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小脑变性,临床上又称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或是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它的本质为遗传病。主要病因为脑组织里小脑、脊髓、脑干、神经元发生进行性退变所导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走路不稳、吐字不清等核心症状。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目前已通过基因检测认证的有40多种疾病,临床上最常见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第三型,专业术语称为SCA3。它的起病隐匿,早期发现依赖于家属或病人对自身的观察,早期症状表现会误认为是关节炎、颈椎病,直至发展为吐字不清,视力模糊才会到医院确诊。。
中医病名脊髓小脑变性症
外文名spinocerebellum ataxia
病症脊髓小脑变性症是以运动失调为主要症状,病理学上是以小脑及其传入、传出途径的变性为主体的疾病,临床上是以肢体共济失调和构音障碍为主要特征。
大量临床资料报告研究表明:小脑萎缩的大多数患者是属于遗传性的,且病情呈慢性、进展性恶化,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快就会危及生命。所以,一旦发现应及早用药治疗,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原有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生命。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自主活动缓慢、躯干、肢体肌张力增高、站立不稳、步幅宽大、步态蹒跚、不能直线行走、呈“醉汉步态”,以及构音障碍、语言不利、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眼球震颤、持物不准、指鼻不能、头晕、失眠、晕厥、心悸、直立性低血压、排汗障碍、尿频、性功能减退或障碍等。
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
本病病因不明,但大多有家族遗传倾向,20岁以前起病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20岁以后起病者则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国内外众多学者经过长期研究,将Friedreich共济失调缺陷基因定位于9q13~q21,将OPCA遗传基因定位于6p24~p23之间。同时发现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生化酶缺乏及。DNA修复功能异常等诸多因素有关,但其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病理方面,其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神经细胞的萎缩、变性,髓鞘的脱失,胶质细胞轻度增生,从而出现小脑半球及蚓部、小脑中下脚广泛变性,浦肯野细胞消失;脊髓后柱及克拉克柱的神经细胞萎缩或消失,继发胶质细胞增生,后根与脊神经节变性、髓鞘脱失,尤其在腰、骶段脊髓更为明显。亦可见到大脑皮质、基底核、丘脑、桥脑基底核等脑干部分核团的变性。
二、中医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组证候属于先天禀赋不足,肾元亏虚或疾病迁延日久,气血不足,脑髓不充,筋脉失养所致;或因情志失调,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致使五脏功能失调使然。其中以肾元亏虚为本。因为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且生髓并上注于脑,使髓海充养,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即肾精亏虚可出现头晕耳鸣眼花,四肢乏力,精神疲惫,走路不稳,甚则卧床不起。此外,本病与肝、脾二脏功能失调,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肝肾两亏,骨无所主,筋脉无所荣养,则足痿脉挛。肾元不足,肾阳虚损,封藏失职,亦可致脾气虚弱,故见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月经量少或闭经,耳鸣耳聋,精神委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益甚,面色苍白,便溏纳呆,小便频数,余沥不尽,脉虚沉迟。亦可见阴虚火旺,虚阳外越之候。《内经》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只有肾脏作强功能正常,人体动作方能协调自如。虽然本组证候殃及肝、脾、肾诸脏,但以肾虚为其根本。肾元虚衰,不能上充髓海,作强无权,伎巧不出,故而动作笨拙,步履蹒跚;肾虚而精血不足,不能制约亢阳,阴亏于下,阳浮于上,虚风内生,而致肢体颤振,躯体摇晃;脑失所养,故思维迟钝,表情呆板,智能低下,精神委靡。
脊髓小脑变性症怎么治好脊髓小脑变性迄今为止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给予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可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能缓解强直及其他帕金森症状,氯苯氨丁酸可减轻痉挛,金刚烷胺可改善共济失调,毒扁豆碱或者胞磷胆碱可促进乙酰胆碱合成等。共济失调伴有肌阵挛者,可首选氯硝西泮治疗,可以使用神经营养药,如ATP、辅酶A、肌酐和B族维生素等,手术可行视丘毁损术治疗,还有理疗、康复及功能锻炼对患者有益,因为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不能改变病程的进展,故预后不良。[2]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3:56: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86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脊髓小脑变性症(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脊髓小脑变性症(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