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4-11-19 16:35:55 阅读: 评论:0

恒(汉语汉字

恒 (汉语汉字) 次浏览 | 2022.11.10 13:15:36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恒汉语汉字

恒(拼音:héng、gèng),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古字形写作“亘”,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为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样子,又通“亘(gèn)”指绵延,延续,读作gèng。月亮弦、望有常,故引申出长久、持久的意思;又引申特指恒心,用作名词;又引申为表示行为动作的经常性,用作副词。读héng。

中文名

拼音

héng,gèng

部首

五笔

NGJG

仓颉

PMAM

郑码

UBK

笔顺

点、点、竖、横、竖、横折、横、横、横

字级

一级(1685)

平水韵

下平十蒸(héng)

笔画数

3 6

造字法

会意字

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异体

恆、𢘆、𢛢

古文

亙、𠄨、㔰

统一码

6052

四角码

9101₆

注音字母

ㄏㄥˊ,ㄍㄥˋ

字源演变

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字形1、2)。初文写作“亘(gèn)”。从“二”和“月”,“二”代表天和地,月即月亮,合起来表示月亮悬于天地间已有亿万年的时间,月圆缺往复而寓永恒之意。另外甲骨文还有从“弓”的异体(字形1)。《毛传》解释“如月之恒”中的“恒”为“弦”,郑笺进一步解释为“月上弦而就盈”。弦本弓上物,所以字从弓。一说强调月亮趋于弓形。在金文中,为区分字义,加上了“心”旁(字形3),其义殆与恒心有关;“亘”则成了“㮓”的古文。

“月”和“舟”古文常混用,所以篆文中中间的“月”讹变为“舟”。秦汉文字或从月(字形6);或从舟(字形8);或从日(字形9)。从“舟”沿袭小篆之讹,从“日”则与从“月”相通。楷书作“恒(异体)”或“恒”。作“恒(异体)”者是从“月”或“舟”形体的变写,作“恒”者则继承了从“日”的写法。

字形5、10、11是战国楚系文字的特殊写法,郭店简、包山简很常见。其相同之处是从“二”和“夕”,古代“月”和“夕”的写法很相似,故以从“月”无别。其不同之处是字形5从“心”和“卜”,字形10、11则省去“心”而留下了“卜”,“卜”符非赘笔饰画,其意难明。

详细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句

例词

héng

形容词

永久,持久。

lasting;permanent

《诗经·小雅·小明》:无恒安处。

永恒;恒久;恒心

经常的,普通的。

constant;common

《三国志·吴主传》:形貌奇伟,骨体不恒。

恒态:恒情;恒常;恒言

名词

持久不变的意志。

perverance

《论语·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做巫医。”

有恒;持之以恒

(Héng)特指恒山。

Hengshan Mountain

《博物志》:五岳:华、岱、恒、衡、嵩。

恒碣

〈文言〉规律;法则

law

《国语·越语下》: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

恒式;恒典;恒例

〈文言〉从前的,旧的(做法)

《礼记·月令》:国有大灾,则帅巫而造巫恒。

《周易》卦名,详见“恒卦”。

(Héng)姓氏用字。

恒思公(楚大夫名)

副词

〈文言〉经常,常常。

always

《孟子·告子下》:人恒过,然后能改。

酣歌恒舞

〈文言〉犹尝,曾。

《助字辨略》卷二:恒既训常,而尝与常通,转相训也。

gèng

形容词

〈文言〉上弦月渐趋盈满的样子。

crescent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日升月恒

动词

〈文言〉周遍,遍及。

《诗经·大雅·生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

〈文言〉通“亘”,绵延,延续

《汉书·叙传上》:潜神默记,恒以年岁。

[2][3]

古籍释义说文解字

【卷十三】【二部】胡登切(héng)

常也。从心从舟,在二之间上下。心以舟施,恒也①。

𠄨,古文恒从月。《诗》②曰:“如月之恒。”胡登切。

【注释】①心以句: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施’当为‘旋’。”②《诗》:指《小雅·天保》。《毛传》:“恒,弦也。”

