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区,隶属于湖北省荆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荆州市市区西端。2020年12月,荆州区国土面积1045.8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4%。下辖4个街道、7个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荆州区常住人口为563398人。
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荆州古城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八岭山古墓群现封土堆尚存楚庄王墓等特大型、大型及中型古墓560余座。与之相生相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十分丰富,有10大门类、559个项目。
2021年,荆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09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53.99亿元,同比增长8.3%,第二产业实现98.6亿元,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实现232.5亿元,同比增长9.5%。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4%、25.6%、60.4%,比上年分别下降0.09个百分点、下降1.18个百分点、增长1.27个百分点。
中文名荆州区
外文名jing zhou qu
别名江陵、郢都
行政区划代码4210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湖北省荆州市
地理位置湖北省中南部,荆州市区西端
下辖地区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
政府驻地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西城街道荆州中路80号
电话区号0716
邮政区码434020
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荆州古城、熊家冢、关公庙、章华寺、九龙渊,荆州博物馆
机场沙市机场
火车站荆州站
车牌代码鄂D
面积1045.8km²
人口数量563398人(截至2020年11月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341.21亿元(2020年)
历史沿革春秋为楚郢都。
秦置江陵县,为南郡治。
汉郢县并入为南郡。
晋兼为荆州治。
南朝梁至五代南平国曾有十个帝王建都江陵。
宋为荆州府治。元为中兴路治。
明、清为荆州府治。
民国三年(1914年)属荆南道。民国十年(1921年)属荆宜道。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荆州专区。
1970年,属荆州地区。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和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和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
1994年10月,荆州区由原江陵县析置。
荆州城行政区划区划沿革1994年10月,荆州区建区之初,全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八岭山、纪南2个乡。
1995年2月,经上级批准,撤销荆州镇,以其区域分设东城、西城、城南、荆北4个街道,其中的城南街道挂荆州城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
1995年8月和12月,经上级批准,纪南、八岭山2乡先后撤乡建镇。1998年6月,经上级批准,荆北街道改建为郢城镇。
2004年9月,湖北省进行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将菱角湖和太湖港两个农场划归荆州区管理。
2014年7月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经上级批准,按照"区划不变、委托管理"原则,荆州区纪南镇及所辖的董场村、九店村、枣林等18个村和1个居委会,郢城镇的海湖村、彭湖村、黄山村、高路村、岳山村、郢城村、郢北村共7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人,由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管委会托管。
区划详情荆州区共辖11个乡级行政区,包括4个街道、7个镇,分别是西城街道、东城街道、城南街道、凤凰街道、纪南镇、川店镇、马山镇、八岭山镇、李埠镇、弥市镇、郢城镇,另有荆州区太湖港管理区、菱角湖管理区2个管理区。荆州区人民政府驻西城街道荆州中路80号。
区划名称 | 行政区划代码 |
西城街道 | 421003001 |
东城街道 | 421003002 |
城南街道 | 421003003 |
凤凰街道 | 421003004 |
纪南镇 | 421003100 |
川店镇 | 421003101 |
马山镇 | 421003102 |
八岭山镇 | 421003103 |
李埠镇 | 421003104 |
弥市镇 | 421003105 |
郢城镇 | 421003106 |
太湖港管理区 | 421003450 |
菱角湖管理区 | 421003451 |
荆州区位于荆州市中心城区西部,夹荆江南北,东与沙市区为邻,北交荆门市界,西北及西接当阳、枝江市境,南傍公安县及松滋市,处于东经111°54′11″—112°19′21″、北纬30°6′51″—30°39′44″之间。地域南北长60.83千米,东西宽40.52千米。2020年12月,荆州区国土面积1045.8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4%。
地形地貌荆州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岗岭蜿蜒,属荆山余脉,自北端川店入境逶迤南下,西支为八岭山,东支为纪山,从而使西北部的川店、马山、八岭山、纪南4镇和太湖港农场管理区的八岭山分场以及红旗林场、八岭山林场、八宝茶场形成冲岭相间的丘岗平地,海拔大部分为30—45米,少部分在60米以上,最高点在八岭山主峰换帽冢,海拔103.29米,相对高度为10—25米,坡度多在2—10度之间,是全区最高地带。南部沿江两岸的弥市、李埠、荆州城区和郢城镇、太湖港农场管理区、菱角湖农场管理区皆为沿江冲积平原,海拔在28.6—79.7米之间。
气候特征荆州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1500—1900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38.6℃,年极端最低气温-14.9℃,多年平均气温16.5℃,无霜期242—263天,光能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年最大降雨量1854.3毫米,年最小降雨量641.8毫米,多数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为1094.5毫米。
