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全日制综合类大学)

更新时间:2025-02-24 12:29:59 阅读: 评论:0

大连大学(全日制综合类大学)

大连大学 (全日制综合类大学) 次浏览 | 2022.09.18 12:35:08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大连大学全日制综合类大学

大连大学(Dalian University),简称连大(DLU),位于浪漫之都——辽宁省大连市,为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入选高校,首批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大连大学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49年4月的大连大学。1978年10月成立大连工学院旅大分校,后更名为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1983年11月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更名为大连大学。1987年10月,与大连师范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三校合一,组建成为如今的大连大学。大连大学位于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截至2021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2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1万平方米,藏书180余万册;学校下设29个学院,附属3所三级甲等医院,63个本科专业,拥有19个一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专业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教职工6040余人(含2所附属医院),校本部教职工1700余人,专任教师480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含研究生1400余人)。

中文名

大连大学

外文名

Dalian University

简称

连大(DLU)

创办时间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

综合类

主管部门

辽宁省

本科专业

64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不含一级学科覆盖)、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

校训

文明 自强 求是 创新

校歌

《大连大学我心中的挚爱》

院校代码

11258

中文名称

大连大学

外文名称

Dalian University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综合

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工作站1个

全国综合排名

293名(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现任校长

孟长功[1]

主要院系

医学院,人文学部,体育学院,英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25个学院

校址

大连市金州区学府大街10号(116622)

属性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

历史沿革

大连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49年4月成立的大连大学。1978年10月成立大连工学院旅大分校,1979年7月改后为大连工学院旅大分院,1981年11月改为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1983年11月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独立办学更名为大连大学。

1949年10月成立旅大师范学校,1978年12月改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3月改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

1950年10月成立的旅大市卫生学校,1951年3月改为旅大市医士学校,1954年12月改为辽宁省旅大市医士学校,1956年3月改为辽宁省旅大市卫生学校,1963年12月改为旅大市卫生学校,1981年3月改为大连市卫生学校。

1987年10月,大连大学、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三校合一,组建新的大连大学,大连大学设工学院、师范学院、医学院。时任大连市副市长赵亚平出任新的大连大学校长、党组书记。

2005年1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揭牌。

2006年4月,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8年12月,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并入大连大学。

2014年12月,学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16年1月,学校入选CDIO工程教育联盟。

2019年12月27日,大连大学附属盘州市人民医院正式揭牌。

2019年12月,成立大连大学软件工程学院,设软件工程本科和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学位硕士点。在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软件工程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仅次于辽宁省两所985院校,位列第三。

办学条件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设有25个学院,64个本科专业,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大连大学软件工程学院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大连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连大学医学院

大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大连大学法学院

大连大学文学院

大连大学历史学院

大连大学旅游学院

大连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

大连大学英语学院

大连大学美术学院

大连大学音乐学院

大连大学教育学院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

大连大学护理学院

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大连大学国际学院

大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大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大连大学附属盘州市人民医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现有教职工6400余人(含2所附属医院)。校本部教职工1600余人,正高职179人,博士生导师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73人,专任教师1014人。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实施“金普学者”系列计划,大力强化“大连市人才储备基地”的功能。学校有辽宁省后备院士培养工程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特聘教授1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8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3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优秀专家6人,辽宁省领才1人,8名教师入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9名教师入选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宋振骐(双聘教授)

辽宁省省级教学团队(5个):护理学教学团队、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团队、小学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细胞生物学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3月,大连大学现有20个一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二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共有7个省重点(培育)学科,8个学科入选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个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1个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

序号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名称

1

法学03

马克思主义理论

2

教育学04

体育学

3

文学05

中国语言文学

4

5

历史学06

中国史

6

理学07

化学

7

8

工学08

机械工程

9

10

11

12

13

14

医学10

临床医学

15

16

管理学12

管理科学与工程

17

18

艺术学13

音乐与舞蹈学

19

20

辽宁省一流学科(1个):软件工程

辽宁省高校重点学科(4个):专门史、有机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外科学

辽宁省高校重点培育学科(3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企业管理 

辽宁省高水平重点学科(3个):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外科学(骨外)

辽宁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5个):专门史、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企业管理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及卓越计划项目6个、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单位)及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2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示范性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重点支持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国际化试点专业22个,省级精品类课程27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7部。

在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软件工程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仅次于辽宁省内两所985院校,省内排名第3,与大连理工大学实行本科课程跨校互选合作,并联合培养博士生。

