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状闪电,俗称滚地雷,通常在雷暴时发生,为圆球形的闪电球。这是一种真实的物理现象。它十分亮,近圆球形,直径约15至40厘米不等。通常仅维持数秒,但也有维持了1至2分钟的记录。颜色除常见的橙色和红色外,还有黄色、紫色、蓝色、亮白色,幽绿色的光环,呈多种多样的色彩。球状闪电的危害较大,它可以随气流起伏在近地空中自在飘飞或逆风而行。它可以通过开着的门窗进入室内,常见的是穿过烟囱后进入建筑物。它甚至可以在导线上滑动,有时会悬停,有时会无声消失,有时又会因为碰到障碍物爆炸,发出巨响而消失。
中文名球状闪电
外文名Ball lightning
英文名Ball lightning
别 称滚地雷
发生时机雷暴
现象球状闪电对于球状闪电的相关信息少而且多有争论,能归纳的现象有如下几点,多与降雨有关;
1、闪电呈球形也有部分接近球形;
2、闪电于空中漂浮,直径由十五至四十厘米不等;
3、高温,能把周围树木烤焦;
4、闪光为红色或黄色;
5、存在时间较短,不超过40分钟;
6. 球状闪电可以进入室内。[1]
成因像等离子体球的球状闪电可能只是电场形成的发光气体球状闪电形成的原因尚未有确切的解释。圣艾尔摩之火常被误会为球状闪电同类型事物,但实际成因不同:虽然二者都是常在大雨(尤其是雷雨)中发生的自然现象,但是圣艾尔摩之火是低温的冷光现象,不会破坏周遭事物。
以下是一些对其成因的假说:
有人认为在发生枝状闪电时,由于闪电通道里的空气温度很高,使空气中的水汽分解为氧和氢,在特殊情况下,闪电通道分裂成数块。如是,把闪电通道附近的空气分裂成一团团含氢和氧的气团,形成连珠闪电,待枝状闪电停止以后,球状闪电温度降低,氢和氧重新化合,在化合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在释放能量的同时产生了光。有时候这种释放能量的现象是用爆炸的方式表现出来,便产生了球状闪电。
传统理论认为它是一种旋涡状高温等离子体,利用内部高速旋转造成的向心力与外部大气压力达到平衡来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性。还有人认为它是利用高温混合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维持了能量的稳定。
微波激射-孤立子理论认为球状闪电是由体积约为若干立方米的大气微波激射所引起的。微波激射相当于能量低得多的激光,在空气体积很大时,微波激射会产生局部电场即孤立子,从而导致看得见的球状闪电。
气象专家介绍,突发雷雨天气时,带电云层离地面很近,地面又有一些突出物体产生感应电荷,两者之间形成放电,因此形成了滚地雷。滚地雷容易对地面上的人员和物品造成电击伤害。
球状闪电至今仍是人们不能解释的奇怪自然现象。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球状闪电基本上发生在雷暴天气中。
2013年8月,科罗拉多美国空军军官学校的团队从一种专门的溶液中制造出了类似的球形闪电。但同时团队坦言:“我需要保持诚实:我们并不确定我们在实验中所产生的就一定是人们所说的球状闪电现象。”
特点大小球状闪电直径从15~30厘米不等,但也有人见过直径1~2厘米和5~10米大小的。能以固定的频率改变其直径大小,可逐渐衰弱变小,爆炸可使其体积增加并使其终结。能靠分解或重组改变大小。
形状大部分报道为球形或卵形,还有扁长方形、立方体、圆环状、哑铃形、云雾形、圆柱形、子弹形、雪茄形、锥形、透镜形、盾形和螺旋形等。
颜色两种最常见的颜色是白色和橘黄色,其他较常见的是红、蓝、黄和绿色,银色和黑色很少见。有些球状闪电会变色。
速度美国空军学院在实验室中创造的球状闪电可从静止到难以想像的高速(每小时2万多公里,但这种情况不是在雷暴中),一般速度约为每秒5米,即每小时18公里。
结构似乎是某种等离子体或云雾状物质,有的球状闪电中心是透明的,有的是中空的,或根本没有明显的固定结构,有些球状闪电似乎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运动性有时是静止的。大部分为直线运动,有些是在一静止位置旋转,有些是不停地转动,有些是按明显的复杂路径来运行的。
