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录(南朝刘义庆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更新时间:2024-12-24 00:09:47 阅读: 评论:0

幽明录(南朝刘义庆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幽明录 (南朝刘义庆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次浏览 | 2022.08.20 16:41:43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精选百科 本文由作者推荐 幽明录南朝刘义庆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幽明录》,亦作《幽冥录》《幽冥记》,是一本神奇怪异的志怪小说集。为南朝宋宗室刘义庆集门客所撰,30卷,原书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中辑得二百六十五则。《周易·系辞》"是故知幽明之故。"注称"幽明,有形无形之象。"书中所记鬼神灵怪之事,变幻无常,合于此意,故取此名。书中有不少故事与《列异传》、《搜神记》、《搜神后记》相同。

中文名

幽明录

别名

《幽冥录》《幽冥记》

作者

(南朝宋)刘义庆-撰 / 郑晚晴-辑注

类型

志怪小说

装帧

平装

最早出版时间

南朝刘宋时代

内容简介

又称《幽冥录》或《幽冥记》。志怪小说。原书二十卷,今本作六卷。六朝(宋)刘义庆撰。义庆有《世说新语》已著录。原书久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二百六十余条。所记皆山精物魅、鬼神祸福、占卜梦兆、吉凶果因之类,与《搜神记》等均为志怪小说之代表作。集中一般故事简短,多涉人神(鬼)关系,幽明纠葛,大量讲述幽婚奇遇,人鬼相恋,以及《鬼媒》、《龟息》、《犬魅》、《鸡怪》等故事。著名之《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二仙女事即出此书。又《庞阿》写石姓女子因慕少年庞阿,魂随之去,终成眷属,为唐传奇《离魂记》、元杂剧《倩女离魂》之所本;集中《生死姻缘》与《卖胡粉女》等篇的奇诡幻想,亦常为后世小说戏曲所袭用。如前者之启迪《牡丹亭》之创作。后者之衍为小说《郭华买脂慕粉郎》(《新窗新话》)及戏曲《胭脂记》等,对后世文学影响颇深,论者以义庆为南朝稗家巨擘,信有之矣。原书宋时散佚,除鲁迅辑入《古小说钩沉》者外,一九八八年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收入《历代笔记小说丛书》,有郑晚晴辑注本(分为六卷,共二百八十余条)。[1]

作品目录

簡介

幽明錄卷一

幽明錄卷二

幽明錄卷三

幽明錄卷四

幽明錄卷五

幽明錄卷六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荆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寡嗜欲,喜文学,招纳文士,撰集著述多种。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义庆为人恬淡寡欲,爱好文史,不少文人雅士集其门下,其中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是当时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幽明录》则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基本概述

《幽明录》,志怪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403~444)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20卷(两<唐志>作30卷),是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篇幅较大的一种。原书久已失传。鲁迅《古小说钩沉》辑集佚文260多条。所记都是神鬼怪异故事,与《搜神记》同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书中如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的故事曾广为流传,庞阿与石氏女魂相遇故事和唐人<离魂记>的情节相似,广平太守徐玄方女复活故事即<牡丹亭>本事的雏型。《幽明录》与作者所编<世说新语>相似,也是根据前人旧说纂辑而成,不是个人创作,所以有不少与《列异传》、<搜神记>、《搜神后记》相同的故事。唐人编纂<晋书>时亦曾采取其中的资料。 《幽明录》大约在宋代已亡佚,后人只能从《世说新语》的刘孝标注和一些类书中辑集它的佚文。鲁迅在本心说初从大量文献辑得本书佚文,收入《古小说钩沉》,堪称该备。今即以此本为底本,作分段标点。底本有误者,则据其它版本、有关类书或正史予以校正,不出校记。

创作背景

《幽明录》创作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所谓的“六朝”,指的是三国以来,迄至晋、宋、齐、梁、陈,这三百多年来分合动荡的时期。政治局势的不安定,让百姓生活困窘,于是把心灵寄托于宗教信仰之中,冀求以鬼神之力祈福解祸,透过各种光怪陆离的情节,表达他们对统治阶层的抗议、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文人开始写一些志怪小说,冥府游历故事充斥于各种文献,在志怪小说里,有人类与神鬼的交锋,有现实与虚幻的交媾,有善恶的因果循环,也有真情的激动流露;此处不仅是情感的宣泄管道,更是愿望的寄发窗口。

