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拼音:zhé,shé,zhē)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用斧斤砍断树木,本义为折断。由折断分开用于抽象的意义,引申指判决案件,又引申为挫败。折断意味着毁坏,故引申指损失,进一步引申为死亡,特指夭折。折又引申为弯曲,由弯曲引申为折服。也引申为转向。物折成段,由此引申为杂剧剧本结构中的一个段落。
折叠、折子的“折”本作“摺”,“折”与“摺”本无联系,中古也不同音,只是现代同音。《简化字总表》规定“摺”简化为“折”,但在二者意义可能混淆的情况下,仍可用“摺”。
中文名折
拼音zhé,zhē,shé,tí
繁体摺(限部分义项)
部首扌
五笔RRH
仓颉QHML
郑码DPD
字级一级(编号0632)
平水韵折-入声九屑,上平八齐;摺-入声十六叶
笔画7
结 构合体字,左右结构
含 义折断
注音ㄓㄜˊ,ㄓㄜ,ㄕㄜˊ,ㄊ〡ˊ
异体字㪿、扸、𣂚、𣂟、𣂫、𣂲、𣂹
造字法折-会意字;摺-形声字
四角5202₁
统一码U 6298
文字溯源会意字。图1为甲骨文,右部像斧(“斤”),左部是一个断开的“木”字(图A),两相会意表示树木被斧子砍断。大概是“木”分离为二后容易与“艸”(图B,同“草”)相混的缘故,个别折字不从木而从“艸”(图2)。甲骨文从草与从木往往相通,这也是一例。金文折字则都从草,春秋金文又在断草中间加图C形饰笔(或说表示折断)。战国文字承袭商周文字,或将断草写作“木”,图C形饰笔移至“木”之上方。小篆作图6,与金文同。[1]
大抵西周以后,由于折字改从断草,人们对它的来历就己不大明白,所以许慎采取谭长的说法,把它解为“从斤断草”了。其实除草不需“斫木斧”,只有折树断木才非用斧斤不可,谭长说的错误是很明显的。而且,这样一来,和真正“从艸,斤声”的芹字就混淆起来了。后来又将图B误连为图D,与“手”形相同,于是便成了隶书以来提手旁的“折"了。尽管砍断的木头变成了挑手旁,但锋利的斤却始终存在,没有什么大变化。折的本义现代仍在使用。
“奏折、存折”这两个词中用的“折”字本是“摺”字。在“折叠”“用纸折成的册子等”这些意义上,“折”是“摺”的简化字。
“摺”字是形声字,“手”为形旁,表示与手有关,“习”作声旁,表示音读。许慎《说文解字》训此字为“败也”,清代学者段玉裁说:“败者,毁也。今义为摺叠。”《简化字总表》规定以“折”代“摺”,根据的就是长期以来的习惯用法。
《说文》说“摺”字的本义是“败也”,就是“毁坏”的意思。《史记·鲁周公世家》:“(齐襄公)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摺其胁,公死于车。”大意是齐襄公与鲁桓公的妻子文姜有私情,派大力士公子彭生暗害桓公,彭生抱桓公时用力,将肋骨勒坏,造成桓公内伤死亡。“折”是“折断”,“摺”是“毁坏”,二字本义有相通之处。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魏齐大怒,使舍人击雎,折胁摺齿。”范雎肋骨断了,牙齿也掉了,受伤很重。“摺”字用作其本义时读lā,《广韵》卢合切,来母合韵,上古音来母缉韵。在这个意义上,“折”不是“摺”的简化字,仍要用“摺”字。
详细释义读音 | 语法属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zhé | 动词 | 断,弄断。 | break;snap |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七章:“他现在从一卜树上折了根柳枝,拄起来走。” | 折断;骨折 |
弯曲;使弯曲。 | bend | 《淮南子·览冥训》:“河九折注于海,而流不绝者,昆仑之输也。” 郭小川《昆仑行》诗之三:“走百曲呀,绕千折。” | 折腰;曲折;周折;一波三折 | ||
反转;改变方向。 | turn back | 巴金《春》一:“她迎上前去招呼了琴……同她们一道折回来。”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老九快步走着,穿过桑园,折向南边的河沿。” | 转折 | ||
信服;使信服。 | submit |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威折万里,德致八极。” 叶圣陶《隔膜·一个朋友》:“伊和女伴商量装饰,议论风生,足以使大家心折。” | 折服;心折 | ||
责难,指出别人的错误或缺点。 | 《史记·吕太后本纪》:“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 刘禹锡《天论》:“柳子厚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言。” | ||||
屈服;屈尊。 | 《战国策·齐策一》:“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早救之。” | ||||
损失;挫败。 | lo; loss | 《左传·襄公七年》:“衡而委蛇,必折。” 文天祥《纪事》诗之一:“若是无人折狂虏,东南那个是男儿。” | 百折不挠 | ||