自然资源水资源荆州区来源于天然降雨、过境河流、湖泊和深层地下水;全年由天然降雨产生的地表迳流总量,丰水年50%为3.39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75%为2.38亿立方米,特枯水年95%为1.14亿立方米。过境客水主要来自长江、沮漳河和虎渡河,水量充足,三条河流过境总量,枯水年份为3211.4亿立方米,其中长江3206亿立方米、沮漳河5.4亿立方米,虎渡河从长江分流量124.3亿立方米。湖泊计有长湖、北湖、南湖等6处,在正常水位下,相应水面总面积为33.02平方千米,蓄水量6895万立方米。地下水年均可开采量为1.56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全区土壤类型多样,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西北粘、西南砂。域内有水稻土、潮土、黄棕壤土等3个土类,自然肥力较好。
矿产资源荆州区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玄武岩、膨润土、粘土矿、矿泉水5种,其中石油由江汉油田开采。
人口人口总量
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为563398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53756人相比,增加9642人,增长1.74%,年平均增长率为0.17%。相关数据表明,10年来我区人口总量保持平稳。
户别人口
全区共有家庭户173489户,家庭户人口为465299人;集体户17277户,集体户人口为9809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8人,比2010年减少0.24人。家庭户规模缩小,主要是受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性别构成
全区男性人口为281879人,占50.03%;女性人口为281519人,占49.97%。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13,与2010年的102.35相比,降低2.22,男女性人口基本持平。
年龄构成
全区0-14岁人口为63093人,占11.20%;15-59岁人口为380529人,占67.5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9776人,占21.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83937人,占14.90%)。与2010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8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4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7.65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11个百分点。我区少儿人口比重回升,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受教育程度
全区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9481人,占比22.98%,比2010年提高4.64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982人,比2010年增加4638人。全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10.18年上升至10.69年。文盲率由2010年的2.81%下降到1.54%。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10年来我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城乡人口
全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49286人,占79.7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14112人,占20.25%。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8755人,乡村人口减少39113人,城镇化率提高7.42个百分点。过去10年间,我区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优势更加凸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城市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为人口向城市快速聚集奠定坚实基础。
流动人口
全区人户分离人口为231050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97297人,流动人口为133753人。流动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38678人,省内流动人口为95075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加78670人,增长51.63%;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55775人,增长134.33%;流动人口增加22895人,增长20.65%。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1]
经济综述初步核算,2020年,荆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1.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4.5%,居全市(-5.9%)第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1.39亿元,比上年下降10.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1.76亿元,比上年下降2.2%。三产业结构比14.1:26.8:59.1。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可比增速分别为2.6%、-19.1%、-23.9%、5.3%、2.3%、4.2%。
财政收入
