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五代战斗机是中国最新研发的新一代战斗机。第五代战斗机的性能特点可以用4S来概括,即:“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和短距起降”,其中具备革命性的就是隐身性能。
中文名中国第五代战机
外文名J-20
研制单位中国
别名歼20
隶属战斗机
首次试飞2011年1月11日
背景2009年底,中国空军副司令何为荣在央视节目中透露了中国五代战斗机将很快首飞。这一消息引起了外界广泛的质疑,央视军事节目的专家们认为是歼10改进型战机,即便是最乐观的中国军事爱好者都难以相信,国产重型隐形战斗机会来得如此之快。但仅仅一年之后,何副司令透露的消息得到了证实,中国第五代战斗机高清照片在中国军事网站被爆光。
基本特点中国第五代战斗机采用了单座、双发、双垂尾、带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通过参照物对比,可大致推测出该机长度超过20米、翼展超过13米,属于一款双发重型战斗机,但该机高度比歼10还低,估计在5米以内。该机的机头、机身呈现菱形、垂直尾翼也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采用锯齿边设计,具备隐形战斗机的特征。
五代战斗机的隐身性能采用的是波束控制概念,即利用雷达必须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才能探测到目标的原理,让照射到本身的电磁波偏离照射方向。要想实现波束控制必须尽可能消除飞机上的强反射源,包括垂直面、鼓包、台阶等,主要边缘如机翼必须平行,除了外形隐身还不够,同时还需要采用吸波材料,共同作用来降低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根据美国空军的对抗演习,F-22对四代机有惊人的空战交换比,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隐身性能取得的。
构造设计主翼中国第五代战斗机采用带边条的鸭式布局,目前图片没有大角度的俯视或仰视图,主翼翼型尚无法确定。但从现有的图片来推测,主翼应该是类似歼10的大三角翼,安装位置在进气道上边缘,整体属于上单翼设计。主翼带有下反角,这也是上单翼战斗机的惯例,可以增加滚转速度、提高飞机的敏捷性。
边条和鸭翼从四代战斗机(如F-16)开始,战斗机气动设计采用了“涡升力”技术。即在主翼前面,利用边条翼、鸭翼产生强大涡流,涡流从主翼上翼面掠过可以大幅增加主翼升力,这就是“涡升力”概念。F-16、歼10等四代战斗机利用“涡升力”技术获得了比F-4、歼7好得多的机动性能。F-22则采用了进一步发展的“涡升力”技术,其采用3段式边条,产生的组合涡流更强大;并且其边条已非传统的边条翼,F-22利用机头棱线、进气口上唇口、进气道前部棱线产生涡流,付出的阻力代价更小、对隐身更有利。
中国第五代战斗机采用的也是类似F-22的3段式“棱线”边条,并且在进气道前部设有带明显上反角的鸭翼。这应该是因为鸭翼安装位置与主翼处于同一平面,带上反角可以提高涡流位置,保证从主翼上翼面掠过。边条和鸭翼两种措施同时出现,中国五代战机对“涡升力”的利用应该比F-22还要充分。
垂直尾翼和腹鳍中国第五代战斗机采用了外倾的双垂尾设计,全动垂尾。这是配合“涡升力”利用的一个设计,涡流强度的提高会对垂直尾翼造成影响,降低飞机的纵向稳定性,需要减小垂尾面积;而减小垂尾面积又会减低垂尾效能,所以须采用全动垂尾去解决。
另外,中国五代战斗机还设有F-22所没有的腹鳍,这是增加大迎角情况下飞机纵向稳定性的一个措施。俄罗斯的T-50也采用了腹鳍配合全动垂尾的设计。腹鳍会增加额外的重量、并会对隐身构成不利影响,之后会不会取消可能需要视试飞的情况而定。
起落架中国五代战斗机的主起落架舱设在机身侧面,有较大的几乎截断机身侧面的舱盖开口,起落架支柱与主翼承力部件连接,由于采用上单翼设计,主翼离地高度较大,所以主起落架支柱也比较长。
进气道中国第五代战斗机采用了DSI进气道。DSI进气道首先在美国F-35战斗机上应有,之后中国成飞也在枭龙战斗机上进行了应用。DSI进气道通过进气口前的一个3维鼓包达到消除空气附面层的目的,具有重量轻、适应速度范围广、不会对隐形造成影响的优点。中国第五代战斗机的进气口紧贴机身侧面的拉长四边形,3维鼓包位于进气口上半部的前方,设计较为独特。
从起落架舱设在机身侧面来判断,中国第五代战斗机的进气道设计采用了S形弯曲,加上进气口横向尺寸很窄,所以估计发动机风扇会被完全遮蔽,有利于隐身。
弹舱从起落架舱设在机身侧面还可以推测出,中国第五代战斗机与F-22一样,将主弹舱设置在机身腹部。这也是一个隐身的重要措施,内载武器可以消除外挂武器和机体之间的互反射效应,同时可以大幅降低飞行阻力。有消息指中国相关厂所已经研制了用于弹舱发射导弹用的伸缩式导弹发射架,配合第五代战斗机的发展。
现在还不明确的是,中国第五代战斗机是否会在进气口与起落架舱之间设置侧面辅助弹舱,F-22在这个位置上放置了2枚体积较小的AIM-9X格斗导弹。
座舱中国第五代战斗机采用了整体式座舱盖,这也是一个亮点。对于视距内的近距格斗空战,飞行员需要良好的视野,过去由于材料及工艺不足,我国战斗机多采用带曲形风档的座舱盖,限制了飞行员视野。而采用整体式舱盖的当今战斗机只有美国的F-16、F-22两种,连欧洲的台风及俄罗斯的T-50都没有做到,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工业基础的进步。
雷达中国第五代战斗机的座舱靠前,机头非常短促、空间有限,这其实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样就意味着火控雷达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相控阵雷达由于实现了电子扫描,因此就不需要机械机构来转动天线,这样就明显降低了系统的体积,所以F-22、F-35和T-50的机头都非常短。相控阵雷达还可以把天线做成向上倾斜,以偏离照射的雷达电波,相比较而言机械扫描天线必须是垂直,这样当被对方雷达电波照射的时候,就会形成较强的反射。有源相控阵的隐身能力还体现在可以采用低截获概率,工作模式包括多种波形、猝发等,以躲避对方电子系统的探测。
分布式红外探测系统中国第五代战斗机的座舱前并没有鼓包形的红外探测系统,可能采用了分布式红外探测系统,类似于F-35的DAS系统,即在机身不同部件安装光学窗口,然后由后台数据处理系统对不同器件获得的图像进行融合,这样的好处就是省略了机械转动机构,同时光学器件可以最大限度的埋入机身以内,再加上对窗口进行锯齿处理,就会降低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提高飞机的隐身能力。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1:1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39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第五代战斗机(中国新型战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第五代战斗机(中国新型战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