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护理学(二批)、小学教育(三批)、生物工程(四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六批)

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1个):大连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第二批)

国家级大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基础物理实验示范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7个):大连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等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护理学、汉语言文学、日语、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 [31] 

辽宁省示范性专业(7个):日语、医学检验、小学教育、护理学、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1] 

辽宁省特色专业(2个):医学检验、日语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土木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宇宙探索与发现、现代科技与人类未来、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西方古典文明、人体局部解剖学、自然分娩接产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辽宁省精品课程(20门):护理学基础、化工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大学英语、生物化学、液压传动、工程力学、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基因工程等

学术研究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个,拥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6个辽宁省创新团队,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以及3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

级别

名称

负责人

时间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先进设计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

魏小鹏

2008.10

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

智能信息处理与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

张强

2012.11

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智慧医疗协同创新中心

汪祖民

2012.6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魏小鹏

2005.3

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

高大彬

2006.10

通信网络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潘成胜

2008.12

复杂结构系统灾害预测防治重点实验室

麻凤海

2009.11

骨关节病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

赵德伟

2010.8

智慧医疗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汪祖民

2012.6

糖脂代谢研究重点实验室

刘庆平

2012.7

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信息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魏小鹏

2004.3

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

高大彬

2004.3

复杂结构系统灾害预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赵德深

2007.8

生物物理学重点实验室

周士胜

2007.8

通信与信号处理重点实验室

潘成胜

2009.5

特种加工与功能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

吴蒙华

2010.8

辽宁省工程实验室

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实验室

魏小鹏

2010.12

辽宁省工程研究中心

光学式三维数据获取及处理工程研究中心

张强

2012.11

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洋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迟乃玉

2009.6

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赵德深

2010.8

制冷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王珍

2011.8

化工环保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徐继润

2011.8

辽宁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赵德深

2004.12

辽宁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葛志毅

2005.4

科研成果

据2018年3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项目225项,年全口径科研经费超亿元;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16年获得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位居辽宁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第2名;发表SCI、SSCI、EI、CSSCI检索论文1000余篇次;授权发明专利335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1项国防科研成果参加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14项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参加“辽宁省第一届军民融合成果展”。这标志着我校科技创新能力步入全国地方高校的前列。在2017年中国大学教育部科技奖励排行榜中,学校位居第93名,辽宁省第4名;在教育部科技司发布的《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我校年度科研经费居全国第150名。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底,大连大学图书馆拥有图书148.5万册,期刊为763种,报纸114种;电子图书34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3万余种,中文数据库21种和外文数据库15种;古籍资源、校本资源达2万余册。

学术期刊

《大连大学学报》其前身是1980年创办的《大连师专学报》,1991年1月更为现名。1998年9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大连大学学报》转为高等学校正式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其属性为高校教育类综合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国标准刊号为ISSN1008-2395CN21-1390/G4,国外代号为DK21008。1999年1月开始正式出版发行。期刊为全国首届《CAJ-CD》评优获奖期刊;《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期刊。

国际交流

学校注重教育国际化建设,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吸引海外智力为我校及大连市服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韩国等18个国家的134所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多所高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师资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短期交流等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与多个海外团队开展了国际科研合作、智库合作等,每年均邀请一批海外知名专家到我校交流,并有部分专家被聘为客座教授。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号召,承建了“教育部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并分别在塞舌尔大学和科摩罗大学建设了孔子学院。学校的办学内涵不断丰富,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也助力了大连市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大连大学友好合作学校(机构)

