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演示法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中文名演示法
应用学科心理学
工具实物、教具
应用范围教育心理学
相关讲授法、谈话法
属性教学方法
定义在教学中,教师把实物、教具陈示给学生观察,或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以促进其理解教材,发展智能,受到感染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在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中常常采用。演示法的特点在于充分体现教学的直观性。运用演示,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收到感知与理解的统一的效用,还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
悠久历史演示法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宋代王唯一于1026年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成铜人模型(见彩图[灸]灸" class=image>[铜人像 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医学教学模型,北宋王惟一铸于1026年]),刻示经络腧穴位置;又绘制十二经图,刊行后,刻石流传在西方,16世纪比利时学者A.维萨利乌斯于1537年在帕多瓦对众讲学,并对学生演示了人体解剖。17世纪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用皮制人体模型在教学中进行演示。后来又有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关于算术箱的使用。
随着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发展,演示手段和种类日益繁多根据演示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图片、照片、图画、图表、地图的演示;实验演示;幻灯、录像、录音、教学电影的演示等。以演示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事物现象的演示和以形象化手段呈现事物内部情况及变化过程的演示。
运用要求符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明确的目的;使学生都能清晰地感知到演示的对象;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对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要重视陈示的适时性;结合演示进行讲解和谈话,使演示的事物与书本知识的学习密切结合(见直观原则)。
分类1、产品演示法
2、文案演示法
3、证明演示法
4、音像演示法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5:0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16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演示法(现代化教学手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演示法(现代化教学手段).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