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5-02-24 00:28:10 阅读: 评论:0

宓(汉语汉字

宓 (汉语汉字) 次浏览 | 2022.11.10 12:57:3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宓汉语汉字

宓,是一个汉语汉字,为多音字。

中文名

拼音

fú、mì

部首

字码

U 5B93

五笔

PNTR

仓颉

JPH

郑码

WDWM

笔顺

44545434

注音

ㄈㄨˊ、ㄇㄧˋ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字源演变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宀必(gaibi)

[ 汉字部件构造 ]:宀必

[ 笔顺编号 ]:44545434

[ 笔顺读写 ]:捺捺折捺折捺撇捺

象形造字

“宓”是“密” 的初文,密行而宓废。本义是安静的密室。《说文》: “宓, 安也。 ” 均为屋室中设有长兵器 (守卫)的形状,犹如后代的作战室、白虎堂、机要室,用重兵把守。《说文》称: “密, 山如堂者。 ”意思是像堂屋样的山。不确。用现在的话说,应是机要密室重如山。

形声字。从宀,必声。本义是安定。《说文·宀部》: “宓, 安也。从宀,必声。 ”段玉裁注:「此字经典作密,密行而 宓废矣。」”同“密”。安定、安宁;平静。《淮南子·览冥训》:“宓穆休于太祖之下。引申为寂静、停止、秘密等意义。“宓”的各种意义后来用“密”来表示,密本从山,宓声。本义是形状像堂屋的山。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密,主谓山,假为精密字而本义废矣。”

基本解释

[ mì ]安静:安~。

[ fú ]1.古通“伏”。2.姓。

详细解释

【mì】ㄇ〡ˋ 〔《广韵》弥毕切,入质,明。〕 〔《广韵》美笔切,入质,明。〕

1. 同「密」。安静。安宁。《说文·宀部》:「宓,安也。」段玉裁注:「此字经典作密,密行而宓废矣。」静止;静默。参见「宓穆」。

2. 同「密」。悄悄地;秘密地。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豺牙宓厉,虺毒潜吹。」

3. 见「宓汩」。水疾流的。宓穆休于太祖之下。——《淮南子》  

 4.姓。(今多读mì)。春秋鲁国有宓不齐。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fú】〔《四声篇海》房六切〕通「伏」。参见「宓羲氏」。《法言·问道》作“伏栖”

方言集汇

粤语:fuk6mat6 客家话:[海陆丰腔]mit8[梅县腔]met8[台湾四县腔]mit8[客语拼音字汇]med6[宝安腔]mit8[客英字典]met8 潮州话:毛因8(灭)[2]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美毕切《集韵》《韵会》《洪武正韵》觅毕切,𠀤音蜜。《说文》安也。《玉篇》止也,静也,默也。《埤苍》祕宓也。《颜师古曰》宓汨,去疾也。

又人名。《三国志》秦宓。

又房六切。《孟康汉书古文注》宓,今伏字。皇甫谧云:伏羲或谓之宓羲。考诸经史纬侯无宓羲之号,必後世传写误以虙为宓。孔子弟子虙不齐,後人云济南伏生,卽子贱之後,是知虙与伏古字通用,後误以为宓也。

又《集韵》宓或作密𧶡。

说文解字

安也。从宀必声。美毕切

说文解字注

(宓)安也。此字经典作密。密行而宓废矣。大雅。止旅乃密。传曰。密、安也。正义曰。释诂曰。密、康、静也。康、安也。转以相训。是密得为安。按上林赋宓汨、去疾也。义似异而实同。孔子弟子子贱姓宓。从宀。必声。美毕切。十二部。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0:33: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73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宓(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宓(汉语汉字).pdf

标签:汉字   汉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