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蚂蝗(豆科山蚂蝗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11-20 13:27:20 阅读: 评论:0

饿蚂蝗(豆科山蚂蝗属植物)

饿蚂蝗 (豆科山蚂蝗属植物) 次浏览 | 2022.11.26 09:42:06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饿蚂蝗豆科山蚂蝗属植物

饿蚂蝗是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又名胃痛草,野黄豆,山角豆,细风带,山豆根,山蚂蝗等,是豆科植物饿蚂蟥的全株。其性凉,味甘、苦。归脾经,胃经和肝经。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对于尿道炎,妇女干血痨,脘腹疼痛,小儿疳积,腰扭伤,创伤,腮腺炎,中暑,淋巴腺炎,虫蛇咬伤等症有治疗的作用。另外,饿蚂蝗还有解表发热,补虚弱,镇痛的作用。

中文名

饿蚂蝗

拉丁学名

Desmodium multiflorum DC.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豆科

亚科

蝶形花亚科

山蚂蝗族

山蚂蝗属

亚属

饿蚂蝗亚属

饿蚂蝗

中文学名

饿蚂蝗

形态特征

生活型:灌木。

株:高1-2米。

枝:幼枝密被柔毛。

叶:叶具3小叶,叶柄长1.5-4厘米,密被茸毛,小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侧生小叶较小,先端钝或急尖,具硬细尖,上面几无毛,下面多少被丝状毛,侧脉6-8对,干时常呈黑色。

花:顶生花序多为圆锥状,腋生者为总状,长达18厘米,花序梗密被向上丝状毛和小钩状毛;花常2朵生于每节上,无小苞片,花梗长约5毫米,花萼长约4.5毫米,密被钩状毛,花冠紫色,旗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0.8-1.1厘米,翼瓣窄椭圆形,具瓣柄,龙骨瓣长0.7-1厘米,具长瓣柄,无耳,雄蕊单体。

果:荚果长1.5-2.4厘米,腹缝线近直或微波状,背缝线圆齿状,有4-7荚节,密被贴伏褐色丝状毛。[1]

地理分布

产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台湾等省区。印度、锡金、不丹、尼泊尔、缅旬、泰国、老挝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或林缘,海拔500-2800米。

生药材鉴定

茎枝圆柱形,直径约3mm,表面具纵棱。可见三出复叶,顶端小叶较大,长5.5-9cm,宽3.5-5cm,椭圆状倒卵形,先端钝或急尖,具硬尖,基部楔形,全缘,枯绿色,下表面具柔毛,质脆。有时可见总状花序或荚果,荚果长1.5-2.4cm,腹缝线具缢缩,背缝线深波状,有4-7节,表面密被褐色绢状毛。气微,具豆腥气。夏、秋季采收饿蚂蝗的全株,切段,晒干或鲜用。

医学价值性味归经

性味甘,苦,凉,归肺,胃,肝,胆经。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解毒消肿,清热解毒,消食,止痛。

用于胃痛,小儿疳积,腮腺炎,淋巴结炎,毒蛇咬伤,脘腹疼痛,妇女干血痨,腰扭伤,创伤,尿道炎等。

各家论述

1.《峨嵋药植》:清热发表。

2.《贵州草药》:补虚弱,活血,截疟,镇痛。

3.《广西中草药》:消食止痛,解蛇毒。治胃病,小儿疳积,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取汁涂。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6:58: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60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饿蚂蝗(豆科山蚂蝗属植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饿蚂蝗(豆科山蚂蝗属植物).pdf

标签:豆科   蚂蝗   植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