2020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23.81亿元,同比下降14%,占GDP的比重为6.9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89亿元,同比下降21.6%。地方税收收入完成12.75亿元,同比下降19.7%,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1.79%。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不含纪南文旅区、荆州高新区)。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额同比下降27.7%,5000万以下项目投资额同比下降39.7%。工业投资同比下降37.5%;工业技改同比下降35.8%;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6%;改建和技术改造同比下降29.9%。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41.1%,商品房销售面积45.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2%。
第一产业农业
2020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23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9%。
粮食产量保持增长。全区粮食总产量28.42万吨,同比增长0.45%,其中,小麦3.1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稻谷22.17万吨,比上年增加0.16万吨,同比增长0.7%;玉米2.4万吨,比上年下降0.08万吨,同比下降3.14%。
经济作物有增有减。全区油料总产量3.18万吨,比上年增加1.11万吨,同比增长53.28%;棉花产量0.16万吨,同比减少23.81%;蔬菜产量69.4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畜禽养殖同比下滑。年末生猪存栏14.63万头,比上年增加0.92万头,同比增长6.71%;生猪出栏18.08万头,比上年减少2.59万头,同比下降10.3%;全年家禽存笼257.14万只,比上年减少165.36万只,同比下降39.14%%;家禽出笼1566.63万只,比上年减少139.79万只,同比下降8.19%;禽蛋产量1.9万吨,同比增长6.0%。
水产品生产形势趋稳,全年渔业恢复性增长,水产品总产量10.95万吨,增长10.8%。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恢复性增长。2020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家。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07.33亿元,同比下降10.27%,其中,造纸印刷产值11.45亿元,同比增长2.52%;食品饲料加工产值63.04亿元,同比下降9.06%;机械制造产值71.61亿元,同比下降9.64%;化工医药产值4.07亿元,同比下降18.57%亿元;纺织印染产值16.09亿元,同比下降28.87%;建材及其他产值41.07亿元,同比下降6%。规上工业农产品加工产值77.07亿元,同比下降14.1%。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3%,实现销售收入(上月数)193.81亿元,同比下降11.1%,实现税金(上月数)1.96亿元,同比下降18.7%;实现利润(上月数)5.8亿元,同比下降7.9%。工业用电量为5444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7.3%。
2020年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企业9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65亿元,同比下降13.5%。
第三产业国内贸易
2020年,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完成205.94亿元,同比下降22.5%,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完成156.07亿元,同比下降15.4%;零售业销售额完成226.78亿元,同比下降14.7%;住宿业营业额完成6.78亿元,同比下降25.5%;餐饮业营业额完成40.14亿元,同比下降22.1%。
限额以上企业(个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55亿元,同比下降16.7%。
对外经济
2020年外贸出口完成7818万美元,同比下降21%。外贸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1.48%。
交通运输公路
2020年末,荆州区公路里程2245公里,其中,国省道153公里,县道163公里,乡道616公里,通村公路1289公里,专用公路24公里,拥有通村公路行政村比重为100%。
荆州古城地处全国国土开发一级轴线(长江)与二级轴线(京广、焦柳铁路)的交汇点,具有连东西、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宜黄、荆东、荆襄高速公路、318国道、207国道贯穿境内,沪蓉汉高速客运铁路,荆沙铁路两条铁路大动脉在此交汇。
铁路
荆州站
汉宜铁路东连武合高速铁路、西接宜万铁路,是我国快速铁路网络中沪汉蓉高速客运专线的一部分,以客运为主,和宜万铁路、武合高速铁路构成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汉宜铁路于2012年7月通车,铁路走向大致与汉宜高速公路平行,设有宜昌站、枝江站、荆州站、潜江站、天门站、仙桃站、汉口站,设计速度为250Km/h。汉宜铁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与湖北省共同建设,总投资237.6亿元。汉宜铁路又被称为沪汉蓉铁路汉宜段,汉口到宜昌动车组运行时间最快为90分钟左右,比走长荆铁路节约2小时,结束了江汉平原腹地无干线铁路、无客运火车的历史。[2]
政治张远重,区政府代理区长、区委副书记
路明,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
焦冉(女),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
王厚强,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
黄惊华,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
关勇,区政府副区长[3]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截至2016年,荆州区共有学校总数59所(不含大学,下同),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25所,小学33所。在校学生总数46538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493人;普通中学21100人;小学23945人。全区专任教师总数3303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81人,普通中学1845人,小学1377人。全区幼儿园71个,在园幼儿数1341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5%,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5.9%。15岁以上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11.3年。辖区内,有普通高等学校8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9.7万人。
