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艇是以舰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可对敌大、中型水面舰船实施导弹攻击,也可担负巡逻、警戒、反潜、布雷等任务。导弹艇吨位小,航速高,机动灵活,攻击威力大。排水量为数十吨至数百吨,航行速度30-40节,有的可达50节,续航能力500-3000海里。艇上装有巡航式舰对舰导弹2-8枚,20-76毫米舰炮2座,以及各种鱼雷、水雷、深水炸弹和舰对空导弹等。此外还有搜索探测、武器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和指挥控制自动化系统。导弹艇的性能特点与鱼雷艇基本相同,但由于导弹在攻击距离,攻击准确性和突然性等方面远优于鱼雷,所以导弹艇具有更强的战斗力。
中文名导弹艇
外文名Missile boat
特点吨位小,航速高,机动灵活
续航能力500-3000海里
航行速度30到40节,有的可达到50节
主要武器反舰导弹
简介中国海军导弹艇导弹艇自20世纪50年代末问世以来,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及其以后的局部战争中得到广泛运用,战果显赫,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
1959年,前苏联首先将“冥河”式舰对舰导弹安装在拆除了鱼雷发射管的P6级鱼雷艇上,改制成“蚊子”级导弹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弹艇。它的满载排水量为75吨,航速70公里/小时,装有2枚导弹。
导弹艇诞生后,由于具有造价低,威力大的特点,一些中,小发展中国家纷纷装备使用导弹艇。而一些西方国家曾嘲笑它是“穷国的武器”。1967年10月21日,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埃及海军用苏制“蚊子”级导弹艇一举击沉了以色列2500吨级的“埃拉特”号驱逐舰。这海战史上首次导弹艇击沉军舰的战例,它也显示了导弹艇具有小艇打大舰的作战效能。从此,那些曾轻视导弹艇的人也不得不重新认识它的作用了。在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萨尔”级和“雷谢夫”级导弹艇,成功地干扰了埃及和叙利亚导弹艇发射的几十枚“冥河”式导弹,使其无一命中;同时使用“加布里埃尔”式舰对舰导弹和舰炮,击沉击伤对方导弹艇12艘。这是导弹艇击沉同类艇的首次战例,它也显示了导弹艇和其它舰艇应向加强电子战能力方向发展的大趋势。这些海战的经验引起了各国海军的重视,于是竞相发展导弹艇,增强它的电子干扰和反电子干扰能力。到80年代初,已有约50个国家拥有各型导弹艇约750艘。
历史外观19世纪后期,鱼雷的问世使海战全靠火炮相搏的局面被打破,能发射鱼雷的小艇也可击沉大舰。不过鱼雷快艇也存在防护力薄弱、远航难和靠近敌船不易等天生弱点,因而在世界海战史上战绩很小。50年代初解放军确定以小艇打大舰时,曾有两种设想:一是用鱼雷艇利用夜暗或白天放烟幕高速接近大舰,二是以高速护卫艇打先锋压制敌舰的速射炮,掩护鱼雷艇逼近攻击。为此,中国引进了苏联P-6型鱼雷艇(分别为15和30吨)并仿制了上百艘,此外还自制了53甲、55甲型巡逻护卫艇和“上海”级高速护卫艇(其排水量均在百吨以下)数百艘。在东南沿海的海战中,解放军小艇用“以小吃大,以多打少”战术,共击沉国民党军千吨级以上战舰3艘,900吨级战舰1艘,400吨级舰艇4艘。。不过这些小艇活动半径只有几十公里,风浪超过五六级又不能出海。后来现代海军技术特别是雷达、夜视器材不断发展,小艇想隐蔽快速接近大舰就变得更为困难:六七十年代以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鱼雷艇就都相继退出了现役,护卫艇也多改用于近海巡逻。
