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

更新时间:2025-01-10 18:26:08 阅读: 评论:0

洪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

洪湖市 (位于湖北省南部) 次浏览 | 2022.07.28 16:39:33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洪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

洪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与东荆河之间,西南隔长江与湖南省临湘县相邻。东经113°07′-114°05′,北纬29°39′-30°02′。面积2519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897186人。东、南、北三面为长江,东荆河环绕,西面的洪湖与荆西北水系相连,地势平坦低洼,全境自西北向东南呈缓倾斜,且南北高,中间低,地面一般海拔高度在23~28米之间。河、湖、渠交织成稠密水网,水面约占总面积30%。洪湖市是中国实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的重点区段。

中文名

洪湖市

外文名

Honghushi

别称

水乡、江汉明珠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

建立时间

明朝

面积

2519平方千米

人口

94万(2010年)

地理位置

东经113°07′-114°05′,北纬29°39′-30°02′

友好城市

荆州;

著名景点

洪湖

地方特产

莲蓬

机场

沙市机场

电话区码

0716

邮编区码

434000

地方方言

西南官话江汉平原方言

下辖地区

新堤街道,乌林镇,龙口镇等

电话区码

0716

邮编区码

433200

面积

2519平方千米

人口

94万(2010年)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方方言

西南官话江汉平原方言

基本概况水乡新姿

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洪胡市,地跨东经113度07分---114度05分,北纬29度39分—30度过2分,位于湖北省中南部,东倚浩浩长江,南接八百里洞庭,西滨百里洪湖,北靠武汉重镇,是中国著名粮仓江汉平原与鄂东南山区的经济结合部;是中国实施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的重点区段。全市面积2528平方公里,总人口90万。

洪湖历史悠久。自西周武王分封始,便设州置政;民国十五年(1926年)设置新堤市,是当时湖北省八大市镇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略时期,洪湖是中国共产党湘鄂西中央分局所在地;建国初期,为沔阳专署所在地;1951年沔阳专署撤销,成立洪湖县,1987年撤县建市。

洪湖地理环境优越。海拔大多在23—28米之间,地势广阔平坦;境内河渠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洪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无霜期长,是发展以水产为主的农业生产的理想之地。

洪湖自然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境内有大小湖泊102个,拥有水面45000公顷,广阔的水域为洪湖全方位开发水产养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湖中水生高等底栖动植物量居全国首位,其它底栖支植物量居全国第二位,涌现了黑鹳、白鹳、中华秋沙鸭等水禽种。这里盛产各种鱼、虾、蟹、龟、鳖、螺和莲藕等。2000年全市成鱼总量15.4万吨,河蟹3500吨,黄鳝6000吨,红莲6000吨,鲜藕8万吨。淡水产品年产量连续15年位居全省县市第一、全国县市第二。据美国卫星探测,洪湖是目前世界上无污染的淡水湖泊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价值。目前,洪湖市是湖北省首批获得出口自营权的县市,现已建设成全国闻名的商品鱼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以及商品粮、商品棉,速生丰产林生产基地。

洪湖旅游资源一枝独秀。既有烟波浩渺、绿荷红莲的旖风光,又有三国“赤壁之战”火烧乌林的古战场;既有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故居黄蓬山,又有成吉思汗的后裔阿里不可隐居的陆庄;既有瞿家湾的明清建筑一条街,又有全国十大纪念馆之一的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馆,还有国家级珍稀动物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和省有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洪湖以其秀丽的湖光水争和灿烂的人文景观为世人瞩目。

洪湖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洪湖交通便利,水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溯江而上,绕洞庭,穿三峡,直抵巴蜀,顺江东下,经武汉,过南京,畅达沪杭,陆路可直通107、308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及京广、京九铁路。市内公路四通八达,连接所有乡镇和村庄,仅长江西省个港口和码头,装卸总量就达300万吨。洪湖电讯通畅,电话交换机容量已达7.8万门,长途中继电路260路,农话中继电路过280路。洪湖电力充足,有大小变电站14座,是湖北省拥有110KV变电站最多的县市,年供电量达率达98%以上。洪湖水利条件优越,建有大、小电排站台票168座,排灌方便,特别是98型特大洪水以来,洪湖投资投资5.3亿元,全面整险加固长江干堤,使巍巍大堤固若金汤。

“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改革开放以来,洪湖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近几年,全市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性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显著加快,形成了相对集中的特色水产经济格局,涌现出了蓝田、柏枝、洪林、德炎、湘口、晨光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和信息农业,洪湖市委、市政府决定进一步敞开洪湖大门,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开发百万亩水域和农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全面开发洪湖旅游资源。洪湖市本着真诚合作,全面开发洪湖旅游资源。

发展概况发展阶段洪湖市夜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洪湖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

在这期间,农村先是普遍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随后又走上农业合作化道路,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较快发展。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2425万元上升到1957年的9571万元,增长2.9倍,年均递增率为18.6%。1949年的粮食、棉花、油料总产分别为3720万公斤、28万公斤、162万公斤,1957年粮棉油总产量分别达到15256万公斤、655万公斤、441.5万公斤,年均递增率分别为19.3%、48.3%、13.4%。农村人均收入1949年为24元,1957年为57元,增长缓慢。洪湖工业在1949年后进入恢复、改造和初步发展阶段。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优先发展全民所有制工业,逐步完成了对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7年洪湖工业企业发展到36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3家、集体企业13家。工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344万元上升到1957年的1564万元,年均递增率为20.8%。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年)

