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

更新时间:2025-01-09 02:25:41 阅读: 评论:0

中国国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

中国国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 次浏览 | 2022.09.19 09:50:24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国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目前悬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未有定案。民间则众说纷纭,各有立场。

中文名

中国国花

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

象征

中华民族秀丽山

国花概况

中国自近代以来,国花同国旗、国歌、国徽等并成为国家标志。清朝时期,慈禧太后曾以懿旨形式将牡丹定为国花。民国政府的国花为梅花,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花长期未定。如今,中国尚未决定现代意义的国花,是将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牡丹作为国花,亦或将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

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自己的国花。早在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将梅花定为国花。梅花也是世界上唯一代表民族精神的国花。新中国成立后,大陆方面并未明确确立国花。由于大陆没有明确确立国花,在2001年的APEC会议上,新闻报道出现了“以中国国花牡丹为背景”的笑话;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国花的空缺,更成为悠悠古国的世纪遗憾。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就有1万—2万种。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为此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

在毛泽东时代,由于毛主席个人极喜梅花,因此主流意见倾向于定梅花为国花,然并未正式确定。

当下大部分意见倾向于“一国两花”,即将梅花和牡丹定为双国花。1994年,中国曾举行国花评选,报选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为“四季名花”,然最终因分歧太大不了了之。此外,还有主张单一国一花者,即在梅花和牡丹选择其一。甚至一国四花者,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然而,即使是种类最多的“一国五花”方案(牡丹为国花,兰、荷、菊、梅分别为四季名花)也有歧义。如秋季不止有菊花,还有桂花等其他中国原产的知名花卉。更有人认为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评选国花上属于浪费,且国花竞选过程中充斥商业气氛与地方保护主义。并且担心国花决定后可能引发诸如国鸟、国木、国酒等评选热潮。他们认为现有的中国十大名花已经足够。

历史沿革

年份中国花卉大事件1903年清朝定牡丹花为国花。1915年《辞海》载:我向牡丹花。1929年国民政府以梅花确定为国花。从花的角度,可以解读一部中国历史,一部中国文化史。1942年曾勉教授发表了有关梅花品种分类的论文《梅花:中国的国花》(英文专刊)。

1982年香港《明报》曾专发了一篇社评《赞成以梅花为国花》,其中有云:“从曹孟德的扬鞭遥指梅林、诱导兵士‘望梅止渴’,到林和靖传诵千古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千百年来它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精神结下不解之缘……”。同年,在一些著名植物学家的大力支持下,受中国植物学会的委托,《植物杂志》编辑部发起讨论国花,并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国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纷纷来信参加评选。投票结果表明:推荐梅花作为国花的最多,牡丹、菊花次之。

1986年11月20日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园林学会、《园林》杂志编辑部、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栏目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结果依次是梅花、牡丹、菊花、兰花等。由于这次中国名花评选活动,组成了以陈俊愉教授为首的114位专家的评委会,是全国性的评选,又由于结果是1987年得出的,所以往往称为“1987年的中国十大名花评选活动”。

1986年那次推选国花时,虽然也有不少人投了牡丹、菊花等名花的票,但是对最终推选结果——梅花,“各界并无异议”。1990年爱国主义主题香港电影《富贵兵团》讲述抗战争故事面段合唱《梅花》片段。这部电影由多位巨星饰演;谭咏麟、梅艳芳、洪金宝、刘德华、陈百祥、郑则仕、曾志伟……

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批转农业部办理”,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中国花协即在全国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泛深 入的评选国花活动。

成立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任名誉组长、何康任组长的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专家小组讨论确定了我国国花评选条件为:(1)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2)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3)用途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据《中国花卉报》刊载,已提名作为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栀子花、珙桐(鸽子树)、一串红与英蓉花等数十种之多。

经过近十个月讨论:根据31个省区市(包括深圳特区)上报结果,赞成一国—花 (牡丹)的有l8个省,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 菊花、荷花)的有11个省,占35.48%;有2个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占6.45%。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 认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的国花。其他呼声较高的兰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上述评选结果及详细情况,按程序由“农业部上报”。此次新的推选结果移注牡丹,却引“许多人士发表了反对意见”,其中不乏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学者、艺术家,甚至有些意见是在很高层次的重要会议上发表的。结果,全国人大以“分歧太大”为由搁置了。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布《征求牡丹为我国国花意见的通知》,并在花协官网、微信公众号发布"投票:我心中的国花",面向公众开放网络投票通道,征求公众对我国国花的意向。花协表示,国花是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

空缺分析

据中国林学会透露,国花的评选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分布要广泛;二是外观要漂亮;三是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四是要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马上有学者提出质疑:“分布要广泛”的要求就不妥,看似合理然而却太主观,因为大家喜欢的未必就是分布最广泛的物种,大熊猫分布并不广泛,但它却是人人喜爱的国宝;同样的理由,“外观漂亮”也不宜作为硬性规定,因为“漂亮”与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以中国地域之广,人口构成之复杂,各民族传统之差异,这样的要求尤其显得意义不大;

许多专家认为一国两花较为合适;梅花可以代表长江流域、牡丹可以代表黄河流域的花卉;一乔木、一灌木;一个象征精神文明、体现中国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品格,一个象征物质文明、体现国泰民安、富裕祥和;同尊“梅花和牡丹”为国花,可激励各族人民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用梅花象征的傲骨延续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实现牡丹'象征'的幸福和繁荣而努力;正可谓内外兼修到方能称之为完美!