50年代后飞航式导弹运用于舰艇,为海军战术出现一个新飞跃创造了物质条件,小艇就此能够在视距之外用导弹打大舰。美国一向在远洋作战而不重视发展耐航性差的小艇,重视近海防御的苏联最早研制出“黄蜂”系列导弹快艇,并于1959年向中国提供了技术资料和设备器材。翌年苏联撤退专家,中国通过自行研究和仿制,解决了低合金船体钢材、大功率柴油机、上游一号反舰导弹和全自动30毫米舰炮等难题,于1963年下水了021型导弹快艇。其标准排水量170吨,所载导弹射程35公里,命中1枚便可摧毁3000吨级的军舰。
进入70年代后,该型导弹快艇全部实现国产化并投入批量生产,同时还缩小尺寸制造了排水量79吨的024型导弹艇。这两型艇总共建造几百艘,除成为中国水面作战主力,又出口到不少亚非国家。不过这些导弹艇的雷达电子设备落后,常出现捕捉目标困难,加上适航性差难以驰骋远海。1974年在距海南岛400多公里外的西沙发生海战时,解放军海军的导弹快艇便无法前往,只能靠400吨级的猎潜艇以舰炮的老方式作战。
使命整装待发抗登陆作战能力包含两重使命:即打击敌方投送登陆兵的舰艇编队和歼灭上陆的敌方兵力。前者主要由海军承担,这就是中国海军早期建设的主要目标。初创时期的中国海军非常缺乏大型作战舰艇,而且这种状况在很长时期内又难以改善,大型舰艇一时难以成为海防主要力量,海上反舰作战的使命就主要落在了小型舰艇身上。当时中国海员多数来自陆军,缺乏对海上作战的认识和经验,在建立作战体系问题上更多的是沿用苏联所传授的模式:采用鱼雷艇和炮艇协同,杀伤性火力与歼灭性火力相结合。在很短时期内迅速组建多个相当于护卫舰和驱逐舰火力的艇群,以弥补大型舰艇的不足。1953年中苏签订的“六四”协定中,中国注重引进鱼雷艇、中小口径舰炮以及主机和舰艇建造技术,炮艇立足于国内建造。这种艇群组成的作战体系虽然在最初投入实战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却难以真正作为制海作战的有效手段。
1958年,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二四”协定,这个协定包括引进Π-15舰舰导弹、183P和205两型导弹艇。中国对于上述装备的代号分别为544舰舰导弹、6624型和6621型导弹艇。尽管当时对反舰导弹在海战中的作用和地位尚有争论,但不管对海军装备发展认识如何,这些装备的引进,客观上使中国海军作战体系和观念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
改进中国隐形导弹艇香港驻军码头上的“红箭”级导弹艇体态小巧,貌不惊人,其所载武器的攻击威力却不低于一艘中型护卫舰或轻型驱逐舰。它下水时的总体技术已达到国际上90年代初期的先进水平。这十多年间改进工作也一直在进行中。
同中国前两代导弹快艇相比,“红箭”级导弹艇的排水量有了很大提升,其艇员配备47人,艇长65.4米,宽8.4米,吃水4米,正常排水量465吨,满载排水量为540吨,最大航速34节。按照世界海军通行的以500吨位来划分“舰”与“艇”的标准,它已处在小型导弹攻击舰的门槛上。此艇排水量的增加大大增强了适航性,续航力也提升到了’800海里/30节、2000海里/18节,在一般气候条件下可以远航南沙海域。该艇船体的增大,又为日后进行现代化改进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条件,艇员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得到改善。此前中国的作战艇只有风扇没有空调,在有半年酷热期的华南再遇阳光暴晒,艇内更是如同蒸笼,弹药仓出现高温后只有靠不断泼水防止引爆。“红箭”级内安装了空调设备,这对维护艇员的身体状况和保障安全都有重要作用。
从外表看,“红箭”导弹艇采用的是常规排水艇型,舰首外飘,方尾结构,水线下装有减摇鳍,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其航行的稳定性,可在风浪较大的条件下为艇载武器及人员提供稳定的发射及活动平台。该艇采用了全封闭设计,可在核、生、化条件下作战,也可使空调更好发挥效果。该艇机舱实现了远程遥控监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其柴油机的烟囱并没有设置在艇体表面,而是巧妙地设计在艇体水线以上的两侧。这样不仅使排出的高温废气可利用艇高速航行时所产生的水雾来降温,也能使艇体上层建筑设计比较新颖, “红箭”级导弹艇虽不是一型真正的隐身战艇,在雷达探测下却还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至少能大大缩短被发现的距离。