寿命球状闪电一般会持续几秒钟,如7~8秒钟,有些可长达1分钟以上。
行为有些会模仿周围的物体运动,有些直冲大地。有些球状闪电似乎在“调查”其他物体。大部分被引向金属性或磁性物体,会发生强烈碰撞,有时会造成很大损伤。闪电球会跳动、分解、重组、衰减、爆炸或同时发生这些变化。
声音极少情况会形成噼哩啪啦或嘶嘶的声音。
味道目击者说有烧焦的或硫磺的味道。还说有时有烧焦油或氨水或臭氧的气味。
混合性状温度:触到球状闪电的人都说它相当凉——即没有热的感觉。但它却可以煮开锅、熔电线和加热金属。
亮度:球状闪电一般都像路灯一样亮。它们有时白天即可见到,但人们通常是夜间见到它们照亮了大地。
发生:它们通常发生在雷暴之时,但极少也会发生在之前或之后。大多数的球状闪电都伴随着普通闪电——盘旋着待机而发,但有时它们也像普通闪电一样从云端直击大地。
区别球形闪电与闪电
球形闪电又称电光火球。球形闪电并不是闪电,它与闪电几乎没有相同之处,所以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球形闪电”是不准确的,应当命名球形闪电为“电光火球”,即与电磁场有关的等离子态发光球。天然闪电又叫雷电。最常见的雷电形式是线状闪电,其形状犹如倒悬于空中的纵横枝叉,又象是地图上一条支流众多的河流。另外,雷电中还有较少见到的串珠状闪电。电光火球的寿命一般为几秒,个别的可长达几分钟。而普通枝状闪电的寿命不到1秒。
电光火球是定域于适当的磁场位形空间和速度空间的等离子体,它从周围获得能量,等离子区的直径取决于外部场的频率,因此产生谐振。
利用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反应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保持高温等离子体的相干性,将其约束在一定的磁场位形空间和速度空间内,使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由于电光火球被认为可以有效地约束不稳定质体,以至于在实现受控核聚变的国际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揭开电光火球之谜有助于找到人体自燃等现象的真实原因。而更多的科学家认为,研究球形闪电最直接的作用是有助于找到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所以现代有许多等离子体物理学家醉心于研究电光火球。
探索早期理论圣艾尔摩之火常被误会为球状闪电同类型事物,但实际成因不同:虽然二者都常在大雨(尤其是雷雨)中发生的,但是圣艾尔摩之火是低温的冷光现象,不会破坏周遭事物。
在研究的早期,科学界都认为球状闪电是子虚乌有的现象,直到几十年后才承认它的真实性。
早在1955年,苏联物理学家便提出球状闪电是雷暴中所产生的电磁干扰效应所引起的。1991年,日本科学家报道了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微波干扰所产生的一系列类似球状闪电的现象,他们的人造等离子球也显示出球状闪电的一些特性,如它可沿与主气流相反的方向运动,并可穿越固体物质。
1998年,一位西班牙物理学家认为,所谓的神秘球状闪电其成因并不神秘,这一现象很可能是闪电产生过程中,磁场约束发光等离子体所形成。他建立了闪电磁场模型,认为关键是闪电过程中形成的水平磁场和垂直磁场磁力线圈相互交织而成的磁力线网。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一磁力线网有可能会呈现出球形,而发光等离子体会被这一网所“俘获”而形成球状闪电。这一火球效应会一直持续到等离子体开始冷却。研究人员指出,根据他们的预算,火球持续时间最多可达10至15秒。当等离子体冷却后,电子开始被原子所束缚,等离子体内部电阻变大、电流趋弱,周围的磁场也将随之瓦解,最终火球不复存在。