序号

大洲

国家/地区

学校/机构名称

首签时间

1

美洲

美国

美国奥克兰大学

2002年5月

2

美洲

加拿大

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

2003年9月

3

美洲

美国

美国俄亥俄州多美尼加大学

2003年9月

4

美洲

美国

美国加州路德大学

2006年6月

5

美洲

加拿大

加拿大布兰登大学

2007年3月

6

美洲

加拿大

加拿大多伦多百年名理工学院

2008年10月

7

美洲

美国

美国圣名大学

2009年3月

8

美洲

美国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商学院

2009年11月

9

美洲

美国

美国德锐大学

2010年4月

10

美洲

美国

美国加州州立施坦尼斯大学

2010年4月

11

美洲

加拿大

加拿大百年理工学院

2011年3月

12

美洲

美国

美国恩波利亚大学

2012年1月

13

美洲

美国

美国伊利诺伊州州长州立大学

2012年5月

14

美洲

美国

美国西北密苏里州立大学

2012年10月

15

美洲

美国

美国犹他州迪克西州立大学

2013年4月

16

美洲

美国

美国加利福尼亚浸会大学

2013年5月

17

美洲

美国

美国大都会州立大学

2014年1月

18

美洲

美国

美国东伊利诺伊大学

2014年10月

19

美洲

美国

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

2015年11月

20

美洲

美国

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

2016年5月

21

美洲

美国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伯纳迪诺分校

2016年12月

22

欧洲

德国

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

2003年10月

23

欧洲

俄罗斯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

2008年1月

24

欧洲

英国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

2008年3月

25

欧洲

德国

中德综合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联谊会

2008年4月

26

欧洲

荷兰

荷兰Enraf-Nonius公司

2009年11月

27

欧洲

瑞典

瑞典克里斯帝安斯塔德大学

2011年3月

28

欧洲

丹麦

丹麦葛莱体育运动教育学院

2012年3月

29

欧洲

英国

英国西伦敦大学

2012年4月

30

欧洲

英国

英国贝德福特大学

2013年10月

31

欧洲

英国

英国索尔福德大学

2014年1月

32

欧洲

俄罗斯

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

2014年4月

33

欧洲

英国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2015年5月

34

欧洲

英国

英国德蒙特福特大学

2015年

35

欧洲

英国

英国斯特林(灵)大学

2016年8月

36

大洋洲

新西兰

坎特伯雷大学教育学院

1999年2月

37

大洋洲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

2005年12月

38

大洋洲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国立格里菲思大学

2006年9月

39

大洋洲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

2010年10月

40

亚洲

日本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

1992年

41

亚洲

日本

日本阪南大学

1995年12月

42

亚洲

日本

日本阪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

1997年3月

43

亚洲

日本

日本海国际交流中心

1998年

44

亚洲

日本

日本长崎野田综合教育中心

1999年5月

45

亚洲

日本

日本长崎综合科学大学

1999年6月

46

亚洲

日本

日本学校法人羽衣学园·羽衣国际大学

1999年12月

47

亚洲

日本

日本金泽大学

2001年3月

48

亚洲

日本

日本山梨英和大学

2002年3月

49

亚洲

日本

日本北陆大学

2003年1月

50

亚洲

日本

日本九州文化学院

2003年6月

51

亚洲

日本

日本岛根大学

2003年6月

52

亚洲

日本

日本中央大学

2003年11月

53

亚洲

日本

日本名古屋外国语大学

2004年2月

54

亚洲

韩国

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

2004年2月

55

亚洲

日本

日本长崎纯心大学

2004年4月

56

亚洲

日本

日本宇部创新大学

2004年4月

57

亚洲

韩国

韩国东义大学

2004年5月

58

亚洲

日本

日本山口大学

2004年8月

59

亚洲

日本

日本东京服饰专门学校

2005年1月

60

亚洲

韩国

韩国昌原大学校

2005年3月

61

亚洲

日本

日本爱知学院大学

2005年4月

62

亚洲

日本

日本北陆尖端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学

2005年4月

63

亚洲

日本

日本宫城大学

2005年4月

64

亚洲

日本

日本西南女学院大学

2005年4月

65

亚洲

韩国

韩国学中央研究院

2005年5月

66

亚洲

日本

日本石川县立大学

2005年10月

67

亚洲

韩国

韩国国际教育文化院

2005年10月

68

亚洲

韩国

韩国忠南大学

2005年12月

69

亚洲

韩国

韩国顺天乡大学

2006年8月

70

亚洲

日本

日本冈山商科大学

2006年11月

71

亚洲

日本

日本筑波大学

2007年2月

72

亚洲

韩国

韩国国际平和大学院

2007年3月

73

亚洲

韩国

韩国大真大学

2007年7月

74

亚洲

日本

日本相爱大学

2007年9月

75

亚洲

韩国

韩国国际脑教育综合大学

2007年11月

76

亚洲

韩国

韩国东亚大学校体育大学

2007年12月

77

亚洲

日本

日本广岛大学

2008年3月

78

亚洲

韩国

韩国新罗大学校

2008年10月

79

亚洲

韩国

韩国东首尔大学

2008年12月

80

亚洲

日本

日本仓敷作阳大学

2008年12月

81

亚洲

外蒙古

蒙古国财经大学

2009年3月

82

亚洲

美国

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

2009年4月

83

亚洲

日本

日本野崎“德州会”