1958年~1962年,洪湖实行了人民公社化。由于“左”的错误指导思想,农业生产出现了大滑坡,1962年农业总产值7382万元,比1957年减少2189万元。1963~1966年,党和政府对农业经济政策及时进行了调整,恢复了自留地,开放了农村集贸市场,适当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定征定购,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又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196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5571万元,比1962年增加1.11倍,年均递增20.5%,粮棉油总产值分别比1962年增长47.1%、693%和44.5%。1966~1978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生产再度滑坡。1967年、1968年连续两年农业总产值下降,1969年由于长江堤田家口段溃口,淹没大片农田,农业生产步入低谷,农业总产值降到5617万元,粮食总产量降到6334万公斤,其他作物产量均大幅度下降。1976年以后,农村经济一时难以恢复元气,发展仍然缓慢。在1966年后的12年间,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粮食生产虽有所发展,但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整个农业经济呈畸形发展状态。工业方面,1958~1960年连续3年的“大跃进”,追求“一大二公”,变小集体为大集体,又让大集体全部过渡为国营,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猛增到69个,比1957年底的23个企业增加两倍,而工业产值比1957年的1564万元仅增长47%;1961~1964年进行工业调整,1965年产值回升到2285万元,比1961年增长43%;“文化大革命”初期,工业产值由1966年的2780万元下降到1970年的2457万元。中期,国营工业及集体所有制的轻工业趁隙得到较快发展。1976年,全县工业产值达8035万元,比1970年增长2.38倍。1978年,洪湖工农业总产值为5756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3052万元,农业总产值为44510万元,分别是1958年的4.7倍、9.4倍、4.1倍,年均递增率分别为8.1%、11.9%、7.3%。人民的收入水平基数低,提高很慢。这一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十分缓慢,农业始终是大头。如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958年与1978年分别为89%和77%,20年间只下降了12个百分点。这20年为水利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初步统计,1958~1978年,洪湖共修筑围堤1243处,开挖渠道3986条,修筑涵闸1415座,兴建电泵站250处、装机容量59470千瓦。

(三)快速发展阶段(1979—199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洪湖市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90年,洪湖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3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1.13亿元、农业产值9.17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5倍、7.5倍、1.1倍,年均递增率分别为11.1%、19.5%、6.2%。这一时期,洪湖经济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继1987年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后,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1.13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55%。1990年洪湖农村人均纯收入758元,在1978年191元的基础上年均增长12.2%。

(四)高速发展阶段(1991—1995年)

“八五”期间,洪湖市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据洪湖统计年鉴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3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5.5亿元,财政收入1.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93元,分别是“七五”末的3倍、3.2倍、2.8倍和2.4倍。1992年以来,洪湖市连续三届跻身湖北省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十强县市行列。

(五)调整恢复阶段(1996—2000年)

“九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五年四水”的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损失和不利影响,洪湖市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实施特色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呈现调整与恢复发展态势。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总产值45.25亿元,财政收入2.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7元,分别是“八五”末的1.5倍、2.1倍和1.25倍,年均递增率分别为8.57%、15.78%和4.6%。

(六)稳步发展阶段(2001—2005年)

“十五”时期,全市上下克服“九五”时期“五年四水”等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将战略重点转移到“工业兴市”上来,狠抓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经济发展走出了低谷,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05年末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08亿元,财政收入187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28元,年均可比递增率分别是8.8%、3.3%、6.8%。

洪湖市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十五”时期是洪湖经济发展的转折期,全市上下克服上世纪末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把工作重点放在“工业兴市”上,经济发展走出低谷。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特别是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名特优品种达到80.3%,水产收入已占农民收入的65%以上。工业实现了改制后的恢复性增长。以纺织服装、石化设备制造及化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以医药生化、电子器件等为主的新兴产业逐步兴起,以农副产品、水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旅游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以大型综合性超市、连锁经营名牌店、餐饮酒店为代表的新型服务业迅速崛起,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二是经济体制不断优化。农村改革全面展开,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完成,土地二轮延包基本完成,实现了免征农业税。全市乡及乡以上工商企业改制面达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改制面达95%。市直商贸企业改革全面展开。财政综合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基本实现了财会集中核算和乡镇零户统管、乡镇国库代理。三是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累计投资近4.5亿元,基本完成了中心城区内荆河两岸拆迁改造、治污工程、荷花广场、长江外滩公园、天燃气工程等大型主体工程;一批重点集镇建设规模扩大,府场、瞿家湾跻身全国文明集镇行列,洪林和新丰等文明村、社区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水利、农业、能源、交通、通信、城乡电网、生态环境建设明显加强。“十五”期间交通建设投资达6.8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2倍。与此同时,各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加强。

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洪湖的主要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60.07:15.42:16.51变为2005年的39.77:21.46:38.77。

基础设施洪湖市交通示意图

农业:解放以来,洪湖先后疏挖了四湖总干渠、洪排河、南港河、陶洪河等大小河渠110条,并兴修加固培高了长江干堤、东荆河堤、洪湖围堤、洪湖分蓄洪工程主隔堤及垸堤等,兴建了新滩口排水闸、新堤大闸、白庙闸、小港闸等大小排灌节制涵闸2688座,兴建了高潭口、新滩口、南套沟第一、二级电排站200座,装机容量9.6万千瓦。全市农业旱涝保收面积达到130.5万亩(含复种面积)。

