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器(医疗器械)

更新时间:2024-11-16 18:40:38 阅读: 评论:0

拔罐器(医疗器械

拔罐器 (医疗器械) 次浏览 | 2022.07.19 13:14:04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拔罐器医疗器械

拔罐器,拔罐疗法为中国的传统医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广为流传。中医拔罐有八个穴位。中医拔罐有八个穴位,在这些穴位经常施以拔罐,对养生保健及祛病有重要的意义。其吸收了传统罐具的优点,利用高科技手段,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使中医古老的拔罐法又焕发了青春。拔罐器的主要特点是罐体透明,罐内负压可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和病情随意调整,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便于掌握拔罐时间,较之传统意义上的火罐,疗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无烫伤之优,操作简便,不易破碎,所以既适用于医院,又更广泛的适用于家庭。

中文名

拔罐器

外文名

Cupping device

别名

罐疗仪、电动拔罐器

传承

中国的传统医术

原理

用火使之产生负压

组成

空罐、真空枪、连接管

简介拔罐器

拔罐器,拔罐疗法为中国的传统医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广为流传。中医拔罐有八个穴位,在这些穴位经常施以拔罐,对养生保健及祛病有重要的意义。

百会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1]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大椎取穴方法

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2]

主治疾病: 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内关标准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法:伸臂仰掌,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皮肤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前臂深筋膜,在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入指浅屈肌,在正中神经的尺进入指深屈肌,经前臂屈肌后间隙入旋前方肌,直抵前臂内间膜。以上诸肌除指深屈肌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外,其它肌肉均正中神经的肌支支配。

【特异性】手厥阴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交阴维脉。

【功用】宁心安神,和胃和逆,理气镇痛。

【主治病症】

1.循环系统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管闭阻性脉管炎,无脉症,高血压;

2.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痉挛,肠炎,痢疾,急性胆道疾患;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癔病,失眠,血管性头痛,多发性神经炎,脑血管病后遗症以及手术疼痛,膈肌痉挛,休克;

4. 其它:甲状腺机能亢进,哮喘,疟疾。

5. 为针麻、镇痛常用穴之一。

合谷

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解剖位置】

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

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详见此手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简易取穴法: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 ,或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下压处取穴 。

主治症状: 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神阕

 标准定位,仰卧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取法】仰卧,于脐窝中点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结缔组织、壁腹膜。浅层主要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功用】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主治病症】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尸厥,角弓反张,风痫,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

足三里

 取穴方法: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另外一种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此外,对更年期障碍、腰腿疲劳、皮肤粗糙也很有效。该穴是人体最重要的治病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神经衰弱、治疗忧郁症、治疗脚气、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三阴交

 取穴方法: 取穴时,患者迎正坐或仰卧。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治疗不孕症、治疗月经痛、治疗妊娠恶阻等。

涌泉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 、 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 、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人体穴位配伍〗 配然谷穴治喉痹;配阴陵泉穴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水沟穴、照海穴治癫痫。配太冲穴、百会穴治头项痛。

作用

拔罐可以治疗的病症: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膈肌痉挛、神经性呕吐、慢性胃炎、神经衰弱、性神经衰弱、偏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阳痿、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损伤坐骨神经痛、落枕、网球肘、妇科疾病、更年期综合症、、急性扁桃体炎、牙痛、神经性皮炎、儿童消化不良、小儿腹泻、遗尿症等。

拔罐方法

(1)留罐法:即将真空罐拔于皮肤后停留10分钟左右,儿童3分钟左右,皮肤细嫩者根据人体耐受度为限。待拔罐部位皮肤充血、淤血时起罐,若罐大而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病重,病灶深深及疼痛者拔罐时间可稍长,病轻或病灶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时间宜短;冬天拔罐时间可稍长,夏天宜短。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疾病均可采用。

(2)走罐法:亦称推罐、行罐。即拔罐钱,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将罐拔住,然后沿着经脉或者需要拔的线路来回推拉真空罐,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可起到拔罐与刮痧的双重作用。适用于面积较大、皮肤平滑、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背部、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即将真空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吸拔起下,直至皮肤潮红。本法一般多用于不太平整,容易掉罐的部位,以及颜面等不宜留瘀斑的部位。

治疗结束时,提一下真空罐尾部的活塞放气即可起罐。

病症取穴参考

1、由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

症状:鼻塞声重、喷嚏、鼻流清涕,喉痒咳嗽,口不渴,甚则恶寒发热,肢体酸痛。

取穴:风池、风门、外关

2、痰湿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

症状:咳嗽痰多,痰白而稀,咳声重浊,胸部满闷,喘促短气,食欲不振。

取穴:(1)肺俞、中府(2)脾俞膻中、定喘

3、肝郁化火型神经衰弱

症状:失眠、多梦易惊、性情急躁易怒,头昏脑胀,好叹气,小便赤黄,大便秘结。

取穴:风池、肝俞、心俞。

4、风寒外袭型颈椎病

病状:颈强脊痛,肩臂酸楚,因夜寐露肩或久卧湿地而加重,或有手臂麻木发冷。

取穴:大椎、风门、风池肩井、外关、阿是穴。

5、网球肘

寒湿凝滞气血瘀阻型

症状:肘部疼痛、劳作尤剧,不能旋臂,提物困难。

取穴:曲池、手三里、肘髎、外关、阿是穴

6、胃火型牙痛

症状:牙痛剧烈、牙龈红肿、颊腮肿热、拒绝困难、口渴口臭、大便秘结、小便赤黄。

取穴:颊车,下关支沟、承山、胃俞。

注意事项拔罐器

1、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皮肤平滑、没有毛发的部位,根据所需拔罐部位,选取不同规格的罐具,如确实需要在不平部位及毛发部位拔罐,可用和好的面圈垫在拔罐口下面,以防漏气或选取异型拔罐。(另购)皮肤干燥,可先将皮肤湿润后再拔罐。

2、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应先选用小拔罐,并小用拔罐,轻刺激。

3、罐子拔上后不要移动体位,在使用多拔罐疗法时,拔罐与拔罐之间应保留一定距离,不宜排列过近。

4、高热、昏迷、抽搐等急性,危重病人应先明确诊断病情以免延误抢救治疗时机

5、起罐后,局部潮红瘙痒不可以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可消散。

6、起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淤血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水泡轻者只须防止擦破,待其自然吸收即可;水泡较大时,常提示病情较重。可在水泡根部用消毒针刺破放水,敖以消毒纱布以防感染。

7、患者精神紧张,饥饿、体位不当、或拔罐吸力过大时,患者有时会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脉沉细,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细微欲绝等现象,此为晕罐,应立即起罐,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可恢复;重者在上述处理后如仍不缓解,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8、拔上拔罐以后,须询问病人感觉怎么样,如有发热、发紧、凉气外出,温暖舒适的感觉都属于正常反应。如病人感觉过紧灼痛。难受可能是吸拔力过大或此处不适宜拔罐,或改用小拔罐。

9、拔罐,起罐时应保持室内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产品保养和维护

    1、拔罐器应避免挤压和划伤,并保持清洁。 

 2、拔罐器避免和腐蚀性液体接触,不可和红花油等外用产品接触 

 3、真空罐使用后,常规消毒液,酒精棉搽拭;不可浸泡,水煮或高温处理。 

 4、真空枪可自行拆卸,定期对枪筒内的污渍进行清理,擦净后再胶碗周围放少许润滑油。

 5、真空枪抽气量不足时,可更换胶碗,安装后继续使用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7:38: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63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拔罐器(医疗器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拔罐器(医疗器械).pdf

标签:医疗器械   拔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