤炭储量56亿吨,镁矿探明储量达42亿吨。
电力亚洲第一大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210万千瓦的阳城电厂6台机组已全部投产。全县电力由供电公司提供,有1座110KV变电站主变2台63000KVA;9座35KV变电站主变12台63750KVA,可确保电力畅通。
土地全县土地总面积中,山地面积约1082.4平方公里,合162.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5%,海拔1000--2000米之间;丘陵面积787.2平方公里,合118.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海拔700--1000米之间;河谷平川面积98.4平方公里,合14.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海拔600米左右。
农林全县耕地总资源36542公顷,常用耕地面积26366公顷。牧坡草地面积32.97万亩,森林面积121万亩,森林复盖率为36%。其中红豆杉、领春木、山白树、牛鼻酸、青檀等起源很早,为中国特有的树种,有中草药300多种。
水源总量4.67亿立方米。
其他阳城县地上动植物110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30余种,植物3种,有300余种野生中药材,红豆衫北方罕见,山茱萸全国最佳,是中国四大山产地之一。
阳城还是华北第一大蚕茧大县,其气候温和,植桑养蚕历史悠久,是华夏蚕丝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穆天子传》中就有周穆王"休于获泽(今阳城县),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的记载。阳城蚕丝质地优良,洁白温润,色泽柔和,条理均匀,纤丝细长,历来被称为"软黄金",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和欧洲等地。曾连续三次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赢得金牌"三连冠"殊荣。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192号文件向全国公告,对"阳城蚕茧"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人口民族2012年末,阳城县常住人口388742人,其中男性194636人,女性194106人,男女性别比为100.3(女性=100)。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63115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25627人。城镇人口比重41.96%,人口出生率7.55‰,人口死亡率6.94‰,人口自然增长率0.61‰。
阳城县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藏族、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分布。
经济综述2012年,阳城县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00516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0452万元,增长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21122万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8941万元,增长9.7%。三次产业比重为5.0:63.8:31.2,第三产业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72元,比上年增长14.4%,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6550美元。
第一产业2012年,阳城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0452万元,增长6.2%。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7169万元,增长13.5%。其中种植业产值60674万元,增长16.8%。粮食面积39852公顷,减少2574公顷;油料面积532公顷,减少248公顷;蔬菜面积866公顷,增加123公顷;棉花面积47公顷,减少41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85841吨,增长4.4%。
其中夏粮58834吨,增长14.3%;秋粮127007吨,增长0.4%。粮食单、总产均为历史最高年份。油料产量772吨,增长11.1%。蔬菜产量55614吨,增长10.2%。棉花产量32吨,下降47.5%。水果产量5118吨,下降11.2%。核桃产量1385吨,增长6.7%。花椒产量548吨,增长8.1%。全年完成林业总产值4550万元,下降8.1%。
完成造林面积1340公顷,下降43.2%。完成林带补植加密68公里,新发展干果经济林1.66万亩。全年完成畜牧业总产值68138万元,增长12.9%。年末牛存栏4041头,猪存栏140590头,羊存栏72550只,鸡存栏225.7万只。全年肉类总产量18068吨,禽蛋产量22802吨。新增桑园672.4公顷,年末桑园面积6538公顷,增长11.5%。全年蚕茧产量3636吨,增长2.4%,蚕茧收入13082万元,增长4.5%。
第二产业2012年,阳城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86119万元,增长1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5000万元,增长10.2%。其中煤炭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8518万元,下降4.6%。实现利税496694万元,增长25.1%。其中煤炭企业实现利税417295万元,增长2.9%。实现利润348231万元,增长29.1%。其中煤炭企业实现利润301145万元,增长0.9%。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5004万元,增长4.5%。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4家,完成总产值14915万元,增长8.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2万平方米,下降3.0%。
第三产业2012年,阳城县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113303万元,增长8.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4519万元,增长12.4%。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781万元,增长16.0%。按地区划分,城镇的零售额258231万元,增长17.0%;乡村的零售额35550万元,增长9.3%。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36059万元,增长1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7722万元,增长24.9%。
