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更新时间:2024-11-20 14:39:31 阅读: 评论:0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次浏览 | 2022.08.25 14:43:27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福建中医药大学(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 Medicine),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学校。学校是中国内地第一所招收台湾学生的中医药院校。

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8月,原名福建中医学院,是中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福建中医药大学。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共占地1030亩,各类建筑总面积34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多元,纸质图书138多万册、电子图书101万册;设有13个学院(部),2个研究院;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2万多人,其中研究生2400多人;有教职医护员工(含四所直属附属医院)近60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约1000人;有2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1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临床医学院。

中文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创办时间

主管部门

福建省人民政府

硕士点

40个

博士点

14个

校训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地址

福州市五四路282号

学校类型

医药

属性

公立大学

所属地区

福建省福州市

现任校长

陈立典

历史沿革筚路蓝缕

1953年,根据党和国家的中医政策,福建省卫生厅要求全省各级卫生部门积极举办中医进修班,培训中医人员,10月6日,福建中医学院的前身——福州中医进修学校成立   。

1955年11月,该校易名为“福建省中医进修学校”。

1958年8月13日,在省中医进修学校的基础上,福建省第一所由福建省内兴办的中医高等学府——福建中医学院正式成立,学校创办初期只有6名专职教师,1966年已有专职教师89名。创办之初,学校由省卫生厅直接领导。

1959年,经批准省人民医院和省中医研究所并入福建中医学院直接领导,从此学校形成了教、医、研三结合的管理体制。

1962年,福建省人民医院独立建院。

学校创办伊始,即加强校内教学机构的建设,教研组从6个发展到24个;还设有图书馆、医疗室等。至1963年底,学校占地面积为64 .7亩,建筑面积18102平方米;建立8个完整的实验室和动物房、无菌室,仪器设备总值为13.73万元;拥有图书资料3万多册。并确立了以中医高等教育为主、多层次教育的方向。先后招收了8届6年制中医医疗专业本科班、3届中医医疗专业专科班,举办了3期中医进修班,3期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班。教师及科研人员编写出版的著作有20余部,发表了一大批学术论文,取得了10多项科研成果,其中以“内痔核的枯痔丁疗法”成果影响最大,获国家科委颁发的鉴定书。  

(以上数据统计时间段:1953.7-1969.夏)

文革期间

1969年11月,福建省革命委员会领导小组决定福建中医学院与福建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迁址泉州,省中医研究所同时与福建中医学院脱钩。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个体中医诊所停办。省人民医院因西医人员比重日益增大而失去原有中医院的特点,市人民医院迁往北峰山区。全校220名教职工(不包括附属单位),有180名被下放。  

1972年成立的福建医科大学中医系继续培养中医药人才,薪火相传,延续着福建中医学院的使命。  [2]

(以上数据统计时间段:1969.夏-1978.秋)

改革开放

1976年,福建省委作出恢复福建中医学院的决定,并成立筹备领导小组。经国务院批准福建中医学院正式复办。

1978年3月,福建省委决定在福州 环城区 洪山镇 树兜 五四北路 新建校舍;11月8日,福建中医学院举行挂牌仪式与开学典礼,当年秋季招收中医医疗专业(本科)178人;复办初期,只设1个综合办公室,到1979年5、6月间才逐步架构起各部门工作框架。

1980年5月,省政府批准在福州吉祥山中医学院旧址筹建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并于同年底成立附属医院筹备处;7月1日,省政府决定附属医院复名为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正式挂牌。

1985年,学校开始发展研究生教育。

图书馆侧面

1988年至1997年,学校共获省厅级以上课题212项;1998年至2008年,该校共中标课题144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5项,省部级课题303项,厅局级课题613项,校级课题495项;1978年至1987年间,学校共有 82 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和省市的嘉奖(国家和部、委级奖的有20项,华东地区和省、市级的有62项);1998年至2008年,该校成果获奖162项,其中国家级行业奖18项,省部级50项,厅局级13项,其他奖项81项;1977 年至 2008年,学校医教研人员单独或参编,并正式出版的著作有 258部,并编写了一批教材;1978 年至 2008 年,学校教研人员在医学杂志上公开发表了1万多篇学术论文。

