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发(作者:渐进多焦点眼镜)
寡人之于国也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曳(yè)兵 数罟(cù ɡǔ) 洿
(wū)池B.鸡豚
(tún) 狗彘(zhì) 庠
(yǎng)序
.......
C.孝悌(dì) 饿莩
(piǎo) 供
(ɡōnɡ)养D.衣
(yī)帛 王
(wànɡ)天下 不可胜
......
(shēnɡ)用
解析:B项“庠”应为xiánɡ,C项“悌”应为tì,D项“衣”当动词用,应破读为yì。
答案:A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谨庠
序之教
解析:A项中“颁”通“斑”;B项中“涂”通“途”,道路;“莩”通“殍”,饿死
的人;C项中“无”通“毋”,不要。答案:D
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者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
....
庠、序都是学校
C.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王道:
...
以仁义治天下
解析:或:有的人。答案:A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黎民不饥不寒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然而不王
........
者,未之有也
解析:B项“养生”,古义指供养活的人;今义指保养身体。C项“可以”,古义“可”
是“可以”,“以”是“凭借”;今义是表示同意认可。D项“然而”,古义是“这样,却”;
今义是转折连词。答案:A
5.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组是( )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⑦斯天下之民至焉⑧移其粟于河内
A.⑤⑦⑧ B.①③⑤C.③⑥⑧
D.②④⑤
解析:①项的“鼓”、②项的“王”、③项的“树”、④项的“衣”都属于活用,用排
除法,选出A项。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河东凶亦然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B.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
曰‘非我也,兵也’
C.①邻国之民不加少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②寡人之于
....
国也
解析:C项“之”都是助词“的”;A项①这样,②形容词词尾;B项①表转折,②表
承接;D项①在,②引出对象的介词。答案:C
7.选出对下面每组句子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后止
或百步而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
.
河东凶亦然
.
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B.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同
解析:前一个“而”表承接,后一个“而”表转折;“然”都是代词,译为“这样”。
答案:C
8.对下列两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耳矣
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③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
..
②野芳发
而幽香④斯天下之民至焉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
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解析:①中的“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②中的“发”指开花;③中的“焉”是语气助
词;④中的“焉”是兼词,于之(到您这里来,来这里归顺您)。答案:D
9.选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树之以桑B.申之以孝悌之义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
王者,未之有也
解析:A、B、C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答案:D
10.下列句子中加线部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好战,请以战喻——请允许我用战争作比喻来说说其中的道理。
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着算起来还不到一百步。
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百姓对于生与死都没有什么遗憾。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解析:B项“直”通“只”,应为“只是不到一百步罢了”。答案:B
二、能力提升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6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
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
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
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1.对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B.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少:更减少
....
C.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D.养生丧死无憾 丧死:死亡,安葬
....
解析:丧:名词作动词,为……办丧事。死:动词作名词,死去的人。为死了的人办丧
事。答案:D
1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邻国之政 ②填然鼓之 ③王道之始也 ④树之以桑 ⑤未之有也 ⑥是何异于刺人
.....
而杀之 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A.①⑦/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⑦C.①③/②/④⑥/⑤/⑦D.①③/②④/⑤/⑥/⑦
解析:结构助词“的”/音节助词/代词,代事作宾语/代词,代人/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答案:D
13.选出完全表达孟子“仁政”观点的一项( )
①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③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百亩之田,勿夺其时。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②⑤ B.③④⑥C.②⑤⑥ D.①③④
解析:①指出梁惠王的想法不正确,③④说的是结果。答案:C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用比喻的方式指出梁惠王所用的“爱民”临时措施,与邻国之政实际上是五十
步与百步之比。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的“移民移粟”的方式不是好方法,从
而告诉他要实行仁政。
C.“不违农时”的意思是:不耽误种庄稼的季节。语段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是说,种庄稼不耽误季节,打的粮食就吃不完。而“五十步笑百步”则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
相同,只是程度轻重不同。二者都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D.本语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运用排偶句式。第一次使用三组排偶句式,提出
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这是“王道之始”;第二次使用四组排偶句式,则强调一手抓物质
生产,一手抓教育,这是“王道之成”。这其实就是孟子为梁惠王所开的治国良方。
解析:说明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答案:B
1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解析:(1)注意关键字两个“食”,“检”,“涂”,“发”的翻译。(2)注意关键字
“于”“刺”“兵”的翻译,语序的调整。
答案:(1)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
赈济。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14:38: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88/627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寡人之于国也练习题.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