交通:2005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599.258公里,其中省道205.893公里、县道140.433公里、乡村公路809.20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157万吨、客运量555万人,货物周转量14158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33410万人公里。

邮电通讯:2005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19297万元,比上年增长18.29%。全市拥有固定电话66180部,比上年增长5.53%,其中农村电话63133部,比上年增长6.1%;移动电话用户154800部,比上年增长69.05%。全市电话普及率为12.45部/百人,比上年增加2.23部/百人。

电力:2005年末,全市拥有220KV变电站1座,容量12万KVA,线路155公里;110KV变电站7座,主变11台,容量23.9万KVA,线路144公里;35KV变电站15座,主变23台,容量8.47万KVA,线路339公里。年供电能力7.4亿千瓦时,居全省县市前列。全市100%的村通电。2005年全市用电量为3.94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438千瓦时。

市政建设

2005年末,洪湖市实有铺装道路面积648万平方米,实有道路总长度658公里,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达348.9公里。城区水厂生产能力达10万吨/日,全年供水总量1881万吨,其中生活用水量614万吨,用水人口20万人。全市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4000吨,使用液化气人口20万人。全年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331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为3322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300辆。城市绿地面积达2661公顷,其中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128公顷。工业废水排污达标率为40.5%,废水处理率为51.82%,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为99%。在供电方面,居民生活用电10926万千瓦时,城区主干道照明亮灯率为100%,次街和小街巷亮灯率也达90%以上。

人民生活

洪湖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27元,比上年增加82元,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99元,比上年增加284元,增长4.3%。城乡居住条件逐渐改善,人民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全市人民已基本实现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生活转变。

历史沿革洪湖公园

洪湖市以其境内最大的湖泊——洪湖而命名。洪湖作为地名,最早始见于明朝《嘉靖·沔阳志》所载:“上洪湖,在州东南一百二十里,又十里为下洪湖,受郑道、白沙、坝潭诸水,与黄蓬相通”,“夏洪湖大水,湖河不分,容纳无所,泛滥沿岸,诸垸尽没,湖垸不分”。

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洪湖的螺山、乌林和黄蓬山等地就有人类生息和居住,形成了邑居和群落。在螺山、乌林和黄蓬山的新石器遗址中,已发掘出土了石器、骨器和陶器等百余件。

洪湖市境域,夏商时代为古云梦地,属“禹贡”荆州之域;西周时期周武王(姬发)封为州国,都城在今黄蓬山;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年),州国和江汉间其它小国都被楚国吞并;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后,古州国地属南郡;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更南郡为临江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恢复南郡,设置州陵县,县治在黄蓬山;新莽代汉(公元9年,以下纪年均为公元),南郡改称南顺郡,州陵改为江夏,县治在今新滩口;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西汉郡县原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州陵辖属东吴江夏郡;西晋永兴二年(305年),因蜀乱割南郡的华容、州陵、监利三县,别立丰都合四县侨置成都郡,隶属成都王颖国;南朝时州陵县先后属巴陵郡、州城郡;北朝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裁撤州陵、惠怀二县,改置建兴县,隶属沔阳郡,县治迁到今仙桃市沔阳老城;隋唐五代至宋元明清,今洪湖市境域疆属屡更,郡县变动频繁,大多与沔阳有分有合,或升或降,其间曾名玉沙县、附廓县、文泉县等;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置县,沔阳县属湖北省江汉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除道,在新堤设市,直隶属湖北省政府。未久,撤市并入沔阳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新堤设置沔阳地区专员公署,新堤为专署直辖市。1951年5月,沔阳专区并入荆州地区专员公署;同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决定,将沔阳县东荆河以南区域,以及监利县东部、嘉鱼县长江北部、汉阳县西南部的毗邻区域划出,建立洪湖县,属湖北省荆州地区专员公署管辖。

1987年7月31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不变。洪湖市现属湖北省荆州市管辖。

历史事件

洪湖早期党组织的建立

洪湖

1925年5月,娄敏修由党组织派遣,来到新堤以教书为职业,动员本地知识青年组织了“青年互助社”,后又组织了以工农子弟为主的“青年笃行会”,经常向他们宣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还在附近的江峰小学组织“青年读书会”。同年10月,新堤共产党小组在西堤街郑道巷“恒大花行”郑崇实家中正式成立。1925年7月,在新堤党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同时,党派刘啸梅来到汊河口发展党的组织,8月,在汊河口石杨湾建立了洪湖地区第一个党支部。

戴家场暴动

1927年9月2日,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熊传藻、赵文允等返回新堤和峰口,恢复党组织。3日,中共鄂中南区特委在新堤成立。同时,中共沔阳县委在白庙“来议寺”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决定全县划为四个暴动区。10日,在邓赤中、刘镜珊、刘绍南、赵文允、彭国材等指挥下,举行了戴家场暴动,歼灭了涂老五团防武装,打响了鄂中地区秋收起义的第一枪。随后,洪湖沿岸的农民、渔民纷纷揭竿而起,先后举行了大小近80余次武装暴动,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地主湖霸。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成立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鄂西特委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将监沔游击队和江石游击队合编为鄂西游击大队。8日,各地游击队会师洪湖三屋墩,正式组成洪湖游击总队。1929年12月间,鄂西特委在石首袁家铺召开了中共鄂西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后,特委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将洪湖游击总队升编为“中国红军独立第一师”。12月20日,该师在峰口成立。党中央为加强湘鄂西红军的领导力量,先后派许光达、王一鸣、孙德清、邝继勋等人来到洪湖。1930年2月5日,红独一师的第一、二两纵队在监利汪家桥胜利会师后,鄂西特委及时召开军事会议,传达中央指示,宣布红独一师升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军长孙德清,政治委员周逸群,副军长段德昌,参谋长许光达。全军约六、七千人。

