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威海的分校)

更新时间:2025-02-24 12:11:05 阅读: 评论:0

哈工大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威海的分校)

哈工大威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威海的分校) 次浏览 | 2022.11.23 16:37:3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哈工大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威海的分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始建于1985年,隶属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坐落于胶东半岛的海滨城市威海,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跨省校区之一。学校同属于国家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计划重点建设大学,是C9联盟和卓越大学联盟重要成员之一。学校全日制学生毕业后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学位证。截至2014年3月,学校占地156公顷,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设有10个院(系),设置38个本科专业,共享校本部的148个硕士点和82个博士点,单独设置的硕士研究生二级学科20个。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000余人,研究生600余人。

中文名

哈工大威海

外文名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Weihai

简称

哈工大(威海)

创办时间

办学性质

公立大学

学校特色

985工程、211工程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现任领导

徐晓飞

硕士点

共享本部硕士点+单独设置硕士点20个

博士点

共享本部相关博士点若干个

院系设置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

校训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校歌

《哈工大之歌》

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文化西路2号

主要奖项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历史沿革

1920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建立;

1985年,哈工大与威海市政府签定合作建设威海分校的协议;

1987年,经原中国航天工业部批准并开始筹建;

1988年,开始招生;

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哈工大汽车工程学院迁址威海与威海分校合并;

1997年,哈工大汽车工程学院正式迁址威海,在威海分校改扩建;

2001年,威海市人民政府与哈工大签定共建哈工大威海分校协议;

2002年,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10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三方签订共建哈工大(威海)协议。

2014年3月,在哈工大第五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王树国校长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海洋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初步达成共识,将共建哈工大(威海)。

学术研究科研平台哈工大威海

截至2014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有各类研究机构70余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设立的分支机构3个。

国家级科研平台

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级科研机构分支机构

机器人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威海校区分支机构)、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威海校区分支机构、复合材料与船舶结构设计研究所(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威海校区分支机构)。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现代数字化医疗装备实验室、海洋资源环境检测实验室、超快光子技术实验室。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船舶设计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船舶防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嵌入式系统研发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网络化与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汽车零部件快速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有25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学校科研经费从2007年的3015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6585万元,被SCI、EI、ISTP检索的论文从2007年的113篇增长到2010年的274篇。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1项。其中,钟诗胜教授科研团队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与维修决策支持系统”获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乔晓林教授科研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两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任秀莲教授与企业合作完成的“L-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学校有31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共计1178万元,其中面上项目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3项,均立项率达到27%。

学术资源

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中外文藏书4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800余种,报纸80余种,音像资料2700余件,自购、共享及试用各种数据库百余种、电子图书90余万册。

办学条件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共有教职工800余名,其中教授92人,副教授249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教师队伍博士化率达到55.9%。温广武教授入选2013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谭建宇教授入选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

两院院士

姓名

所在机构

王国栋(兼职)

中国工程院

宋健(兼职)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入选时间

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孙振绮

2007年

大学英语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韩哲

2009年

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刘会英

2011年

大学体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佟艳华

2012年

院系专业

截至2014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设有10个院(系),2个教学部,设置38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与校本部共享148个硕士点和82个博士点,单独设置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0个,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为“985”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5个学科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工商管理、土木工程。

山东省重点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车辆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材料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电气自动化与测控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特色专业

车辆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安全、电子封装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学、大学英语、大学体育、数据结构、电路、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基础、电工学、单片机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西方经济学、复变函数论与运算微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方法、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教学成果

2008年至2012年间,学校学生在各类大赛中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其中国际奖励43项,国家级奖励100余项,13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先后涌现出1个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6个省级优秀班级。2013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1.9%,硕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3%。2013年,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70项,其中,国际奖励33项,国家级奖励147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12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共有各类留学生417人来校读书,其中学历生60人,交换生93人,语言培训生264人;在校学生联合培养39人,派出交换生108人,公派留学生75人。学校与15所国外著名高校签订学生培养合作协议。2007年至2012年,本科毕业后出国深造的共433人。

文化传统校徽

展开的书:形如鸟的双翼,寓意哈工大人永远飞翔在知识的世界,不懈地探求真理;

英文字母HIT:哈工大英文全称“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缩写,寓意哈工大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理念;

数字1920:哈工大的建校时间,彰显哈工大积淀深厚的悠久历史;

美丽的建筑:造型独特、气势恢宏、中心对称、细部收敛的俄式风格的学校主楼图案,寓意哈工大严谨、求实的作风和追求卓越的信念;

环绕的齿轮:环形而放射形状,象征知识和科技的力量,代表哈工大的理工特色,寓意哈工大不断向社会输送知识和优秀人才。

校徽似东升旭日,表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自1920年建校起就是一所探求真理,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开放式大学。

校训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20世纪50年代由时任哈工大校长的李昌等领导归纳概括而成。“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体现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思想。“规格严格”有两层意思:首先要有“规格”,其次要“严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点子上,下到程度。“规格严格”与“功夫到家”,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只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才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只有“功夫到家”,“规格严格”的实现才有可靠的保证。受惠于“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传统,哈工大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随着时代的发展,“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将不断补充其崭新的内涵。

哈工大精神

一、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

二、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

三、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

四、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

校歌

《哈工大之歌》由哈工大知名校友、原文化部部长、现全国政协常委刘忠德作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歌剧院院长刘锡津作曲。

校庆日

威海校区:9月17日(航天部批复建校日期);

哈工大本部:每年6月7日。

学校领导现任领导

学校主要领导(2014年)

姓名

职务

徐晓飞

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

姜波

校区党委书记

王建文

校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钟诗胜

校区副校长

温广武

校区副校长

曲世友

校区副校长

赵国亮

校区副校长

历任校区校长

姓名

任职时间

强文义

1988年4月-1994年7月

乔晓林

1994年7月-1999年2月

王尔德

1999年2月-2006年11月

李绍滨

2006年11月-2009年11月

冯吉才

2009年11月至2015年1月

徐晓飞

2015年1月至今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7:26: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62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哈工大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威海的分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哈工大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威海的分校).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