导弹艇的威力,主要在于其所载导弹系统。“红箭”级导弹艇在艇体中后部两侧各布置了1座呈品字形的三联装舰对舰导弹发射架,入港时配备的导弹为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亚音速舰舰导弹“鹰击”一8的改进型“鹰击”-8A,其弹长6.25米,弹径0.36米,翼展1.88米,最大发射重量857公斤。飞行速度为0.9马赫,射程可达85公里。这种导弹已经外销到泰国、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据反映其性能超过英阿马岛(英称福克兰群岛)中最出风头的法国“飞鱼”反舰导弹。当然,想打中视距外的远程目标,雷达探测引导又是关键。
现代高科技护卫舰从“红箭”级导弹艇的外表看,装备的雷达及电子设备并不很多,但大多是90年代以后研制的新型装备,不仅体积小、性能先进,而且可靠性、探测性能及抗干扰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这使“红箭”级除具备较强的对海探测能力外,还有很强的对空探测及电子战能力。其舰桥上方所装的343型火控雷达对海最大作用距离为80公里,正常跟踪距离为65公里,艇载导弹可在这个距离内自主攻击敌水面舰艇,发射的全程可由雷达进行引导。如果超过这个距离,就需要由其它平台(如舰载直升机、侦察机等)指示目标。由于有这种搜索和引导能力,该艇同数千吨或上万吨的大舰对战时只要能有效发现和锁定目标,便可一举发射6枚反舰导弹,命中一两枚便可让对手失去战斗力甚至沉没。
由于“红箭”级毕竟算是“艇”而非舰,自身结构和防护能力并不强,自卫武器主要有两种火炮:一种是装在艇首的1座76A型双37毫米自动舰炮;另一种是位于艇尾呈纵列布置的2座69A式双30毫米自动舰炮。这两型炮均可高速密集发射,以拦截低空的飞机或巡航导弹,也可打击来袭小艇。该艇还可装配轻型的防空导弹,以加强抗突袭能力。不过从总体上看,导弹艇体积小、抗打击力弱,主要防护方式还是靠隐蔽和机动。
同过去的中国舰艇相比,“红箭”级导弹艇问世反映军工部门在改革开放后的巨大进步,特别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科研相结合,大大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该型艇生产时又采取了向船舶部门招标的方式,改变了国家指令性模式,使采购成本相对较低,并在竞争机制下增强了生产积极性,为中国海军的舰艇研制开辟了一条新路。
特点现代高科技近岸导弹艇任何武器的效能都是有时效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在不断进步,新型装备不断出现,导致武器系统原有的设计指标逐渐失效。中国海军的6621和6624导弹艇武器系统也是如此。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海军205型导弹艇取得了击沉“埃拉特”号驱逐舰的战果。1972年印巴战争中,印度导弹艇同样取得了良好战绩,而1974年同样是205型艇和Π-15导弹武器,结果发射54枚无一命中目标。原因是以色列采取了电子干扰措施,使得Π-15导弹圆锥扫描体制的末导雷达在各个扫描锥角上都有信号反应,导弹电路判断为已经对准目标无需调整航向,从而不向自动驾驶仪发出航向指令,导弹保持直航从目标附近错过。角度欺骗在二战期间已经应用,在小型舰艇上经历实战还是首次。中国在仿制这种导弹时,同期研制了单脉冲体制的末导雷达,而70年代对这种简单的单脉冲体制雷达的干扰也很成熟。据埃及军方私下称,在失的的Π-15导弹中,部分是改用单脉冲体制雷达的Π-15y型导弹。这个消息表明,单脉冲干扰机也会在西方舰艇上迅速普及。这就意味着“上游”-1号导弹武器系统同样面临效能衰减的问题。