按照这一理论,球状闪电绝大部分较冷,但在沿磁力线方向局部温度则极高。研究人员指出,据此就可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火球并不发热而触到物体后往往容易着火。
新理论2000年,两位新西兰科学家提出了他们的新理论。当一般的枝状闪电击到土壤中,土壤中的矿物质会转换成纳米纯硅和硅化合物颗粒。这些尺寸不足十分之一微米的微型颗粒,会在闪电的能量作用下由土壤蒸发进入大气。这一过程,就像抽烟者从嘴中吐出烟圈。进入大气的含硅颗粒会首先连接成链,然后组成能随气流运动的球状细丝网。该球状细丝网中的颗粒具有很高活性,会在特定条件下缓慢燃烧,并释放出光和热而形成所谓球状闪电。
弦理论对球状闪电的解释
根据弦理论,球状闪电是弦间隙微震阶段,能量集中在一点时的产物。就这一理论来说,球状闪电的产生,与地球当前的地质环境无关。
根据弦理论,这是因为球状闪电在作无规则运动时,弦的能量(不是球状闪电的能量)由于压差而在某一物体(该物体可以是冰箱也可以是生鸭、生肉)上散发的结果,前提是该物体正好处于压差地带。由于该物体结构联系的连续性而使得整个该物体成为弦能量散发的集中点。
2002年1月15日英国皇家学会在其学术杂志《哲学学报》的专刊上发表了一组有关球状闪电理论的文章。这些理论分别由物理化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工程师提出。他们提出了3个解释球状闪电缘由的新理论。其主要内容分别是:
1.球状闪电是由含有水合离子的小水滴组成的,它通过离子反应来释放能量。在这个理论中,球状闪电是一个包含等离子体的电化学结构,这一结构是由温度、压力、电磁场和重力场的微妙平衡来维持的。
2.球状闪电是由聚合体细丝缠绕而成,通过表面放电来释放能量。在该理论中,灰尘中的自然微粒,像来源于纤维素、煤烟或硅土中的微粒都能形成细丝状结构,这些细丝聚合起来就变成了一个高度充电的球体,当它表面放电时,就发出了光和热。
3.球状闪电是由金属纳米粒子链构成,其能量释放是通过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氧化来进行的。在这个理论中,普通的闪电能引起像土壤或木材这样的物质释放金属蒸气,这种带电的金属蒸气浓缩成一个网状的金属纳米粒子球。
这些理论都有些说服力,特别是第三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球状闪电能够穿过墙壁和关着的窗子,似乎更有说服力。
研究进展科学家称揭开球状闪电之谜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2012年10月15日报道,澳大利亚的一个科研组认为,他们已经揭开大自然最奇怪的一种现象——球状闪电的形成原因。
通常像柚子那么大的球状闪电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现象,持续时间仅为20秒。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科学家、这项研究的第一论文作者约翰·洛克说:“传闻有数百人看到过球状闪电,但是数百年来它始终是一个难解之谜。”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上。以前的理论认为,微波辐射、氧化浮质、核能、暗物质、反物质和黑洞都有可能引起球状闪电。一种理论认为,它是由通过雷击蒸发的硅燃烧形成的。
为了解开这个谜底,洛克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同事将注意力转移到有关在窗户附近形成的球状闪电的报告上。洛克说:“有很多关于在住宅或者飞机驾驶舱的玻璃窗附近看到球状闪电的观测报告。”击中地面,并照亮天空后,闪电袭击会留下一条由带电粒子或离子形成的长长的尾巴。洛克称,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带正电或者带负电的离子会在瞬间结合在一起。剩余离子会迅速移向地面。洛克的理论认为,其中一些离子会聚集在玻璃窗等没有传导性的物体外表。“这种离子越积越多,并产生能够穿透玻璃的电场。”