交通侯月铁路(双线电气化),为中国西煤东运重要通道之一,在阳城县东城(八甲口镇)设立了阳城火车站。
截至2012年末,阳城县公路密度110.79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行政村道路通畅率达到100%,通班车的行政村达到100%。年末全县公共汽车运营线路91条。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1890万吨,增长13.9%。公路货物周转量70520万吨公里,增长27.3%。公路客运量1141万人,增长58.5%。公路旅客周转量39500万人公里,增长32.6%。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截至2012年末,阳城县普通中学26所,在校学生31929人,教职工2320人;职业高级中学4所,在校学生3107人,教职工208人;小学校84所,在校学生23162人,教职工2055人;幼儿园185所,在园幼儿8246人,教职工636人。6至11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持100%。小学五年巩固率100.11%;初中三年保留率100%。中考总均分、优生率和高考达线人数继续保持全市同类学校领先地位,高考二本以上达线1726人。
科技事业截至2012年,阳城县投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1379万元。组织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项,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5项,争取省、市资金261万元;组织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48项,全年申报各类专利161件。
卫生事业截至2012年末,阳城县乡村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89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491人(其中乡村医生812人、医师672人、助理医师154人)。拥有床位1690张。村级卫生所达标率99%。全县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为98.45%。
旅游景点蟒河自然保护区
蟒河位于山西省阳城县桑林乡境内,北承太岳,东接太行,西依中条,南连王屋,且与河南济源市毗邻。居暖温带之南缘,亚热带之北界。地理座标为东经112°22ˊ10″-112°31ˊ35″,北纬35°12ˊ50″-35°17ˊ20″,总面积5573公顷。
蟒河自然风景旅游区,东起三盘山,西至砥柱山,南至河南省界,北至花园岭。海拔最高的砥柱山1572.6米,最低的拐庄沟300米。总面积80多平方公里,森林复盖率在80%以上,地貌特征多以深涧、峡谷、奇峰、瀑潭为主。蟒河自然风景旅游区是中国发现较晚、保护最好的一块原始的自然风景富集区。
九女仙湖景区
九女仙湖景区位于太行山沁河峡谷中,东距晋城市30公里。九女仙湖景区是一处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以水上游乐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主体景观为一回水长达20华里的高峡平湖。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清时由康熙赐名并亲笔御书“午亭山村”。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于此下榻,故名“皇城”,俗称“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为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辅佐康熙皇帝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代名相陈廷敬故居。整个建筑由内城和外城两部分组成。内城系明代遗构,外城为清代所建。内外城墙总长达78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左右,宽度在2.5与3米之间,总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6座,房屋640余间。
历山风景区
历山,位于阳城县、沁水县、垣曲县、翼城县等县的交界处。
历山是中条山的主峰,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海拔2358米,与翼城、垣曲、阳城毗连衔接。历山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会寺
海会寺亦名龙泉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北15公里大桥村西,为阳城县境内主要寺院之一。该寺创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干宁元年(894年)赖赐名额为“龙泉寺”,后历代重修,增修。
交通运输阳城县侯月铁路
县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晋城至禹门口的干线公路途径县城,是该县对外交通运输的主线。此外还有以县城为中。心的县级公路多条。各工矿、乡镇间均可通行汽车,部分山区以驮运为主。
交通条件发生巨变,全县通车里程达2504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镇镇通油路,村村通机动车。尤其是旧城至济源、垣曲、晋城三条公路和候马至月山铁路的建设,为阳城"北上南下"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建成了SDS同步传输网和DDN数字数据网。
阳济路为晋豫两省省际二级公路。起于阳城县东河大桥西端,在阳城县三窑乡孤山村东南入河南省济源市,全长68公里。
晋阳路高速公路。全长36公里。与晋焦高速公路相连。可直达郑州、焦作、武汉、南京、济南等地市。
阳翼高速公路晋城至侯马高速公路阳城至翼城段,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网"三纵十一横十一环"中的第十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64.8公里,连接晋城、临汾两市,途经阳城、沁水、翼城三县。阳翼高速公路西接大运高速公路,东接长晋、晋焦、晋济高速公路,是横贯山西南部的一条重要的黄金通道,沿线涉及8个乡镇43个村庄。2010年10月通车运营,
晋韩路晋城至陕西韩城,途经阳城,可直达侯马、运城、临汾、西安等省市。
侯月铁路太原至宜昌、大同至南京西、洛阳至嘉峰等车次,途经阳城站。为东进西出的必经之路。
航空阳城距郑州机场约200公里;距通用航空公司太原机场300多公里;距长治机场120公里。