那些领土幅员不大、历史短浅、文化单一、民族结构不复杂的国家,很容易评选出自己的国花,如澳大利亚的金合欢、荷兰的郁金香、法国的香根鸢尾花、德国的矢车菊、泰国的睡莲……人不多,意见容易统一,也容易照顾得周全,容易归拢出一个大伙儿都接受认可的结论: 中国的花魁不好评。

若连这点微不足道的国事都“意见难统一“的话,岂不是指中国其他”要事“更难统一意见?并且其也有不看好他国之嫌,此言论实为不妥!

牡丹和梅花,彼此还有一种文化意味上的分别。牡丹是大众化的,是普通大众欣赏品位的代表。相对于牡丹的群体欣赏口味,观赏梅花更多是一种个体的审美体验,因为它历来被更为敏感的知识分子所把持。

既然“全国人大认为各方分歧太大而没有作出决议”,那就代表各方支持人数不会很差,所以不存在“牡丹是大众化”而“梅花是个体审美体验”的说法!并且前面所说的“个体审美体验”岂不是指“中国知识分子”是很少部分人?!

无疑,梅花及其象征的精神,是由历代知识分子总结赋予的。他们以梅花自我期许,并且把梅花人格化。普通大众在勤苦劳作之余,可怜而有限的感官之娱,必然指向色彩浓烈喜庆的东西比如牡丹,而审美意义上的梅花之“瘦”,却可能无法激起甚至无暇激起他们内心的共鸣。

“期许”不算重要的话,那各种花语又算什么呢?都用外表形态作为至高标准的话,那其她国家的"国花"也都符合?否则除牡丹的很多花卉与“以上形容的梅花”一样,岂不无足轻重了?国人除去感官欣赏和物质层面作为“个体标准”外,必然也会考虑精神层面的东西!中国非物质和感官享受至上的国家,而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明就自然少不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并且对“梅花只是知识分子把持”这点不苟同,凭什么断定普通大众之中没有欣赏梅花的?

众民意向

网友将评选国花的理由归纳为:中国悠久的花文化及其对国人有着深刻的精神影响;国花的评选体现了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需要通过一种媒介来表达友好的意愿;助于带动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我们要有自己的国花,以此作为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当海外游子看到中国的梅花、牡丹之时自然会涌起一种奋发自强的自豪感。

现今虽已国泰民安,却理应忆苦思甜。历史上我国人民坚毅顽强的精神用“梅花”寓意,时过境迁不该轻视那时那段那种精神所在和当时给过人民精神依托的“梅花”。

全国人大这个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全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它的职权是立法、监督、任命和罢免等等,像国花的评选显然不在它的职权范围之内。“陈先生多方奔走呼吁,从而避免了‘一国一花’问题过早定案而留下永久的遗憾。民心应尊重,民意不可违。与其说是陈先生前几年曾用自己的身躯阻止了国花车轮的超速行驶(一国一花),不如说是陈先生”一国两花“的主张代表了大多数的民意和基本的国情。”

既然是“国”字号评选,就应该切实体现尽可能多数的国民意趣,具体哪些动植物品种可以荣获“国”字号的光环,不应该由有关机构或专家先定标准,只能由国民通过合适的方式决定,因为这类评选并不具有什么科研的效用。这种评选也不应该服从于经济或其他什么目的,如旅游业发展等———这还不同于前些时候评选“中华十大名山”,十大名山的评选确实还负有“提升中国山地资源整体形象”之责,那时适当为旅游业考虑一些还情有可原。国树国鸟国花和十大名山具备的附加值并不相同。

中国社科院的陶庆梅博士认为,国花具有国家名片的象征意义,评定标准的制定是一件牵动方方面面关系和利益、直接影响评选程序和结果公正的大事,不能不由分说就剥夺公众在制定评选标准上的话语权、投票权,随随便便就授予中国林学会。

程杰《中国国花:历史选择与现实借鉴》就我国国花的文化渊源、历史选择进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对明清以来牡丹被称作国花、民国间梅花被确定为国花的历史的考证尤为详细。该文发表于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2016年夏之卷(第2期),全文25000字,配有编者按,值得关注。

