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尼根的守灵夜》(Finnegans Wake),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书名来自民歌《芬尼根的守尸礼》。这是一部融合神话、民谣与写实情节的小说,作者在书中大玩语言、文字游戏,常常使用不同国家语言,或将字辞解构重组,他用了17年的光阴写《芬尼根的守灵夜》。
作者詹姆斯·乔伊斯
原作品FINNEGANS WAKE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ISBN9787542666239
中文名芬尼根的守灵夜
书名来自民歌《芬尼根的守尸礼》
丛书寰宇文献 Literature系列
内容梗概《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三次人口普查》《芬尼根的守灵夜》内容是有个搬运砖瓦的工人芬尼根从梯子上跌落,大家都以为他死了,守灵时洒在他身上的威士忌酒香却刺激他苏醒过来。人们把他按倒,叫他安息吧,已经有人来接替他了。芬尼根的继承人酒店老板伊厄威克(Humphrey Chimpden Earwicker)的梦构成全书的主要内容,小说从傍晚开始,断断续续地表现伊厄威尔的梦境,乔伊斯企图通过他的梦来概括人类全部历史。[1]
创作背景在完成尤利西斯后,乔伊斯非常疲惫,有一年的时间他不写散文。1923年3月10日,他写了一封信给他的赞助人,哈丽雅韦弗:“自真正完成《尤利西斯》后,我一直未能再写作,但昨天我终于写了两页。我好不容易的把这些文字放大抄写到原稿纸上,好让我可以阅读。(当时在欧洲地区的原稿纸为现今的F4纸,乔伊斯的眼睛有疾病因此他习惯把手稿放大来写好让方便阅读及修改)”("Yesterday I wrote two pages—the first I have since the final Yes of Ulyss. Having found a pen, with some difficulty I copied them out in a large handwriting on a double sheet of foolscap so that I could read them.")这是乔伊斯首次提及他这本小说。
校订版《芬尼根的守灵夜》于2010年3月11日在著名的都柏林举行首发仪式。5月31日,该书将在伦敦发行。
赏析芬尼根的守灵夜一书以riverrun开场--
"riverrun, past Eve and Adam's, from swerve of shore to bend of bay, brings us by a commodius vicus of recirculation back to Howth Castle and Environs.
(长河沉寂地流向前去,流过夏娃和亚当的教堂,从弯弯的河岸流进,流经大弧形的海湾,沿着宽敞的大道,把我们带回霍斯堡和郊外)"
有趣的是,芬尼根的守灵夜的结尾居然结束在一个定冠词the上:"A way a lone a last a loved a long the",这个结尾与小说的开头"river run , past Eve and Adam"连成了一句,构成了小说的循环,用以表示"生生不息"的轮回。1921年7月10日乔伊斯致朋友Harriet Weaver信里说《尤利西斯》末章"没有开头、中间或结尾",成为《芬尼根的守灵夜》一书的先河。乔伊斯指出《尤利西斯》是"白天的书",《芬尼根的守灵夜》则是"夜晚的书",意思是更加的不明晰。他采用了一种世界语言史上绝无仅有的"梦语"(dream language),借着通过语言创造出一个不同于现实的世界。
乔伊斯在芬尼根的守灵夜中,甚至创造了九个100和一个101字母长的单字。最有名的是Bababadalshygharaghshytakamminshyarronnshykonnshybronnshytonnshyerronnshytuonnshythunnshytrovarrhounshyawnskawnshytoohooshyhoordenenshythurnuk,乔伊斯用100个字母拼成"雷击"一词,模拟雷声不断,由十多种不同语文(含日语和印度斯坦语)中的"雷"字组成。每一种雷声都有其时代背景。《芬尼根的守灵夜》还夹杂有1000首左右的歌曲,大多取自歌剧、流行歌曲、民歌。整本书就好像文字迷宫一般,乔伊斯在小说中大量创造新词,达到视觉与听觉的效果,例如用mushymushy、stuffstuff摸拟做爱的声音,用peek、peepette、trickle、triss模拟小便的声音,这些文字常融合了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古希腊语、古罗马语等六十多国语言与方言,有时一个单字中,一半是法文,一半是德文。他还打乱拼字规则,重新安排词序和句法,形成各式各样的双关语,第一章第三章在地球(global)这个单字中,在gl-与-obal之间插入了8行的评论(54页-55页),这是全世界任何权威字典都查不到的单字,这样的单字量约有三万字,至今破译的字数还不到一半,即使是号称破译的单字,也未必就真穷究了乔伊斯当年的真实原意。书中有些文字甚至是错字,原因是当年打字人员因看不懂字迹潦草,又不知所谓的原稿而发生的误植,而乔伊斯在校稿时竟未予以更正。1933年担任手稿打印工作的弗兰丝拉菲尔夫人因无法辨试乔伊斯的笔迹,造成不少错误,其中一些错误被保留下来。
《芬尼根的守灵夜》另一特点是时常离题,故事中夹杂着不相关的故事,甚至穿插广告,第64页至66页是最著名的离题,穿插了一个减肥广告以及一件1927年的美国案件,当时的媒体称为之"老爹与辣妹",纽约法庭上,15岁的法兰西丝·贝拉控告52岁的百万富翁爱德华·韦斯特·勃朗宁婚后性变态。最后丈夫爱德华胜诉。离题使得整部书的剧情趋于混乱,没有前后一致的完整情节。此书发表后,赞赏的人比《尤利西斯》更少,当时正值二战方酣,少有人能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此书。有评论认为,《芬尼根守灵记》令人难以卒读,这是意识流登峰之作,也是意识流走向衰落的标志。