折磨。 | torment |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摺:“如今折得这般,兀的不愁杀人也。” | |||
毁掉;减损。 | destroy;ruin | 《孙子·九地》:“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 《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你二位老人家快快请起,不可折了我的寿数!”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退财折星数,搭帮菩萨,人倒是好了。” | 折寿;损兵折将 | ||
〈文言〉夭折;死亡。 | die | 《尚书·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 苏轼《屈原塔》诗:“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 |||
〈文言〉判断;裁决。 | judge | 扬雄《法言·吾子》:“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 梁启超《欧战之动因》:“以刑律上正当防卫之义折此狱,无论何国,皆不能科罪。” | |||
折合;抵换。 | convert into | 《战国策·西周策》:“越人御买之千金,折而不卖。” 《后汉书·东夷传·东沃沮》:“其地东西夹,南北长,可折方千里。” | 折算;折价;将功折罪 | ||
叠。 | fold | 《后汉书·郭太传》:“尝于陈梁闲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 | 折尺;折扇 | ||
〈文言〉指起皱纹。 | 韦庄《秦妇吟》:“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翠敛眉心折。” | ||||
〈文言〉开采。 | 《墨子·耕柱》:“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 | ||||
〈文言〉握持。 | 张矩《应天长·南屏晚钟》词:“花间恨,犹记忆,正素手暗携轻折。” | ||||
〈文言〉倾斜容器,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 《红楼梦》第六三回:“黛玉只管说话,将酒全折在漱盂内了。” | ||||
名词 | 折扣,按原价减到十分之几叫几折。 | discount | 张敬修等《太师张文忠公行实》:“请令今岁赐民改折十分之三,上以实帑藏,下以宽恤民力。”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过道台道:‘二十万?’拉达把头一摇道:‘止有一折。’” | 七折八扣;不折不扣 | |
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形状有“㇖、乙、乚、㇙”等 | |||||
用纸折叠而成的册子。 | folder;book | 王溥《唐会要·氏族》“干元元年,著作郎贾至撰《百家类例》十卷” | 折子;奏折存折 | ||
〈文言〉绉纹;绉折。 | 陆时雍《诗镜总论》:“石之有棱,水之有折,此处最为可观。” | ||||
〈文言〉表示手握的大小。 |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摺:“绣鞋儿刚半折,柳腰儿恰一搦。” | ||||
元明杂剧结构的一个段落。每剧分为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戏曲的一场。 |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将廷秀推入戏房中,把纱帽圆领穿起,就顶王十朋《祭江》这一折。” | ||||
古代封土为坛进行祭地的处所。 | 《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 | ||||
古代葬具。似床无脚。 | 《礼记·杂记上》:“醴者稻醴也,瓮、甒、筲、衡,实见间,而后折入。” | ||||
zhē | 动词 | 倒转;翻转。 | turn over | 浩然《金光大道》第一部第二章:“躺在被窝里,像折烙饼似的,翻过来倒过去,睡不着。” | 折腾 |
倒过来倒过去。 | |||||
shé | 动词 | 〈口语〉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 | break | 鲁迅《孔乙己》:“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 |
受挫,失败。 | |||||
〈文言〉亏损。 | loss;deficit | 鲁迅《算账》:“这买卖,究竟是赚了利,还是折了本呢?” | 折本;折称;折耗 | ||
tí | 非语素字 | 【折折】(titi)〈文言〉安逸舒适的样子。 | 《礼记·檀弓上》:“丧事欲其纵纵尔,吉事欲其折折尔。” |
【卷一】【艸部】㪿 食列切(shé)
