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醇(化合物)

更新时间:2025-01-11 02:39:37 阅读: 评论:0

黄酮醇(化合物

黄酮醇 (化合物) 次浏览 | 2022.09.23 12:29:06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黄酮醇化合物

黄酮醇亦称“3-羟基黄酮”、“黄烷二酮-3,4”。分子式C15H10O3。分子量238.23。无色针状固体(甲醇、乙醇)。熔点169~170℃。制法:将2-溴-2-(2-溴代苄基)香豆满酮与稀的醇钠溶液共沸而得。3-羟基黄酮类化合物(也称为黄酮醇)是一类结构独特的黄酮类化合物,不仅结构复杂多样,而且数量繁多。3-羟基黄酮及其衍生物具有丰富多样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癌、保护心血管、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在医药研发领域和人类的健康保障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

中文名

黄酮醇

外文名

Flavonols

种类

1700多种

常见

槲皮素、芦丁

功能

抗过敏、抗癌、抗炎症等

定义

黄酮醇类是指含有2一苯基一3一羟基(或含氧取代)苯骈γ一吡喃酮(2一苯基-3一羟基一色原酮)类化合物,是各类黄酮化合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已发现约有1700多种。其中最简单的黄酮醇类化合物为7一羟基黄酮醇:唯一一个分子中含有氯原子取代黄酮醇类是chlorflavanin,具有抗真菌活性;含氧取代最多的黄酮醇是digicitrin。槲皮素则是植物界分布最广、最常见的黄酮醇类化合物。

黄酮醇

芦丁是最常见的黄酮醇苷化合物,6一C一β一D一葡萄糖槲皮素苷则是已发现的为数不多的黄酮醇碳苷之一。

黄酮和黄酮醇具有C2~C3双键、C4有羰基、C环成环,黄酮,有羟基取代为黄酮醇,如黄芩苷、槲皮素芦丁等。

积累过程

以葡萄为例,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黄酮醇在果实中以两种形式积累,即游离态和结合态。花后20天,游离态黄酮醇含量较高,随后迅速降低,至花后60天,含量达最低值;花后60天后,开始迅速jI升,至花后70天,含量达最大值;随后,略有所下降。结合态黄酮醇在花后20天含量最高,之后迅速下降,至缓慢成长期,含量降到最低并保持稳定;进入成熟期(花后80天),含量迅速上升,花后90天达到最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

姜寿梅等研究表明,黄酮醇是西拉葡萄果皮中主要的非花色苷酚类,且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是主要的黄酮醇。进入转色期后。果皮中黄酮醇类多酚迅速积累,转色后2周含量达到最大值,随后表现为含量下降。

营养

黄酮醇(一组植物色素)是果实和花的颜色来源。然而,黄酮醇具有比美学更多的功能。植物中,黄酮醇的作用是保护植物抵抗环境的各种刺激。人体中,黄酮醇的作用是对人体的生物反应起修饰作用。

黄酮醇可能调节机体对一些化合物的反应性,如过敏原、病毒、致癌物质。换言之,黄酮醇具有抗过敏、抗炎症和抗癌性能。最近的研究表明黄酮醇对许多疾病有治疗作用,其中包括糖尿病。黄酮醇如栎精,可以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并且可能是山梨醇堆积的有效抑制剂。这些作用可以解释多种植物性药物对糖尿病的疗效。这些药物一般富含黄酮醇。黄酮醇的营养作用包括提高细胞内维生素C的水平、降低小血管的渗漏和破损,从而预防皮肤青紫;黄酮醇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所有这些作用都有益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除了要吃富含黄酮醇的饮食外,还要补充额外的黄酮醇1~2克/日。

美国哈佛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以183518人为对象,比较了他们摄取黄酮醇的量与罹患胰腺癌的关系。黄酮醇主要存在与洋葱、苹果、甘蓝及花椰菜中。跟踪研究表明,摄取黄酮醇最高的人群,胰腺癌的危险度比摄取低的人群降低23%。对吸烟者的防癌效果更为明显,黄酮醇摄取高的人群罹患胰腺癌危险度能降低59%。

合成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越来越受到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化学家的重视。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其中Baker一Venkataraman(BK一VK)法与AlgarFlynn—Oyamada(AFO)法是较为经典的方法。

Baker-Venkataraman法

Baker—Venkataraman法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合成黄酮化合物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一般是将2一羟基苯乙酮与芳甲酰氯在碱的作用下形成酯,所得酯再发生分子内克莱森重排,形成卢一二酮化合物,最后再经酸催化闭环生成黄酮化合物。在此基础上,人们不断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使得酯化和重排可以同时进行。

Jeffrey J A等在合成5一甲氧基黄酮时,对传统的Baker—Venkataraman法进行了改进,使酯化和重排反应同步进行,避免了在苯甲酰化和分子内克莱森重排反应物中目标产物分离复杂化。先将2一羟基一6一甲氧基苯乙酮用叔丁醇钾处理成酚的钾盐,然后用苯甲酰氯酯化后直接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叔丁醇钾,得重排产物卢一二酮,最后在酸催化下闭环得到甲氧基黄酮。

为了保护合成中A环含羟基的结构,Cushman M等报道了一种合成黄酮的新方法。其关键步骤是使用足量的六甲基二硅氨基锂(LiHMDs)处理邻羟基苯乙酮,然后用芳酰氯反应得到β一二酮化合物,最后在酸性条件下闭环。该方法避免了O一芳酰化中间体的生成,收率高且无副产物。Riva C等合成了取代的黄酮化合物,其反应也经历了类似Baker—Venkataraman法的过程,即先酯化再重排,只是最后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关环。

Bois F等报道了5一羟基黄酮的一步合成法。先将2,6-二羟基苯乙酮用过量的碳酸钾在丙酮中处理10min,然后加入芳香族酰氯,将混合物搅拌回流24h即可。该方法使酰化、重排、环化一步完成,尽管产品收率较低,但该方法操作简洁且省时。值得注意的是,当所用的2一羟基苯乙酮的6位无羟基或羟基被掩饰的时候,则无黄酮生成。

邻碘苯酚与芳炔的羰基化环合

Kalinin V N等报道了邻碘苯酚与端基炔化合物在二级胺存在及钯催化下,用一氧化碳直接羰基化环合的方法合成黄酮与橙酮化合物。用二级胺兼作溶剂和碱时效果好,但需要较严格的条件。机理上,黄酮与橙酮形成经历了不同的反应历程。邻碘苯酚与端基炔化合物在钯催化下,插入CO,首先形成关键中间体——邻羟苯基炔基酮,中间体可能与钯形成复合物,随后再经过重排、还原消除生成五元环的橙酮;中间体可直接进行环合,或者先与二级胺反应,再环合、消除二级胺,这两种途径都可以生成六元环的黄酮。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3:29: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48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黄酮醇(化合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黄酮醇(化合物).pdf

标签:化合物   黄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