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元琰为人善良(吴郡钱塘人)

更新时间:2025-02-23 15:30:55 阅读: 评论:0

范元琰为人善良(吴郡钱塘人)

范元琰为人善良 (吴郡钱塘人) 次浏览 | 2022.09.04 13:25:57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范元琰为人善良吴郡钱塘人

范元琰(yǎn),字伯蛙,吴郡钱塘人也。及长(zhǎng)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cháng)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jù)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中文名

范元琰

作品名称

范元琰为人善良

作品别名

范元琰作桥惭盗

创作年代

作品出处

《南史·隐逸下》

文学体裁

文言文

体现

为人善良

注释

为:是。

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园蔬:指种植菜类。

好:喜好,喜爱。

菘:白菜。

尝出行:曾经。

母问其故:缘故, 原因。

向:刚才, 刚刚,先前。

所以:……的原因。

自:从此。

遽:急忙,迅速。

走:逃跑。

具:详细。

启:说出。

因:于是,就。

自:自从。

自是盗者大惭:这。

及:等到;到。

复:再次。

秘:保密。

及长:年轻时。

译文

范元琰,字伯珪,南朝时吴郡钱塘人。元琰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其为人很谦逊,从没有以自己的所长而看不起别人。元琰家中很贫困,仅靠种菜维持生活。有一次,元琰从家中出来,发现有人正在偷他家的白菜。元琰急忙退回了家中。母亲问他原因,元琰把刚才看到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母亲问偷菜的人是谁,元琰说:“我原先之所以退回来,就是怕偷菜的那个人感到羞耻,今天我告诉您他的名字,希望您不要泄露给他人啊!”母子两人从此严守这个秘密.元琰家的菜园外有一条水沟,有人从水沟中渡水过来偷他家的竹笋。元琰于是特意伐木,在水沟上架了座桥,让偷竹笋的人不必渡水而过。偷竹笋的人为此非常惭愧,从此这一带居然都没有了偷盗的人。[1]

课外文言常用字

遽:(1)马上,迅速。如文中“元琰遽退走”。

涉:(1)徒步渡水,趟水。如文中“或有涉沟盗其笋者”。

词语解释

及:等到

性:性格

菘:白菜

向:先前

遽:急忙

故:缘故

具:详细

涉:徒步渡水,趟水

启:说出

愿:希望

对待文中做法的不同评论

文中范元琰对待盗者的做法

赞同:范元琰不计较盗贼的德行,用善举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丑恶,心中惭愧,从而改过自新;不因人之恶而恶,此君子善人之道!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服人。

不赞同:范元琰这样做,没有当即制止偷盗行为,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者。范元琰的这种做法有点像《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在主教的掩护下偷走主教家里的银烛台。[2]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5:09: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17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范元琰为人善良(吴郡钱塘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范元琰为人善良(吴郡钱塘人).pdf

标签:钱塘   善良   为人   范元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