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和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成立

随着洪湖苏区革命斗争的大发展,红四军和红六军于1930年7月4日胜利会师,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后为邓中夏)任总政委。红二军团的成立,标志着湘鄂西苏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1年3月25日,中共湘鄂西特委、苏维埃机关和中共中央全权代表夏曦等转移至瞿家湾。27日,中共湘鄂西分局在瞿家湾成立,夏曦任书记。6月中旬,在瞿家湾相继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省临时委员会、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和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7月,湘鄂西省共青团、总工会、贫农团、妇女会、儿童团、反帝大同盟、济难会等群众性的革命团体,先后在瞿家湾成立;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机关报《红旗日报》和《布尔什维克周刊》、省苏维埃机关报《工农日报》、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洪湖日报》、主办的《红星报》、省共青团主办的《列宁青年》等,相继在瞿家湾出版发行。12月11日,在瞿家湾正式成立了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1932年1月22日至29日,在瞿家湾召开中共湘鄂西省第四次党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省委员会。

“新升隆”轮遇难

1938年10月23日,《新华日报》社和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留守人员,乘“新升隆”轮船撤往重庆,途中停靠燕子窝,遭日机轰炸,25人殉难。25日,周恩来由武汉抵燕子窝,处理遇难人员后事;26日凌晨,到江边祭奠殉难烈士。

一二八师抗日

在抗击日军侵略洪湖的斗争中,国民革命军独立一二八师在师长王劲哉的率领下,于1940年至1943年转战在江汉平原一带,谱写了许多悲壮感人的抗日战歌。王劲哉是一位捍卫民族尊严的爱国抗日将领。1943年2月,日军侵华总司令部集中8万兵力,分七路围攻一二八师。一二八师进行了27天的顽强抵抗,但未能顶住日军的进攻,王劲哉被俘,全师覆没。

新堤和平解放

1948年初,刘邓大军南下,开辟了洪湖解放区。国民党沔阳县政府仓皇从沔城迁到新堤,一小撮反动派企图负隅顽抗。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覆灭。新堤已是四面楚歌。为了避免损失,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我襄南地委城区部同新堤地下党紧密配合,积极开展统战、策反工作,新堤市区各界要求和平解放的呼声日高。新任县长刘鲲生审时度势,萌发了弃暗投明的念头,于是委派当时的沔阳二中(即今洪湖一中)校长吴全权等3人,携带其亲笔信前往解放区联系和平解放新堤事宜。5月18日上午,刘鲲生召开会议,宣布和平起义。19日,解放军进入新堤,新堤和平解放。

行政区划洪湖市地图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洪湖市辖2个街道、14个镇、1个乡。共有40个居委会、448个村委会。[2]

新堤街道

办事处驻宏伟南路,人口122592人,面积48.1平方千米。辖13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朝阳、新丰、春雨亭、跑马路、沙湾、沿江、人民路、园林、甘家墩、玉沙路、大市场、叶家门、大兴、沿河西路、柏枝、新闸、南河、河岭、洪林、万家墩、老官庙。

滨湖街道

办事处驻张家大口,人口29270人,面积75.7平方千米。辖22个村委会:新旗、远景、荣峰、小河、龙湾、洪湖、付湾、杨咀、乘风、大口、三八湖、新咀、金塘、太马湖、茶坛、金湾、汉沙、洪狮、张坊、滨湖、斗湖、船头嘴。

螺山镇

镇政府驻螺山,人口37826人,面积140.5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16个村委会:新街、老街、螺山、龙潭、界牌、中原、双龙、花园、新联、袁家湾、重阳树、伍家窑、朱家峰、皇堤宫、颜家咀、复粮洲、丁山庙、铁牛,官墩。杨柴湖 。

乌林镇

镇政府驻黄蓬山,人口51157人,面积118.6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石码头、黄逢山、中沙角、小沙角、横堤角、范洲、胡洲、水府、桥口、香山、乌林、江咀、梅潭、松林、黄蓬山、赤林、青山、牛埠头、莒头、吴王庙、茅埠、石码头、周坊、铁桥、李桥、廖桥、白玉、夹堤、四屋门、王洲、叶洲。

龙口镇

镇政府驻龙口,人口52173人,面积143.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龙口、五星、良洲、老洲、金星、河岭、双湖、傍湖、利国、乌沙、送奶、堤街、洪洲、王家庙、月华、同兴、、王家边华严、套口、双桥、双坛、高陆、石屋、八屋、群合、高洪、刘家、高桥、群兴、三洪、汪塔、蔬菜、宝塔。

燕窝镇

镇政府驻上河口,人口39581人,面积152.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2个村委会:燕容、河口、新河、挖沟、庆丰、前进、洪丰、解放、团结、丰乐、友爱、翻身、头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中心、高丰、公五坛、蒿州、民河、永乐、燕窝、边洲、九洲、新建、洲脚、红光、幸福、调源、叶家边、田家口。