他表示,电场产生的自由电子足以让玻璃窗内的空气分子失去一些电子,并释放出光子,产生发光的球状结构。“这是第一篇为球状闪电的诞生提供数学解答的论文。”他称,他们下一步将是利用该理论在实验室里再现这一现象。要想证明这一理论可能仍会非常困难,因为它需要一个能够产生高达1亿伏电压的设备。然而前美国空军飞行员看到的球状闪电却暗示,这种现象的形成另有其因。空军中尉唐·史密斯20世纪60年代中期驾驶一架C-133A 货机从加利福尼亚州飞往夏威夷时,看到圣艾尔摩之火(Saint Elmo's fire)的两个角出现在飞机的雷达罩上,接着在驾驶舱内看到一个球状闪电。
洛克说:“看起来像是那架飞机长了公牛的角,电流发出蓝光。这是浓雾期间操作功率达到最大的飞机雷达产生的离子导致的。”该研究未能解决的有关球状闪电的一个问题,是闪电过后为什么会出现一声巨响。洛克说:“大约三分之一的球状闪电结束后会听到一声巨响。(这可能是因为)电场一般会加热空气,使它变得越来越热,最终气体发生爆炸,产生巨大的声响。”不过他称,这只是一种猜测,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才能确定它是真是假。[2]
巴西科学家在实验室制成神奇球状闪电
巴西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制造了一个真正的大火球——球形闪电。不仅让它发光,甚至还让它跳了几分钟。事实上,球形闪电是一团密度不大的常温等离子体。
由巴西佩尔纳巴库(Pernambuco)联合大学的安东尼奥·帕奥和格森·徘维领导的小组,将350微米厚的硅晶片放在两个电极之间,通上高达140安倍的电流,二秒钟后,他们将电极稍微拉开一些,结果产生了蒸汽硅形成的电弧。
此电弧不时弹出火光般的硅碎末,并继续扩张,突然成了一个球,一直持续了8秒。至今为止,这是在实验室里制造出的寿命最长的火球。先前有人曾使用微波制造了发光球,但在微波关掉后,它们仅持续了毫秒便消失了。
视频记录
2012年,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青海省一个雷暴天气中绘制辐射地图时,意外记录下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发光球。光球从地面升起,变成一道闪电,在地上穿行15米,然后消失。研究人员说,它的直径约5米,只出现了不到2秒钟。这场发生在2012年的风暴的视频和光谱,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自然界球状闪电的首次科学记录。
这项研究详细内容发表在2014年出版的《物理学评论快报》上,证实了球状闪电的真实存在性,并提供了球状闪电如何存在的重要线索。很早就有人目击球状闪电,但是由于其罕见性,没有人拍摄记录到这一现象。
此次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研究人员使用光谱设备记录了球状闪电,从而能够识别构成球状闪电的主要元素。他们发现球状闪电中包含铁、硅和钙,这与土壤的主要成分相同。
2000年,詹姆斯-迪尼斯等人曾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球状闪电很可能是击在地面上的普通闪电,它具有巨大的热量,完全可以将土壤中的二氧化硅蒸发。
2014年,我国科学家公布了在2012年首次拍到在雷暴天气出现的球状闪电的视频。
相关论文
《Obrvation of the Optical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Ball Lightning》
作者:Jianyong Cen, Ping Yuan, and Simin Xue
中国科学家首次拍到球状闪电
中国研究人员首次使用光谱仪拍摄到球状闪电,这项研究详细内容发表在2014年1月出版的《物理学评论快报》上。证实了球状闪电的真实存在性,并提供球状闪电如何存在的重要线索。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青海省一个雷暴天气中绘制辐射地图时,意外记录下这个难以捉摸的发光球。光球从地面升起,变成一道闪电,在地上穿行15米,然后消失。研究人员说,它的直径约5米,只出现了不到2秒钟。这场发生在2012年的风暴的视频和光谱,被认为是迄今为止自然界球状闪电的首次科学记录 。
