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硫酮锌是一种螯合物,白色至黄色结晶状粉末。略有特征气味。不溶于水。
吡啶硫酮锌(简称ZPT)对真菌和细菌有较强的杀灭力,能够有效地杀死产生头皮屑的真菌,起到去屑作用,在洗发水业为许多知名品牌所采用。吡啶硫酮锌作为涂料和塑料等产品的杀菌剂,使用也十分广泛。
中文名吡啶硫酮锌
外文名zinc pyrithione
别名双(2-硫代-1-氧化吡啶)锌;1-氮氧化-2-巯基吡啶锌盐;2-巯基吡啶-N-氧化锌盐;1-羟基吡啶-2-硫酮锌盐;吡硫锌
分子量317.69
熔点262
沸点253
密度1.7823
闪点107.3
危险性描述6.1(b)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吡啶硫酮锌
中文别名:双(2-硫代-1-氧化吡啶)锌;1-氮氧化-2-巯基吡啶锌盐;2-巯基吡啶-N-氧化锌盐;1-羟基吡啶-2-硫酮锌盐;吡硫锌
英文名称:zinc pyrithione
CAS号:13463-41-7
分子量:317.69
PSA:101.52000
LogP:3.34050
物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灰白色至黄褐色的粉末
密度:1.782g/cm3(25ºC)
熔点:262ºC
沸点:(760mmHg)253.8ºC
闪点:107.3ºC
安全信息包装等级:III
危险类别:6.1(b)
海关编码:2933399010
危险品运输编码:UN28116.1/PG2
WGK Germany:3
危险类别码:R24/25
安全说明:S26-S28-S36/37/39-S45
RTECS号:ZH0950000
危险品标志:T+
用途用于香波去头皮屑,可抑制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及霉菌的生长。能有效地护理头发,延缓头发的衰老,控制白发和脱发的产生。另外还用作化妆品保存剂,油剂、涂料杀生剂;[1]作为涂料和塑料等产品的杀菌剂,使用也十分广泛。
急救措施急救:
1、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2、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3、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4、食入:漱口。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
消防措施灭火剂:
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等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1、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2、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3、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4、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1、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2、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3、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4、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5、消除所有点火源。
6、根据液体流动、蒸汽或粉尘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环境保护措施:
1、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2、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禁止冲入下水道。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封闭排水管道。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
3、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蒸汽。
4、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5、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6、如需罐装,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7、避免与氧化剂等禁配物接触。
8、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9、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10、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
11、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2、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3、保持容器密封。
4、远离火种、热源。
5、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6、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7、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
8、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
9、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2:42: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45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吡啶硫酮锌(抗霉和抗细菌的化合物).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吡啶硫酮锌(抗霉和抗细菌的化合物).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