风景名胜蟒河自然保护区蟒河位于阳城县南40公里的森林境内,南与河南省济源接壤,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景区内峰峦叠障、山色清翠,有如天的望蟒孤峰,急流似箭的泉水,飞雪溅银的瀑布,憨鞠的猕猴。莲花峰、水帘洞、仙人桥、翡翠池景色相连,处处同古老动人的民间传说相联系。区里主要景点梦山,四季云雾缠绕,植披霞盖。置身山顶,极目远眺,只见重重山影似龙腾虎跃,片片松柏如万里波涛。百丈悬崖处怪石嶙峋、山涧幽谷中泉清鸟
鸣,参天古树挺拔俊秀,妩媚山花争奇斗艳。置身于蟒河谷之中,令人陶醉,使之心旷神怡。蟒河又是自然保护区,区内除珍稀动物猕猴还有娃娃鱼、金雕、金钱豹、菜花蛇、大黑蝴蝶,稀有植物有山百树、颂春木、青檀、红豆杉等。这些动植物均为景区增加了观赏项目,增添了神秘色彩。境内交通便利,晋(城)阳(城)调整公路、阳(城)济(源)等级干线、阳(城)董(村)三级油路,距景区较近。景区周边各种公用设施较为完善,住宿、饮食、邮电、购物、娱乐有一定规模,各项服务热忱周到,是游人观光、避暑的最好去处。
九女仙湖九女仙湖景区位于太行山沁河峡谷中,东距晋城市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处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以水上游乐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主体景观为一回水长达20华里的高峡平湖,拥有晋城市境内最大的水域面积,并以湖中耸立的巨石奇观--九女仙台及九仙女的传说而得名。景区内山明水秀,景观众多。主要自然景观有:阳城古八景之一的九女台,号称山西第一泉的延河泉,深不可测的黑龙潭等。同时景区还有工程景观水电大坝和凌空飞架的侯月铁路等。
九女仙湖的湖水源自于山西第二大河--沁河,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往南经安泽、沁水、阳城、晋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最后注入黄河。此外,延河泉也是最主要的补充水源,延河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泉水之一,素有"山西第一大泉"的美誉,是我国北方不可多得的软水之一,不仅水量大,而且水质好,硬度低,适用于日常饮用和深加工,可谓得天独厚。
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历任工、户、刑、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延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央视大型历史连续剧《康熙王朝》、《契丹英后》重要外景地距阳城县东北约20公里处,有一处北枕樊山,西临樊溪,依山而筑的城堡式村落,这就是享誉三晋大地的历史文化名村-皇城。皇城毗邻亚洲第一大坑口火力发电厂阳城电厂,是清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的故里,为国家AAAAA级景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旧院古宅,错落典雅。绮丽的自然风光同返朴的人文景致交相辉映,构成了皇城独具魅力的风采。
历山风景区历山,位于阳城县、沁水县、垣曲县、翼城县等县的交界处。这里,风景独特,景色迷人,到此一游,犹如人在画中走,神随仙景游,被誉为"天然大公园"。有幸者不妨到历山来领略一番自然风光的美好熏陶。
历山是中条山的主峰,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海拔2358米,与翼城、垣曲、阳城毗连衔接,境内峰峦叠翠,高距云表,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保存着华北地区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在这里,自然风光、原始森林和古人类文化融为一体,集旅游、探险、狩猎、考古、写生、度假为一身的综合性风景区;是一个大气、土壤、水源、环境质量品位极高的、无污染的自然风景区,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奇妙独特,景色迷人,有很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山下仰望,奇峰峭壁,挺拔俊秀,林木参天,高耸入云。山上观望,平坦辽阔,山花烂漫,芳草遍野,奇花异草,争相吐艳。周围峰谷相连,林木挺拔,云雾缭绕,变幻无穷,一年四季景色各异。烈日盛夏,山风沁人,气候凉爽。严寒隆冬,雪景诱人,冰凌倒挂,大山森林素装淡裹,仿佛成为水晶的世界。舜耕历山的传说、各呈异彩的溶洞群、下川遗址、瀑布、冰帘、一线天、斩龙台、试刀石等景点精华形成七个自然风景区,即白云洞景区、舜王坪景区、西峡景区、东峡景区、山山岩景区、涧河狩猎区、下川景区,景景奇丽,处处迷人。
白云洞景区有白云洞、七星潭洞、小天潭等溶洞,这些洞景色秀丽,各有特色。白云洞,是历山旅游区规模较大、景色壮观的景区,新建牌坊红墙黄瓦,洞外六角红楼雕梁画栋,碧瓦相映,环境优美。洞内已开发游程千米。白云溶洞是我国北方第一个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天然大溶洞,洞中有洞,时开时合,时隐时现,洞中景观藏奥纳密,离奇诱人。
有童子迎宾、神龟探海、玲珑宝塔、江南小景、石莲花、猴子送客等用多处。在五彩灯光的照耀下,惟妙惟肖,缥缈不定,令人赞叹。洞内的穴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穴球,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洞外森林浴休息区,野趣茶座、逍遥吊床、休闲帐篷随处可见。在此听林涛、观云海、吃野餐,奇趣无穷。
舜王坪景区因舜耕历山于此而得名。舜,名重华,史称虞舜,炎黄联盟的首领。为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史记》记载:"舜生于蒲坂(今永济市),渔于获泽(今阳城县),耕于历山。"总面积为4000亩的绝顶平坦,天然绿色草地如毯,山巅有舜耕历山遗迹、古庙碑记、南天门、斩龙台等胜景。站在舜王坪最高峰--南天门,可朝观日出,暮看晚霞,遥望黄河。夜晚登坪,可观星辰,犹如亿万明珠笼罩大地。山道中,鸟语撩心,花香醉人,奇趣无穷。
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加之新增建了野人山庄、蒙古包等景点,使游客登山览胜,留连忘归。清版《县志》曾记载:"古帝躬耕处,千秋迹已迷。举头高山近,极目乱峰低。花开闻幽径,泉水过远溪。黄河遥入望,天际一红霓。"这些景点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加上舜帝的传说,给这些景点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也处处显示了古帝的神勇与仁爱。
被列入《中国大辞典》的下川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经碳14测定距今二万四千年至一万六千年。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后一阶段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的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以历山下川为核心,纵横二三十公里的山岳地带,面积4.8万公顷,以下川富裕圪地区地层保存最完整丰富。经科学家测定距今1.6--2.3万年。