创作特色

志怪小说开始於魏晋。在这两代,受方士思想和道佛迷信的影响,一部分文人编写鬼神志怪故事,其中不乏想象丰富,文字秀丽之作。到南北朝时期,写志怪小说的风气并没有衰减。志怪小说《幽明录》虽然文字质朴、篇章短小,却饱含实实在在的深刻情感,令人感动万分。许多为人熟知的故事,都是从这里取材,而且持续流传,成为一潭灵感之泉,供后世文学取用不绝。在志怪小说里,人虽身为主角,却常常被神鬼精怪抢尽风头。 尽管也有死后受谴服役的情节,但他与生前的行事并无多大关联,只是与冥界官吏的关系不甚亲近融洽而已,如果与主事者的关系有所改善,其境遇马上就能得到改善,因此,这样的情节显然并不是为了宣传因果报应而设置,只不过是对地上世界的直观反映,幽冥世界同样是一个缺乏公正、正义的社会。

在《幽明录》中,游历幽冥世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是生人受请,如胡母班是受泰山府君的请托而来到冥府,与生死无关。第二是死者托梦,如蒋济之儿托梦给其母亲,讲述冥间近况。在这两种情况下,讲述者都是生者,成为历代幽冥故事中最常用的模式。死后复生这一模式的建立,鬼吏枉索人命,再由府君改正往往成为一个不可缺少的情节。

作品鉴赏

王希钰

《幽明录》作为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有一些富有侠义色彩的故,由于志怪小说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文本本身和故事主人公身份的特殊性,让这一时期富有侠义色彩的故事更具特色。另外,侠义故事从"实录"到"幻设"并非一蹴而就的,六朝小说对唐时豪侠小说在叙述技巧和故事题材方面有深远的影响。

故事赏析

晋升平元年,任怀仁年十三,为台书佐。乡里有王祖,复为令史,恒宠之。怀仁已十五六矣,颇有异意,祖衔恨,至嘉兴,杀怀仁,以棺殡埋于徐祚田头。祚后宿息田上,忽见有冢,至朝、中、暮三时食,辄分以祭之,呼云:“田头鬼,来就我食。”至暝眠时,亦云“来伴我宿”。如此积时,后夜忽见形,云:“我家明当除服作祭,祭甚丰厚。君明随去。”祚云:“我是生人,不当相见。”鬼云:“我自隐君形。”祚便随鬼去。计行食顷,便到其家。家大有客,鬼将祚上灵座,大食减,合家号泣,不能自胜,谓其儿还。见王祖来,便曰:“此是杀我人。”犹畏之,走出,祚即形露,家中人大惊。具问,祚因叙本末,遂随祚迎丧。既去,鬼便断绝。

历史意义

南朝宋刘义庆的志怪小说集《幽明录》,是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的许多作品篇幅明显增长,有的已多达一千多字;许多作品情节曲折,神怪形象多具人情,和易可亲,极富现实性;许多作品叙事具有抒情写意的诗化特征,有的穿插文人化的诗歌,使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可见《幽明录》已开有意为小说之先河。 长期以来,《幽明录》的思想价值被人们忽视,作为古代志怪小说的优秀代表作之一,《幽明录》以神怪的内容,犀利的笔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变迁中思想文化流派的冲突与融合,以独特的角度展示出文学的真实性与典型性。

这类故事利用了冥府想像,在此基础上,结合佛教的地狱观念,以宣扬因果报应思想为其主要目的。由于其新奇的构思方式、神异的情节效应和深人人心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传统小说中一个重要的范型。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0:4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800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幽明录(南朝刘义庆编写的志怪小说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幽明录(南朝刘义庆编写的志怪小说集).pdf

标签:幽明   南朝   小说集   刘义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