1994年,学校共设中医系、骨伤系、针灸推拿系、中药系和现代医学部、公共基础部,有4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5个硕士点。教职工其中中级职称250多名。

2002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

2003年,成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2005年7月,成立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2006年5月,学校专门成立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发展基金,资助省内外中西医结合研究项目。

2007年9月3日,组建了福建中医学院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同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再次获得“优秀”成绩。  

2008年,学校再次被列入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同意福建中医学院更名为福建中医药大学的通知》,学校正式更名为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5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康复物理治疗(PT)和作业治疗(OT)分别通过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世界作业治疗联盟(WFOT)国际教育标准认证。  

2018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其中中西医结合、中医学入选福建省A类高峰学科,中药学、护理学、药学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临床医学、管理学入选福建省应用型学科。  

2019年7月,学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20年3月,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氢疗研究院成立   ;9月20日,加入海西医学联盟   。

2022年2月20日,民盟福建省委会向福建中医药大学捐赠《精正大医图》仪式在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举行

办学条件师资队伍

自强楼

据2017年1月学校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医护员工(含四所直属附属医院)30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拥有一批国家和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优秀教师等,其中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医康复教学团队、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中医康复教学团队、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骨伤学科教学团队、方剂学科教学团队、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针灸学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团队  

院系概况

截至2021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设有13个学院(部),开办20个本科专业。  

院系专业

学院设置

专业设置

中医学院

中医学、中医学(“5+3”一体化)

中西医结合学院

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

药学院

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市场营销、食品科学与工程

骨伤学院

中医骨伤、中医骨伤(七年制本硕连读)、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方向)、临床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针灸学院

七年制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班)、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中医美容班)、医学实验技术(美容技术方向)

人文与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医事法律方向、健康保险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方向)、中医学(临床心理学方向)

护理学院

护理学

康复医学院

康复治疗学(物理治疗方向、作业治疗方向、康复医学方向(闽台合作办学))

体育部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

研究生院

·

海外教育学院

·

成人教育学院

· 

福建中医药大学教学建设

2002年和2007年,学校先后两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10年12月,中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试点认证;2016年,物理治疗学(PT)和作业治疗学(OT)两个培养方向分别通过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世界作业治疗联盟(WFOT)的认证。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9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国家级精品课程:康复护理学、中医诊断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经络俞血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师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医健康理念、经络养生一点通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康复护理学、中医诊断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医学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中西医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中西医护理技能实践教学中心、康复实践教学中心

学科建设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个、福建省重点学科7个、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2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中医学、中药学、药学、护理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伤寒学、中医文献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康复学、中医护理学、针灸学、中药化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经学、中医急诊学、中医养生学、推拿学、中药分析学、临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心理学、中医预防医学

福建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康复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中医学

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康复医学方向)

学术研究科研平台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2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8个国家(局级)三级科研实验室,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8个省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基地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康复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闽台中药分子生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医骨伤及运动康复实验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中医康复研究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康复、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等

国家(局级)三级科研实验室:病理生理学实验室、针灸生理实验室、骨重建生物力学实验室、中医康复技术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药药理(细胞结构与功能)实验室、中药、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康复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科研成果

成果概况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先后有549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和省市的奖励,其中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2项;“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课题236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71项,省部级项目47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5项。特别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上取得突破。 

重大专项

一、“福建省道地药材雷公藤、太子参、泽泻的新药研发” 该校陈立典教授主持研究的“福建省道地药材雷公藤、太子参、泽泻的新药研发”获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2009YZ0001),该专题总投资经费1200万元。

二、“肝脏重大疾病新药的研发” 由该校洪振丰教授主持研究的 “肝脏重大疾病新药的研发” 获科技厅2010年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2010YZ0001)。该专题总投资1100万元。] 