下川文化遗址的细石器,代表了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为细石器工艺传统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主要的科学依据和资料。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下川人将复制一批古人类的生活,生产场所,古人类出土文物展览,建历山博物馆、动植物繁殖场,供游人观赏和游览。
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历山旅游区,森林复盖率达90%,极限最高气温29度,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
历山得天独厚,资源丰富,是物华天宝之地。境内各种植物多达1400多种,其中有8种属国家二、三类保护植物。这里,有华北面积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有中国最大的暴马丁香树,胸径达1.6米的最大的连香树。历山风景区的第一景就是迎客松:它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华山松,高约8米,粗约3米树冠12米。被当地人尊为神树。
有山西唯一的人参种植场,引种的人参、西洋参达到国际水平。野生乔木、灌木达560余种。野生植物繁多,仅种子植物就有700余种。此外还有菌类、苔藓等。种类最多的是菌科、豆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莲香树、翅果油杉等。三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领春木等9种。菌种类植物资源有猴头、灵芝、银耳、冬虫夏草等。主要药材资源有:麝香、菖蒲、黄岑、党参、人参、何首乌、当归、苍术、五味子、连壳、籽黄等220种。药材以产量高、质量好而着称,年供全国各地百万斤以上,部分药材还销往海外。
这里野生动物达330余种,占山西境内动物种类的80%以上。有38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鹳、金雕等9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白鹭、大天鹅、猕猴、娃娃鱼等29种;省级保护动物有苍鹭、刺猬等26种。我国和澳大利亚共同保护的候鸟有大按锥等23种;和日本共同保护的候鸟有大雁等86种。历山标本馆现有鸟类标本220种,17目、35科;兽类33种,7目、14科;植物标本57科,237种;两栖爬行动物25种。
这里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地下蕴藏有金、银、铜、石英石等矿藏。矿泉水和温泉大有开发潜力。
历山集中了数百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规模之大为我国北方地区少有。这里的奇峰、怪石、清涧、溶洞、水帘称为"五绝"。林涛、山风、冰雪、雾雨、古迹、光影、动物、植物、药材和村庄称为"十胜",是供游客览胜的好地方。目前,专用公路已经开通,风景小区初具规模,建起了旅游接待站,开拓了旅游新项目。
著名人物陈廷敬阳城县皇城相府
陈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意为喜爱岩石),晚号午亭,午亭山人。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人。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历任工、户、刑、吏部尚书,深受一代名君康熙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对创建与唐"贞观之治"可以媲美的"康熙之治"起着不可否认的辅弼作用。故他堪称清初的杰出政治家;陈廷敬以总裁官的身份领导编修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三朝圣训》、《鉴古辑览》、《大清一统志》等大型语言工具书和史志巨着,代表了当时代的最高水平。
故他又堪称清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和编辑家;陈廷敬本人着有《午亭文编》50卷,其文其诗,品位极高,人称燕许手笔,"海内无异词",是居于当时权威地位的文学家和诗人。陈廷敬着有《困学绪言》,对我国传统理学有深刻而独到的研究,故他还是一位卓有建树的理学家;他同时是一位书法家,因明清入翰林院的进士一定得书法拔尖,今存其书联"饮露花中如美酒,谈诗泉上似高贤"被方家称为神品。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陈廷敬通晓音律,能作乐谱曲,竟是一位音乐家,学识渊博,文采优长;集诸家于一身,居高位而多才。这在我国古代宰辅大臣中诚属罕见。皇城相府是陈延敬的故居。
王国光王国光(1512~1594)字汝观,号疎庵,明万历初期的政治家和财政家,历世宗、穆宗、神宗三帝,从事政治活动达四十余年对明王朝的"万历中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撰写的《万历会计录》是大学士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税赋制度的理论依据,后成为明清两代田赋的准则。因官居尚书,故有"天官"之称,王国光故居被后人称为"天官王府"。
王国光于嘉靖甲辰(1544)中进士。先后任吴江和仪封(古县名,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二县知县。后依次升为兵部、户部右侍郞总督仓场。后因病辞归。隆庆四年(1570)起为弄部右侍郞,调任南京刑部尚书。未止任,又改为户部右侍郞再督仓场。万历元年(1573)任户部尚书,在职3年辞归。万历五年(1577)起任吏部尚书。
以考绩加太子太保,升光禄大夫,任职6年。他任户吏二部尚书正在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主持朝政的十年之间。张去世后,他被反对派弹劾而落职,后来皇帝念其功绩,令恢复原官致仕(退休)。国光善诗工书,游览所至,即题诗挥毫,遗迹甚多。他的诗和字给人以潇洒飘逸、卓然不群之感。着有《王疏庵率意稿》,今存。
杨继宗杨继宗(1428?-1488),字承芳,号直斋,阳城县河北镇匠礼村人。居官于天顺(1457-1464)、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三朝,"天下四大清官"之一。
明中期官场不似明初之严整,官吏贪黩渐成风气,杨继宗却身处其中,不为之所染,以至当时掌权的太监汪直都承认:"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成化初年,由王翱推荐,升任嘉兴知府。杨继宗只有一个仆人跟随,衙署书斋也很简易。他性格刚强廉直,孤傲严厉,凛然不可犯。而又时常召集父老询问疾苦,为大家排忧解难。在所辖府内兴办社学,明令规定:民间子弟8岁不上学读书,便处罚其父兄。他礼遇学校教师,教师都互相劝勉,文化教育得到很大发展。
王文理王文理(1935-)武警部队原副司令员,武警少将。
郭晋才郭晋才(1943-)二炮装备部原政委,少将。
张世斌张世斌(1945-)军事科学院外军部研究员,少将。
董钢铁董钢铁(1945-)空军工程大学原副政委,空军少将。
栗从实栗从实(1921-)二炮副军级干部。
