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牛街北起北京广安门内大街,南至白广路大街。牛街位于北京宣武区,是一条历史相当悠久的民族文化街,这里的居民主要是回族,共有20多个民族的人生活在这里。经过大面积的翻新、改造工程,今天的牛街旧貌换新颜,现在她已经是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南横西街、枣林前街,西起白广路,东至教子胡同的民族特色街区了。
中文名北京牛街
外文名Niujie Beijing
地理位置北京宣武区
所属地区北京
主要居民回族人
基本简介牛街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不但因为在这条街上少数民族聚居而闻名,更因为在这条街上拥有牛街礼拜寺而闻名于世,牛街礼拜寺是是北京规模较大、历史较久的寺。全寺布局紧凑,形制完整,正门牌楼高悬“达天俊路”,金子匾额,是宗教活动场所之一。原本这里是一片石榴园,石榴园的居民区简称为榴街。因为榴街的住户多为少数民族,做出的牛肉出了名的好吃,再加上“牛”、“榴”谐音,于是人们干脆改称“榴街”为“牛街”了。[1]
牛街是北京最大的回民聚落,大约在宋元时代,许多来自中亚的穆斯林信徒逐渐在此聚居,经历近千年的发展而形成的。位于地铁“长椿街”站南约2公里处,以区域中心的“牛街”为中轴,包含两旁约60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弄胡同,聚居着1万多回族居民,建筑和饮食等都具有鲜明的伊斯兰风格。和北京其他街区最大的不同,在牛街,许多建筑都带有伊斯兰风格的穹顶,颜色也以穆斯林喜爱的白色和绿色为主。以前的牛街只是一条窄窄的小路,从1997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对牛街地区进行了拆迁改造。经过几年的建设,如今的牛街告别了往日的面貌,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社区出现了。牛街的马路由七、八米宽变成了四十米宽,马路两侧有超市、餐饮等各种清真网点。
牛街少数民族人口多,居民自发组建的文艺队、器乐队等各具特色且数量较多。牛街市民文化休闲中心项目用地为牛街西片危改区腾退后用地,北侧为输入胡同,南侧为圣芳商厦,东侧为牛街,西侧为牛街西里二区。项目新建建筑面积3.34万平方米,包括地上3层、地下4层,主要建设市民文化休闲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养老驿站、综合公共服务用房及配套设施、地下车库等。[2]
牛街之所以出名,除了这里聚居了较多的回族居民外,还因为那座著名的清真寺--牛街清真寺,它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恢宏的清真古寺,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了。经过不断地扩建与重修,这座清真寺现已成为中国北方穆斯林主要宗教活动场所之一。回族人口约占牛街社区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有“围寺而居”的居住特点,牛街(清真寺)每天有五次礼拜,每次礼拜的人数大约在100至150人左右。
生活在牛街社区的人还有汉族、满族等多个民族。虽然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但他们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在牛街,这个特殊社区内,和睦相处,共同维护着和谐、安定的生活秩序。
自然资源境内资源丰富,水资源、特别是矿藏、林业资源尤以突出。年出水量1.05亿立方米。白水江年出境水量27.64亿立方米.小干溪平均流量6.34立方米/秒,上有电站2座,装机容量900千瓦。境内已知无烟煤储量500多万吨,石灰石储量上亿吨,也有铁、铜、水晶石等。有各类植物数百种,其中人造杉木林1.5万亩,柑桔林3300亩及成片竹林。现年产干笋20~30吨,鲜笋加工远销日本。境内主产玉米、也产稻谷、小麦、红薯、马铃薯。1950年后注重改良土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每年都进行石来面地,坡地改台地,旱地改水田,80年代始大量使用化肥,引进杂交良种,实验、推广多项农业科技。清代已产煤、铜,但生产方式原始,产量低下。
1958年牛街万和厂开展手工业生产,产斗笠、竹筷、针筒,毛巾等10余类产品。针筒、竹筷销云贵川3省。50~70年代主要工业为采煤、酿酒。1972年牛街国营煤厂产煤1300吨,国营酒厂产酒441吨。1959的兴建牛街小高炉铁厂,始有以电作动力的工业,1961年因产品质量低被关闭。1981年末装机400千瓦的小河电厂发电。1989年投资400余万元始建牛街造纸厂。1992年乡镇企业169个(其中镇办企业5个),从业人员538人,企业总收入200万元。
历史信息牛街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十四年(1381)随芒部土司归附明朝,次年随芒部府隶云南布政政司,明洪武十六年正月随芒部府改隶四川布政使司。清雍正五年(1727)随镇雄复隶云南布政使司。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从镇雄划归当年始设的彝良县至今。明、清时期,因地连黔蜀、位居要冲、山深林密、广产竹笋,致采笋人云集,内地逃荒避难者藏慝林中。境内民众良莠不齐、纷争时发,故先设武职后文官治理。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今果稠衙门坪设簸酬长官司(武职)。清雍正四年(1726)设武官千总1员。乾隆四十八年(1783)八月初七日设牛街府知事(文官)。光绪三十四年始为彝良县牛街分县。民国33年(1944)7月31日撤分县置县辖牛街镇。1950年4月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彝良县人民政府牛街区公所。后多次改建制为人民公社、区。1988年3月设为牛街镇人民政府至今。