危害预防危害球状闪电是一种危害较大的闪电。
球状闪电是闪电形态的一种,亦称之为球闪,民间则常称之为滚地雷。球状闪电的平均直径为25厘米,大多数在10~100厘米之间,小的只有0.5厘米,最大的直径达数米。球状闪电偶尔也有环状或中心向外延伸的蓝色光晕,发出火花或射线。颜色常见的为橙红色或红色,当它以特别明亮并使人目眩的强光出现时,也可看到黄、蓝、绿和紫色。其寿命通常只有1~5秒,最长的可达数分钟。
球状闪电具有破坏力。它既可以破坏玻璃窗,也能使墙壁的外层剥落。它也曾造成人和动物的伤亡,但由于资料不足,未能了解致死的真正原因。没有证据显示球状闪电会破坏树木。球状闪电几乎无法被破坏,有人曾用步枪射中过球状闪电,但是无效。
球状闪电的行走路线,一般是从高空直接下降,接近地面时突然改向作水平移动;有的突然在地面出现,弯曲前进;也有沿着地表滚动并迅速旋转的;运动速度常为每秒1~2米。它可以穿过门窗,常见的是穿过烟囱后进入建筑物,它甚至可以在导线上滑动,有时还发出“嗡嗡”响声。多数火球无声消失,有的在消失时有爆炸声,可以造成破坏,甚至使建筑物倒塌,使人和家畜死亡。遇人遇物后即发生惊人的爆炸,产生刺鼻的气味,造成伤亡、火灾等事故。
科学家推测,球状闪电是一种气体的漩涡产生于闪电通路的急转弯处,是一团带有高电荷的气体混合物,主要由氧、氮、氢以及少量的氧化氢组成。通常发生在枝状闪电之后,似乎枝状闪电是产生球状闪电的必要条件。球状闪电较为罕见,因而研究它十分困难,至今仍然是自然界中的一个谜团。
预防雷雨天气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如果放电击中人员、建筑物或各种设备,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应急要点:
注意关闭门窗,室内人员应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
在室外时,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时,应尽量寻找低洼之处(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降低身体的高度。
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
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如多人共处室外,相互之间不要挤靠,以防被雷击中后电流互相传导。
如果遇到飘浮的“火球”,轻轻避开它,并避免引起空气流动,千万不要去碰触。
专家提示:
高大建筑物上必须安装避雷装置,防御雷击灾害。
在户外不要使用手机。
对被雷击中人员,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术抢救。
雷雨天尽量少洗澡,太阳能热水器用户切忌洗澡。
目击记录1773年,两名神职人员在听到一声巨大雷响后,看到壁炉里闪耀着一颗足球大小的发光球体,这颗球随即爆炸并发出一声巨响。
上世纪40年代,在法国的小城镇里,有3个士兵在一棵菩提树下躲雨时被雷击死。但他们死后仍然站着,像没事一样。雷雨之后,行人跟他们说话,却不见回应,当行人去接触他们时,3具尸体顿时倒地,化成了一堆灰烬。
1956年夏的一个正午,在苏联某个集体农庄,两个孩子在牛棚里躲雨。突然,房前的白杨树下滚落一个橙黄色的火球直向他们逼来,一个孩子踢了它一脚,轰隆一声,火球爆炸了,牛棚里的12头牛炸死了11头,孩子们被震倒在地,但并没有受伤。事后,人们才知道那个火球是罕见的球状闪电。
在美国的一个小城里曾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主妇从市场回到家里,打开电冰箱一看,她放进去的生鸭、生肉全都变成了熟食品。后经科学家的研究才明白,是球状闪电把冰箱变成了电炉,奇怪的是冰箱没有损坏!