旅游景区康熙帝师故里——皇城相府(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延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央视大型历史连续剧《康熙王朝》、《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契丹英后》等影视剧拍摄的重要外景地。
距阳城县东北约20公里处,有一处北枕樊山,西临樊溪,依山而筑的城堡式村落,这就是享誉三晋大地的历史文化名村-皇城。皇城毗邻亚洲第一大坑口火力发电厂阳城电厂,是清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的故里,为国家AAAAA级景区。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巍然城堡,雉堞林立;旧院古宅,错落典雅。绮丽的自然风光同返朴的人文景致交相辉映,构成了皇城独具魅力的风采。
陈廷敬简介
陈廷敬"(1638-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日进起居注官、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为《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的总阅官。
康熙皇帝对他极为器重,曾多次赐诗、赐联、题字。致仕时,康熙帝在花甲之年,为他御?quot;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匾联,以示为其功德的褒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陈廷敬病逝,享年74岁,康熙特命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率满汉文武大臣前往祭奠,为御赐挽诗,其中有"世传诗赋重,国典玉衡平"之句。以示辞别。然后遣官护丧归葬故里。
文化巨族
陈氏家族在明清两代,科甲鼎盛,人才辈出。从明孝宗到清乾隆(1501-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quot;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并且多人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在康熙年间,居官者多达16人,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盛况,堪称为北方的文化巨族。
斗筑居
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依山就势,东高西低,巍峨壮观。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161.75米,设五门,墙头遍设垛口,重要部位筑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到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维神是借。
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计五层125间,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内城北部建一高堡楼,名曰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
内城建筑分祠庙、民在和官宦邸三类,风格迥异。祠庙建筑有陈氏宗祠,民居有世德居、树德居和麒麟院,官宦私邸有容山公府和御史府等。
中道庄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紧依内城西墙而筑,基本呈正方形,比西城略短,东城内主要建筑为陈廷敬府第-冢宰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面三刀座功德牌楼,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止园书堂,为三进院落,占地11000平方米,为旧时陈氏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
大学士第
俗称相府院,始建于明朝末年,于清初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间,屡经改建而成。整个建筑布局为前堂后寝、东书院、西花园、小姐院、管家院。院内迎客大厅“点翰堂”匾额为康熙皇帝褒奖陈廷敬而题。康熙皇帝曾两次到此,并下榻。
树德院
位居内城之东北角,建于明嘉靖年间。该院为东西向的两个并列四合院,主院由正房、厢房和倒座围合而成,正房为三层楼房,采用"明三暗五"形式,厢房和倒座均为二层楼,院落四角为封闭或开敞的天井。这种建筑形制极其独特,与云南"四合五天井"式民居有某些类似之处。院内地面以素砖枵条石铺筑,主院西北天井辟门与偏院相通,门不设影壁。偏院布局同主院基本相同。
世德院
该院为陈廷敬出生地。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11月27日。陈廷敬出生于该院西房。院落大体形制均与树德院类同。统观其整个明代建筑,简洁、古朴、典雅。除祠堂外一概不用斗棋,柱间枋木组合主要为:平板枋、大额枋和雀替,柱础、门枕石、影壁均为素面,门窗一般为拱形或方形,窗以直棂窗和支摘窗为主,木栏板,梁架结构极少装饰,室内次间多设落地罩,纹饰一般为几何图形。
河山楼
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暗层内有井、有碾、有磨。楼顶设垛口和堞楼便于了望敌情,抛掷矢口。
作为一个防御性的堡垒,河山楼之设计是非常科学又考虑周全的,而它所实际产生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据《河山楼记》载:"……崇祯五年……七月……贼近……备矢石、粮米、煤炭少许……于是晚闭门以守。楼中所辟大小男妇,约有八百余人?quot;"十月内贼连犯四次……数次所全活者啻万计。"河山楼虽因辟战乱而兴建,但其在和平时期,却仍可作观赏揽胜之用,帮而又名"风月楼"。登楼四望,远近风情尽收眼底。
冢宰第
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大门开于正南,入大门迎影壁东折为一狭儿庭院,东侧建如意门通东书院,南面为一倒座,北为二门,门两面三刀侧施八字影壁,明间内柱间设木质屏风,此为主人及贵或有重大事件里的通道,平时封闭。入二门为一宽敞的方形庭院,正北厅堂悬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正厅往北本为内宅,入大门西折往北沿狭长通道可通花园、假山、鱼池等地。花园往北就是专为家族中成年少女居住而建的小姐院,小姐院前后均辟门以通花园,并有踏道通城上之望河楼。
石牌楼
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牌楼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饰吉祥图案,高浮雕。各枋间施牌匾和字牌。正楼主牌"冢宰总宪",边楼分刻"一门衍泽"、"五世承恩"。安牌上刻陈氏一门的官职及功名。定枋上施仿木构斗棋屋檐,正脊两端设吻兽,脊刹饰麒麟。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建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两柱一楼式小牌楼,规模和装饰虽较逊色,但在大牌楼建成之前,仍不失为陈氏家族敬宗耀族、传世显荣的一个主要标志。