台湾海军在1977年研制“海鸥”级导弹艇时,以色列海军的作战经验起了很大作用。台湾将该级艇主尺度限制在21米,很可能是针对Π-15雷达捕获最小目标的标称值。苏联解体后的资料表明,当时Π-15末导雷达截获最小目标大约为17米钢质船只。结合低矮干舷和外形,台湾海军认为“海鸥”艇有效雷达反射面积接近Π-15末导雷达截获下限的边缘,高速时的航行浪能够进一步减小有效反射面,这可能使Π-15导弹误差增大出现近弹或失的。台湾海军这种战术前提限制了导弹艇吨位,使得台湾“海鸥”级艇适航性不佳。尽管如此,该艇的出现对中国海军早期导弹艇作战效能还是有所削弱的。80年代小型化的通用反舰导弹装备部队,同时换装各种末导装置的“海鹰”-1号等导弹也逐步研制和定型,这是中国海军提高作战效能的努力,而且卓有成效。直到1996年之前,中国海军导弹艇一直在承担单纯的制海作战使命,所有装备改进和研制工作也是围绕提高老式导弹武器系统效能,以及研制新型导弹武器系统。
中国世界先进导弹艇90年代中期,“台独”势力导致两岸局势恶化,维护祖国统一成为中国海军的首要任务。这个任务也导致了导弹艇的变革。台湾海峡不适合大型舰艇活动,海峡最大宽度为130千米,最狭窄处只有90多千米,两岸有数百个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瞄准其中航行的目标。90年代中期曾经在美国海军服役,并担任电子侦察机飞行员的吉·罗伯特估计,海峡内任何一方的目标会平均遭受100个信号的照射,可见技术兵器密度之大。而导弹艇在海峡内活动却很有价值,不仅能够打击环岛航行的目标,遏制敌方对大陆沿海目标的袭击,还能遂行袭岸作战,打击岸上目标。导弹艇低矮的侧影和高速航行浪的掩盖,使得雷达截获几率降低,同时侦察定位误差都会增大。尤其台湾海军“海鸥”级吨位的导弹艇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中国海军需要赋予导弹艇新的作战使命。
早期建造的两型导弹艇以及70年代初期试验建造的新型导弹艇,都是以反舰制海作战为设计方向,相关武器系统都是按照反舰作战配备。水面作战舰艇类目标的主要特征就是用金属反射面,且能够做机动航行,而雷达是探测这类大面积金属目标的最有效手段。环境对海上作战影响非常大,雾霭遮断光学器材视场的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贴近海面的近地层流雾情况很多,这恰好遮挡了海面目标,因此反舰导弹很少采用光学传感器作为末导寻的装置。而遂行综合作战使命则不再仅仅是针对舰艇,包括混凝土目标等,制海作战的反舰导弹武器无法对这类目标寻的,只能采取变通措施。在1972年的印巴战争中,印度海军的205型导弹艇用Π-15导弹轰击了巴基斯坦卡拉奇港的储油罐。储油罐是钢质罐体,具有与水面舰艇相同的信号特征。印度导弹艇采用瞄准停航船只的方法装定射击诸元,全部命中目标。部分大型混凝土目标含有大量钢筋,在雷达上也有信号反应。桥梁和大型半埋工事等则末导雷达很难锁定,因此需要配备其他自导装置。
相关部门在80年代初着手改进“海鹰”岸舰和舰舰导弹,将反舰导弹改装用于攻击陆地目标。然而Π-15导弹是重量达2000千克以上的大型导弹,体积庞大,飞行非常笨拙。从Π-15仿制而来的“上游”-1号等导弹同样如此,容易被防空武器拦截。这种状况并非改进系统和导引头所能解决。这使得早期导弹艇武器系统效能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提高,为此中国大陆开始发展专门用于海峡,具有综合作战能力的新型多用途导弹艇。这种导弹艇首先必须适应海峡中的电磁环境,能够降低被截获概率,同时保持良好的适航性,并配备综合作战武器系统。台湾海军同样也看到了这点,2000年建造的“光华”6号新型导弹艇,其武器系统配备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着重于降低被探测的可能性,并依靠增加吨位改善适航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作战舰艇的建造,中国海军已经从海防型海军向海权型转化。作为一个爱好和平和承担责任的大国,中国海军所要维护的是和平以及地区经济秩序。迈向远洋的同时,新型导弹艇仍旧是维护本土近海安全的有效和低成本的装备。尽管岸基航空兵和导弹艇的结合是传统的海防模式,但技术和装备的进步,已经赋予这种传统模式新的内容和意义。
