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新时间:2025-01-09 13:19:50 阅读: 评论:0

锦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锦歌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次浏览 | 2022.10.09 11:43:27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锦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锦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锦歌是一种重要的曲艺唱曲形式,流行于以漳州为中心,包括厦门、晋江、龙溪在内的闽南平原地带及台湾省,原名“杂锦歌”,“锦歌”是通行的简称。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兴盛于清代中期,与泉州南音并称为闽南民间艺术的姐妹之花。20世纪40年代以后,锦歌开始走下坡路。

中文名

锦歌

批准时间

非遗级别

国家级

非遗编号

Ⅴ-26

申报地区

福建省漳州市

遗产类别

曲艺

历史渊源

唐宋间锦歌初步形成,明代已较为定型完整。它来自民间,以方言演唱,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曲调流畅朴实,富有表现力,内容通俗健康,易学易懂,为群众所喜爱,许多农村都有"歌仔阵"、"歌仔馆"。锦歌进入城市后,改用南琵琶、洞箫、三弦、二弦等乐器,唱腔由原来的活泼、粗犷、豪放转为婉约柔细,姿势安逸。曲牌名称,原来的"七字仔"改称"四空","大调"改称"五空"、"贝思"。演唱中有时插入几小节南乐,称"曲爿"。

农村仍保留原有风格,逐渐形成农村、城镇和原始的月琴三大流派。城镇的"亭"派有八乐吟、乐吟亭、集弦阁、盛音园、进德社;农村的"堂"派有庆丰堂、庆贤堂、东音堂、锦云堂、一德堂、攀和堂;"月琴"派有长泰、华安、平和以及盲艺人的走唱(乞食调)和云霄的"四管齐"。

明末清初,随闽南人民东渡,锦歌在台湾落户。仍在台湾流传的有"牛犁歌"、"病囝歌"、"天乌乌"。台湾歌仔戏的音乐是在锦歌基础上融合当地民间音乐而成。同时,锦歌也随移居者在南洋诸地流行。民国18年(1929年),漳州锦歌艺人陈丽水、林庭、赖耀山、王清吉、陈胶掠、朱亚、钟青、陈不得等应邀到南洋诸地演唱,以艺会友,并在新加坡兴登堡百代公司灌制唱片40多张。他们演唱的《陈三磨镜》、《审陈三》、《安童闹》、《无影歌》、《赌钱歌》、《大伯公歌》。

1950年,漳州市有锦歌社10多个,较著名的有龙眼营锦歌社、霞薰锦歌社、新桥锦歌社、东岳锦歌社和浦南锦歌社。1952年,龙溪县石码成立锦歌剧社,演出锦歌剧《孔雀东南飞》。1956年、1978年应中国唱片公司和香港东方唱片公司邀约,灌制唱片和录制卡式带发行国内外。60年代初文化部门组织力量挖掘锦歌传统曲本,至1963年共挖掘、记录锦歌曲本26个,曲调150多支。

改革开放以后,创作许多新的剧目,如:《思亲》、《寻祖》、《水仙情》、《台湾阿婆看女排》、《乔先生回漳州》等,参加省和中国文艺调演,获得多项奖。1983年,锦歌新秀王素华曾赴新加坡演出。80年代,各地锦歌社团多次集会观摩,加强艺术交流,锦歌表演艺术不断提高。

艺术特色

锦歌的表演形式为多人围坐演唱,同时分持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及木鱼、双铃等自行伴奏。

锦歌的唱腔风格大致要分为堂、亭两大流派。堂派主要流传在农村中,唱腔粗犷有力,曲调接受民间歌谣,擅长唱"杂念调"。

锦歌的曲调丰富繁杂,大体可分为四类。一类叫"杂念仔"、"杂咀仔",唱腔近于念诵,自由活泼;一类是"四腔仔"、"五腔仔",也叫"七字仔"、"大调"或"丹田调",是锦歌独具风格的基本曲调;一类叫"花调"、"杂调";一类是"顺乐曲"。

演唱形式有一人唱念,两人对答,三、四接着唱念,也有自唱乐队伴秦的。漳州市的围坐弹唱多,厦门有许多节目是站着演唱,并借助动作来表现。

经典剧目

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陈三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八小节:《妙常怨》、《董永》、《井边会》、《吕蒙正》、《刘永》、《寿昌》、《闵桢》、《高文举与玉贞》。抗日战争时期,产生了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曲目,如《长工歌》、《送郎参军》等。

传承保护流传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人们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年轻一代对于祖先留下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锦歌”的兴趣日益淡漠,凝聚了漳州历代人文精华的锦歌艺术面临更多的挑战。锦歌艺术面临随时可能消亡的危机,需要设法加以保护。

艺术传承

2003年10月,成立了芗城区漳州锦歌社,并对锦歌曲目进行了收集、整理,编成了《漳州锦歌系列丛书》,这是较为完整的锦歌曲目集子。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发展锦歌,在政府支持下,漳州市成立了锦歌研究会,重建锦歌社,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多样化的锦歌演唱形式。同时,还在小学生中推广锦歌,并将少儿演唱队列入漳州芗城区芳草计划,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其间,许多艺人和基层老文化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出版系列丛书,对锦歌作系统介绍。

代表人物

王素华,1954年12月生,汉族,谭州市芗城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锦歌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锦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漳州市芗城区文化馆获得“锦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闽南乡亲遍布全世界,近八成台胞祖籍地为闽南。闽南锦歌是闽台海峡两岸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它深深扎根于闽南方言,吸收了明代南词小调的许多曲牌,又继承了闽南当地大部分的民歌中的小调,它唱腔旋律和语调紧密结合,悦耳动听,婉转幽扬,沁人心肺,语言朴素,多采用方言俚语,通俗易懂,曲调优美唱词富有闽南乡土气息,因而倍受台湾民众的喜爱。是广大海内外闽南侨胞表达强烈的思乡情怀,寄托思想情感,勉励奋进的最直接的精神食粮。

从某种意义来说,闽南锦歌是他们的“土歌”、“乡情。多少海外闽南侨胞就是带着曾给他们带来理想和快乐、拼搏进取的乡情、“土歌”回乡寻根谒祖,旅游观光,唱着浓醇似酒的乡音,使他们久久不忍离去。闽南锦歌正因为受广大平民百姓的喜爱和理解,才使锦歌久悬千年而不坠,远播中国台湾以及世界各地而辉煌。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8:26: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29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锦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锦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df

标签:文化遗产   中国   物质   锦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