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楼,中国古代供藏书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中国最早的藏书建筑见于宫廷,如汉朝的天禄阁、石渠阁。宋朝以后,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印本书的推广,民间也建造藏书楼。但历经岁月沧桑中,许多藏书楼辉煌不再,损毁严重,留存下来的也岌岌可危。
中文名藏书楼
票价免费
所在地苏州
类别景点
释义藏书楼"藏书楼",系指历代官方机构、民间团体或私人收集典藏图书文献之处所,指称以藏书的建筑、藏有图书的建筑。
建筑学上"楼"的含义是指构架为二层或二层以上的房子,不少藏书楼符合其制,如宁波天一阁、清代皇家七阁便是。但本书所言之"藏书楼"含义更为广泛,早期藏书的山洞、石室、仓房、地窖,后期厅室、平房、经堂、书院,只要是藏书之所,皆可归之藏书楼。实际上,人们今天所常常提到的"藏书楼",也都是指的这一涵义。本书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研究、阐发中国的藏书楼的。
藏书楼建筑从初始的借用、兼用发展到后来专造专用,逐步形成自身独有的专业特点,即普遍要求具有防火防潮防盗防虫等功能。
藏书楼并非皆以"楼"名。常见的藏书楼除名以某某楼外,还多以某斋、阁、堂、室、居、轩、馆、亭、房、洞等名之。更有一楼数名,乃至有名无楼者。而实际上早期的藏书楼都并非以楼为名,把藏书处称为某某藏书楼是到了明清以后才比较普遍了。书楼之命名深得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之精妙,寥寥数字借以传达事主旨趣欲求、性情处境,乃至书藏特色、规模等。
古代藏书楼历史大致终结于清末民初。其时,西学东渐,现代意义的图书馆相继建立,取代并极大扩展了藏书楼的社会功能。也有少数近现代藏书楼延续至今。[2]
历史背景浙江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玉海楼中国是世界上最爱读书和藏书的国家之一,延绵数千年的藏书文化是人们堪为珍视的传统文化。据史料记载,中华大地曾有过数以千计的藏书楼,
中国的藏书文化追本溯源,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私家藏书与官藏并驾齐驱,成为中华文化保存和传播的两大重要渠道,特别是从唐代出现雕版印以后,书籍开始普及,宋元以来渐成风气,明清则达鼎盛时期。作为藏书文化物质载体的中国藏书楼,它的规模、历史和功绩在世界文明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据文献记载,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始于北魏,在此后的1500多年中,相继出现过几千座藏书楼,其中有一定影响的就达1000多座。
宁波天一阁、杭州文澜阁、沈阳文溯阁、海宁衍芬草堂、海盐西涧草堂……这一座座古老沧桑的藏书楼,曾经串起了中国悠久灿烂的藏书历史。
代表天一阁建于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的浙江宁波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为面宽六间的两层楼房,楼上按经、史、子、集分类列柜藏书,楼下为阅览图书和收藏石刻之用。建筑南北开窗,空气流通。书橱两面设门,既可前后取书,又可透风防霉。清朝北京故宫文渊阁是专为收藏四库全书而建的藏书楼,其房屋制度、书架款式等仿天一阁。
天一阁天一阁是兵部侍郎范钦的私人藏书楼,也是目前亚洲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由于政府重视,社会各界热心支持,天一阁历经430余年风雨,依然保存完整。新建的天一阁博物馆拥有4500平方米的书库和办公楼,藏书增至30余万卷,并开辟了地方志珍藏馆,成为收藏新编志书的中国三大中心之一。作为中国藏书“第一楼”,天一阁在藏书文化研究方面一直保证处于领先地位。在功能上也不断延伸,现在的天一阁既是藏书博物馆、学术研究院,又是国家级文物保护遗址、江南园林,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标志。
文渊阁清代藏书楼以北京故宫文渊阁最为著名。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专为收藏四库全书而设。其房屋制度、书架款式等仿天一阁。文渊阁的平面仍为六间,前有方池,后有假山,屋顶为绿色琉璃瓦歇山顶。文渊阁藏书数量比天一阁多一倍,因此内部结构变为上中下三层,以增加藏书容积。底层的三间阅书厅高贯两层,空间开阔。
其他藏书阁自宋代以来,府、州、县学内也多建有藏书阁,宋代称稽古阁,明清称尊经阁。清代私人藏书家也建造了不少藏书楼,如常熟钱谦益的绛云楼、瞿镛的铁琴铜剑楼,湖州刘承幹的嘉业堂等。
为了分藏《四库全书》副本,清朝政府陆续在全国建造了六座藏书楼,即北京圆明园文源阁(已毁)、热河避暑山庄文津阁、沈阳故宫文溯阁、杭州孤山文澜阁、镇江金山寺行宫文宗阁(已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已毁)。上述建筑都按照文渊阁制式,合称清代七阁。
明清藏书楼建筑设计特点,主要在于解决藏书中的火、霉、蛀三害问题,同时兼顾环境设计,造成宁静、优美的阅读环境。因为是专用的性质,设计上没有考虑公共阅览的要求。
发展与陨落藏书文化使得藏书楼兴起皇家藏书楼文津阁中国的藏书文化传统悠久,由官府藏书而私人藏书而寺观藏书而书院藏书,随历史的进程而不断壮大发展。这个过程中也使藏书楼得以壮大发展。几千年来的藏书文化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藏书文化,就不会有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藏书楼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的主体。