御书楼
"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为炫耀其陈家皇恩浩荡而特建。据新编《晋城金石志》载,该楼建成时,上有康熙帝御笔亲书赐陈廷敬及陈壮履诗近二十首、楹联四副和其它题记等,潇洒飞逸蔚为壮观。现楼内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匾、联均为原来之实物。
龟城
纵观皇城相府(午亭山村),总面积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座,房屋880余间,设9道城门,四通八达,有关卡可守,形成了外城抱内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城墙总长1700余米,平均高度12米,宽2.5-3米不等,城楼、堞楼、角楼相互关照,垛口星罗棋布,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御线。
整个皇城,包括内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头北尾南的神龟,虽不能说惟妙惟肖,却也轮廓鲜明,因而又有"龟城"之说,寓千管水固之意……
紫云阡
陈廷敬墓地名曰"紫云阡",占地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御书挽诗碑亭、十通高大的甬道碑等。后山静坪红叶如画,是旧时皇城八景之一环境幽雅,肃穆壮观。
皇城古八景
石壁飞鱼、南宅观书、樊溪春晓、静坪红叶、土垸流泉、黄阁青山、梅庄杏花、午亭山庄。
蟒河风景区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南33公里的桑林乡与河南省济源市交界处,面积5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572米。蟒河景区有“秀、险、幽、奇”四大特点,享有“北方小桂林”的美誉。这里一年四季均有迷人胜景,尤以秋天看层林尽染最为赏心悦目。蟒河水从蟒河村东流过,水清如碧玉,奔流似巨蟒;莽山又在蟒河村东流过,水清峰错列,鬼斧神工,妙境天成,有千峰拥黛,万壑云飘之象。景区内悬崖飞瀑直泻,深谷流水淙淙,百鸟啼鸣林间,野花竞相开放。
起源古老的珍奇植物青檀、兰草、山萸树、领春木、牛鼻酸、红豆杉星散其间,猕猴、大鲵、麝、金猫、金雕、金钱豹等或嬉骠林莽,或翱翔蓝天。望莽孤峰拔地而起,状如巨塔,水帘洞飞珠成帘、集水万状;试剑峰如干将出鞘,锋芒逼天,蟒湖上碧波涟漪、白帆点点;铡刀缝好像天斧劈开,石人峰酷似云游行僧;窟窿山中通一孔令人称奇。山色之优美,古迹之奇异,令人耳目一新。
景区有山皆奇,有水皆秀,鬼斧神工,妙境天成,素有“黄土高原小桂林”之雅称。蟒河的水清澈见底,终年不断,主要水景有:出水洞、二龙戏珠、水帘洞、饮马泉、小黄果树瀑布、流银瀑布、黄龙瀑布、黑龙瀑布、天龙瀑布、蟒湖等;蟒河的山层峦叠嶂,奇峰突兀,主要山景有:莲花峰、望蟒孤峰、孔雀峰、石人山、窟窿山、三盘山等;数百万年形成的地表钙化景观,据专家评价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蟒河景区共有动物285种,种子植物882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黑鹳、金雕、金钱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为我国地理分布的最北限;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无喙兰,二级保护植物有山白树、连香树,其中红豆杉属北方极少见的亚热带树种。药用价值极高的山茱萸在蟒河分布最广,历史悠久,因此蟒河又称“山萸之乡”。
蟒河景区地处太行、王屋、中条三山交汇处,地理条件优越,铁路、省际公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阳城县至蟒河景区旅游专线十分便捷,公路直达景区,蟒河景区是阳城继皇城相府之后的又一条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
蟒河景区由于多种原因,多年未开发,现经阳城竹林山煤业有限公司投巨资进行开发,可以说是阳城县最有前途,最值得旅游的景点。
蟒河大事记:
汤二十四年(约前1700年):汤帝祷雨桑林,阳城县志有明确的记载,府底大庙石柱上刻着“获泽久旱三灾夺走粮财命,桑林祷雨六事挽回地天心”。祷雨的确切地点就在桑林乡蟒河境内,现祈雨台景观忧在。
西周、穆王四日休于获泽,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采药于蟒河境内,曾有群猴救药王的传说。
公元469年:北魏河间王元琛看到蟒河风景宜人,就在此建造两座寺庙,一座叫佛爷龛,一座叫佛爷坪。
西汉末年:王莽赶刘秀曾追杀至蟒河境内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皇帝私访河南,曾路过蟒河境内,花园坪曾竖有一筒石碑,记载着皇帝的奇闻轶事,清朝末年毁于兵乱。
清代:重修蟒河黄龙庙有三次记载,一是嘉庆二十二年;二是同治四年十月;三是咸丰五年四月。
公元1811年:蟒河村民竖起了一块“绝兰碑”,记载着秦维俊知县冒死上奏皇帝,为蟒河老百姓免除了长期进贡兰草的苦难差役。
1941年5月:以“工合”晋东南事务所工作人员工为主体,又收编一部分中条山战役溃退下来的国民革命军散兵共50多人在今桑林乡树皮沟组成了工合游击队。
1942年(民国31年)1月30日:在桑林宫底院成立阳城县抗日政府。
1943年农历9月:日伪军500余人,将蟒河的十多个自然村全部扫荡,十月初一在绿化顶残酷杀害群众,只此一次蟒河村50余名群众遇难。
1945年4月12日:中共晋豫区党委邓小平,亲自赴蟒河附近的枪杆村召开会议,研究晋豫区的抗日斗争。
蟒河村,1953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转入高级社,1958年为蟒河管理区,1961年为蟒河大队,1984年改为蟒河村民委员会。
1956年,河南济源政府投资建起蟒湖大坝,75年又重新加固,同年5月架起了黄龙庙至南辿的吊桥,命名为友谊桥。
1983年12月23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37号文批准,建立以保护猕猴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1987年:设立猕猴野外训养场,供游人观赏。
1990年:由县乡两级投资48万元,在蟒河村建起旅游宾馆一处,1993年正式营业。
1993年:林业部批字(1993)166号,《关于建立中条山等8处国家森林公园的批复》,其中蟒河被列入国家森林公园。
1994年4月,由山西省林业厅勘测设计院组织有关专家,完成了《山西省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其中蟒河被规划为第一公园。
1994年10月:省委书记胡富国亲临蟒河考察,并题词“蟒河胜境”。
1998年8月18日:经国务院68号文批准蟒河升格为山西省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西蟒旅游专线公路开工建设,总计投资7000余万元,98年10月,沙砾路面正式通车。
