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拼音:guì)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另有学者认为此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贵”的基本义指价格高,与“贱”相对。引申指地位高。后来用作敬辞,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由价格高又引申为价值高,表示珍贵、重要。又表示尊重、重视,作动词用。
中文名贵
拼音ɡuì
繁体貴
部首贝
五笔KHGM(86、98)
仓颉LMBO
郑码JIAL
笔顺251212534
字级一级(编号:1495)
平水韵去声·五未
名称贵
结构合体字,上下结构
造字法会意字或形声字
注音字母ㄍㄨㄟˋ
总笔画数4 5
异体字䝿、𡭙、𧶪、𧷈、𧸋
UnicodeCJK统一汉字U 8D35
GBK编码B9F3
四角号码5080₂
字源演变贵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据图A字形释为“贵”。甲骨文字形(图A),上面是左右两只手,下面是“土”字,其字形像土块,像用双手掬捧土块。还有一种字形(图B),上面是一双手,中间像一种农具,下面是泥上堆。整个字形像是用农具整理田地。从甲骨文字形来看,最初之义是用手掬捧上地。
《汉语大字典》解释:“甲骨文象两手舁(yú)上之形。”土地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人们认为土地是最宝贵的。战国文字字形上部则变成了“臾(kuì)”字(一双手握着工具),下面是贝。贝是古代的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战国文字(图1)的贵字多作左、右式的排列,篆文(图2)则固定写作上下结构。汉隶字形(图3-6)就变成繁体字(图7)。字形简化则成为“贵”。
“贵”字的基本义是指很贵重。既然贵重,评价就会高,就值得重视,这就是宝贵、可贵、珍贵。因为贵重,评价高,其地位也就高,成为贵族、贵人、贵妇人、达官贵人。正因为贵重,评价又高,所以贵也作敬辞用,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为贵姓、贵国、贵干、高抬贵手。
现代释义形容词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臾(guì)声。从“贝”,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同本义[expensive;costly]
贵,物不贱也。——《说文》[1]
贵货而贱土。——《国语·晋语》
不贵难得之货。——《老子》
国之诸市,屦贱踊贵。——《左传·昭公三年》
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汉书·食货志上》
又如:春雨贵如油;昂贵(价格很高);贵腾(价格暴涨);贵踊(物价上涨);贵贾(高价)
指地位高:贵族。贵戚。贵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贵,尊也。贵贱以物喻。犹尊卑以器喻。——《广雅》
一曰爵以驭其贵。——《周礼·太宰》
民犹犯贵。——《礼记·坊记》
贵贵为其近于君也。——《礼记·祭义》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显贵;权贵;亲贵(帝王的近亲或亲信);富贵(有钱又有地位);贵地(显达的地位;尊称他人的乡里);贵途(升官晋爵的途径);贵私(一心想私人占有);贵不期骄(显贵者不锲望染上骄恣专横的习气,但仍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了)。
贵重;重要[precious;important]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又如:贵宝(贵重的宝物);贵献(贵重的献礼);贵器(贵重的器皿。喻大器或高位);贵珍(贵重的珍品)
敬辞,尊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时用[your]
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儒林外史》
又如:贵国;贵府;贵地;贵上下(询问对方姓名的敬辞);贵上(对别人的仆役称其主人的敬称)
名词
地位显要的人[high official]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唐·于之贲《山村臾》[2]
又如:贵门(权贵人家);贵阶(唐代品秩之制有九品,五品以上称贵阶);贵游(没有官职的王公贵族);贵躬(指王公贵人)
贵州省的简称[Guizhou province]
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又如:云贵高原。
姓。汉有庐江太守贵迁。
动词
抬高物价[ri in price]
而粜谷之人贵贱其价。——《论衡·变动》[3]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晁错《论贵粟疏》
崇尚,重视[attach importance to]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礼·中庸》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商君书·画策》
又如:贵德(崇尚道德);贵爱(珍贵爱重);贵农贱商(重农轻商);贵尚(崇尚;尊崇);贵好(崇尚和喜好);贵贵(尊敬显贵的人);贵敬(敬重);贵异(特别看重;不作一般看待;珍视);贵信(尊重和信任)。
古籍释义说文解字【卷六】【贝部】居胃切(guì)
物不贱也。从贝臾声。臾,古文蒉。
说文解字注物不贱也。从贝,臾声。居胃切,十五部。
臾,古文蒉。见艸部。○按,贵篆各本厕部末賏上,非旧次也,今更正。
广韵居胃切,去未见‖贵声队2部(guì)