中国古代的藏书文化由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书院藏书四个系统组成。官府藏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藏书体系。从商周的史官掌管藏书,到东汉建立秘书监制度,一直延续了1200多年。到清代建立比较完善的由文渊阁统管藏书的馆阁制度,可以说在管理体制上,随着藏书规模的日渐庞大而趋于臻密完善。从汉朝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古代藏书及管理的思想也进入到了重要的发展时期。直至明清,虽然几经曲折,但总的看来,中国古代关于图书管理的体制逐渐完善,管理思想日益丰富。
终结原因中国古代藏书楼历史大致终结于清末民初。随着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现代意义的图书馆相继建立,取代并极大扩展了藏书楼的社会功能。近代藏书楼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革而发生改观,逐渐以社会教育机构的新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在这一历史性的嬗变过程中,西学东渐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从很大程度上说,是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它对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传教士早在明末清初之时就有过在中国创办图书馆的尝试,最著名的是北堂图书馆,康熙十九年(1700年)所建的北京西什库北天主教堂所属图书馆.据1938年国民政府整理该馆时的统计,北堂图书馆存有西文图书5000册,中文书籍9000册,其中有很多稀世珍本。但由于清政府在康、乾、雍、嘉等前几代闭关锁国,实行严厉的禁教政策,致使早期来华的传教士无法开展活动,孕育中的近代图书馆萌芽也被扼杀,延缓了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化的过程。西学东渐带来了与中国古代藏书楼,藏而不用或藏而难用的保守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公共、开放、共享、服务的西方图书馆新观念。
现代处境藏书楼中国历史上1000多座藏书楼,现全国各地留存于世的大概不超过120座,有一些著名的藏书楼,虽然硬件尚保留完整,其功能却已张冠李戴了。宋代尤袤的万卷楼原建于无锡惠山,曾遭火焚,其后裔尤侗在原址重建,就在现今锡惠公园之内,万卷楼成了公园的一个茶室,名曰万卷楼茶社。浙江莫干山下有近代名人黄郛所建文治藏书楼,章太炎曾为其作《黄氏藏书楼记》,小楼造型别具风格,现成了当地一家企业的办公房。
有的藏书楼,当地虽然保护下来了,但基本就是打入冷宫,让其自生自灭。镇江在清代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时建有一座文宗阁藏书楼,毁于太平天国,后民间慕捐重建更名绍宗国学藏书楼,现楼内图书已迁入镇江图书馆,而藏书楼则空荡荡的闲置在那里。更多的藏书楼由于历史变迁家道变故,残破不堪岌岌可危,有的甚至一拆了事难觅踪影了。
文物保护“联合起来,保护、利用、开发现存的藏书楼,弘扬藏书文化。”这是参加中国藏书文化研讨会及14座现存藏书楼的代表,在《中国现存藏书楼保护倡议书》中发出的呼吁。
黄源藏书楼宁波范氏天一阁、湖州陆氏皕宋楼、海宁衍芬草堂、山东杨氏海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 中国历史上曾相继屹立着数以千计的藏书楼,承担着古代典籍的收藏、保护重任,在古文献的研究、校勘、刊行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不容否认的是,如今留存于世的藏书楼已屈指可数。在现存藏书楼中,不少又存在着各自的隐痛:有的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面临拆迁,有的被挪作他用,建筑受到严重的损坏,有的藏书楼的古籍得不到及时修缮,还有的藏书楼至今仍隐藏在某个鲜为人知的角落岌岌可危。在2003年12月10日闭幕的中国藏书文化研讨会和中国现存藏书楼联谊会上,与会代表就如何实现保护和利用藏书楼提出具体意见:对于藏书楼的建筑,可以加强修复保护;对于收藏的文献,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数字信息,把原始载体置于更合理科学的保护之下;对于现存的藏书楼,可以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利用它们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服务于现代社会,并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交往,推动和促进藏书精神的延伸和拓展;而对于仍埋没于乡间的藏书楼,应组织力量,发动社会积极参与调查考证,使其价值尽早得到确认。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5:2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18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藏书楼(中国古代供藏书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藏书楼(中国古代供藏书和阅览图书用的建筑).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