1981年1月的一天,苏联一架客机在黑海附近遭遇球状闪电。一个大火球闯入驾驶舱,发出爆炸声。几秒钟后又穿过密封的金属舱壁,出现在乘客的座舱里,戏剧性的表演一番后,发出不大的声音离开飞机。事后检查,机头机尾的金属壁各出现一个窟窿,内壁却完好无损。
在美国俄勒冈州,一个球状闪电来去如风,先在纱门上留下了一个篮球大的洞,然后直奔地下室,毫不留情的毁坏了一个旧轧干机;俄罗斯一位教师的经历更可怕,一个80厘米直径的球状闪电在他头上来回跳动不下20次,然后悄然消失了;此外,前苏联也有报道说,一个球状闪电飞进了一个盛水的大锅里,水立刻沸腾起来,球状闪电在锅里翻滚了10分钟才熄灭;另有一次,一个足球大小的球状闪电沿街滚动、跳跃,接触到地面时,竟炸出了一些深半米、直径1米的坑,最后,随着一声轰响,火球钻进地下。
1962年夏,我国山东省济南市解放军106医院。刚刚下过大雨,手术室护士柴树娣打开窗户准备透透气,窗外忽然出现一个火球,飞入屋内,打灭了屋顶的吊灯,又飞入走廊,在电闸前爆炸,造成停电,无人员伤亡。
1972年夏,发生地点:南京华东工程学院(原哈军工炮兵工程系,现南京理工大学)东村(家属住宅区当时名称)平房。在大雨倾盆,雷电交加之际,我和我父亲同时通过窗户看见一个巨大的橘黄偏红颜色的球形闪电,直径在60cm至70cm左右。此球形闪电从我们对面滚动而来,顺着屋顶从我们头上屋顶滚过,并发出极为震撼的隆隆声,就在它滚过我们头顶的屋顶的同时,屋顶同等位置的白炽灯化作一团火球落进水泥地中,在水泥地上留下一个烧焦的圆形黑印,从中间向周围发散状,由深变浅。从我们看到它到它消失,时间持续有近四分钟左右。它的滚动速度和一个人步行的速度相当。当时,我父亲就坐在电灯下面垂直点边上的50cm附近的椅子上,我站在他的后面。所以,都惊出一身冷汗。我父亲当时就说,要是坐在灯下,命就没了。
1997年7月14日下午,我国江苏省北部沛县,一个小孩在路上走着,天上突然一个球型闪电从天而降,垂直向小孩掉下,旁边的邻居让小孩逃跑。跑了几步之后,火球落地爆炸,所幸并无伤亡。
1999年3月16日下午,我国湖北省北部的枣阳市忽然间闪电频发,雷声惊天,当场造成9人死亡、20余人受伤的罕见灾害。据目击者称,雷击现场有一片红光,这正是球状闪电的特征。
2007年8月21日傍晚,我国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路一带雷电交加,“一团闪电”从天而降,把目击者惊得发呆。据目击者回忆,那道闪电像一个很大的火球,发出很强的蓝绿色的光,还震坏了不少居民家的电器。
2008年的一个夏天傍晚左右,一个橙色的足球大小的光球落入北京市顺义区一户农家院内,目击者还未反应过来,此球已在距地面两米左右处爆炸,顿时发出一声巨响,光球瞬间爆炸,向四外放出弧状光,光亮无比,几秒钟后,光球消失不见,目击者查看爆炸位置的地面,没有一丝痕迹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2009年6月的一个下午,我国山东省中部的邹城市下雷雨时,在第四中学一个球状闪电随着一声巨响和一片红光爆炸了。
2009年8月4日上午,位于石家庄市西兆通镇南石家庄村的村民自建一临街房屋遭雷击突然倒塌。据现场三名目击者称,9时15分左右,突然听到一声雷响,只见一直径约一米多的耀眼火球击中房屋西北角,瞬间房屋自北向南依次倒塌,将避雨的人员埋在废墟中。而那个火球正是球状闪电的特征。
2014年8月7日9时左右,山西运城新绛县水利水保局一座4层楼高的办公室里上班的闫勤学,听到窗外有雨声,就准备走出办公室将楼道里的窗户关上。站在3层的窗户旁边,闫勤学看到天空中有闪电,并伴有雷声,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刹那间,一道亮光闪进楼道,闫勤学回忆,“一个巨大的火球,带着夕阳红的色彩,从没有防护栏、打开着的塑钢窗户里闯进来,速度特别快,瞬间发生爆炸,然后就消失了。”这一“火球”直径约40cm,瞬间发生爆炸,响声很大,造成5台计算机损坏。新绛县气象局气象防雷工程师杨英分析,这个火球即是并不常见的“球状闪电”。当天,受副热带高压东退影响,新绛普降雷阵雨,电闪雷鸣中,降水持续了1个小时左右。
巨响惊魂
