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5-04-11 19:32:09 阅读: 评论:0

徒(汉语汉字

徒 (汉语汉字) 次浏览 | 2022.11.12 19:05:20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徒汉语汉字

徒,汉语常用字,读作tú。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步行,即《说文解字》:“徒,步行也。从辵、土声”。舍车随车而步行是徒之范式。后引申为空、白白地、仅仅、从事学习的人等义。

中文名

拼音

部首

字码

5F92

五笔

tfhy

仓颉

hogyo

郑码

obo

笔顺

3321212134

字级

一级(1975)

平水韵

上平七虞

笔画数

10

五笔输入法

tfhy

现代释义基本字义

1、步行:徒步。徒涉。

2、空:徒手。

3、白白地:徒然。徒劳无益。

4、只;仅仅:家徒四壁。

5、从事学习的人:徒弟。徒工。学徒。师徒。

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徒。教徒。党徒。

7、人(多指坏人):匪徒。暴徒。赌徒。叛徒。

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罚:徒刑。

详细释义

动词

1、形声。从辵(chuò),土声。

2、步行。

徒,步行也。——东汉·许慎《说文》

我徒我御。——《诗·小雅·黍苗》

君子耆老不徒行。——《礼记·王制》

徒递来告。——《国语·吴语》

无徒骥于锱坛之宫。——《庄子·徐无鬼》[1]

败其徒兵于洧上。——《左传·襄公元年》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

贲其趾,舍车而徒。——《易·贲》

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徒徙(无舟船乘载而徒步过水);徒跣(赤足步行);徒践(赤足步行);徒杠(供徒步行走的小桥);徒负(徒步负荷);徒行(步行;无事闲行)。

名词

1、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又如:徒骥(步兵与骑兵);徒兵,徒卒(步兵);徒士(步兵。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徒甲(徒卒和甲士);徒卫(卫兵);徒侯(徒卒侯吏);徒师(步卒,步军)。

2、一类人,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原屏咎之徒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岂为我徒。——《左传·襄公三十年》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郯子之徒。——唐·韩愈《师说》

佞誉诬谀之徒。——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府吏胥徒之属善阴阳,上官百相欺骗也,即座师陆公为公(袁可立)虑之。——明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得志之徒。——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与其徒置酒酣歌。——清·方苞《狱中杂记》

3、服徭役的人。

迁徙之徒。——汉·贾谊《过秦论》

4、门徒,弟子。

仲尼之徒。——《孟子·梁惠王上》

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

传诸其徒。——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5、地位低的人。多指坏人。如:奸徒(奸险的人);无耻之徒;匪徒。

6、奴仆。

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白行简《李娃传》[2]

7、徒刑,古代刑法名。即拘禁使服劳役。如:徒罪(徒刑之罪);徒系(囚犯);徒流(徒刑与流刑)。

8、众,很多的人。如:徒舆(众人);徒众(属下群众;门徒,弟子)徒附(依附于豪门、权势人家的人众);徒庶(民众)。

9、姓。徒姓

副词

1、独,仅仅。

徒以吾两人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徒慕君之高义。

徒见操书。——《资治通鉴》

2、徒然,枉然。

徒留无所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徒靡弹药。——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形容词

1、光,裸。如:徒裼(赤足露体);徒倮(光身);徒首(空首。身无甲胄)。

2、空。如:徒手(空手);徒话(空话);徒法(空有法制)。

3、单纯。如:徒奏(单纯的器乐合奏);徒马(备用而不施鞍辔的马。

常用词组

1.徒步 túbù

(1)[go on foot]∶用脚行走

徒步则汗出。——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徒步入华山。——明·顾炎武《复庵记》

徒步行军

(2)common people]∶平民的代称。古时平民外出无车,故称

集中营内,多为徒步。

(3)[infantry]∶步兵

2.徒弟 túdi

[apprentice;disciple;pupil]从师学艺的人。

3.徒歌 túgē

[singing without music accompaniment]指唱歌时没有伴奏,即清唱。

4.徒费唇舌 túfèi-chúnshé

(1)[waste one's breath;spend one's breath;whistle down the wind]白白耗费口舌,解决不了问题

九公何苦徒费唇舌!你这乡谈暂且留著,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镜花缘》

(2)——亦作“徒废唇舌”

5.徒唤奈何 túhuàn-nàihé

[regret in vain;utter bootless cries]白白叫喊,无可奈何。

6.徒劳 túláo

[futile effort;fruitless labor] 空自劳苦;白费心力。

徒劳跋涉

7.徒劳无功 túláo-wúgōng

(1)[futility;make a futile effort;flog a dead hor;mount on a dead hor;shoe a goo;work to no avail]∶徒劳的尝试或无用的姿态。