《芬尼根的守灵夜》是乔伊斯对当时文学的一次超越,标志着西方后现代文学的新时代。它对当代文学和思想的深远影响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该书字谜一样的词语经过以德里达为主的解构理论家的阐发,改变了当代文学的阐释方式;该书迷宫一样的结构早已成为当代众多作品使用的手法。在20世纪初期,在几乎没有前人参照的条件下,《芬尼根的守灵》却已全面地发展出了60、70年代才开始兴盛的艺术手法。后现代文学理论奠基人伊哈布.哈山更是把《芬尼根的守灵夜》作为建立他的后现代理论的基础。
《芬尼根的守灵夜》是一个英语文学的里程碑,无论喜欢或不喜欢,都无法绕开它。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的评论界就越来越认识到这部书既是乔伊斯对自己过去创作的一次超越,也是对当时文学的一次超越,是从审美到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以法国著名思想家德里达为主的解释学派对乔伊斯字谜一样的词语的解构阐发,改变了当代世界文学的阐释方式。
翻译家文洁若:当戴从容把一部每页都有一半注释的《芬尼根的守灵夜》递到我手里时,我既震惊又敬佩。《尤利西斯》出版后我曾想一鼓作气把《芬尼根的守灵夜》也翻译出来,但萧干对我说,《尤利西斯》被人们称为天书,实际上《芬尼根的守灵夜》才是真正的天书。《尤利西斯》再难还是能翻译的,《芬尼根的守灵夜》对语言的改变太大,对译者的要求太高,就算翻译出来也不可能超越我们已翻译的《尤利西斯》。
当时我还不大服气,但只尝试了一页就放弃了。《芬尼根的守灵夜》太难译,如果没有充分的前期积累根本无法入手。因此,当我听说《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卷已经翻译出来时感到非常震惊,又听说译者是戴从容,我就放心了,我相信她能行。在复旦大学做了讲座后,我和戴从容曾通过信,对她比较了解,她对《尤利西斯》的一些看法让我相信她是一个真正懂乔伊斯的人。这些年来,她一直没有中断对乔伊斯的研究,由她来译《芬尼根的守灵夜》是可以期待的。
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萧干和我翻译《尤利西斯》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戴从容做这项工作有多难。当年我们翻译《尤利西斯》时,我几乎不下楼,困了就和衣而卧,一天要翻译十几个小时,整整忙了3年零3个月,才终于把《尤利西斯》译完。回想起来,当初的付出还是值得的。戴从容不但翻译的作品比《尤利西斯》难,学校里有那么多的教学、科研任务,还有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需要照顾,她能克服这么多的困难把《芬尼根的守灵夜》翻译出来,付出必然是巨大的。她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她应该感到自豪。
日本曾经有三个人先后翻译《芬尼根的守灵夜》,第一个失踪了,第二个神经出了毛病,第三个才译完,但最后出来的日译本的注释也没有戴从容的详尽。更让我惊喜的是,这个译本与一般的注释本又不一样,正文的排列方式非常像我国古代的典籍,用小字加入随文注。喜欢情节的人就看大字,希望更深入地了解的人就把小字也加上去,用这样的方式来翻译西方作品既传统又新颖,这种尝试非常有价值。
法国心理学家拉冈只看了15页即行放弃,乔伊斯也亲口说:"这本书至少可以使评论家忙上三百年。"乔伊斯专家廷德尔奉献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才完成《芬尼根还魂导读》。美国作家怀尔德嗜读《芬尼根的守灵夜》,但他警告年轻朋友千万不要再去看,因为实在太浪费时间了。英国的评论家把《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解释为"作者企图将它写成世界的历史,一本人人都参与其中的书;作者试图建立一种现代的元语言,一种为小说艺术而构造的世界语。"
"乔学"专家一般认为乔伊斯的着作充实量只是个人才华的演出,他以此始,又不得不以此终,这条路注定是行不通。1945年作家萧干在苏黎世写道:"这里躺着世界文学界一大叛徒。他使用自己的天才和学识向极峰探险,也可以说是浪费了一份禀赋去走死胡同(cul-de-sac)。究竟是哪一样,本世纪恐难下断语。"
1993年布克奖得主罗迪·道尔(Roddy Doyle)在纽约的一次乔伊斯纪念研讨会上,猛烈攻击乔伊斯:"我只读了三页《芬尼根的守灵夜》,便生出浪费时间的恶感。"
1955年4月25日,《芬尼根的守灵夜》经米利·曼尼改编为《谢姆之声》一剧,在美国坎布里奇的诗人剧场公演。物理学界的"夸克"(Quark)一词即源自于《芬尼根的守灵夜》的长诗:"向麦克老大三呼夸克。"(Three quarks for Muster Mark!)
作者介绍詹姆斯·乔伊斯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1941年1月13日卒于瑞士苏黎世。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成为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他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的里雅斯特、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勤奋写作,终成一代巨匠。
参考资料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0:06: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92/1798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芬尼根的守灵夜(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长篇小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芬尼根的守灵夜(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长篇小说).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