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阁(特色传统民俗舞蹈)

更新时间:2025-01-10 02:43:36 阅读: 评论:0

抬阁(特色传统民俗舞蹈)

抬阁 (特色传统民俗舞蹈) 次浏览 | 2022.08.12 19:24:19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抬阁特色传统民俗舞蹈

抬阁,又称擡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特色传统民俗舞蹈。作为中国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抬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抬阁的种类繁多,各地抬阁的艺术形式各有特色,以金坛抬阁、徽州抬阁、广东抬阁、安阳抬阁和山西平阳《抬阁》最为著名。

中文名

抬阁

地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类型

游艺项目

分类

汉族民俗文化

地区

中国大陆

特色

节日庆典

起源

庆祝岳飞打败金兵

申报地区

河北、山西、内蒙古、广东等

基本解释

清二石生《十洲春语·攟馀》:“郡城於四月望赛元帅会……更以行院姣女,饰之绣縚画茧,绿絁红兜,扮演故事,谓之抬阁。”

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

历史渊源抬阁

抬阁最早问世的雏形是在民间的祭神活动中,用家用的方桌两边绑上1丈多长、3寸粗的两根木制抬杆,抬杆的两稍头部位再绑上3尺多长,2寸粗的横桄,横桄的中部再绑上抬杆,方桌上立着的神灵牌位和猪羊、香炉、蜡烛等祭品,用4个人抬着,沿街庆贺,以还夙愿。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进步,民众感觉到用原来的祭神办法显得单调而没气派,也不合时宜。所以便改制成有专用抬阁底座,底座似方桌式样,但比方桌大了很多,它的边长约4尺多,高3尺多,四角有4根3寸粗的底座腿子,底座上面还设置了古建筑式样的过厅造型,在过厅里塑有神像,神像两旁站立两个手持佛尘的侍童侍女,神像前摆放着猪羊、香炉和蜡烛等祭品。

抬阁底座两边绑有两根长约1丈多、粗约3寸的木制抬杆,抬杆两稍头绑有长4尺多,约3寸粗的木制横桄,横桄的两头部位绑着抬杆,这时抬“抬阁”的人巳增至8人。在活动时,抬阁前面还配置了唢呐吹奏和锣鼓队伴奏,这时抬阁比过去的走阁从形式编排上已有了民间文艺的特征,已接近现时抬阁的规模和样式。

南营留村的抬阁经历了由兴到衰、由衰到兴的漫长岁月与时事的变迁,到民国时间,经过民间艺人们的不断改革创新,抬阁底座由原来的方桌式造型,不断改制成长方型、六边型和正方型的抬阁模式。抬阁多采用“六边型”和“正方型”两种。抬阁底座上面的设置有“过厅式”、“市楼式”、“六角凉亭式”3种。

采用的是“市楼式”和“六角凉亭式”的造型。抬阁上面的文化内容巳不是古老的神像和祭品等物的装饰,而改为戏剧故事和民间故事的人物和道具。如《茶瓶计》戏剧故事,人物有小姐龚秀英、丫环,还有相公单宝贵,道具是茶瓶和花儿等物。抬抬阁的人由原先的8人抬,现已增加到16人抬的抬阁。

表演形式

抬阁表演形式多样,最初是说唱,后来过渡到戏曲化的代言体,能演出完整的戏曲故事。郓城抬阁经常表演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秦琼还乡》、《哪吒闹海》、《钻花轿》、《劝夫》、《娶新娘》、《赖皮子找媳妇》等二十余种曲目。演艺时还配有乐器大鼓、大锣、二锣、鳖螺、铙等。

道具制作

道具的制作:先制一个直径4尺的六边形桌面,桌面下装4根高2尺多的桌腿,在六边形的桌面上,再装6根2米高的柱子,柱子上制6根横梁,将6柱互相连接,上面再制作有出檐、挑角、瓦棱、兽头的六角形凉亭,底盘部(桌面)周围制作高1尺多的栏杆将底盘边沿围起。底盘两边绑2根1.5丈的抬杆,抬杆两头绑上横桄,然后再拴上抬杆。