文体事业截至2016年,荆州区共有体育场馆10个,广播、电视覆盖率100%。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2.6千册。
卫生事业截至2016年末,荆州区共有卫生机构15个,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10个,妇幼保健院1个。病床位数1442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5张,其中医院950张,卫生院442张。卫生工作人员2386人,卫生技术人员169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03人,注册护士875人。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1.8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5‰;新生儿死亡率3.18‰;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308.23/10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278031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医疗卫生经费8649万元,其中,妇幼保健经费208.4万元。
社会保障劳动就业
2016年,荆州区城镇登记失业率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84人。
截至2016年末,荆州区年末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人数45552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408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7521万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530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28.8438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14.3509万人。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99.8%。
社会福利
2016年,荆州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2964人,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01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948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632人。年末全区各类收养性社会服务单位10家,社会福利收养床位1281张,收养人数962人。城镇社区服务机构84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1.38亿元。共有各类残疾人40098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6%。共有持二代残疾人证残疾人9021人。
环境保护2016年,荆州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84.93%,地表水达标率81.19%。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化学需氧量排放量0.7769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0.11万吨,氨氮排放量0.944万吨,氮氧化合物排放量0.0766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历史文化荆州是古"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汉为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于今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的一部分;汉末以后辖境渐小。东晋定治江陵(现属湖北),为当时及南朝长江中游重镇。明清置府,后废。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
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共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得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荆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宫,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
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吴国名将伍子胥、楚国名士申包胥、元末起义首领陈友谅、唐代著名诗人岑参、著名文学家“三袁”等等,都是从荆州这块土地上走上历史舞台。
荆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120回的《三国演义》,有82回写到荆州。“市内三国胜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长达10.5公里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江南不可多得的完璧”。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公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荆州是大溪文化和楚文化中心,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第十大古都。自楚文王熊赀都郢至荆南国亡,先后有六个朝代的34个帝王在此建都立国,历时约500年。除建都外,荆州城(亦名江陵城)还一直是历代郡、州、路、府治所。西汉时系全国十大商业都会之一,三国时是魏、蜀、吴争夺的要地,南北朝时与扬州齐名,为梁元帝都;隋为荆州总管府,唐代两度升为南都,五代时为高季兴荆南国都,宋置荆湖北路于此,元为中兴路,明为荆州府,清代设荆州将军府。民国时期先后是湖北省第七、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所在地。1949年7月后,一直为原荆州地区、江陵县党政军机关和中共荆州市委、政协荆州市委员会机关驻地。