轸,汉语常用字,读音zhěn,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基本含义为古代指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借指车;引申为方形:车轸;引申含义为伤痛:轸怀。
中文名轸
拼音zhěn
部首车
字码U 8F78
五笔lwet
仓颉kqohh
郑码heop
笔顺152134333
基本解释轸zhěn
1、古代指车厢底部四周的横木;借指车;引申为方形:车轸。轸石(方石)。
2、伤痛:轸怀。轸念。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弦乐器上转动弦线的轴。详义参考《魏书·乐志》:“中弦须施轸如琴,以轸调声”。
5 、由弦乐器上转动弦线的轴演化为转动的意思。可参考杨雄《太玄·玄摛》:“反复其序,轸转其道也”意为四季的次序不断反复,轮转运行是他们的规律。
古籍解释《康熙字典》
《集韵》《韵会》《正韵》𠀤止忍切,音胗。《说文》车後横木也。
又《广韵》转也,动也。《扬子·太𤣥经》轸转其道。
又车众盛也。《淮南子·兵略训》士卒殷轸。《注》殷轸,乗舆多盛貌。
又纡轸,隐曲也。《楚辞·九章》心郁结而纡轸。
又地形盤曲貌。《後汉·冯衍传》路纡轸而多艰。
又轸怀,痛念也。《楚辞·九章》出国门而轸怀。
又《韵会》宿名。《史记·律书》轸者,言万物益大而轸轸然也。
又《天官书》轸为车,主风。《注》轸与巽同位,车动行疾有似于风,故主风。
又琴下转弦者谓之轸。《李白诗》拂霜弄瑶琴。
又国名。《左传·桓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注》贰、轸皆国名。
又姓。按《考工记》加轸与轐焉。郑注云:轸,舆也。《轮人》轸围注:轸,舆後横者也。《輈人》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疏云:象地以舆方而言,不言舆言轸者,轸,舆之本也。戴侗据舆方之说以驳郑氏,谓轸为舆四面木。《博雅》轸谓之枕,《释名》轸,枕也。轸横在前如卧牀之有横枕也。枕有横无直,则四面之说非也。《韵会》轸注引《秦风·小戎》俴收注云:收,轸也。疏云:大车前轸至後轸其深八尺,兵车之轸四尺四寸,比之为浅,故曰俴收。收者,车前後两端横木所以收敛所载也。合郑注与《诗》疏观之,则是四面方者为舆,前後横者为轸,皆加于伏兔之上以载人物者也。郑注屡变其辞,非自相矛盾,各就本文所重言之耳。
相关词语驻轸 | 玄轸 | 轸玉 |
轸望 | 轸念 | 轸悯 |
轸慕 | 轸域 | 轸恻 |
轸惜 | 轸心 | 轸辙 |
轸翼 | 轸怀 | 轸虑 |
轸石 | 灾轸 | 栈轸 |
纡轸 | 舆轸 | 殷轸 |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1:16: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39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轸(汉语汉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轸(汉语汉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