他们的种种失败,徒劳无功,简直像花儿和昆虫适合于共生一样惊人。

(2)[water haul]∶徒劳无成效的努力;常指空跑一趟而未遇见想要找的人。

8.徒劳无益 túláo-wúyì

[futility;make a futile effort] 白费力气,没有一点好处或成效。

武力在经济上的徒劳无益。

9.徒然 túrán

(1)[only]∶仅仅如此

(2)[without cau or reason]∶无缘无故;偶然

皆不徒然

(3)[for nothing;in vain]∶枉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我找不到他们,徒然跑了半天

10.徒涉 túshè

[wade across;wade through;ford] 从河水中走过去

水浅可徒涉

11.徒手 túshǒu

[bare-handed;empty] 赤手空拳

徒手夺刀

12.徒属 túshǔ

[apprentices] 徒众,属众

召令徒属。——《史记·陈涉世家》

徒属皆曰。

13.徒孙 túsūn

[disciple's disciple] 指徒弟带的徒弟

14.徒托空言 tútuō-kōngyán

[jaw but do nothing;make empty promis;blow bubbles]光有满嘴空谈,不办实事

15.徒跣 túxiǎn

[go barefoot]赤足步行

免冠徒跣。——《战国策·魏策》

16.徒刑 túxíng

(1)[imprisonment;prison ntence]∶刑罚名。将罪犯拘禁于一定场所,剥夺其自由,并强制劳动。其名始于北周。今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

(2)[term of imprisonment]∶服刑期

判十年徒刑

17.徒行 tú xínɡ

1.步行。《论语·先进》:“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邢昺疏:“徒,犹空也,谓无车空行也,是步行谓之徒行。”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 洪 禀性尪羸,兼之多疾,贫无车马,不堪徒行。”唐白行简 《李娃传》:“乃徒行出,至 曲江 西 杏园 东。” 元 曹之谦 《风雪障面图》诗:“仆夫徒行亦良苦,吻噤不语心应语。” 清葆光子 《物妖志·狐》:“美艳若此,而徒行何也?”2.谓无事闲行。唐无名氏《大唐传载》:“仆不远千里,裹粮求见,非徒行也,意必谓明公有以见教,而含木石不尽勤勤之意何耶?”

18.徒有虚名túyǒu-xūmíng

[unwarranted reputation]空有其名声,毫无实际。亦作“徒有其名”

19.徒长 túzhǎng

[spindling;excessive growth of branches and leaves]植物只长茎杆而不长花或果实的情况

.徒子徒孙 túzǐ-túsūn

20.rations of followers of a school;adherent;disciples and followers;hangers-on and their spawn]门徒及门徒之徒。比喻由一师所承。亦指爪牙、帮凶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字部】徒·康熙笔画:10·部外笔画:7

〔古文〕𠫠《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同都切,音涂。《说文》本作𨑒。步行也。《易·贲卦》舍车而徒。

又步卒也。《诗·鲁颂》公徒三万。

又《尔雅·释训》徒辇者也。《疏》会同田猎,人挽辇以徒行也。《诗·小雅》徒御不惊。

又《玉篇》众也。《书·仲虺之诰》实繁有徒。《前汉·东方朔传》人至察,则无徒。

又《广韵》空也。《尔雅·释训》暴虎,徒搏也。《注》空手执也。

又《广雅》徒,袒也。《史记·张仪传》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

又《正韵》但也。《孟子》徒善不足以为政。

又《广韵》党也。《张衡·思𤣥赋》朋精粹而为徒。

又弟子曰徒。《论语》非吾徒也。《後汉·郑康成传》扶风马融,门徒四百馀人。

又《广韵》徒隷也。《周礼·天官》冢宰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疏》胥有才智为什长,徒给使役,故一胥十徒。

又司徒,官名。《书·舜典》汝作司徒。《周礼·地官·司徒疏》司徒,主众徒也。

又丹徒,县名。《前汉·地理志》会稽郡有丹徒县。《注》卽春秋云朱方也。《地志》秦望气者言其地有王气,始皇使赭衣徒三千凿京岘山,以败其势,因名丹徒。

又罪名。《唐书·𠛬法志》用𠛬有五,其三曰徒。徒者,奴也。盖奴辱之,量其罪之轻重,有年数而舍。

又申徒,登徒,司徒,𠀤复姓。《风俗通》申屠氏,随音改为申徒氏,夏有申徒狄。《宋玉·好色赋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注》登徒,姓也。《姓谱》舜尝为尧司徒,支孙氏焉。

又叶唐何切,音驼。《道藏歌》运役自然气,於是息三徒。一畅万劫感,庆贺西王那。[3]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3:42: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85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徒(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徒(汉语汉字).pdf

标签:汉字   汉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