【译文】恒,长久。由心、舟在天地之间上下往返会意。思念之心靠舟运转,经久不衰。是恒的意思。𠄨,是古文“恒”字。《诗经》说:“像月亮到了上弦的日子”。

说文解字注

【常也】

注:常当作长。古长久字只作长,浅人稍稍分别,乃或借下裙之常为之。故至《集韵》乃有一曰久也之训。而篇、韵皆无之。此俗字之不可不正者也,时之长与尺寸之长、非有二义。

【从心舟在二之间上下】

注:上下犹往复也。

【心以舟施。恒也】

注:谓往复遥远,而心以舟运旋,历久不变,恒之意也。宙下曰:舟车所极复也。此说会意之恉。胡登切,六部。俗本心上增一字,非。

【古文恒。从月】

注:此篆转写讹舛,既云从月,则左当作緪,不当作夕也。若汗简则左作舟,而右亦同此,不可晓。又按门部之古文闲作?。盖古文月字略似外字,古文恒直是二中月耳。

【《诗》曰:“如月之恒”】

注:《小雅·天保》文,此说从月之意。非谓毛诗作緪也。传曰:恒,弦也。按诗之恒本亦作緪,谓张弦也。月上弦而就盈,于是有恒久之义,故古文从月。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恒;康熙笔画:10;部外笔画:6

古文:𢛢𠄨

héngㄏㄥˊ《广韵》《集韵》《韵会》并胡登切,音峘。《说文》:常也。

又卦名。《易·恒卦》:恒,久也。

又《礼·月令》:文绣有恒。疏:恒,故也。必因循故法也。

又《周礼·夏官·司弓矢》:恒矢痹矢,用诸散射。注:恒矢。安居之矢也。痹矢象焉。

又山名。《尔雅·释山》:恒山为北岳。《史记·夏本纪注》:恒山在定州恒阳县。《风俗通》:北方恒山。恒者。常也。万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3]

又州名,汉恒山郡,周武帝置恒州,因山名。

又姓。楚大夫恒惠公。

gèngㄍㄥˋ又去声。《转注古音》古邓切,音亘。《诗·小雅》:如月之恒。注:恒,古邓反。弦也。月上弦而就盈。亦作絚。

又徧也。《诗·大雅》:恒之秬秠。注:恒,古邓反。徧种之也。

◎按此字体制不一,《说文》《集韵》《六书统》《说文长笺》《精蕰正讹》等书从月从舟,辨驳更改,或省或并,恐属臆断。因去古已远,大篆,小篆已多不合,而况隷(隶)楷乎。凡讲字形处,槩不赘引。

字形书法字形对比书写提示

【笔顺】①丶(点)②丶(点)③丨(竖)④一(横)⑤丨(竖)⑥㇕(横折)⑦一(横)⑧一(横)⑨一(横)

【写法】❶“忄”窄“亘”宽,底部“亘”高。❷“忄”,左点在田字格横中线。❸“亘”,首笔横起笔于竖中线;“日”略扁,上宽下窄,首笔竖在竖中线,框内短横在横中线下侧;末笔横较长,从“忄”下侧起笔。❹“亘”横画较多,注意间隔均匀。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王力系统

ɣ

əŋ

董同龢系统

ɣ

ə̂ŋ

周法高系统

ɡ

əŋ

李方桂系统

g

əng

əng

əng

南北朝

əŋ(宋北魏前期);əŋ(北魏后期北齐);əŋ(齐梁陈北周隋)

隋唐

拟音/王力系统

ɣ

əŋ

拟音/董同龢系统

ɣ

əŋ

拟音/周法高系统

ɣ

əŋ

拟音/李方桂系统

ɣ

əng

拟音/陈新雄系统

ɣ

əŋ

韵书集成

小韵

反切

声母

清浊

韵母

韵部韵目

韵系

韵摄

拟音

广韵

胡登切

全浊

下平十七登

平声

一等

开口呼

ɣəŋ

集韵

居曾切

全清

下平十七登

平声

一等

开口呼

kəŋ

胡登切

全浊

下平十七登

平声

一等

开口呼

ɣəŋ

居邓切

全清

四十八嶝

去声

一等

开口呼

kəŋ

中原音韵

全清

庚青

阳平

一等

开口呼

xəŋ

中州音韵

奚经切

庚青

平声

洪武正韵

何庚切

全浊

十八庚

平声

ɣəŋ

居邓切

全清

十八敬

去声

kəŋ

分韵撮要

第十五登等凳德

阳平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0:35: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73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恒(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恒(汉语汉字).pdf

标签:汉字   汉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