另类意见

不久前,一位名叫杨仕智的先生在《人民日报》撰写《国花、国树和国鸟非评不可?》一文,对评选提出异议,并认为“倒是有好多比评国花、国树和国鸟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许多事“比搞什么评无多大实际意义的国花、国树、国鸟要重要得多”。

“自然界的物种是平等的,我们人类没必要把它们分等级。不管选定的国树、国鸟、国花是哪种,必定会使一大批的国民不悦,特别是知识分子,因为他们心中的偶像落选了,他们那难以改变的思想感情受伤害了。如果为了追求美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进行评选国树、国鸟、国花,那我们在评定国树、国鸟、国花后,还要评国鱼、国虫、国禽、国兽……永远都没完没了。”一位学者在新华网上如此评说。

没有国花,于国家主权无碍,于民族精神无碍,于国势前程无碍。相反,几乎任何一项评选后面都有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各地和各行业协会如此兴师动众地争抢“国”字号,也是考虑到“国”字号会给行业和地方的经济和名气带来难以估算的价值和影响。

20世纪80年代的两次评选,起初梅花已经夺魁、牡丹居亚,但又一次评选则是牡丹称王、梅花位次。在1994年的评选中,两者的竞争更达到了白热化阶段,甚至由花与花的竞争演化为了省与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若相继评选下去、是否代表每次结果都可能不同?!

最后专家确定下的两个候选方案是一国一花(牡丹)和一国四花(牡丹、荷花、菊花、梅花)。一场普通的国花评选,却差点成了一场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八仙竞技,其中的问题在事隔近10年之后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反思。

花卉文明

中国花文化情结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欣赏花,不仅欣赏花的颜色、姿容,更欣赏花中所蕴含着的人格寓意、精神力量。陶渊明之“采菊东篱”、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周敦颐之“出污泥而不染”、孔夫子之“兰当为王者香”、苏东坡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中国绘画的一大半儿就是画花卉。有的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把一种或几种花画好。画好一种花是不容易的。中国有多少以花命名的女人?中国有多少花被女子用做名字?这在外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中国朝代/年份中国梅花文明

中国梅花文明:一月梅花花神梅妃江采萍!

梅花象征:梅花为中国特产,梅花寓意不畏霜雪严寒,凌霜傲雪。坚贞不屈,是民族与英雄的象征。梅花美丽、清香、挺拔,顶寒傲雪,传芳几千年,遍及河山几万里,是中华之魂魄,代表中华气节。

梅花寓意:吉祥喜庆、美满和谐、竹寓夫梅寓妻、春信之花;如《梅开五福》(五花瓣象征五福:快乐、幸运、场所、顺利、太平)、《十全十美》(一枝梅花有10朵花插于瓶中、桌上放置10枚古铜钱)、《竹梅双喜》(祝贺新人)、《喜上眉梢》……。

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应用梅子。3000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引种梅花。秦用梅花的果实作为调料。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题咏诗是陆凯的《赠范蔚宗诗》。六朝梅与杨柳等仅为早春之景、春景一族,尚未被赋予人格意象特征。谢燮《早梅》。何逊《咏早梅》。唐代诗歌中通过与桃、杏、李等花的比较描写,为梅花意象的象征意蕴作了准备。

唐玄宗的梅妃江采萍钟爱梅花也写有《梅花》的诗。如、齐己的《早梅》。卢照邻《横吹曲辞·梅花落》

宋朝是梅花文化大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赋梅诗的增多,梅花文化涵义扩展并定性,梅花开始入画,梅花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南宋尤其是苏轼时代的"桃卑梅尊",标志着梅花意象已由实转虚,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岁寒三友"说,进一步赋予了梅花精神明确的意义,赋予了梅花坚贞不屈的人格象征意义。

北宋林逋种梅养鹤成癖,终身不娶,世称“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李纲《梅花赋》。元朝王冕以画梅著称、别号梅花屋主、作《墨梅》《白梅》、《墨梅图卷》。明朝高启《梅花九首》。陈继儒《梅花册》。清朝郑燮的《牡丹梅花图》赞颂梅花。民国定梅花为国花。中国朝代/年份中国牡丹文明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已形成牡丹种植产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第七届牡丹观赏节在巢湖市召开时,巢湖市市长夏望平就指出:“牡丹观赏节的宗旨在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科技唱戏。——为什么对于哪种花能够入选国花大家如此紧张?有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对于花、花文化的热爱,还有其他利益的考虑。一旦一种花得到“国花”的尊贵称号,它以及相关的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的发展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魏晋南北朝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就已有记载“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唐朝牡丹的栽培技术己有很大的发展。“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仿佛还可依稀看到唐人对牡丹无以复加的痴情和偏爱。杨贵妃尤好牡丹。明朝时牡丹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内遍植牡丹。清朝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曰:“国花寺”。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2:07: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42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国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国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花).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