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象学用语)

更新时间:2025-01-11 15:17:24 阅读: 评论:0

干旱(气象学用语)

干旱 (气象学用语) 次浏览 | 2022.05.21 10:26:03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干旱气象学用语

干旱(arid),是一种水量相对亏缺的自然现象。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使供水水源匮乏,除危害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外,还危害居民生活,影响工业生产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干旱后则容易发生蝗灾,干旱是自然现象,干旱并不等于旱灾,干旱只有造成损失才能成为灾害。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中文名

干旱

外文名

drought damage

类别

气象灾害

原因

长期无雨或少雨

后果

作物水分遭到破坏

解决

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合理用水

概述

干旱通常指长期无雨或少雨,水分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形成原因干旱的土地

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土壤干旱和气候干旱的主要表现都是降水不足。

因此,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根本原因。降水量是直接影响土地是否干旱的关键因素,发生干旱的几率和降雨量是成正比的,但是干旱并不完全由降雨量决定,还与蒸发等因素有关。

预警信号

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干旱橙色预警

含义

干旱橙色预警

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工作;

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3、压减城镇供水指标,优先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农业灌溉用水;

4、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

5、气象部门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红色预警

含义

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救灾工作;

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远距离调水等应急供水方案,采取提外水、打深井、车载送水等多种手段,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牲畜饮水;

3、限时或者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缩小或者阶段性停止农业灌溉供水;

4、严禁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暂停排放工业污水;

5、气象部门适时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

种类地标开裂

干旱可分为连续性干旱、季节性干旱和突发性干旱三类。

连续不断干旱使地面成为沙漠,在这种地方,不存在明显的降水季节。在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区,具有一短促的、降雨状况多变的湿季,其他季节即为干季。

根据持续时间,干旱可分为: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30天、夏季16~25天、秋冬季31~50天。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45天、夏季26~35天、秋冬季51~70天。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60天、夏季36~45天、秋冬季71~90天。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危害水库干涸

干旱的最直接危害是造成农作物减产,使农业歉收,严重时形成大饥荒。在严重干旱时,人们饮水发生困难,生命受到威胁。中国西北一些地区因经常发生干旱,人畜饮水极端困难,被迫进行人口大迁移。在以水利发电为主要电力能源的地区,干旱造成发电量减少,能源紧张,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

在干旱季节,火容易发生,且难以控制和扑灭。事实上,大多数火灾,特别是大的森林火灾都发生在干旱高温季节。灾还常常带来蝗灾,在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造成沙漠化,使土地资源遭受极大的破坏。

农业生产一方面干旱缺水,一方面浪费水严重。中国灌溉水利用率只有45%,而发达国家为70%左右。中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应对干旱,需要转换新思路,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由单一抗旱转向全面抗旱。

全面抗旱应该在重视农业抗旱的同时,更加科学理性地做好城市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等全方位的抗旱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旱情达到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存,严重缺水时人们生活的饮用水得不到正常供应,人类严重缺乏饮用水资源就会造成大的疾病泛滥情况,产生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各种影响。

与旱灾的区别

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与农业干旱的区别及关系

气象干旱是指某时段由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 农业干旱以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长状态为特征,是指农业生长季内因长期无雨,造成土壤缺水,农作物生长发育受抑,导致明显减产,甚至无收。 农业干旱的发生程度除了受降水、气温等气象因素影响外,还与土壤性质、种植制度、作物种类、生育期等有关。在发生气象干旱后,假如能及时为农作物提供灌溉,或采取其他农业措施保持土壤水分,满足作物需要,则不会形成农业干旱。气象干旱是农业干旱的先兆,降水与蒸散不平衡使土壤含水量下降、供给作物水分不足,最终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在灌溉设施不完备的地方,气象干旱是引发农业干旱的最重要因素。农业干旱往往滞后于气象干旱的发生,同样在出现降水后干旱解除,农业干旱也滞后于气象干旱。[1]

