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原名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考古研究所,1963年归属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后改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84年归属陕西省文物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06年12月更名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主要承担陕西省境内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任务。
中文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成立于1958年10月
原名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考古研究所
职工人数115人
基本概况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9月,原名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考古研究所,1963年归属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后改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1970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合并,原考古研究所人员仍从事考古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1978年10月,经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批准恢复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建制。1984年划归陕西省文物局管理。2006年12月,经陕西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更名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位于西安市南郊乐游路31号,院部占地约1万平方米,办公科研楼和文物藏品楼各1座。另外,在西安泾渭工业园区建设了泾渭基地,在雍城、秦陵、铜川、窑店等地建立了考古工作站。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制130人,现有职工115人。内部机构设置为9个部(室),分别是:党委工作部、行政办公室、科研工作部、石器考古研究部、商周考古研究部、秦汉考古研究部、隋唐考古研究部、资料信息部、文物保护研究部,部(室)下辖27个科(室)。此外,在西安经济开发区泾河工业园区建有全国唯一的考古科研基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在雍城、阳陵、秦始皇陵、铜川、沣东、窑店、周原、周公庙设有考古工作站。
科研队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人员组成中,直接和间接从事考古专业的田野和室内研究人员占总人数的80%。学历情况:博士研究生(含在读)8人,硕士研究生(含在读)17人,大学本科41人,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58%。专业技术职务情况:研究员18人,副研究员20人,中级职称35人,中级职称以上人员占总人数的63%。学历高、职称高的特点比较明显。高职称专业人员基本是各自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有的还成为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
此外,还有客座研究员、兼职教授25人次,其中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4人次,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3人次,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兼职教授18人次。
合作交流近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外交流与学术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协助香港特区发掘沙下遗址;协助西藏自治区发掘古格遗址、萨迦寺遗址;参加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青藏铁路、三峡工程(重庆市)、南水北调工程(河南省、湖北省)中遗址和墓葬的考古项目。与韩国庆州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双方每年互派专家交流考察,合作研究;与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合作保护沙河古桥木桩;与法国巴黎“陕西历史之友”联合发掘唐新城长公主墓;与斯洛文尼亚合作进行汉阳陵南区从葬坑的保护研究。
同时还和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越南等10几个国家的研究所、博物馆、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学术交流和资料交换关系。特别是与德国美茵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合作历时19年,共同建立了国际一流的金属质文物、壁画、丝绸等文物修复实验室。双方还合作勘探了唐桥陵、泰陵、景陵和光陵。此外,相继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藏民族学院等高校文博专业和台湾台南艺术大学学生,以及日本、波兰等国家学生前来进行考古实习。
获得奖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全国和省内荣获过许多荣誉,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享受陕西省政府津贴9人;陕西省政府“三五”人才7人。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家》栏目,先后为我院4名专家作了专题报道。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先后有二人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一人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二人被评选为人事部、文化部先进工作者,一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人被评选为省级劳模,三五人才推选入围7人,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人被评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社会影响由于陕西得天独厚丰富的地下遗存,加之几代人50年来的不懈努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文明史、东方社会史及世界文化史研究的重要阵地,以及中国现代考古学重要基地之一,在世界考古领域占有独具魅力的特殊地位,为中国考古学与古史研究,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时,也为研究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国家起源、文明起源和周秦汉唐文明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实物资料,为陕西的博物馆建设奠定了牢固基础(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汉阳陵考古陈列馆、耀州窑博物馆、秦公一号大墓博物馆等均是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修建的),在国内外考古、博物馆界享有一定声誉。
