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是指由于近地层空气中悬浮的无数小水滴或小冰晶造成水平能见度不足500米的一种天气现象。
中文名大雾
类型天气现象
原因空气中悬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
危害危害人体健康等
概念在近低层空气中,空气中的悬浮水滴使人的视线模糊不清,当事人的水平能间距离下降到1000米以下时,就称雾。
等级雾有等级之分。
轻雾
能间距离小于1000米大于500米时称为轻雾;
大雾
能见距离不足500米时称为大雾;
浓雾
能见距离不足200米时称为浓雾。
形成条件雾的形成要有三个条件:
(1)一是近地面层水汽比较充沛,也就是空气中湿度很大;
(2)二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要达到过饱和,就是有小水滴的形成;
(3)三是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
形成与消散雾形成时,常伴有相应的逆温层存在,也就是说,在近地面这一段,越靠近地面气温越低,越往上气温越高。这与正常天气情况刚好相反。
(1)雾在夜间逐渐形成,至早晨浓度最高;
(2)太阳出来后,地面温度升高,浓雾就会逐渐变薄,直至消散。
因此有“十雾九晴”的说法。如果久不消散,则会下雨,这大多与秋冬时季锋面过境有关。
存在危害雾是种灾害性天气,被国际上列为十大灾害天气之一。
威胁交通安全
它的直接危害是由于能见度低,威胁海陆空交通安全,这类事故不胜枚举。
酿成事故
它还能对输电线路和露天电气设备的绝缘体造成变故,甚至酿成事故。
危害人体健康
现今科学家认为,雾的产生由于存在“逆温层”,大气很稳定,对流作用减弱,空气中的水汽、尘埃和其他污染物不容易向高空扩散,便只能滞留在近地面当雾滴消散后,污染物便全部进入空气中,造成严重的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空气污染
据科学家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这种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以呼吸道最为显着。因此人们不要在雾中行走,更不要在雾中健身。
防雾措施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尽量少在雾中活动,不要在雾中锻炼身体。
3、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4、驾驶车辆和汽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乘车(船)不要争先恐后,遇渡轮停航时,不要拥挤在渡口处。
相关研究大连地区位于辽东半岛,三面环海,水汽充足,大雾天气频发,由此造成的灾害也多有发生。因此,大雾天气便成为大连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大连的交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都有很大影响,故此准确的大雾预报不仅可以减轻灾害的损失,也是社会活动及人们出行的气象指南,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1]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8:3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66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雾(天气现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雾(天气现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