中国旱情干涸地表

干旱在中国是影响区域最广、发生最频繁的气象灾害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旱灾虽有一定控制,但仍不断发生。1951—1990年中国平均每年发生7.5次,受旱农田面积2000万公顷,成灾面积670万公顷,近30年因旱灾损失粮食占中国粮食损失总量的50%。1959到1961年三年连旱,累计受灾农田面积达1.1亿公顷,共减产粮食6115万吨。1997年全国受旱农作物3351万公顷,相当全国耕地面积的63%。干旱在中国分布最为广泛,但不同地区受旱程度不一。1951年到1990年中国有四个明显的干旱中心,即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西部、广东与福建南部、云南及四川南部;其次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南部、湘赣南部。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月20日,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区及北京降水量不足1毫米。华北区域平均降水量仅8.5毫米,为2000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与常年同期相比,北方冬麦区降水量普遍偏少五至八成,其中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等地偏少八成以上。2008年11月至今,北方旱区各主要城市都度过了一个干渴的冬天。北京仅2008年12月21日一天出现了微量降水,无降水日数达到91天,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均为1952年有相关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次小值(1972年历史同期无降水)。西安自入冬以来,无降水日数达78天,随着一股弱冷空气的到来,西安市人影办将择机进行人工降雨,缓解干旱的局面。河南全省农业重旱和中旱面积比例分别达6.7%(528万亩)和13.7%(1079万亩),豫西、豫北大部旱情相对较重;河北全省农业干旱严重,中南部地区未冬灌地块2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已经降到40%左右,不能满足冬小麦正常越冬,局部地区出现死苗现象;山西中南部冬麦区干旱程度已达重度,对冬小麦越冬生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少部分干旱严重的地区出现土地干裂、麦苗枯死等现象;陕西关中地区麦田有不同程度的干土层,其中渭北一带表墒严重不足,有10~15厘米干土层;北京部分浇冻水过早或土壤结构不好的冬麦田地块干土层达3~5厘米,少部分浅播麦苗已有冻伤和旱象发生。四川省水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形成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水资源以河川径流最为丰富,但径流量的季节分布不均,大多集中在6-10月,洪旱灾害时有发生;天然水质良好,但部分地区有污染。工程性缺水问题也是个难题。川中丘陵地区的资阳、遂宁、内江很多县(市、区)都缺乏水资源,特别是乐至、安岳等地,既没有大江大河,连小河沟都很少。在没有修建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前,川中地区缺少大型引水工程设施,用水困难。[2]

应对措施

自然界的干旱是否造成灾害,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则取决于人为措施。

世界范围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是:

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②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③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④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中国近1000年重大干旱事件干旱

根据历史文献,查得最近1000年来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干旱事件有14例,其中出现于宋、元、明、清等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分别是:

公元989~991年(北宋);1209~1211(南宋);1370~1372年(元朝);1483~1485年(明朝);1585~1590(明朝);1637~1643年(明朝);1784~1787年(清朝)和1875~1877年(清朝)。这14个干旱事例中,以1637~1643年的干旱事件持续时间最长;1585~1590年干旱地域最广,且地域分布变化最大,前期北旱南涝转变为后期的北涝南旱;1877年为北方大旱的典型;1785年则为江淮、长江中下游干旱之典型;而公元989年为中原地区干旱之典型。

1637~1643年的干旱(通常又称崇祯大旱)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近百年所未见。中国南、北方23个省(区)相继遭受严重旱灾。干旱少雨的主要区域在华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这些地区都连旱5年以上,旱区中心所在的河南省,连旱7年之久,以1640年干旱最为猖獗。干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涝的格局,且旱区逐年向东、南扩大;1640年以后北方降雨增多,转变为北涝南旱。在这期间瘟疫流行、蝗虫灾害猖獗。

1585~1590年的干旱地域广、变化大,大范围干旱持续6年。干旱事件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呈北旱南涝的旱涝分布格局,后段旱涝分布格局有改变,北方开始多雨,干旱区扩大并南移至长江流域及江南。由各省逐年受旱成灾的县数统计可见,前段受旱最重的是河北、山西,后段受旱最重的是江苏、安徽和湖南,旱灾持续最久的则是河南。

1589年达到极旱,1585~1590年间各地河湖井泉干涸记录可旁证干旱程度,其中1589年的许多干涸记录为最近50年所未见。例如,安徽“淮河竭、井泉涸、野无青草”;浙江“运河龟坼赤地千里,河中无勺水”等。这次干旱事件尚伴有大范围饥荒和瘟疫,疫区随大旱地区而转移。