现状介绍作为北京市最大的多民族聚居区,牛街5.4万总人口中,共有汉、回、满、朝鲜、蒙古、维吾尔等28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1.2万,占人口总数23%。各族居民在这里长期为邻,和谐相处。过去,牛街很窄,环境也差,老百姓住房拥挤破旧,“吃不愁,穿不愁,提起住房愁上愁”。近年来,政府实施了大规模危旧房改造工程,牛街彻底变了样,街道宽了,环境好了,住房大了。截至目前,牛街地区1万多户居民改善了住房条件,人均住房面积由原来的不足5平方米增加到20多平方米。国内规模最大的清真超市,全国最大、北京唯一一家穆斯林特色的回民医院等,给居民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节日简介回族的斋月(ramadan)和节日去北京牛街游玩,一定要了解斋月。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全世界所有穆斯林(9岁以上女性,12岁以上男性)都要把斋,即从日出后到日落前,不得进食,一日两餐,分别要在日出前1小时,日落后1小时进行。如此持续到回历十月一日,即“开斋日”,才恢复正常饮食生活。开斋的时候,欢庆三天,宰羊、牛,做节日食品庆贺。
斋月期间,到了牛街,白天,就别妄想大快朵颐了。纵然不是穆斯林,也不要公开喝水、吃东西,尊重别人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嘛。
开斋期间,由于人流过大,北京牛街往往会进行交通管制,如果计划前往,大家还是要留意最新的即时交通信息。回族的主要节日就是三大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上网查一查,这样按照节日风俗逛牛街,一定更有情趣。
名寺古刹牛街清真寺位于北京宣武区牛街。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即辽统和十四年。明、清、民国8次修缮扩建,1955年、1970至1980年又2次彻底整修。寺院为中国宫殿式建筑,内部装修结合阿拉伯式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寺院对面为一座长40米的汉白玉底座灰砖影壁。寺门有5门,中大边小,前有朱漆木栅。正门在望月楼下,楼高10米,为六角形双层亭式楼阁。由便门进入两层院落,正西为礼拜大殿,五楹三进七层共42间,可容千人礼拜。殿内明柱组成仿阿拉伯式尖形拱门,有巾金的赞主赞圣经文,天花板半米见方,也饰以图案和阿文赞词。
窑殿为六角攒尖亭式建筑,两侧有饰以阿文库法体的镂空木雕窗棂。大殿正东为邦克楼,楼前月台上有日晷和2座碑亭,碑文记载礼拜寺修建经过。寺内东南小院有2座筛海坟,据碑载,为宋末元初来华讲学的麦地那额鲁人穆罕默德.本.艾哈默德和布哈拉人阿里,他俩分别病逝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二十年(1283)。寺内还藏有《古兰经》阿波文对照手抄本、木刻和明清香炉等珍贵文物。
全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其建筑和布局,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宫殿式和阿拉伯伊斯兰教式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独特形式。主要建筑有礼拜大殿、望月楼、宣礼楼、讲堂、碑亭、对亭和沐浴室等。
周边小吃牛街被拆后,有几家搬到了南横西街(最近南横西街又要拆),北京卫校西侧有三家比较有名。
洪记小吃店:牛肉粒很有名,此外还经营各种粘货、炸糕、松肉等。(注:曾经在此买过1斤牛肉粒,就着1斤烙饼,一顿吃下)
老爆肚满:(与陶然亭的爆肚满不是一家,据说是亲戚)现已不卖爆肚,只卖五香烧牛羊肉夹烧饼,2块一个,物美价廉。但最近南横西街又要拆迁,“老爆肚满”又搬到了向东50米路北的青芳斋饭馆,但也只是权宜之计。(注:五香烧牛羊肉夹烧饼好吃,2元一个,下午4点后才有,天天排大队)
年糕李:各种年糕、粘货。
牛街清真小吃城:卫校东侧,但里面没什么正宗小吃(据网友推荐里面的年记酱肉、9号的肉饼、14号的羊羯子不错)。
致宾楼饭庄小吃部:教子胡同南口,小吃品种挺多,环境也不错。早点豆浆特好喝,是那种所谓有“卤水味”的。一碗豆浆加上俩糖油饼,标准的一顿北京式早餐。
还有一些小店,虽没什么名气,但各有绝活,如南横西街东口有一家小铺豆腐脑很好吃;年糕李对面的一家卖包子总有人排队。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2:5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82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北京牛街(北京的历史文化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北京牛街(北京的历史文化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