意义俄罗斯导弹艇中国海军以发展导弹艇作为水面战主力,主要设想便是以相对弱势的力量对抗美国这种有绝对海空优势的强敌,想发展大舰进行平衡对抗根本不可能。以小艇在近海作战,既有可能摧毁大型舰只,其造价低廉也可大量制造,战时有损失也不太痛心。目前中国海军虽然建造一些数千吨的驱逐舰、护卫舰,大大提高了远海作战能力,不过仍远比不上美国这样的强手。美国(还可能联合日本)一旦介入台海冲突,中方的大舰仍难以相敌。以导弹艇以小搏大的不对称作战方式仍是中国海军的重要战法。台湾距大陆只有140-200公里,以“红箭”级导弹艇的近千公里活动半径可覆盖全岛周边海域,能有效担负封锁和打援任务。
为了提升导弹艇的远海攻击力,中国军工部门已经研制出一种有隐形外形的双船体22级新艇,对“红箭”级的改进也在继续进行中。由于该艇是一种不错的搭载平台,只要电子信息设备和导弹、火炮予以更新后,很长时间仍不会落后于国际潮流。90年代末期问世的该级第五艘艇(舷号为774)便去掉了艇首原有的双37毫米自动炮,改装了1门俄制AK-176M型76毫米口径的单管自动舰炮。其最大射速为120发/分,对海最大射程为15.5公里,对空最大射程为9000米O该炮火力密集、射程远、杀伤力大,既可对海又可对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有舰炮对海火力不足的弱点。
在导弹艇上加强火炮,按一般思路会认为意义不大,不过考虑到今后在南中国海保护所属岛屿及海洋资源时要经常面对外国中小型巡逻艇及导弹艇,而在非大战的状态下不能轻易发射导弹,近距离与小艇对峙和交火仍主要靠舰炮。“红箭”级上原来的37毫米口径炮的弹头重不足1公斤,杀伤威力对付百吨级艇都嫌不足。换上弹头重6公斤的76毫米炮,该艇到南海巡逻并遇到低烈度摩擦和冲突时便可游刃有余。对“红箭”导弹艇的火炮改进,也说明中国海军未来的作战考虑日益多样性。
面对信息化战争的新形势,对“红箭”级导弹艇最重要的改进,还是改进搜索追踪目标和精确引导打击的能力,为此要换装新型雷达、数据接收系统和更新导弹。未来强手之间的海战如同捉迷藏,及时发现目标并进行不间断的追踪定位和引导打击,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恰恰在于有全球精确定位系统和对任何一点的攻击能力。“红箭”级导弹艇要在今后发挥威力,仅靠自身雷达追踪显然已不够,必须同卫星、无人机等监视装备相结合。例如中国研制射程100多公里的新型攻舰导弹装备该艇后,它只要在大陆海岸边游弋,卫星或侦察机发现台湾港口出现目标后及时以数据链传输,然后就可发射导弹攻击。
台湾军方也看到导弹艇在台湾海峡作战的威力,也在发展“光华”级导弹艇,不过其多数性能尚不及“红箭”。今后台海若发生大战,大陆和台湾都可能出现小艇打大舰的比拼,介入的强敌又会着眼于大舰防小艇。中国周边其它海域或发生冲突,也会有导弹艇亮相。从“红箭”级导弹艇[2]身上,也可看出中国海军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个略影。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7:13: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61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导弹艇(战斗舰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导弹艇(战斗舰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