2009年8月

84

亚洲

日本

日本创造学园大学

2009年11月

85

亚洲

日本

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

2010年7月

86

亚洲

中国台湾

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

2010年8月

87

亚洲

日本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

2010年8月

88

亚洲

日本

日本东北福祉大学

2010年9月

89

亚洲

日本

日本放射医学综合研究所

2010年11月

90

亚洲

日本

日本四天王寺大学

2010年12月

91

亚洲

韩国

韩国海洋大学

2010年12月

92

亚洲

韩国

韩国世明大学

2010年12月

93

亚洲

韩国

大韩民国永同大学校

2011年1月

94

亚洲

日本

日本神田外语大学

2011年2月

95

亚洲

韩国

韩国世宗大学

2011年3月

96

亚洲

中国台湾

国立台南护理专科学校

2011年4月

97

亚洲

日本

日本伊丽莎白音乐大学

2011年11月

98

亚洲

日本

日本吴工业高等专门学校

2012年3月

99

亚洲

韩国

韩国大邱科学大学校

2012年3月

100

亚洲

韩国

韩国庆云大学

2012年3月

101

亚洲

日本

日本信息安全大学院大学

2012年5月

102

亚洲

日本

日本福冈女子大学

2012年7月

103

亚洲

日本

日本岐阜市立女子短期大学

2012年7月

104

亚洲

日本

日本杏林大学

2012年9月

105

亚洲

日本

日本经济大学

2013年2月

106

亚洲

韩国

韩国青云大学

2013年3月

107

亚洲

日本

日本奈良佐保短期大学

2013年8月

108

亚洲

中国台湾

台中教育大学

2013年9月

109

亚洲

日本

日本国宇部开拓者大学

2013年9月

110

亚洲

日本

日本信州大学

2013年11月

111

亚洲

日本

日本事业创造大学院大学

2014年9月

112

亚洲

日本

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2014年12月

113

亚洲

日本

日本大阪市立大学

2014年12月

114

亚洲

韩国

韩国国立济州大学

2015年6月

115

亚洲

中国台湾

台湾马偕医学院

2015年9月

116

亚洲

日本

日本法政大学

2016年2月

117

非洲

塞舌尔共和国

塞舌尔大学

2012年9月

文化传统校训

文明 自强 求是 创新

文明是时代对人才的呼唤,也是我们学校应该追求的特色。未来的世界充满激烈的竞争。什么是最强的竞争力?文明是最强的竞争力。靠文明铸成的综合素质,把高度科学文明精神融入每个人的血液,中华民族才能像奔流不息的黄河永远向前!大连大学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自强是中华民族从屈辱到自强的灵魂,也是大连大学取得重大进步的精神支柱。消极等待,怨天尤人,永远不能成为强者。越是困难,就越要自己努力,越是后来者就越要自强不息,这才是大连大学当前和永远倡导的精神状态。

求是是历代伟大革命导师提倡的思想方法。我们前面的路很长,建设一所优秀大学的任务还很艰巨。只有不倦地学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把解放思想、坚持改革的气魄和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我们才能进步,事业才能发展。

创新是历史前进的钥匙。时代在飞速前进,事物在不断变化,只凭前人的经验,照搬别人的成果而缺乏研究问题的能力,缺乏超越意识和主体意识,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爬行,我们大连大学就是要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色,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行动。[2]

校歌

校歌

校歌《大连大学我心中的挚爱》

作词:赵亚平 作曲:杜明

走近广阔的大海,奔向高耸的山脉,

扎根原生的土地,告别过去,走向未来;

体会大海的胸怀,学习高山的气概,

感受大地的厚重,新绿勃发,满园豪迈。

啊,大连大学,我的生命已和你融在一起,

啊,大连大学,你是我心中的挚爱。

今天,你使我英姿焕发,

明天,我为你增光添彩。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王晋良

校长

孟长功

党委副书记

郭长明

副校长

李玉光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吴高飞

副校长

柏丹

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

张祖立

党委常委、校长助理

麻凤海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部长

赵玉娟

秘书长、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部(处)长

马荣霞

参考资料[3]

所获荣誉

2021年4月,大连大学学生处被授予“辽宁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1:1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76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连大学(全日制综合类大学).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连大学(全日制综合类大学).pdf

标签:大学   大连   全日制   综合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