1998年6月下旬:山西省政府2000——2010年旅游规划专家组对蟒河进行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卢云亭首先发现了蟒河近20华里长的地面钙化型景观。
2005年9月9日正式通过专家评审,跨入“4A”级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千佛壁
望莽孤峰
石人山
莲花峰
砥柱山
窟窿山
孔雀峰
天龙瀑布
水帘洞
蟒湖
小黄果树瀑布
出水洞
二龙戏珠
析城山风景区大析城山旅游区包括杨柏大峡谷、云蒙山、鳌背山等在内,规划面积524.3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稀有的旅游资源。
析城山属于中华古代名山之一,有着岩溶漏斗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峰四面如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分析,故曰析城”(《尚书·禹贡》)。山顶为坪,史载商汤曾祷雨于此,故称圣王坪。圣王坪湖平波碎,绿草如茵,野花娇艳,白云飘逸,麋鹿奔突,牛羊徜徉,是一处精美绝仑的亚高山草甸草原。坪四缘峰峦拔峭,高树随崖而下,郁郁苍苍,蔚为壮观。
以阳泰煤业集团为开发主体的大析城山生态旅游区,是我县今后一段时间旅游开发建设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析城山开发建设投资11.58亿元,建成圣王坪观光旅游区、杨柏大峡谷漂流运动区、西漏明养生度假区、西山道教养生度假区;将其打造成集观光、度假、科考、探险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4A级旅游区。
九女仙湖风景区九女仙湖旅游区位于阳城县东部太行山沁河峡谷中,湖面长20余华里,总面积13平方公里。因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第九个女儿(即九仙女)居于湖中的九女仙台,又常在湖中沐浴、游玩,因此,人们就称该湖为“九女仙湖”。自古以来就是士绅大夫、文人墨客流连娱游胜地,留下了“太行多胜境,无乃此为尤”、“孤峰磐石上,四顾大河横”等脍炙人口的诗篇。现在已成为晋城市最大的水上乐园。
九女仙湖迤逦于青山峡谷之间,主要景观有九女仙台、白云洞、被称为“海眼”的黑龙潭、适于休闲养生的小涧河峡谷;有山西第一大泉——延河泉;有亚洲第一火力发电厂——阳城电厂提水工程;有自助攀岩、挑战极限的云岭绝壁及雪瀑飞泻的杜河大坝等。游踪所致可以使您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九女仙湖青山环抱,绿水可人,如漓江,似三峡。湖上行舟,舟移景易,仿佛舟在湖上行,人在画中游。春来玉树桃花五彩竞秀,秋到黄栌红叶七色争辉。或荡舟、或垂钩,定会使您悠悠然恍若仙客娱游于仙境,欣欣然如牧尘心于物外……
总体规划规划目标(一)规划目标
将阳城县建设成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依托资源优势屹立于晋豫交汇之处的产业特色城市。
(二)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有序推动县域城镇化进程;协调处理好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及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公共设施服务水平,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城市周边的山体、水系,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城市空间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县域经济发展定位
晋城——侯马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山西省重要的煤炭、煤化工、电力、新型建材等产业基地,重要的自然生态及人文资源旅游基地。
(二)城镇化发展战略
坚持“强化中心、合理分区、轴线辐射、均衡发展”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县城为核心、重点镇为支柱、其余乡镇为基础的协调发展机制,形成等级规模协调、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的开放式、网络型的城镇体系,促进全县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县域人口发展及城镇化率预测
规划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45万人,城镇人口总量为25.2万人,城镇化率为56%。
(四)县域交通发展规划
1、发展目标
规划以高速公路、省级干线及铁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及旅游公路为纽带,以农村公路网为基础,完善县域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便捷、高效的县域交通运输体系。
2、铁路交通
继续完善以侯月铁路为主干线,阳城电厂运煤专用线、煤矿铁路专用线为次干线的铁路网,为全县的电力产业和煤炭产业发展服务。
3、公路交通
重点建设阳城—翼城、阳城—济源高速公路,构建“十”字型的高速公路骨架;全面提升省级干道路网等级,重点建设阳城至垣曲、陵沁线县城段改线、横河—邵源等公路项目;加大县乡公路改造力度,重点建设润安公路、阳杨公路等项目;完善旅游公路及农村公路路网。
(五)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以阳城县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古堡文化资源为基础,着力打造四大重点景区,积极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文化和度假旅游,建立“山水阳城、古堡凤乡”的品牌形象,逐步将阳城县建设成为风光秀丽、文化独特、旅游产业发达的山西旅游强县和国家级旅游目的地。
四大重点景区,分别是:
1、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区
以明清古堡文化为主要特点。包括皇城相府、郭峪城、砥洎城、东岳庙、海会寺、天官王府等旅游景点。
2、蟒河生态观光旅游区
以险峻的山峰、峡谷、溪流,独特的石灰岩钙化地貌、优越的生态环境、珍稀的动植物资源为特点。
3、析城山旅游度假区
以独特的亚高山草甸草原风貌和喀斯特岩溶漏斗地质景观为特点。包括析城山、小尖山、云蒙山、中华山、杨柏大峡谷、南底庙、下交汤帝庙、灵泉洞等。
4、九女湖旅游区
以山水为依托,突出“水”的主题,以水上观光休闲为特色,兼有度假旅游功能。
三、中心城区(县城)规划
(一)城市性质
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建瓷工业为主并为能源产业和旅游产业服务的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二)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规划中心城区近期(2010年)人口规模为14.3万人;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为18万人。