贵,尊也。髙也。《释名》曰:“贵,归也,物所归仰也。”《说文》作䝿。亦姓,出自陆终之后。《风俗通》有贵迁,为庐江太守。居胃切。三。
贵康熙字典【酉集中】【贝部】贵·康熙笔画:12·部外笔画:5
古文:𡭙、𧸋
《唐韵》居胃切。《集韵》《韵会》归谓切。并音餽。《说文》作䝿,物不贱也。《易·系辞》: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书·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
又《玉篇》:高也,尊也。《易·系辞》:崇高莫大乎富贵。《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统诏王驭万民,六曰尊贵。
又《礼·祭仪》: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注:贵谓燕赐有加於诸臣也。
又《孟子》:用下敬上,谓之贵贵。
又欲也。《战国策》:贵合於秦以伐齐。注:贵,犹欲也。
又《玉篇》:多价也。《前汉·食货志》:器苦恶贾贵。
又《释名》:贵,归也,物所归仰也。
又姓。《风俗通》:庐江太守贵迁。
又州名。《韵会》:春秋骆越地,隋鬰州,唐改贵州。
贵字形书法字形对比贵书写提示“𠀐”宽、扁,“贝”窄、长。“𠀐”,居上居中;扁框上宽下窄中间竖笔在竖中线,下横长。“贝”居下居中;㇕(横折)的横段在横中线,竖撇起笔竖中线,末两笔撇、点底部持平。
书法欣赏贵音韵集成中上古音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k | i̯wəd | |
王力系统 | 微 | k | ǐwəi | |
董同龢系统 | 微 | k | juə̆d | |
周法高系统 | 微 | k | jwər | |
李方桂系统 | 微 | kw | jədh | |
西汉 | 脂 | |||
东汉 | 脂 | |||
魏 | 脂 | jəd | ||
晋 | 脂 | jəd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脂微 | jwəi | |
北魏後期北齐 | 微 | jwəi | ||
齐梁陈北周隋 | 微 | jwəi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k | jwe̯i | |
拟音/王力系统 | k | ǐwəi |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k | juəi |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k | iuəi |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k | jwĕi |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k | ǐuəi |
字形 |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声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贵 | 贵 | 止 | 去声 | 八未 | 见 | 合口呼 | 三等 | 全清 | 居胃切 | kjuəi | |
集韵 | 䝿 | 止 | 去声 | 八未 | 见 | 合口呼 | 三等 | 全清 | 归谓切 | kiuəi | ||
韵略 | 去声 | 未 | 归胃切 | |||||||||
增韵 | 去声 | 未 | 居胃切 | |||||||||
中原音韵 | 贵 | 去声 | 齐微 | 见 | 合口呼 | 全清 | kui | |||||
中州音韵 | 去声 | 齐微 | 光畏切 | |||||||||
洪武正韵 | 贵 | 去声 | 七队 | 见 | 古 | 全清 | 居胃切 | kuei | ||||
分韵撮要 | 贵 | 阴去 | 第二威伟畏 | 古 |
注意:发音用国际音标标注,仅作参考,可能与实际发音有异
方言区 | 方言点 | 发音 | 调值 | 调类 | 读音 |
北京官话 | 北京 | kuei | 51 | 去声 | |
北方官话 | 济南 | kuei | 21 | 去声 | |
中原官话 | 西安 | kuei | 55 | 去声 | |
西南官话 | 武汉 | kuei | 35 | 去声 | |
西南官话 | 成都 | kuei | 13 | 去声 | |
江淮官话 | 合肥 | kue | 53 | 去声 | |
江淮官话 | 扬州 | kuəi | 55 | 去声 | |
晋语 | 太原 | kuei | 45 | 去声 | |
吴语 | 苏州 | kuᴇ | 412 | 阴去 | 文读 |
吴语 | 苏州 | tɕy | 412 | 阴去 | 白读 |
吴语 | 温州 | tɕy | 42 | 阴去 | 文读 |
吴语 | 温州 | kai | 42 | 阴去 | 白读 |
湘语 | 长沙 | kuei | 45 | 阴去 | |
湘语 | 双峰 | kuei | 35 | 阴去 | |
赣语 | 南昌 | kui | 45 | 阴去 | |
客家话 | 梅县 | kui | 52 | 去声 | |
粤语 | 广州 | kuɐi | 33 | 阴去 | |
粤语 | 阳江 | kuɐi | 24 | 阴去 | |
闽语 | 厦门 | kui | 11 | 阴去 | |
闽语 | 潮州 | kui | 213 | 阴去 | |
闽语 | 福州 | kuei | 213 | 阴去 | |
闽语 | 建瓯 | ky | 22 | 阴去 |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8:1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65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贵(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贵(汉语汉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