㪿,断也。从斤断艸。谭长说。
𣂹,籀文折从艸在仌中,仌寒故折。
折,篆文㪿,从手。
【卷十二】【手部】摺 之涉切(zhé)
败也。从手习声。
说文解字注【卷一】【艸部】㪿
㪿,断也。从斤断艸。谭长说。
段注:会意也。食列切,十五部。《周礼》:折疡。刘昌宗本作㪿,此汉人之旧也。
𣂹,籀文㪿,从艸在仌中,仌寒故折。[2]
段注:《广雅·释器》𦠔(䏳)字从此。
折,篆文㪿,从手。
段注:按此唐后人所妄增。斤断艸,小篆文也。艸在仌中,籒文也。从手从斤,隶字也。《九经字㨾》云:说文作㪿,隶省作折。《类篇》《集韵》皆云隶从手,则折非篆文明矣。
【卷十二】【手部】摺
败也。
段注:败者,毁也。今义为摺叠。
从手,习声。
段注:之涉切,八部。
广韵杜奚切,平齐定 ‖折声歌2部(tí)
折,《礼记》云:“吉事欲其折折尔。”谓安舒貌。
旨热切,入薛章 ‖折声月2部(zhé)
折,拗折。又虏复姓。南凉秃发傉檀立其妻折屈氏为皇后。又常列切。
【校释】秃发傉檀,原作“秃发傉擅”,据钜宋本改。秃发傉檀见《晋书·载记》及《魏书》卷九十九。
常列切,入薛常 ‖折声月2部(shé)
折,断而犹连也。《说文》:“断也。”又作𣂟。常列切。一
康熙字典【卯集中】【手部】 折·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4
《唐韵》旨热切。《集韵》《韵会》《正韵》之列切,并音浙。拗折也。《诗·郑风》:无折我树𣏌。《周语》:体解节折而共饮食之,于是乎有折俎。
又断之也。《易·贲》象: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疏:勿得直用果敢,折断讼狱。
又折中也。《前汉·贡禹传》: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
又曲也。《礼·玉藻》:折还中矩。注:曲行宜方。还亦作旋。《史记·灌夫传》: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
又屈也。《前汉·伍被传》:折节下士。
又挫也。《史记·项羽纪》:诸侯吏卒剩胜轻折辱秦吏卒。《前汉·蒯通传》:汉王一日数战,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
又止也。《诗·大雅》:予曰有御侮。传:武臣折冲曰御侮。疏:能折止敌人之冲突者。
又直指人过失也。《史记·吕后纪》:面折廷诤。
又毁也。《易·说卦》:兑为毁折。《前汉·高帝纪》:常从王媪武负贳酒,两家常折券弃责。注:折毁之,弃其所负。
又封土为祭处曰折。《礼·祭法》:瘗埋于泰折,祭地也。注:折,昭晢也,必为昭明之名,尊神也。
又《前汉·郊祀志注》:言方泽之形四曲折也。
又短折,不禄也。《书·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疏:未齓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前汉·五行志》:伤人曰凶,禽兽曰短,草木曰折。又:兄丧弟曰短,父丧子曰折。
又葬具也。《仪礼·即夕》:折横覆之。注:折犹庪也。方凿连木为之,如牀而无箦,加之圹上,以承抗席。
又地名。《春秋·桓十一年》:柔会宋公,陈侯,蔡叔,盟于折。
又姓。《后汉·方术传》:折象,其先封折侯,因氏焉。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食列切,音舌。《说文》:断也。《广韵》:断而犹连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礼·月令》:孟秋命理,瞻伤察创视折。注:折损筋骨也。《前汉·贾谊传》: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不缺则折。
又《唐韵》《正韵》杜奚切。《集韵》《韵会》田黎切,并音题。《礼·檀弓》:吉事欲其折折尔。注:安舒貌。
又《集韵》《韵会》《正韵》并征例切,音制。亦断之也。班固《西都赋》:许少施巧,秦成力折。椅僄佼,㧖猛噬。注:许少,古捷人。秦成,壮士也。
又《集韵》时制切,音逝。亦曲也。《礼·曲礼》:立则磬折垂佩。疏:身宜偻折如磬之背也。陆德明音义:折,之列反,一音逝。屈原《离骚》: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惟此党人之不亮兮,恐嫉妒而折之。注:沉重曰折。
《说文》作𣂚,从斤断竹。籀文作𣂹,从竹在仌中,冰寒故折。隶从手从斤。
【卯集中】【手部】 摺·康熙笔画:15 ·部外笔画:11
《唐韵》之涉切。《集韵》《韵会》《正韵》质涉切,音讋。《说文》:败也。从手习声。
又《广韵》:摺叠也。
又《唐韵》卢合切。《集韵》《韵会》《正韵》落合切,与拉同。《史记·范睢传》:魏齐使舍人笞击睢,折脇摺齿。注:摺,力荅反。谓打折其脇,而又拉折其齿也。又《春申君传》:折颈摺颐。
又《字汇补》:悉协切,音燮。《前汉·古今人表》:夷王摺懿王子。注:师古读。
近义辨析折(zhé)、折(shé)
折(zhé)指弄断、使折断,要有被弄断的对象。“骨折”指骨头被弄断,“攀折花木”指抓住花木并且把它弄断。折(shé)指断,不指明怎么断的。“棍子折了”指明棍子处于折断的状态。
