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
《西行漫记》是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书名西行漫记
别名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埃德加·斯诺
原作品Red Star Over China
译者董乐山
出版时间页数406
定价1.30
装帧平装
副标题红星照耀中国
内容简介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图书目录第一章 探寻红色的中国 | 第二章 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 | 第三章 在保安 |
第一节 一些未曾回答的问题 第二节 去西安的慢车 第三节 “大汉的子孙” 第四节 通过红色的大门 | 第一节 被“白色土匪”追逐 第二节 叛徒 第三节 关于贺龙 第四节 红色伴侣 | 第一节 苏维埃的巨头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第三节 论对日的战争 第四节 红军大学 第五节 红军剧社 |
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 第五章 长征 | 第六章 西北的红星 |
第一节 童年时代 第二节 长沙时代 第三节 革命前期 第四节 国民革命时代 第五节 苏维埃运动 第六节 红军的生长 | 第一节 第五次“围剿” 第二节 整个国家的迁移 第三节 大渡河上的英雄 第四节 通过大草地 | 第一节 陕西苏维埃的开始 第二节 死亡与捐税 第三节 苏维埃社会 第四节 货币的解剖 第五节 生活在五十岁开始 |
第七章 到前线去的路上 | 第八章 在红军中(上) | 第九章 在红军中(下) |
第一节 和红色农民的谈话 第二节 苏维埃工业 第三节 “他们唱得太多” | 第一节 “真”的红军 第二节 对于彭德怀的印象 第三节 为什么变成一个红军 第四节 游击战争的战术 第五节 红军战士的生活 第六节 政治集会 | 第一节 徐海东——一个红色的窑工 第二节 阶级战争在中国 |
第十章 战争与和平 | 第十一章 回到保安去 | 第十二章 回到白色区域 |
第一节 再谈四马 第二节 “红小鬼” 第三节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第四节 关于朱德 | 第一节 途中所见 第二节 保安的生活 第三节 苏联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共产主义于共产国际 第五节 告别红色的中国 | 第一节 “叛变”的序幕 第二节 委员长的被扣 第三节 蒋、张与中国共产党 第四节 “针锋相对” 第五节 破镜重圆 第六节 未来展望 |
我读了《御批通鉴辑览》以后,得出结论,还不如自学更好。我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我非常认真地执行,持之以恒。我这样度过的半年时间,我认为对我极有价值。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我就进去。中午只停下来买两块米糕吃。这就是我每天的午饭。我天天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
引自,四国民革命时期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7.11—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2:3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07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创作纪实作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创作纪实作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