2、用地规模
规划中心城区近期(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5平方米;远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1平方米。
在城市建设用地外围,规划控制约10平方公里的生态保育区。
(三)城市规划区范围
根据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划定阳城县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凤城镇、西河乡、演礼乡和白桑乡的全部行政范围,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256平方公里。
(四)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确定中心城区为“一城四区”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即主城区、西河区、八甲口区、安阳工业区。
(五)城市各区职能
主城区:为城市的主体,以居住、公共服务为主要功能,辅以旅游集散、商贸物流。
西河区:以教育、居住为主要功能。
八甲口区:以工业、物流为主要功能,配以基本的城市功能。
安阳工业区:产业发展新区,近期以发展建瓷产业为主,远期发展为综合性的工业区。
(六)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确定阳城县中心城区生态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为:“网络连接、点轴结合、外围渗透”。
“网络连接”是指获泽河、西小河、后小河、清林沟河及芦苇河的滨河绿带,以及城市干道绿带共同形成的富有特色的网状绿地系统。
“点轴结合”是指各级公园和绿地(绿点)由沿城市主干道的带状绿化(绿轴)串联起来,“以长藤结瓜”的形式紧密结合。沿带状绿化设置各类公园、街头绿地、苗圃等,为市民提供游憩空间。
“外围渗透”是指城市外围生态绿化通过道路、河流、绿化廊道向城市内部渗透,与城市内部绿化融为一体,形成内外交融、系统完善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七)城市水系规划
在已完成的获泽河和西小河综合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获泽河其余河段、后小河、清林沟河和芦苇河进行综合治理。一方面可提高城市河道行洪能力,保障城市安全,另一方面可营造城市景观水系,改善城市生态景观环境,形成“山”、“水”、“园林”宜居城市特色。
(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行政服务中心
在新阳街西段和析城大道设置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在其它各区设置集中的行政办公用地,用以安排区域服务的行政管理功能。
2、商业服务设施
构建功能明确、分布合理、服务均衡、重点突出的商贸服务中心体系,形成:
1个县级传统商业中心:位于主城区的老城区,商业设施相对集中,经营服务功能完善。
2个区级商业中心:分别位于西河区、八甲口区,各承担本区服务的功能。主城区县级商业中心和区级中心一起承担对外辐射、对内服务的功能。
3个综合型市场:均位于主城区。
2个物流园区:规划在八甲口区北部、安阳工业区南部建设2个物流园区。
多个居住区级商业中心:根据各居住区的服务对象、地理位置,采取集中或沿街布局的方式,建设居住区商业中心。
3、文化服务设施
文化设施建设以“均衡发展、适度集中”为原则,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布局。县级文化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科技馆(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展览馆)、群艺馆(包括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馆(包括影剧院、会展中心)、博物馆(包括档案馆)、图书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广播电视中心。
其他区按规模配置相应的文化活动中心。
4、体育设施
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在主城区、西河区及八甲口区结合学校新建3处公共体育运动场,并保留扩建原主城区体育中心。
5、医疗卫生设施
规划保留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建第一人民医院,新建中心血站。并在其他区配置相应的医疗服务设施。
6、教育设施
规划保留原主城区的职业高中、卫校和党校,在主城区新建蚕桑技术研发中心和特殊教育学校;在西河区新建职业技术学院;在安阳工业区新建陶瓷研发基地。并在各区结合居住用地布局,按有关标准配置相应的中、小学校。
7、社会民政福利设施
在各区规划中按有关标准安排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
(九)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系统结构为“两环六连、五纵五横”。
1、两环
指由陵沁路、析城大道延伸段、滨河西路共同构成的城市内环和
由北环路、润安公路、南外环路、西环路、迎宾大道共同构成的城市外环。
2、六连
是指主城区和其他三个城区之间相互联系的六条城市主干道。即:联系八甲口区的原陵沁公路主城区至八甲口段,新规划的联系八甲口区的城市主干道,联系安阳工业区的原阳济公路段,新规划的滨河东路延伸段,联系西河区的析城大道及其北部规划的道路。
3、五纵五横
在主城区现有道路框架的基础上,形成五纵五横的城市主干路网。
五纵:析城大道(延伸段)、新凤路、天桥南北路、阳端路—滨河(东西)路、朝阳大道。
五横:凤凰北路—新坛路、太岳路(原陵沁路)、新阳东西街、金阳街—南环东西街—白龙街、育秀街。
(十)城市主要市政设施规划
1、供水规划
以主城区及八甲口区的地下水源、下河泉、张峰水库、董封水库及城市中水作为城市水源,规划共设5个水厂,以保障城市用水。
2、污水处理设施
城市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规划共设2个污水处理厂,将城市生产、生活污水全部处理后达标排放。
3、燃气设施
城市燃气气源为沁水煤层气,规划共设2个门站、1个储配站。
4、供热设施
规划共设5个区域锅炉房作为城市热源,全面实施城市集中供热。
5、供电设施
以现状芹池220kV变电站和规划新建阳城220kV变电站作为城市供电电源。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2 00:12: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87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阳城(山西省晋城市下辖县).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阳城(山西省晋城市下辖县).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