1877年为北方大旱的典型,在旱区中心的山西省南部二百余日无透雨,陕西华阴县1877年无降雨日数达290天以上,这样的持久干旱情形也是最近50年所未见的;汉水、汾水、浍水、汶河、渠河水涸。疫疾伴随旱灾和饥馑迅速发生并蔓延,这期间蝗虫大面积发生。

1785年为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干旱之典型,据史料记载:“太湖水涸百余里,湖底掘得独木舟”。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严重旱灾持续4年,并伴随严重的蝗灾和瘟疫,其持续少雨时间和酷旱记述为近50年所未见。江淮及太湖地区1785年夏季降水量低于现代记录的极小值。如苏州1785年夏季6~8月雨日数仅28天,夏季降水量的推算值为174毫米,为18世纪夏季(6~8月)雨量的次低值,也低于1951~2000年的最低降水量记录,其距平百分率低达-57.4%,即夏季雨量的减少近6成。在持续旱灾期间,黄河下游及黄淮、江淮飞蝗大爆发,还出现疫病大流行。

公元989年为中原地区干旱之典型,该年开封的年降水量推算为191毫米,为最近的50年所未见;公元990年的年降水量为357毫米。旱区中心地带这2年的年降水量平均减少近6成,连续2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这也低于最近50年的最低气象记录。

这些极端干旱个例发生在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其中1585~1590年(明万历十四至十八年)持续6年大范围干旱,出现在小冰期最寒冷阶段到来之前的相对温和时段;1637~1643年(明崇桢十至十六年)南北方连续7年大范围干旱,出现在小冰期寒冷气候背景下;1784~1787年的大范围持续干旱事件则出现在小冰期中的相对温暖阶段;1876~1878年(清光绪二至四年)持续3年大范围干旱,出现在全球大范围气候转暖的背景下等等。

根据最近1000年间有过多次大范围持续3年以上的重大干旱事件的事实,尤其是有的干旱严重程度为最近50年所未见的事实来看,可以认为,在过去1000年的气候变化历程中,最近的50年尚属于气候条件较好的时段。因此,对于未来出现重大气候干旱灾异的可能性应予重视。另外,当前尽管十分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但也应当看到,即使在人类活动影响并不显著的历史时期,重大的气候灾害仍多有发生,其严重程度多有超过现代记录的。因此,在预估未来的气候情景,和讨论未来的干旱和水资源匮乏问题时,应当充分考虑古气候记录的研究结果。

各地概况

⑴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深居大陆内部,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变式:南美洲南部巴塔哥尼亚沙漠的成因:地处温带,盛行西风,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处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⑵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①常年受到副高和信风带的影响;②大西洋沿岸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由北往南影响沿岸,大气稳定。③地中海受相对气压影响,冬季为相对低压,气压在此辐合,热带大陆性气团影响地中海,夏季地中海为相对高压,下沉气流强盛,使地中海沿岸气流下沉,加深撒哈拉沙漠气候的干燥。④红海为狭窄水体,东北为阿拉伯沙漠区,东北信风吹来干燥气流,处于副热带海区,高温高盐,大气稳定。⑤南部的副高可达18??N.

变式: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①塔尔沙漠在夏季形成热低压,但高空上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盛行,形成高低压叠置,使得低压气流不能进一步上升,而成云致雨。②西南气流自阿拉伯和非洲吹来,较干燥。③西南季风不易到达,④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⑶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①安第斯山直逼西海岸,使热带沙漠气候难以向东扩展;②受秘鲁寒流影响,使热带沙漠气候向北延伸;

⑷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的原因: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⑸华北春旱原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带未到,降水稀少;农业需水量大。

⑹东北无春旱的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春季有积雪融水。

⑺华北地区缺水问题:产生原因: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②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治理措施: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⑧海水淡化等。

⑻死(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下渗多(自然原因)②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棉田面积扩大,引阿姆河、锡尔河灌溉),使汇入死(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少。(社会经济原因)

⑼江淮伏旱的原因:锋面雨带北移,降水减少;单一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20:0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71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干旱(气象学用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干旱(气象学用语).pdf

标签:气象学   干旱   用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