它是我国最早的考古研究院之一,做出过很多的贡献。
008年考古工作成果大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08年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继续联合对周公庙遗址进行发掘,发掘一处龙山时代的窑洞院落建筑遗址、商周时期8条壕沟遗迹以及一处商周时期墓地。出土了7000片卜甲,有刻辞者近700片,可辨识文字1500余字,新字形屡见,内容丰富。该遗址是目前发现西周甲骨文最多的遗址,不仅丰富了周公庙遗址及西周甲骨文字研究的资料,而且对遗址布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秦雍城考古勘探和发掘:2008年秦雍城遗址的考古工作主要是对秦雍城六号秦公陵园进行全面的考古勘探和测绘,并对“秦穆公坟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
08年对汉平帝康陵进行调查和勘探。发现陵园5座,建筑遗址19处,外藏坑7座;并探明了汉平帝陵和王皇后陵的墓葬形制,第一次搞清了康陵各个陵园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两个大陵园的早晚顺序,为最终确定学术界尚有歧议的康陵归属问题提供了依据,对研究汉代帝陵制度的发展变化也具有重大意义。
唐帝陵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08年主要对唐玄宗泰陵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同时根据桥陵二期保护工程的需要,对桥陵进行了调查、勘探,对南门门址、南门西阙台、南门西侧蕃酋殿进行了考古发掘。通过近一年的田野工作,基本搞清了桥陵、泰陵的总体布局和附属建筑遗址的结构特征,对唐陵石刻的类型和风格又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为唐代帝王陵墓制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资料。
09年继续对外郭城城垣遗址进行调查,对内城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并对西城西门外瓮城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了外郭城呈刀把形,探明了西门西瓮城、南瓮城、北瓮城和护城壕等遗迹,基本搞清了西门瓮城的形制、结构和损毁时代。同时,在近年来取得的考古工作成果基础上,还对统万城遗址及周边约25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航空遥感调查,制作出航空遥感影像图,对其中的2.5平方公里区域又进行了详细遥感调查,建立了数字高程模型,为下一步统万城遗址的保护利用和考古工作提供了科学详实的依据。
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根据省文物局的安排,研究院今年先后位于岐山县蔡家坡石窟、蓝田五里头吕氏家族墓葬群、渭南市临渭区金代壁画墓、长安区庞留村唐壁画墓、商南富水汉代崖墓等一些濒临破坏危险的遗址和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不但抢救和保护了一批珍贵古代珍贵文化遗产,也获取了新的考古科研资料。
在对墓群西部7座墓葬发掘中,出土了较为丰富的瓷、陶、石、铁、铜、银、金及珠贝类等随葬器物,从出土墓志铭文判断,该墓群属北宋吕大临的家族墓茔。这批墓葬的发掘对研究宋代墓葬制度与吕氏家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渭南市临渭区金代壁画墓考古发掘:极大的添补和丰富了陕西金元时期壁画墓的资料,对研究金元时期的历史文化、丧葬习俗、绘画艺术、服饰制度以及建筑技术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为了完整保护这批珍贵资料,我院采取了整体搬迁的方法,这也是我省古代壁画的修复、保护措施方面的一次新的尝试。
基本建设中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根据工程建设和文物保护需要,研究院对在工程建设中面临破坏的遗址和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全年共发掘古墓葬350余座,其他各类遗迹60余处,发掘面积近1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3千余件(组)
最重要是发现一处庙底沟时期聚落环壕,这是目前所知庙底沟文化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环壕聚落。在环壕西部发现门址一处,在门址两侧的壕沟内,出土了大量陶、骨、石质文物,陶器大多成层分布,保存十分完整。其中镂空人面深腹盆、动物纹彩陶盆、涂朱砂的人面残陶器等为同时期遗址中十分罕见的器物。
神木县战国晚期秦长城遗址考古发掘:发现的长城遗址的地理位置、走向及出土遗物、采集标本看,该遗址应为秦昭襄王时修建的长城。该遗址为首次发现,其良好的保存状态、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遗址发掘后,建设部门为保护该遗址,专门调整了公路设计方案。
靖边县老坟梁墓地考古发掘:该墓地年代集中在汉代中晚期至新莽时期,墓室多为土洞、砖室或竖穴土洞,随葬品多以陶明器为主。该墓地最重要的发现是在大多数墓葬上发现有明确的围护封土的夯土围墙基址,形制比较规整,有相当一部分墓葬保存有墓上建筑。这是长城沿线首次明确发现礼制性墓上建筑,它的发掘对于研究汉代北方边疆地区的文化面貌、丧葬制度、民族关系、郡县地望、环境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9:5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34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境内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机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境内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机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