字形书法字形对比字形对比(楷体)书写提示“扌”窄“斤”宽,顶部“扌”高,底部“斤”低。“扌”横笔在横中线上方。“斤”,第一笔平撇与第二笔长撇相接于竖中线,长撇撇尖伸向“扌”下侧;横笔写在横中线。
书法欣赏纂书书法隶书书法楷书书法音韵汇集中上古音
时代 | 字头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先秦 | 折 | 高本汉系统 | ȶ | i̯at | |
王力系统 | 月 | ȶ | ǐat | ||
董同龢系统 | 祭 | ȶ | jæt | ||
周法高系统 | 月 | t | jiat | ||
李方桂系统 | 祭 | t | jat | ||
西汉 | 月 | ||||
东汉 | 月 | ||||
魏 | 月 | jiat | |||
晋 | 月 | jiat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黠屑薛 | jiɑt | ||
黠屑薛 | jiɑt | ||||
黠屑薛 | jiɑt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tɕ | i̯ɛt | ||
tɕ | ǐɛt | ||||
tɕ | jæt | ||||
tɕ | iæt | ||||
tś | jät | ||||
tɕ | ǐɛt |
字头 |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韵系 | 韵系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折 | 嗁 | 蟹 | 平声 | 上平韵书集成十二齐 | 齐 | 定 | 开口呼 | 四 | 全浊 | 杜奚切 | dʰiɛi | |
晢 | 山 | 入声 | 十七薛 | 仙A | 章 | 开口呼 | 三 | 全清 | 旨热切 | tɕjæt | |||
折 | 山 | 入声 | 十七薛 | 仙A | 禅 | 开口呼 | 三 | 全浊 | 常列切 | ʑjæt | |||
集韵 | 蟹 | 平声 | 上平十二齐 | 齐 | 定 | 开口呼 | 四 | 全浊 | 田黎切 | dɛi | |||
蟹 | 去声 | 十三祭 | 祭 | 章 | 开口呼 | 三 | 全清 | 征例切 | ʨiæi | ||||
蟹 | 去声 | 十三祭 | 祭 | 船/常 | 开口呼 | 三 | 全浊 | 时制切 | ʥiæi | ||||
山 | 入声 | 十七薛 | 仙 | 章 | 开口呼 | 三 | 全清 | 之列切 | ʨiæt | ||||
山 | 入声 | 十七薛 | 仙 | 船 | 开口呼 | 三 | 全浊 | 食列切 | ʑiæt | ||||
韵略 | 平声 | 齐 | 徒兮切 | ||||||||||
入声 | 薛 | 之列切 | |||||||||||
入声 | 薛 | 食列切 | |||||||||||
增韵 | 平声 | 齐 | 杜兮切 | ||||||||||
去声 | 祭 | 征例切 | |||||||||||
入声 | 薛 | 之列切 | |||||||||||
入声 | 薛 | 食列切 | |||||||||||
中原音韵 | 折 | 入声作平声 | 车遮 | 审 | 齐齿呼 | 全清 | ʂiɛ | ||||||
哲 | 入声作上声 | 车遮 | 照 | 齐齿呼 | 全清 | tʂiɛ | |||||||
中州音韵 | 入声作上声 | 皆来 | 叶钗上声 | ||||||||||
入声作平声 | 车遮 | 绳遮切 | |||||||||||
入声作上声 | 车遮 | 叶者 | |||||||||||
洪武正韵 | 题 | 平声 | 三齐 | 齐 | 定 | 徒 | 全浊 | 杜兮切 | d‘i | ||||
制 | 去声 | 二寘 | 支 | 照 | 陟 | 全清 | 征例切 | tʃie | |||||
浙 | 入声 | 五屑 | 先 | 照 | 陟 | 全清 | 之列切 | tʃiet | |||||
舌 | 入声 | 五屑 | 先 | 牀 | 直 | 全浊 | 食列切 | dʒ‘iet |
◎ 赣语:dhet5 折纸;saa5 折腰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d5 zed5 [台湾四县腔] zat7 zat8 [客英字典] zhet7 [海陆腔] zhat7 zhat8 [梅县腔] zhat7 cak7 [东莞腔] zet7 zap7 [沙头角腔] ziet7 [宝安腔] zet7 [陆丰腔] cak7
◎ 粤语:zit3
◎ 潮州话:zih8(chîh) zih4(chih)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3:17: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47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折(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折(汉语汉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