新滩镇

镇政府驻新滩口,人口38415人,面积163.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5个村委会:新滩、新洲、郑文庄、刘家墩、庙湾、张家地、胡家湾、白爷池、大兴岭、回凤亭、夏家墩、坪北、霍家地、北岸、沟南、获障口、蔬菜、新滩、东湖、车路、宦子口、北沟、补垸、鲍南、南堤、陈沟、上北洲、八型、北洲、同进、江里、张家地、上湾、中湾、下湾、鲍北。

峰口镇

镇政府驻峰口,人口87016人,面积134.2平方千米。辖45个村委会:解放、凤凰、文泉、土京、观厅、万宝、塘咀、兰桥、坨建、群台、双路、红花、绣花、双丰、定州、群星、麻壕、童岭、京城、大公、大桥、新台、周湾、凤凰、陈赵、全胜、土港、田台、向晓、郭州、红脑、继美、伍沟、二洪、西河、卫沟、四墩、恒继、潭洲、新河、新沟、塘脑、范湖、直岭、红岭。

曹市镇

镇政府驻曹市,人口56808人,面积100.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4个村委会:、曹市、马口、枣子湖、庙湾、葵花、胜利、永兴、王湖、清郑、童套、战斗、向群、向农、向武、向红、向明、向阳、向荣、向前、向东、向新、谢仁、永利、梅桥、天井、吴口、蔬菜、邵剅、农科、武场、跑马、穴堤、北河、马路、昌脑。

府场镇

镇政府驻府场,人口19331人,面积27.4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府场一、府场二、李家口、堤潭、文挡、曙光、农科所、双湖、太平桥、船码头、郭口。

戴家场镇

镇政府驻戴家场,人口57035人,面积105.5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先锋、戴市、戴家场、榨台、关圣庙、河坝、南林、沈庙、绍南、水塔、寄木、树庄、沙洋、回龙、竹林、螺滩、百桥、花园、秦口、柴林、卢灯、官港、戴剅沟。

瞿家湾镇

镇政府驻瞿家湾,人口15549人,面积39.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瞿家湾、陈湾、代杨、桃花、屯小、甘岭、加堰、汉沙、新河、瞿家湾。

沙口镇

镇政府驻小沙口,人口50190人,面积121.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沙口、沙口、蔡杨、新场、长河、蒋岭、崔沟、海岭、水口、芦花、乔岭、新墩、柳口、左张、陈巷、杨桥、陆庄、郭岭、下新、沙岭、永固、刘桥、花湾、杨闸、坛子河、梁岭、东湖、王岭、东湾、董口。

万全镇

镇政府驻万全垸,人口71899人,面积164.6平方千米。辖4个居委会、50个村委会:万全、郑道湖、永丰、简市、新中、洪中、洪官、洪春、洪善、小河、天井、陈庄、河咀、柘岭、陆潭、高湖、指南、董河、万全、万电、农科、黄丝、红桥、吴棚、永丰、清明、汪庙、塔路、老沟、花古、工新、八沟、长松、赵沟、中岭、马鞍、里畈、张当、破岭、六垸、郑兴、南岭、北岭、潭子、徐桥、何电、简市、街道、全丰、石挡、东庙、杨榨、永丰、红桥。

汊河镇

镇政府驻汊河口,人口54578人,面积145.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汊河、小港、双河、龙坑、龙甲、五爱、港红、朝阳、万洪、万丰、陈坊、晏坊、白云、鄢埠、邹方、太洪、红三、槎头、赛伍、黄台、白杨、西池、蔬菜、坛子、农科、石杨、金湾、新穴、五丰、曾台、水晶、颜台、沿湖、沙咀、甘寺、洪城、麻田、十八家。

黄家口镇

镇政府驻黄家口,人口38664人,面积136.6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30个村委会:建设路、文卫路、黄家口、网柳、平阳、姚河、新垸、西湖、新场、新建、坝坛、天坛、岗塔、十河、万岭、宋墩、南岸、南套、五台、七号、革丹、杨墩、长河、新河、作才、湘口、大岭、上白林、下丰岸、大白林、永宁。

人口民族人口结构洪湖市风景图

2005年底,洪湖市总人口907336人。其中农业人口580232人,非农业人口327104人;男性人口477838人,女性人口429498人;城区常住人口12.78万人,城区流动人口1.7万人;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口约为10万人;乡村劳动力31万人,其中男劳力16.4万人,女劳力14.6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60人;人口平均寿命72.7岁,老年人口比例6.3%。全市总户数为231576户,平均每个家庭人口为3.93人。

人口分布

全市20个乡镇办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新堤办 128420人 滨湖办 24209人 螺山镇 36335人

乌林镇 50906人 龙口镇 50400人 燕窝镇 39007人

新滩镇 41958人 峰口镇 88758人 曹市镇 54744人

府场镇 20517人 戴家场镇 55050人 瞿家湾镇17008人

沙口镇 45387人 万全镇 68223人 汊河镇 51680人

老湾乡 15706人 黄家口镇 31995人 小港管理区 12524人

大同管理区 35463人 大沙管理区 39585人

少数民族概况

洪湖市有13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壮族、彝族、侗族、黎族、满族、羌族、么佬族、朝鲜族、瑶族,总人口6500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61%。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是回族,有5600余人,主要分布在老湾回族乡(3800人)和城区(约1500人)。大同、大沙、龙口、乌林等乡镇也在零星分布。1987年我市成立了老湾回族乡,其它少数民族人口散居于全市各个乡镇,民族成份较复杂的有城区、螺山、大同、大沙、小港等,是荆州市少数民族人口较多且拥有民族乡的散杂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县市,洪湖市政府非常重视、关心少数民族,在历届的人大政协委员中,都有少数民族的代表人士。