据张虎庄村村民王利果介绍,2013年8月7日15时多的暴雨结束后,大约在17时许,她和两个邻居一同坐在自家的屋檐下闲聊,突然听到头顶“轰”的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当时眼前一白,耳朵就什么都听不见了,随后是黑烟滚滚。”王利果说,她们三人出于本能沿着过道向南跑去,她跑了几步突然想起10岁的女儿还睡在家中,便不顾内心的恐惧,扭头跑向家中。拼命推开大门,看到女儿正站在院中,脸色苍白,她一把拉起女儿又跑了出去。一鼓气跑到远处邻居家门口,王利果说,她回头向家屋檐看去,却并未发现有任何物体。
多处烧伤
2013年8月10日,记者在王利果家中屋檐下看到,屋檐旁的树叶有小面积燃烧痕迹,屋檐角落出现黑色痕迹,屋檐上的瓷砖部分崩裂掉落,地上落满了碎砖瓦。
同在事发现场的村民李小丽(化名)告诉记者,巨响过后,她突然感觉背部一阵剧痛。出于本能,她忍痛拼命向南跑去。跑至自认为安全地方后,她向脖颈下的背部摸去,发现手上竟然有血迹,便连忙去找村医查看。医生查看后,告知她背部为烧伤。但在随后几天,她却耳鸣不止,到医院检查显示身体无异常。
记者查看李小丽背部的受伤结痂大大小小有四五处。其中,有两处较大,一处为椭圆形,一处由许多小伤痕排列组成,形似“爪”痕。
2013年2013年8月7日15时许,邯郸忽然白昼如夜,狂风大作骤降暴雨一个来小时。而在暴风雨结束后约一个小时后,永年县讲武乡的一个小村庄里,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打破了原本的宁静。不少目击村民称,巨响前曾看到不明物体坠落,形似“红球”,事后发现,不明物体坠落处多户村民家中电器均遭到不同程度毁坏。专家得知称,该“红球”应为出现频率极低的球形雷。
2013年8月12日,风雨交加夜。河北省吴桥县吴来义村张老汉家突遭“球形闪电”袭击,三间土坯房被烧毁,张老汉夫妇不幸身亡。8月23日,沧州市气象局专家来到吴桥县,为当地的乡亲们宣讲防雷知识。
2013年8月10日,记者走访该村多户村民。有目击村民说,当时只见一个如“灯笼”红色球体,像“糖葫芦”一样坠落,随后一声巨响,震耳欲聋。
响声过后,有数百村民前去现场观看,一时间村里议论纷纷,有村民猜测如“灯笼”红色球体为外星生命所驾驶的不明飞行物(UFO),也有村民猜测受伤者背部伤痕是传说中的“龙”抓伤,也有村民从响声如雷声猜测为雷击导致。
王利果说,事故中她家的玻璃大部分破碎,家用电器线路全部被毁,包括空调、电视、电脑以及用于方便使用饮用水的水泵均已坏掉,附近多户村民的家电也有不同程度损坏。
罕见球形雷
邯郸市气象局防雷中心专家杨美方介绍说,张虎庄村村民看到的应为强雷暴时出现的一种奇异闪电现象,外观呈球状,被称为球形雷,俗称“滚地雷”,出现的频率极低。
据介绍,球形雷直径一般为10厘米到20厘米,通常只维持数秒,也有长达1分钟到2分钟的现象,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气中独立而缓慢地移动,颜色除常见的橙色和红色外,还会出现蓝色、亮白色,有的还会出现镶嵌着幽绿色的光环。
至于在本事件中球形雷为何在雨停后出现,杨美方解释说,虽然当时雨已经停止,但阴云雷鸣现象仍在持续,因此不排除出现球形雷现象。相关资料显示,球状闪电至今仍是人们不能解释的奇怪自然现象。科学界曾认为球状闪电是子虚乌有的现象,直到上世纪末才承认它的真实性。
因球状闪电较为罕见,研究十分困难,至今仍然是自然界中的一个谜团。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个真实的物理现象,绝非科幻小说或卡通片里说的能量炮。
2014年2014年8月5日,一团巨大的火球,带着夕阳红的色彩,穿越窗户,闯入了运城市新绛县水利水保局大楼3层的楼道内,瞬间发生爆炸,前后时间不到1秒,造成5台计算机损坏,无人员伤亡。
各种说法有人认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应是接近冷聚反应领域,与等离子体现象相关的理论。更有人提出球状闪电和龙卷风一样都是等离子团的现象。还有人设想,最佳的理论可能是把电磁学、电学和等离子及纳米理论综合起来的想法。
球状闪电与人体自焚
