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汉语词语)

更新时间:2025-04-07 16:26:04 阅读: 评论:0

共鸣(汉语词语)

共鸣 (汉语词语) 次浏览 | 2022.05.09 07:00:08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共鸣汉语词语

共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òngmíng,一指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二指由别人的某种思想感情引起相同的思想感情。

中文名

共鸣

外文名

acoustic resonance

性质

汉语词语

概念

1、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

2、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

空气柱的共鸣

我们知道,正像水波是水的波动一样,声波是空气的波动;更明确地说,它是空气一疏一密的变化;以一定的速度从声源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每秒钟疏密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相邻的两个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声音的频率越高,或者说波长越短,听起来音调就越高。

一般地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例如打鼓的时候,鼓皮一上一下地振动,于是在空气中引起声音。不同物体振动产生不同的频率的声音。比如大鼓和小鼓的声音,频率就不一样。

有趣的是:两个发声频率相同的物体,如果彼此相隔不远,那么使其中一个发声,另一个也就有可能跟着发声,这种现象就叫“共鸣”。更有趣的是:几乎随便什么容器里的空气(叫做空气柱),也会同发声物体共鸣。拿一个发声物体挨近容器口,如果频率或波长适当的话,那么空气柱就会起共鸣,而使声音大大加强。

根据声学家的研究,只要波长等于空气柱长度的4倍,或4/3、4/5……的声音,传入容器后就能引起共鸣。普通热水瓶内部高度大约是30厘米;可以算出,如果波长为120厘米或40厘米……的声音传入热水瓶,都会引起共鸣。

我们周围是一个声音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存在各种波长的声音:人和动物的声音,风和流水的声音,机器和车子的声音。在这许多的声音里,总有可以引起各种容器共鸣的声音[1]。微弱的声音经过共鸣以后就被加强了。一般总是同时有多种波长的声音在那里面发生共鸣。这就是我们挨近热水瓶等容器口上所听见的嗡嗡声。由于空气柱短,引起共鸣的声音的波长也短,因此,一个小瓶子发出的嗡嗡声比热水瓶发出的尖锐。

如果容器有所破损,使原有的空气柱的完整性遭到某种破坏,那么,共鸣的声音也会有所变化。因此,人们往往通过聆听嗡嗡声来检查热水瓶是否有所破损,是否保温效果好。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8:5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67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共鸣(汉语词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共鸣(汉语词语).pdf

标签:汉语   共鸣   词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