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所说的“机器人三大原则”是指艾扎克·艾西莫夫在著作《我是机器人》中所提的“机器人工学三原则”。
艾西莫夫也因此获得“机器人学之父”的桂冠!
中文名机器人三大原则
别名机器人工学三原则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袖手旁观)使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第零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这族群,或因不作为(袖手旁观)使人类这族群受到伤害。
人工智能三原则1月17日,IBM首席执行官Ginni Rometty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了演讲,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部署的基本原则,呼吁业界需要在人工智能和认知应用方面增加透明度及分析其伦理和社会影响。
Rometty认为人工智能就是一种新技术及由此衍生的认知系统,人工智能将在不久的未来渗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能会令一切变得更美好,和以前的改变世界的各种技术一样,人工智能的意义重大。
许多由此导致的问题在今天尚无答案,找到答案需要时间、研究和公开讨论。
在这次会议上,Rometty提出了人工智能三原则,包括:目的、透明度、技能。
目的人们在人工智能系统中建立信任很重要。
人工智能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人类,而不是取代人类。
Rometty说:“我们的技术、产品、服务和政策旨在加强和扩展人类的能力、专业知识和潜力。我们的立足点不仅仅是基于原则,也是基于科学。认知系统不会具有实际意义上的意识或成为独立的个体。”
IBM Watson现在与汽车,iPhone和医疗保健组织集成。Rometty说,认知计算系统今年将通过各行业的业务解决方案触及大约10亿人。这些都是IBM从其工作中获得的伦理见解。
透明度在构建人工智能系统平台时,必须清楚它们是如何训练的,以及在训练中使用了什么样的数据——也就是说透明度。
人类需要保持对系统的控制。这些系统不会有自我意识或意识。
技能人工智能系统平台必须与行业内的人员合作,无论是医生、教师还是承销商。公司必须准备培训员工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获得优势。 例如,沃森的肿瘤学顾问现在在印度、中国、泰国、芬兰和荷兰推广。它由世界上最好的肿瘤学家培训。
例如,印度就有一位肿瘤学医生为1600名患者做出了诊断。
换言之,就是人工智能部署需要将人类因素纳入有关的等式里,帮助普罗大众获取使用新服务所需的技能。
人工智能的目的不是把机器变成人,也不是把人变成机器,而是要扩展人类的智能和能力,帮助所有的人提高生活质量。
虽然在过去两年这个概念在面向大众普及,但距离现实应用仍较远。[1]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6:0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57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机器人三大原则(指《我是机器人》中的“机器人工学三原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机器人三大原则(指《我是机器人》中的“机器人工学三原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