1978年成为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荆州古城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古迹有被列为1992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鸡公山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1956年及1961年先后被定为全省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纪南城;1996年、2011年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荆州城、阴湘城;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郢城、万城;1956年、1988年先后公布为湖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八岭山古墓群;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的开元观、玄妙观、太晖观;重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朝宗楼;1956年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湘献王墓及位于八岭山西麓的明辽简王陵;始建于唐、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修的铁女寺,荆州城南门内的关帝庙。名胜风景有位于荆州城内荆北路的江陵盆景园,荆南路的荆州碑苑,荆州城内西北角的三国公园,荆州城西20千米处的八岭山森林公园,荆州城外环道环城公园等。
民风民俗
关帝庙会:每年正月和农历5月l3,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把关帝庙内外闹腾得红红火火。荆州人敬仰关公,已成了千年不变的习俗。当年关羽出兵伐吴获胜归来,荆州军民就在大北门外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欢迎祝捷,而今,此街仍名为“得胜街”。
逢年过节,荆州人玩龙灯,耍龙的小伙子们都要先到关帝庙内拜拜!关公,再沿古城街巷舞龙。荆州城生产的旅游纪念品,也有以关公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如绣有关羽像的丝织手绢,印有关公的精致背包,还有关公画片、小塑像等等。
荆州城内的宾馆、商店和许多民宅,多喜欢在大堂供奉关公像,有的还一日一拜。荆州的大人小孩,差不多每人都能讲上几段关羽镇守荆州的故事。关公的忠义精神,已深深根植于荆楚大地。随着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中国和海外的交往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台港澳和外国朋友来荆州朝拜关公,进香还愿。
荆州人、湖北人、山西人、河南人、福建人、新加坡人、美国人、日本人、欧洲人,世界各地的人,经常在荆州关帝庙聚在一起,用不同的语言赞颂关公的忠义精神。荆州关帝庙管委会负责人自豪地说,“为了传承关公的忠义仁勇文化道德精神,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人都聚集在这里。这小小的关帝庙,有时候就象一个小小的联合国。”龙舟节:荆州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风景名胜荆州古城
荆州古城荆州古城墙四周原有城门6座,即东门、小东门(亦称公安门)、北门、小北门、西门、南门。每座城门均设“双保险”,前后两道门,二门之间建有瓮城,以便“瓮中捉鳖”,致攻城之敌于死地。为缓解城内交通,建国以后,新开城门3座,即新东门、新南门、新北门。新开的城门均无瓮城。6座古城门上原都建有城楼,现只有东门和大北门两处有城楼。因此,游览领略古城墙风采,最好的去处就是东门和大北门。东门又称“寅宾门”。城楼为“宾阳楼”,始建于明代,现城楼为1988年重建。
荆州古城墙作为古时的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除高大坚固的墙体和瓮城等建筑外,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战防御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数暗设的四座藏兵洞,东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长10.5米,宽6.3米,深6米,分上下两层,可容100多人。每层又有小藏兵洞,每个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墙体向外呈长方形突出,对攻城之敌,可从三面射孔暗箭齐发,使其猝不及防。荆州古城墙城内东西直径3.75千米,南北直径1.2千米,总面积4.6平方千米。荆州护城河又称水域,时古城的第一到防御线,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护城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驾舟从内河可直达武汉。
楼为“宾阳楼”,始建于明代,现城楼为1988年重建。
荆州古城墙作为古时的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除高大坚固的墙体和瓮城等建筑外,城墙之上还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如今尚存且最具作战防御功能、最有特色的要数暗设的四座藏兵洞,东西南北各一座,每座长10.5米,宽6.3米,深6米,分上下两层,可容100多人。每层又有小藏兵洞,每个小洞可容2人,洞中均有射孔。藏兵洞所在的墙体向外呈长方形突出,对攻城之敌,可从三面射孔暗箭齐发,使其猝不及防。荆州古城墙城内东西直径3.75千米,南北直径1.2千米,总面积4.6平方千米。荆州护城河又称水域,时古城的第一到防御线,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护城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驾舟从内河可直达武汉。
荆州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成立的湖北省文史馆荆州工作组,1958年10月改称荆州地区博物馆,1969年10月交江陵县管理,称江陵县展览馆,1971年10月又复归荆州行署文化局管理,仍称荆州地区博物馆,1994年12月,荆沙合并,更名为荆州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4.8万平方米。1994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评选,获中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的美誉。荆州博物馆配合各项工程建设,发掘出土珍贵文物12万余件。其中,有战国丝绸;吴王夫差矛;有战国秦汉漆器;有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专著《算数书》和萧和“二年造律”的《二年律令》等汉初简牍;有迄今为止保存年代最久远、最为完好的西汉男尸。该馆配合各种基本建设,先后发掘了7000多座古墓葬和近20万平方米的古文化遗址。
张居正故居
