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索骥(拼音:àntú suǒjì)是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偏正式成语。成语典故最早见于《汉书·梅福传》,《艺林·伐山》亦有相似典故。
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中文名按图索骥
外文名try to locate something by following up a clue/follow the map that leads you
拼音àn tú suǒ jì
近义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按部就班等
反义词不落窠臼、独辟蹊径等
出处《汉书·梅福传》《艺林·伐山》
注音ㄢˋㄊㄨˊ ㄙㄨㄛˇㄐㄧˋ
同义词按图索骏
注音字母ㄢˋㄊㄨˊ ㄙㄨㄛˇㄐㄧˋ
成语出处最早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衍生典故
明·杨慎《艺林·伐山》卷七:“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蛈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所谓‘按图索骏’也。”
综上文献所述,后世整理出“按图索骥”这个成语。
成语故事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孙阳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2]
孙阳有个儿子,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孙阳的儿子把《相马经》背得很熟,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相马经》里有“高大的额头,像铜钱般圆大的眼睛;蹄子圆大而端正,像堆迭起来的块”的话语。他出门看见一只大癞蛤蟆。“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他非常高兴,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啊!”[3]
成语寓意孙阳的儿子寻找千里马时,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是寓言作者的夸张。但是,在学习和工作中,死背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招致损失的事例,确实是经常见到的。
“按图索骥”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事物。说明人们寻找事物、探索未知应该遵循一定的线索,由已知去探求未知;事物发展也是在因果链条之上变化的,可按照“因”去发现和洞见“果”,这是人们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其二是比喻做事拘泥于教条。这从另一个面说明人们在寻找与探索未知时如果过分拘泥于“细节”“线索”“已知”,思维难以超越和突破,就会陷入线性逻辑和教条主义模式,这也是人们易犯的错误。如元朝袁桷《示从子瑛》诗:“隔竹引龟心有想,按图索骥术难灵。”这就揭示了一个重要的思维方法。事物的存在具有复杂性、立体性和动态性。认识事物,必须通过实践,要懂得知识的变通,透过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不能生搬硬套、拘泥成法办事,应放宽视野并在立体和动态中寻找和探索事物,避免僵化和教条主义。
成语运用成文用法
“按图索骥”原义是按图像寻求好马,后比喻做事拘泥于成法,不能灵活变通,含贬义。也用于按照线索去寻找人或事物,中性。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索:寻找,觅求。骥:马,好马。
运用示例
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卖阙沈官人》:“虽部胥掌阙簿者,亦不过按图索骏。”
元·赵汸《葬书问对》:“每见一班按图索骥者,多失于骊黄牝牡,苟非其人神定识超,未必能造其微也。”
明·张萱《疑耀·佛经不真》:“经语未必皆出于佛,而欲以经语作佛,比与按图索骏何异?”
孙犁《谈镜花水月》:“有些读者,不明此义,常常按图索骥,已近于庸俗社会学。”
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向氏书画》:“贾大喜,因遣刘诱以利禄,遂按图索骏,凡百余品皆六朝神品。”
郑·观应《盛世危言·训俗》:“如第一害之汉奸,则上海亦不乏其人,其曾发洋财者可以按图索骥,无可漏遗。”
方之《内奸》:“他们按图索骥,提审了严家忠,攻下了曹约翰,然后才杀回马枪找到田玉堂。”
郭沫若《苏联纪行·七月二十二日》:“贵族写给他宠姬的信里泄露了这项秘密。在浴室里的墙壁里藏匿着两个宝石匣,在一座木橱顶上还放着一个。按图索骥,全部都被收获。”
成语辨析按图索骥—按部就班
“按部就班”的原意是与作时按照文章布局的需要而选用词句,引申义有两种:①比喻学习工作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②比喻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按图索骥”有两层含义:①比喻按成规或教条办事;②比喻根据线索去寻找事物。“按图索骥”②义与“按部就班”①义区别明显。“按图索骥”①义与“按部就班”②义都有按老规矩办事的意思,但有区别。一是意义不同。“按图索骥”语意较重;“按部就班”语意较轻。二是用法不同。“按图索骥”常含讥讽意味;“按部就班”则没有这种意味。三是语体色彩不同。“按图索骥”多用在书面语里;“按部就班”在口语、书面语里都常用。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1:25: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40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按图索骥(成语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按图索骥(成语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