民族生活习俗

主要介绍人口较多的回族

1、饮食习俗

回族是一个在饮食上注重卫生、讲究营养,并有一定禁忌的民族,严格禁食猪内。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等10个少数民族都严格遵守这一代代相传的饮食习惯,具有民族性和国际性,回族所食用的“清真食品”的特点就在于无猪油、猪肉、自死动物肉。让社会上更多人了解回族不吃猪肉的习俗,对消除民族间的隔阂,增进相互理解与尊重,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十分重要的。

2、丧葬习俗

回族的丧葬习俗是回族习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各宗教的丧葬习俗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如天葬、火葬、水葬、木葬,而回族则有独特的方式,那就是土葬。

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的这一风俗习惯,规定对信仰伊斯兰都物少数民族的土葬习俗予以尊重和保护,任何人不能强迫火化。洪湖市政府也非常重视,在城区中心地段专门划出两块义地满足回族群众的丧葬需求,老湾回族乡政府也在三个回族村都划有义地。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对少数民族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

3、宰牲习俗

回族对可以食用的牛、羊、鸡、鸭、鹅等畜禽,不妄宰、不滥宰,要请阿訇或者懂得宰牲规则的穆斯林来宰,形成了宰牲定制。

回族重大节日

回族重大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其时间是按伊斯兰教历即即回历确定的。开斋节是在教历每年的10月1日,古尔邦节在教历的12月10日,由于这一天正是全世界穆斯林奔赴麦加,完成朝觐功修,宰牲开戒之日,所在它的的节日气氛更具世界性,圣纪节在教历每年3月12日。中国政府历来都很重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穆斯林的三大节日特放假一天,我市领导每逢回族的重大节日还前来祝贺,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回族群众的关心和厚爱。 

自然地理洪湖市城区西南郊

洪湖市地跨东经113°07′~114°05′,北纬29°39′~30°12′之间,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东南端。东南濒长江,与嘉鱼县、赤壁市及湖南省临湘市隔江相望;西傍洪湖与监利县接壤;北依东荆河与汉南区、仙桃市相邻。洪湖市东西最长94公里,南北最宽62公里。

洪湖全境历史上属云梦泽东部的长江泛滥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缓倾斜,形成南北高、中间低、广阔而平坦的地貌,海拔大多在23~28米之间。最高点是螺山主峰,海拔60.48米;最低点是沙套湖底,海拔只有17.9米。洪湖市平均坡度约为0.3%,境内河渠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

洪湖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夏热冬冷,降水集中于春夏,洪涝灾害较多。

洪湖市年平均气温16.6℃左右。全市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常年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3.2℃(1977.1.30)。常年最热月为7月和8月,平均气温28.9℃,极端最高气温39.6℃(1971.7.21)。日温差平均在7.7℃左右,6、7月最小,为7.2℃;10月最大为8.7℃。地面温度,历年平均为19℃,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69.2℃(1970.8.2),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20.1℃(1977.1.30)。

洪湖市平均日照在1980~2032小时之间,平均每天日照5.4~5.6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各月日照时数以6~8月最多,达700~750小时,占全年的35.8%~36.9%;12~2月最少,只占全年的18.8%。

洪湖境内年均降雨日为135.7天,降雨量在1060.5~1331.1毫米之间。降雨量最多的是1954年的2309.4毫米,最少的是1968年的774.4毫米。年降雨量的地域差异明显,春季以南部的螺山最多、北部的峰口最少,两地差值为112.8毫米。夏季各地降雨量普遍增加,4~10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4%,降雨空间分布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全市年平均暴雨日数为38天,5~6月为一年中暴雨最多的时段,占51.4%。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洪湖夕阳

洪湖市的国土面积为2519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39%。其中:(1)农用地248.72万亩,占国土面积(下同)的66.49%。其中耕地(含水田、旱地、菜地)154.10亩,占41.2%;园地1.81万亩,占0.48%;林地9.41万亩,占2.51%;其他农用地83.41万亩(含坑塘13.3万亩、养殖水面36.32万亩、农用道路用地5.17万亩),占22.3%。(2)建设用地24.84万亩,占6.64%。其中交通运输用地7246亩,占0.19%;居民及工矿用地19.60万亩,占5.24%;水利设施用地4.51万亩,占1.21%。(3)未利用地100.5万亩,占26.87%。其中河流面积18.81万亩,占5.03%;湖泊面积58.23万亩,占15.57%;苇地面积7.51万亩,占2.0%;滩涂面积15.04万亩,占4.02%。

洪湖市土地资源结构以耕地和水域为主要土地类型,占全市总面积的74.3%。其开发利用的主要特点为:一是严格控制乱占滥用耕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但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耕地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二是努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一方面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加快低产田的改造步伐,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三是综合立体开发水域资源,大湖、子湖、小塘堰一齐开发利用,扩大精养水面,优化养殖模式,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四是充分开发水利资源,配套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每年都有大动作。五是鼓励开垦荒地、荒水、迁村腾地。

矿产资源

煤,分布在乌林镇香山——凤山一带,矿层薄,深度、品位低,工艺复杂,成本高,无开采价值。

石油,分布在瞿家湾、沙口、汊河、峰口、万全地区。瞿家湾、沙口生油区的地层厚度大于2500米,生油岩厚度一般为150~250米,最厚大于265米,但未发现生油深洼子。峰口、万全生油区的地层厚度大于3500米,生油岩厚度一般为300~800米,最厚大于1000米,已获得工业油流。