张居正故居张居正故居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荆州城内东隅,原名“张大学士府”。明隆庆六年(1572年),张居正为尊藏万历皇帝褒奖他的手书而兴建。明末改为“张文忠公祠”,清初称“张相旧府”,后几经兴废,抗战时荆州沦陷时受到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初,荆州城在旧城改造时修建了张居正街,2008年修复了张居正故居并对外开放。
张居正,湖北江陵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明朝万历年间任内阁首辅。“张居正故居”匾额由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李瑞环题写。
州城在旧城改造时修建了张居正街,2008年修复了张居正故居并对外开放。
张居正,湖北江陵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明朝万历年间任内阁首辅。“张居正故居”匾额由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李瑞环题写。
荆州关帝庙
荆州关帝庙位于荆州古城老南门内,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原为三国时期关羽镇守荆州10余年的府邸故基,后由其子关平后裔世袭守护。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关庙,与山西解州关帝庙、湖北当阳关陵、河南洛阳关林并列为中国四大关公纪念圣地。
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万历时重建,清顺治七年(1650年)、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重修并扩建。庙内现存有明万历年间栽植雌雄银杏两株(距今约六百年)、关羽青龙偃月刀、赤兔马槽等珍稀文物。荆州关帝庙已被列为国家三国旅游线重点游览胜迹。
海子湖
海子湖海子湖位于荆州城北郊,紧邻318国道和宜(昌)黄(石)高速公路,距火车站仅7千米。现有水域面积10300亩,风景优美、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子湖旅游目的地建设纳入荆州市“十一五”规划,也是湖北省“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按照规划,海子湖旅游目的地分为楚文化主题公园、旅游休闲配套区、荆楚人家民俗区三大区域,其中楚文化主题公园占地1.8平方千米,区域内主要是重建古纪南城,建造的城门、城墙、宫殿、民居、手工作坊、商业街等,力图再现楚国宏伟气派的都城景象。
地方特产冬瓜鳖裙羹 湖北荆州的汉族传统美食。是以鳖(又称甲鱼、团鱼、脚鱼)的裙边和嫩冬瓜一起煨制的一种汤,鳖裙软嫩,汤汁清纯,冬瓜清香,原汁原汤。将甲鱼宰杀洗净,放入开水锅中烫2分钟,捞出后去掉黑皮,去壳去内脏,卸下甲鱼裙,将甲鱼剁成3厘米见方的块;冬瓜去皮,将肉瓤挖出削成荔枝大小的28个冬瓜球;炒锅置旺火上,下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时,将甲鱼先下锅滑油后,滗去油,煸炒一下,再下冬瓜球合炒,加鸡汤150毫升、精盐5克,移锅小火15分钟后待用;用甲鱼裙垫碗底,然后码上炒烂的甲鱼肉、蛋、加入生姜、香葱、精盐、料酒、白醋、鸡汤,上笼蒸至裙边软粘,肉质酥烂出笼;出笼后取出整葱、姜,加味精,反扣在汤盆内,摆好冬瓜球即成。 | |
风味荞麦包 荞麦又称为三角麦、乌麦、花荞,在所有谷类中被称为最有营养的食物,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P、维生素B1、B2、芦丁、镁、总黄酮等。而且荞麦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食用纤维素含量丰富,是糖尿病、胃病患者喜爱的食品,并具有清理肠道沉积废物的作用。荆州荞麦包是一种天然绿色粗粮食品,采用独特的配方工艺研制而成,产品具有口感细腻、香、糯、纯等特点,食用方便,适合各大饭店配合各种菜肴食用,也可作为点心或主食直接食用。 | |
千张肉 用猪五花肉为主料制作而成。湖北荆州地区的传统名菜,也是荆州传统筵席上的“三大碗”之一。相传唐代有一个宰相,名叫段文昌,是远近有名的美食家。他经常品尝各类食品,对中华美食文化颇有研究。同时他也是一位烹调高手,他所做的菜肴烹制简便,用料普通,色泽艳丽,美味可口。他经过多年的实践,自编了菜谱若干卷。“千张肉”这道名菜就是他首创的。 | |
荆州财鱼 荆州水煮财鱼是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的特色美食。荆州水煮财鱼,主要原料是黑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荆州十大名菜之一。 | |
皮条鳝鱼 做法讲究,尤重火功技法。活鳝鱼宰杀、洗净后,切成条状、擦精糊上浆,用三道不同温度的油氽炸至皮酥,再挂上糖醋黄汁,这样做出的皮条鳝鱼,形似皱皮蛇条,色泽金黄透明,外酥脆,内油嫩,味道香甜醇厚。 |
荆州区春秋时期,有名列春秋五霸的楚庄王熊侣、被史学家赞誉为古代“循吏良臣”的楚国令尹孙叔敖、创造楚宫百戏的名伶优孟等。战国时期,有爱国诗人屈原及与之并称大辞赋家宋玉。唐代,先后有5人入朝为相;唐太宗朝的刘洎、岑文本,唐高宗、武则天朝的岑长倩,唐中宗、睿宗朝的岑羲,唐穆宗朝的段文昌。宋代有唐介为神宗朝副相。明代出现相继辅助穆宗、神宗两朝、被称为“宰相之杰”的张居正。近现代著名人物主要有文学家欧阳山、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皮肤病学专家胡传揆、真菌学家戴芳澜、法学家张映南、文艺评论家王元化、中共党史专家石仲泉等。
荣誉称号2019年03月,荆州区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湘鄂西片区分县名单。[4]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99。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
2020年6月,被命名为第二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5]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6]
2021年12月9日,荆州区入选第三批湖北省创新型县。
2021年12月22日,荆州区被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2年2月,入选2021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名单。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3:47: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12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荆州区(湖北省荆州市辖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荆州区(湖北省荆州市辖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