南营留的抬阁是以16人抬为主,气势较前气派宏伟。

过去,南营留的抬阁不能转动,抬阁也像徐沟的铁棍一样,盘上的人能转动,其制作原理与徐沟大转型铁棍一样,在底盘上装一个活动的圆盘,用人拨动转盘旋转,这样的改进增添了抬阁的艺术魅力。

抬阁的步伐基本与徐沟铁棍相同,一般是慢步前行,抬者的步调一定要一致,这样抬阁才能有节奏地上下颤动,抬阁上的人才能甩动双臂缓慢地舞动。

春光村也有一种抬阁,但与南营留的抬阁有较多地方不同。春光村的抬阁桌面是一个3尺见方的底盘,下面装有2尺多高的桌腿,底盘部位绑两根似轿杆一样的抬杆,上面装置一个四角形凉亭造型,上面坐一个古典美人打扮的青春少女。抬阁似轿非轿、似亭非亭的样式,造型很是特别,是4人抬阁。

抬阁在行进中,上下颤动的频率较快,幅度大,但也不同于轿子的抬法,所以这种别具特色的抬法,给这项民间文艺增加了特殊的观赏性和艺术效果。春光村的这种特殊形式和特别的抬法,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在创新改革每项文艺形式,都要从表演时的效果考虑,人们喜欢,有观赏性,有娱乐性,这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民俗传承

1947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之时,军队驻在现郭屯北五百米外,抬阁第十一代传承人杨守仁率抬阁队四十余人前去慰问演出五场,受到刘伯承和邓小平的高度评价。1949年,抬阁队第十二代传承人杨照领率团队到郓城东门广场演出十余场,观者上万人。

建国后,抬阁第十三代传承人杨其景曾多次到开封、徐州、聊城、济宁等地演出。文革期间停演十年。三对抬阁被红卫兵砸坏。1978年,杨印习、杨印文重组抬阁演艺班,带队去济宁演出二十余场,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

2005年,郭屯镇邵集村响应上级号召,建起了文化大院,看到文化活动有了场所,昔日的抬阁艺人们开始心里发痒:“抬阁是祖辈传下来的宝贝,何不趁机拾掇起来呢”于是,他们开始重整旗鼓:从村委会办公室搬出搁置40多年的抬阁架子,自筹资金购买了鼓、锣和服装,从邵集村小学选拔了4个八岁左右的学生作为阁上儿童,再加上本村十几个年近六旬的老艺人,一个拥有20多位演员的郓城抬阁队应运而生了。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抬阁的魅力。逢年过节,郓城抬阁队就到附近村庄、祠堂巡回表演,为群众送上丰富的文化盛宴。2011年,郓城抬阁队参加了郓城县建党九十周年水浒文化艺术展演,县里的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也经常邀请其进行表演。今年60岁的杨延壮从15岁开始练习抬阁并随队表演,现担任鼓手。

抬阁

2012年9月21日,为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优秀民间艺术,在江西省婺源县文化广播电视局的大力支持下,该县赋春镇甲路村建成甲路抬阁展厅,并免费对外开放。据了解,该展厅共投资6万余元。该展厅现藏有丰富多彩的抬阁艺术壁画展板、活灵活现的人物造型以及服饰、彩具等演出设备,集展示与传承功能为一体。被誉为“中华一绝”的婺源甲路抬阁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剧目主要有《西游记》、《白蛇传》、《梁山伯赶考》等近40出,其中《水漫金山》曾在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山花奖”中国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上荣获金奖。

天台县非遗抬阁遍地开花

东门村的抬阁“鼓亭”始于清代同治年间,由两位木匠历时三年完成,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造型奇巧,制作精美,充分体现当时工匠高超的制作技艺。“鼓亭”后跟随十多位民间乐手,演奏“十番”曲,是谓“打十番”。

玉湖洪村的抬阁“九龙造天台”再现了这一传说的情景。相传,东海龙王的九个龙子为了东海渔民的安全,从身上拔下七十二片龙鳞,化作了一朵有七十二个花瓣的莲花,后莲化又化作了七十二座山峰,这就是天台山。