天然气,分布在螺山、新堤、乌林、滨湖一带,普遍见气显示,钻探试测表明,气藏已被地表水冲刷破坏,日产量均在1000立方米以下。

水利资源洪湖荷花广场

洪湖湖区为“四湖”(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诸水汇归之地,因而成为具有江南地理特征的水网地区,素有“百湖之市”、“水乡泽国”之称。主要河渠除南沿长江、北依东荆河外,区域内还有内荆河、“四湖”总干渠、洪排河、南港河、陶洪河、中府河、下新河、蔡家河、老闸河等大小河渠113条,总长度达900公里;千亩以上的湖泊有洪湖、大沙湖、大同湖、土地湖、里湖、沙套湖、肖家湖、云帆湖、东汊湖、塘老堰、洋圻湖、后湖、太马湖、金湾湖、形斗湖等21个。

境内主要河流、湖泊:(1)长江:上由监利的韩家埠入境,经螺山、新堤、龙口、大沙、燕窝等地,至新滩口的胡家湾出境,长约135公里。(2)东荆河:由监利的陈家湾入境,东流经郭口、施家港、朱市、白庙后,折向东南而行,到小长河口水分两支,北支入仙桃境内东去,东支注入长江。市境内东荆河长92公里,为该河总长度的52.89%;河道面宽150~450米,最大水深10米以上,枯水时水深0.7~1.5米。(3)内荆河:从监利的古墩入境,流经瞿家湾、沙口、小港等地后入长江,市境内长140.5公里,占内荆河道总长的39.34%。(4)“四湖”总干渠:起自荆门市的长湖,由监利县的柳家湖入境,至新滩排水闸入长江,市境内长95.5公里,占全渠总长度的51.76%。(5)洪排河:为人工河,起自监利县的半路堤,由瞿家湾镇屯小村入境,流经沙口、汪庙等地后通过高潭口电排站入东荆河,长约67公里。市境内长度约37.5公里,约占该河道总长的55.97%。(6)洪湖:湖北省第一大淡水湖,为通江湖泊,现有面积348.33平方公里。湖底高程22~22.8米,自西向东略有倾斜,西浅东深。平均水深1.35米,洪水期深2.32米。当水位在24.5~26米时,湖水面积可达60万亩,其相应蓄水容积为5.5~8亿立方米。

洪湖市地表水资源为19.10亿立方米,占湖北省水资源总储量1.9%,人均2528立方米。境内雨量充沛。由于江河环绕,湖多河密,地表水极其丰富,为地下水提供了充足的补给来源。因此,洪湖市地下水具有总量大、水位高、容易开采等特点。由于有充足的地表水可供利用,供需矛盾暂不突出,境内地下水开采量还不大,每年开采的地下水约为490万立方米,主要用于乡镇人民生活。2000年5月,乌林镇境内发现地热田,较为突出的热显示点有3处,井口水温50℃左右,目前暂未作深度开发。 

主要物产洪湖蓝田生态园

洪湖市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除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外,野生动植物约有800余种。

农作物:棉花、水稻、小麦、大麦、蚕豆、玉米、薯类、高粱、绿豆、芝麻、花生、油菜、黄红麻、苎麻、甘蔗等。

野生动物:(1)禽类。洪湖市现有飞禽168种,其中可见但不常见的有87种,常见但不算多的有64种,为数最多的有獐鸡(骨顶鸡)、针尾鸭、旱鸭、鸡鸭、八鸭、白眉鸭、水雉、扇尾沙锥、土燕子、灰喜鹊等17种。(2)兽类。现存14种:草狐、貉、狸猫、刺猬、獐、小鹿、野兔、狗獾、老鼠、蝙蝠、水獭等,其中老鼠最多,危害较大;蝙蝠遍及该市;水獭50年代较多,现已罕见。(3)低栖动物。有蚊、螅、青蛙、蟾蜍、龟、鳖、蛇、蜥蜴、壁虎、蚌、蚯蚓等22种。(4)昆虫类。共有浮游动物169种。常见的昆虫有蚕、蜂、蝉、蝇、蚁、萤火虫、蝴蝶、蜻蜓、灶马、天牛、金龟子、蟑螂等。(5)珍稀动物。白鳍豚。

野生植物:(1)树木。共有42科193种。主要树种有池杉、水杉、落雨杉、榆树、旱柳、枫杨、泡桐、苦楝、刺槐、意杨、喜树等。(2)竹类。以桂竹、毛竹为主,另有少量楠竹。(3)水生类。有水生高等植物30科68种。其中莲藕、菱角、茭白、茨菰等年产量居湖北省首位。(4)药用植物。野生中药材主要有两面针、鱼腥草、芦根、车前草、毛蜡烛、水蜈蚣、羊蹄、土牛膝等20余种。

水产品:洪湖市域内鱼类品种共有114种。其中青鱼、草鱼、昌鱼、长春鳊、红鳍鱼白 、银飘鱼、团头鲂、鳙鱼、鲤鱼、鲫鱼、鲢鱼、黄鱼、乌鳢、黄鳝、刺鳅、鳜鱼、沙鲤、谷刀、逆鱼等24种是洪湖主要水产品。目前该市已开始大面积养殖蟹、虾、鳖等名特优新品种。