1966年12月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波特城,一位煤气工人上午9时来到班特莱医生家查表。他以为老医生尚未起床,就径直走向地下室去查表。一进地下室发现地上有一堆灰烬。他抬头一看,看到灰烬上方的天花板有一个烧穿了的大窟窿。他大吃一惊,赶忙奔上去找那位老医生,却在卫生间看到烧穿窟窿的地板上,只剩下半条人腿,老人的身体已化为灰烬。整个现场没有丝毫发生火灾的迹象。
有些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人体自焚”,并给它下了个定义:所谓“人体自焚”,是指人体没有同外部火源接触,内部发生燃烧化为灰烬,而灰烬周围一切可燃物体保持原样的一种现象。
根据现有的200多案例,发生“自焚”的人男女比例大约相等;年龄从4个月到114岁都有;身体有胖有瘦,有的案例甚至发生在走路、开车、划船、跳舞的过程之中。
那么,“人体自焚”起于何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西方,有人认为是人体内有过量的脂肪引起的。这种解释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发生自焚的人有胖有瘦。有些人认为,人体自焚是由于某种天然的“电流体”造成体内可燃物质燃烧。所谓天然“电流体”究竟何所指?还有人认为是由于体内磷质过多,发生自燃,此说没有根据。更有趣的是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喝了过量的酒,酒精发生自燃的现象。此人还做了个可笑的试验:把酒精注射到一块新鲜的肉里,然而却不见发生“自焚”现象。
有人指出:“人体自焚”是自然界中的球状闪电引起的,所以不是自燃,而是他燃。持这种观点的人解释道:球状闪电像一个大火球,在空中飘飘忽忽,忽高忽低的移动,常使夜间行路的人大惊失色。球状闪电能穿过门、窗的缝隙、升堂入室、钻进人家,它有时发生爆炸,毁坏建筑物,造成人畜伤亡。它在行经的沿途,遇到任何障碍物时无坚不摧,却又不烧坏周围的可燃之物。通常,一个球状闪电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约相当于10公斤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而且当球状闪电消失后,一般会留下烧焦、硫磺或臭氧的气味。
UFO与球状闪电
由于球状闪电行为的诡秘奇特,有人提出大部分UFO可能就是球状闪电。其理由是:
1.在颜色方面。球状闪电的颜色绚丽多彩,有白色、粉红色、桔红色、蓝色等。UFO也有类似的色彩。闪电颜色多样可能与大气环境有关,缺氧时显粉红色,缺少负氧离子时显天蓝色,缺乏水蒸气和尘埃时显黄色。
2.在声响方面。球状闪电在运动时会发出轻微的吱吱声、噼啪声,最后静静地消失。UFO由于距离较远,多数听不到声音,但也有少数UFO飞行时会发出呼呼的声音或隆隆的响声。部分UFO还发出热量,这与球状闪电很一致。
3.UFO和球状闪电都能漂浮空中,行踪不定。
4.球形闪电运动过程中周边空气部分被电离,进而形成薄厚不均匀的发光屏蔽层,使目击者看到碟形、环形、雪茄形等形象。这也是许多人将它报为UFO的原因之一。
迄今为止汇集的各类UFO目击报告表明,其中99%以上的属于自然现象或人为所致,其中球形闪电约占总数的50%~60%。
但是,持不同观点者则认为球状闪电多产生于雷雨的天气中,而多数UFO目击是发生在晴朗的天气里。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0:47: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01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球状闪电(物理现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球状闪电(物理现象).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