桥南社区的抬阁“新天仙配”取材于古代七仙女与董永的传说。它反映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董永,却过上了神仙美眷的日子,寓意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广大百姓快马加鞭,勤劳致富,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东联村的抬阁“嫦娥喜迎亲人来”和四方塘村的抬阁“中国梦”都再现了嫦娥3号登月的情景。表达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登上月球,寂寞的嫦娥舒广袖,迎接来自故乡亲人的问候”这一传说与现实结合的主题,歌颂了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辉煌。

友明村的抬阁“小济公降旱龙”根据“济公传说”而创作。相传,南宋年间,天台大旱。小济公跟随取水队伍前去九龙潭取水,发现是旱龙作怪。旱龙向济公诉苦,说自己所持玉帝降水的敕牒被山魈抢去,故而未能降雨。小济公三斗山魈,夺回玉碟,降下喜雨,万民欢乐。

二里许村的抬阁“桃花仙子”取材于流传天台民间的“刘阮遇仙传说”。相传汉代的剡溪郎中刘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仙女搭救,并双双结为伉俪。

紫东社区的抬阁“和合二仙”生动地再现了和合二仙。“和合二仙”指的是唐代天台山的两位高僧寒山、拾得。寒山子隐居在天台寒石山,和国清寺的拾得和尚情同手足,民间将二人奉为“和合二仙”,清代的雍正皇帝敕封为“和合二圣”。天台是中国和合文化的发祥地。

妙山村的抬阁“南国武魁”再现了清代光绪武状元陈桂芬的形象。陈桂芬天台妙山人,他以文武兼擅而被赐予“状元及第”,也改写了武科状元都为北方人的格局。光绪二年,被钦点为头等侍卫加四级,之后被授予广东肇庆参将,他勤政廉洁,百姓赠匾“恩深雨露”。

北门村的抬阁“济公斗蟋蟀”根据天台民间传说“济公斗蟋蟀”而创作。相传南宋时,木匠张煜在丞相府内做活,因好奇放跑了罗公子的蟋蟀。罗公子大怒,要张煜三天内赔偿,否则就要他的命。张煜走投无路,投河自尽,恰被济公救起。济公佛法无边,拿一只半死的蟋蟀斗败了大公鸡,解救了木匠张煜。

勤丰村的抬阁“杜鹃仙子”是根据天台山民间传说而创作的。相传,天台山华顶原有一黑蛇精,作恶多端,每年强要童男童女。少女云锦扮作童女,手持利刀杀死黑蛇精,自己深受重伤,鲜血洒过之处,盛开了美丽的云锦杜鹃。

桥上村的抬阁“霞客游天台”再现了当年徐霞客畅游天台山的情景。公元1613年,徐霞客来到了天台山并写下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

杏庄村的抬阁“舞麒麟”始于明代,麒麟是祥瑞的象征,“舞麒麟”是元宵节传统表演项目,由男孩分别扮作状元、财神、魁星、宰相、探花等站在大人的肩上,根据锣鼓的节奏,走碎步,跑圆场。它表达了人们祈祝新年风调雨顺,百姓幸福安康,热情歌颂了当今的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如此多的抬阁惊眸夺目,正体现了天台山文化的博大深邃。

历史故事

清朝年间,京城官员李忠堂来郓城察访民情,路过邵集村口,恰逢村民进行抬阁表演,抬阁上的女子如仙女在空中飘飞舞动。李忠堂坐在轿上看呆了,他想:我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形式的演唱,真是太神奇了。于是落轿询问,观后题字送匾曰:“踏遍疆土,无独有偶”,并送演艺女子折扇题字“天女下凡”,送演艺男子折扇题字“飞仙子”,并提出抬阁对演的建议,也就是一对抬阁并行演出,后来又发展到多对演出。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4:35: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15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抬阁(特色传统民俗舞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抬阁(特色传统民俗舞蹈).pdf

标签:民俗   舞蹈   传统   特色   抬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