风景名胜洪湖蓝田

洪湖市历史文化悠久,湖光水色宜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有不少名胜古迹。

主要景观有:

洪湖

洪湖是洪湖市知名度最高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洪湖景区以自然景物为主,以水、莲、鱼、鸟和渔家民俗等为赏玩对象,以泛舟、垂钓、采莲、观鸭(鸟)为主要赏玩内容,四季皆可接纳游人。其中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已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区。

乌林历史名胜风景区

乌林位于洪湖市城区以东15公里处,隔江与南岸的赤壁市赤壁山相对,是江汉平原罕见的丘陵地带。著名的赤壁之战“火烧乌林”就发生在这里。主要相关景点有:(1)白骨塌;(2)红血巷;(3)乌林寨;(4)曹操湾;(5)摇头山;(6)放马场;(7)曹公祠。另外,乌林历史名胜风景区还有屈家岭文化的圆山遗址;有两汉、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墓葬群12处;有陈友谅故里及跑马岭、射凤台、打金场等遗址。

瞿家湾明代一条街及革命旧址群

瞿家湾镇明代一条街位于洪湖市西北部,南临洪湖,北靠内荆河,始建于明代弘治九年(1497年),是一个集明代古街与革命历史名胜为一体的风景点。老街主街道宽4米、长500余米,是湖北境内罕见的明代古街,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街面上百家商户店铺,从建筑到经营方式,皆古色古香,一派古朴典雅风貌,被专家们誉为“传统建筑之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湘鄂西苏区的首府,是湘鄂西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现存旧(遗)址22处,主要有:(1)中国共产党湘鄂西分局遗址;(2)中国共产党湘鄂西省委员会旧址;(3)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4)湘鄂西省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5)中国共产党湘鄂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旧址;(6)《工农日报》社旧址;等等。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又称烈士陵园,落成于1984年11月10日。馆址坐落于中心城区西南缘的长江之滨,陵园占地面积300亩,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纪念馆以烈士祠、陈列馆、纪念碑为主体,辅以牌坊、人工湖、花坛、假山组成。整个建筑错落有致,气势宏伟。纪念碑居陵园的核心部位,通高23米,碑身正面镶嵌“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12个黑色磨光花岗石的立体行书大字。碑身背面浮刻有贺龙元帅1957年书写的“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的题词。底座正面是国务院1957年12月为洪湖纪念碑撰写的碑文。1987年10月,该馆被国家民政部定为全国重点烈士陵园。1996年3月27日,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贺龙元帅”的贺龙铜像落成于该馆。

另外,洪湖市城区还有中国共产党鄂中特委旧址等革命旧址10多处,以及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居住过的旧址等。

白鳍豚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位于洪湖市新滩至螺山长江江段,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新螺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经科学探测,该区共有白鳍豚100多头。白鳍豚号称生物界的“稀世珍宝”、“水中大熊猫”,不仅在仿生学、生物学和军事学方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极具观赏价值。目前,该保护区已成为洪湖市的一大旅游景点。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洪湖为主要保护区域,成立于1996年。保护区面积37088公顷,以水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组成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未受污染的淡水资源以及湿地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保护对象。洪湖湿地的恢复和重建已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优先项目”和国际湿地公约局数据库。据调查,洪湖湿地保护区内现有各种植物472种21变种1变型种。隶属于116科、303属。别有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物种131种。保护区是各种水鸟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徒“驿站”,每年来此越冬的雁鸭类等水禽都在百万只以上,已知有各种水鸟8目、13科、65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物种69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物种16种(兼属《中日候鸟协定》和《中澳候鸟协定》的物种有12种)。洪湖湿地于2000年12月升格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著名人物洪湖生态园

洪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历史上名人辈出。元代有农民起义领袖倪文俊、陈友谅,陈后称帝,国号汉,年号大义。明代有文化名人黄蓬“三刘”(刘掞、刘深、刘元刚),刘掞为永乐乙酉进士、授翰林检讨,刘深为正统已未进士,曾任江西永宁、四川崇宁等县知县;另有20岁中进士、官至户部尚书的傅颐,进士并授大理寺评事的陈文烛等。清代有文化名人和政界要员张锡谷、刘心源、陆建瀛、王柏心、傅卓然,农民起义领袖张太元、何士秀、叶世彪等。1911年,武昌首义,洪湖有近百人参加,志士杨时杰、李春萱等分别担任中华民国军政府的内务、理财部长等要职,为推翻帝制、建立中华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洪湖有3144名有姓名的革命烈士和数以万计的无名英雄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

洪湖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高级干部。据不完全统计,洪湖籍省、军级以上干部有11人,他们是:田期玉,曾任公安部副部长;黄新廷,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成都军区司令员,装甲兵司令员;杨秀山,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西北第二军副军长、总参谋部军校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政治学院副院长、后勤学院院长等职;尹诗炎,曾任铁道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顾问等职;高诗德,199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兰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黄新义、鲁赤诚、李书茂(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李西林、夏福世、邓楚润(实行新军衔制后,被授予少将军衔)。洪湖籍高级知识分子150余人,其中有教授、高级工程师近40人,副教授50余人;博士、硕士70余人。如经济学家周新民、廖丹青,农学家曾宪修、彭先兵,水利电力学家李芳、谢鉴衡,建筑师瞿定忠,歌唱家刘家宜,音乐理论家童忠良,诗人兼作家丁力、尹一之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1:4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78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洪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洪湖市(位于湖北省南部).pdf

标签:洪湖市   湖北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