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校,座落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的阆中城东。办学历史悠久,始于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
自1996年实施总体规划以来,先后投资三千多万元,建成教学楼两幢、办公楼一幢、学生食堂一幢、学生公寓两幢、教职工宿舍七幢、400米标准运动场、校门、行政办公楼、科教楼、天文台等,办学条件极大改善。
中文名阆中东风中学
教学班104个
在校学生7000余人
在职教职工338人
学校简介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知府庄学和将明朝知府张思聪创建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的锦屏书院迁入“东园”,清代末年更名为“保宁府公共学堂”,1912年改名为保属联中,抗日战争初期国立四中迁入,1946年国立四中撤销后,省立阆中中学迁此。1955年建为阆中第一初级中学,1958建为完中,“文革”中更名为东风中学。
学校现有教学班95个,在校学生6600余人。在职教职工328人,其中特级教师、高级教师60人,中级教师79人,研修班结业13人。学校自创办中学以来,为国家和民族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仅省部级以上领导和获博士学位及教授职称以上的专家就有300余人。原川大教授张鼎铭。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在各级党政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发扬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精神,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办学成绩逐年攀升,为国家培养高、初中毕业生50000余人,为高校、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5000余人,可谓“桃李满天下”。近年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学校高考成绩在南充市同类学校中连续10年稳列前三名。
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南充市实验教学一等奖,阆中市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一等奖;被授予等称号。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学校教职工中有350余人次获国家、省、地、市的表彰;两百余篇科研(学术)论文在国家、省、市刊物发表。
目前学校师生员工坚持“三全”教育思想、牢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校训,按照“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质量立校、改革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方略,发挥省级示范高中的示范作用,最终将学校建成巴蜀名校。
学校领导领导班子成员
校长:胡琪涛
副校长:戚绍勇
副校长:黎胜清
副校长:伍贤均
副书记:田永兴
政教处主任:杨帆
总务处主任:何国华
教导处主任:罗朝坤
教研处主任:沈朝明
体卫处主任:邓子富
行政办主任:何文元
党委办主任:何永松
工会副主席:杨强德
团委书记:王冬梅
年级组长:
高三:杨帆、李正洪高二:罗朝坤、牟兴武高一:何永松、梁玉东
初三:王冬梅、苟永海初二:沈朝明、杨志初一:康克志、王利
办学理念校训
学习奋斗
校风
求真务实进取创新
教风
博学善教敬业爱生
学风
勤奋诚实活泼向上
办学目标
把学校办成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改革实验校、素质教育示范校、巴蜀名校
育人目标
德智双优身心两健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办学模式
互动整合
治校方略
弘扬传统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改革强校
学校荣誉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学校高考成绩在南充市同类学校中连续10年稳列前三名。学校各项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南充市实验教学一等奖,阆中市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一等奖。
被授予“南充地区劳动技术教育先进集体”、“阆中市文明单位”、“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最佳卫生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校”、“四川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四川省示范高中”等称号。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学校”、“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基地”、“阆中市法制教育基地”。
学校教职工中有350余人次获国家、省、地、市的表彰;两百余篇科研(学术)论文在国家、省、市刊上发表。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1:3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77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阆中东风中学(四川省阆中市公办中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阆中东风中学(四川省阆中市公办中学).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