国家科技成果奖励

序号

成果名称

授奖名称

获奖时间

获奖人

1

贲门癌的吞水音图诊断仪

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1987年

朱云瑞、陈荔香

2

血液循环动力脉图检测技术与脉图仪研究

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1991年

陈东汉、蔡光东

3

三尖杉酯类生物碱的合成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82年

王永铿

4

杉木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分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89年

梁一池

5

马尾松种源变异和种源区划分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0年

梁一池

6

侧柏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区划的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3年

梁一池

7

经络感传与经络实质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

胡翔龙、吴宝华

8

三尖杉属植物中抗癌有效成分的药理、药化和临床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

药物二室

9

慢性气管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

林求诚、庄子长

10

杜鹃类药物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研究(满山白)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

郑兴中

11

枯痔疗法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

陈民藩

12

循环骤停8分钟以上15例复苏成功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

赵竞成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底,该校图书馆纸质资源总量达116.4万册;各类学术电子资源容量达45.1TB。在长期的建设中形成了闽台中医药文化文献特色馆藏,支持了学校闽台特色研究。收藏线装古籍图书1950种,共计11277册(其中医学类古籍图书约1600种,8800册),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福建古代著名医家陈修园、宋慈、杨士瀛、郑奋扬等各类著述94种,370册;福建地域特色文献12种,390余册。  

学术期刊

《康复学报》

《康复学报》是由福建中医药大学、科学出版社(北京)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刊物主要报道内容包括康复医学领域有关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介绍康复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与康复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等。

《福建中医药》

《福建中医药》(双月刊)创刊于1956年,由福建省中医药学会、福建中医药大学主办,该刊先后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全国中心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附属医院

校园风光

截至2020年2月,学校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附属人民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附属康复医院是国内首家通过国际康复质量认证委员会(CARF)认证的康复专科医院;有1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临床医学院,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有康复、肛肠、脾胃、外科等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屏山校区设立国医堂医院,为社会提供服务。  

直属附属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合作交流

学校是内地第一所招收台湾学生的中医药院校,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各类在校海外学生近300名,其中多数为台湾学生;先后举办了11届两岸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短期进修等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对台教育格局。学校还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马来西亚、瑞典、芬兰、丹麦、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医疗机构、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3]

文化传统精神文化

校训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大医精诚”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精”指熟练的专业技能,“诚”指高尚的道德品质,惟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者方能称为“大医”。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追求的是完美的境界,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正是大学精神之所在。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激励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紧紧围绕“精诚”二字不懈努力,直至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既体现了学校培养德才兼备中医药人才的特点,又突出了学校孜孜以求、不断进步的办学理念。  

形象标识

校标

1、标志体现地缘文化特点。标志主体由抽象化字母“F”“J”和太极图组合变化构成。“F”“J”各为“福”“建”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突出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地域特征。太极图阴阳合抱的造型是传统中医的象征性标志,它体现了中医阴阳和谐的理念。

2、标志寓示中医院校使命。标志主体似诊脉之手,喻示福建中医药大学秉承中医传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标志又似扶携之手,喻示福建中医药大学传道、授业、解惑,带领莘莘学子走进中医的学术殿堂;标志又似传播之手,喻示福建中医药大学肩负弘扬祖国医学的重任,向世界传播中医药知识。

3、标志突出办学理念特色。标志主体形成浪花造型,展示了福建中医药大学独特的地域优势,努力为海内外学术交流作出积极贡献;跃动的浪花还体现福建中医药大学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现代外向型中医药大学。

4、标志展现古今融合内涵。标志主体运用传统的赭红色,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与旗山校区的建筑用色相吻合;同时标志富有时代气息,暗喻学校是一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高等院校。

5、1958年为学校的创立时间。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陈立典

校长、党委副书记

李灿东

党委副书记

黄子杰、林羽

副校长

刘献祥、陶静、苏友新、彭军(试用期一年) 

纪委书记

叶虹

所获荣誉

2022年2月,选入第一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0:46: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74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